- 年份
- 2024(3078)
- 2023(4606)
- 2022(3978)
- 2021(4029)
- 2020(3486)
- 2019(7632)
- 2018(7243)
- 2017(13836)
- 2016(7685)
- 2015(8570)
- 2014(8338)
- 2013(8157)
- 2012(7838)
- 2011(7370)
- 2010(8185)
- 2009(8277)
- 2008(7398)
- 2007(6633)
- 2006(6126)
- 2005(5752)
- 学科
- 济(27625)
- 经济(27585)
- 业(22076)
- 管理(18954)
- 企(16098)
- 企业(16098)
- 方法(11179)
- 中国(11146)
- 险(10805)
- 保险(10714)
- 制(9582)
- 财(9164)
- 数学(9147)
- 数学方法(8975)
- 银(8941)
- 银行(8930)
- 融(8668)
- 金融(8664)
- 行(8496)
- 农(8452)
- 学(8093)
- 理论(6918)
- 教育(6505)
- 贸(6158)
- 贸易(6153)
- 易(6027)
- 业经(5741)
- 农业(5663)
- 体(5619)
- 务(5461)
- 机构
- 大学(115896)
- 学院(111882)
- 济(44287)
- 经济(43281)
- 研究(38793)
- 管理(36775)
- 中国(33749)
- 理学(29706)
- 理学院(29312)
- 管理学(28616)
- 管理学院(28396)
- 财(25829)
- 京(23877)
- 科学(22380)
- 所(20215)
- 财经(19726)
- 研究所(17871)
- 经(17825)
- 中心(17768)
- 江(17645)
- 范(17573)
- 师范(17480)
- 北京(15767)
- 农(15499)
- 州(14941)
- 经济学(14941)
- 财经大学(14713)
- 师范大学(14098)
- 经济学院(13257)
- 院(13125)
- 基金
- 项目(64113)
- 研究(49567)
- 科学(49560)
- 基金(46278)
- 家(39361)
- 国家(38939)
- 科学基金(32390)
- 社会(31784)
- 社会科(29644)
- 社会科学(29633)
- 教育(24096)
- 基金项目(22884)
- 省(22787)
- 编号(20867)
- 划(20378)
- 成果(20016)
- 资助(19890)
- 自然(19319)
- 自然科(18868)
- 自然科学(18863)
- 自然科学基金(18556)
- 部(15159)
- 性(14807)
- 课题(14792)
- 重点(14474)
- 教育部(13606)
- 项目编号(13267)
- 大学(12856)
- 国家社会(12843)
- 年(12782)
共检索到187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章远
在消灭"伊斯兰国"和冲突后重建时期,库尔德民族主义获得巨大发展。尽管宗教能够为库尔德人实现民族自决提供重要的聚合和动员的动力,但由于"伊斯兰国"组织呈现出暴力和宗教紧密结合的极端化特征,因此后"伊斯兰国"时期,植根当地宗教土壤的民族主义势力不得不反思其宗教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外部干预力量倾向于推动建立地区世俗民主化秩序并扶植符合其期待的政权继承者。在宗教土壤深厚的中东,如果为了更快地走向独立,为迎合西方化的世俗主义期待而策略性地削减本民族的宗教外在表达,从而规避外界对其极端化的担忧,那么宗教民族主义将面临潜在困境:一旦民族自决和政治发展的预期目标没有如约实现,被压抑的民族宗教力量很可能在未来出现报复性的复兴。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睿恒
2017年9月伊拉克库尔德地区举行的独立公投表明,具有独立倾向的库尔德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当前伊拉克库尔德社会内部显著的政治思潮。然而,这并非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它本质上是现代伊拉克国家能力的失效,以及随之带来的畸形的伊拉克现代国家建构进程的产物。因此,只有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视域出发,才能理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主义作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起源背景,以伊拉克现代国家结构作为发展框架的基本前提,以及集体惩罚措施"安法尔行动"和1991年后库尔德人自治实践所激化的历史转折,进而把握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限度。
关键词:
伊拉克 国家建构 库尔德民族主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燕军
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重构,世界重要力量中心都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共同点是:未来国际秩序应当是多极的。伊斯兰国家是世界舞台的重要力量,但由于美国的挤压和妖魔化,其正当诉求得不到有效回应,致使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泛滥。伊斯兰世界建构属于自己的国际秩序,获得话语权的愿望是正当的,但美国的阻碍、核心国家和历史机遇的缺失使得伊斯兰国际秩序的形成还要漫长的等待。
关键词:
伊斯兰国际秩序 伊斯兰国家 阿拉伯 美国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肖文超 王雨馨
一战后,法国确立了对叙利亚的委任统治。委任统治期间,在法国当局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影响下,叙利亚境内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发展迅速。叙利亚库尔德人不但组建了政治实体霍伊布联盟,积极推进库尔德文化复兴运动以凝聚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且与基督教名人联合共同发起了以贾兹拉为中心的自治运动。叙利亚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战后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变动、法国的民族分治政策、土耳其库尔德民族主义、亚美尼亚民族主义等因素都密切相关。整个委任统治时期,尽管叙利亚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并没有实现民族自治的最终诉求,但是这场运动本身培育了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战后中东地缘政治局势产生了复杂影响,成为现代叙利亚库尔德问题的重要历史根源。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田文林
伊斯兰极端主义已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不容忽视的一股逆流。从表现来看,活动范围的全球性、政策主张的极端性和行为手段的残忍性构成了伊斯兰极端主义的主要特征。从根源来看,宗教保守思潮是伊斯兰极端主义形成的思想基础;经济边缘化和贫困化处境是极端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催生极端主义的外部根源。从现实困境来看,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复古主义倾向与复杂现实难以对接,无力承担经济复兴重任,难以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从长远来看,伊斯兰极端主义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有关各方仍需保持警惕。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睿恒
1946年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的成立,奠定了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政党政治格局形成的基础。在土地改革、城市化、私有化和两伊战争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了以库尔德民主党与库尔德爱国联盟为主导的两党政治格局,并在1991年和2003年后不断得到强化。但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脱节催生出新兴的政治反对派及其对旧有格局的挑战,使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在伊拉克战争后向两个阵营并立、三股力量互动、两种理念竞争的政党政治格局方向演进。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律
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主义在"人-神"关系方面是矛盾对立的,两者的结合也是情境性的。伊斯兰极端主义诉诸神权价值,鼓吹建立超越民族与国界的极端神权国家,而民族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在世俗价值导向下建立民族国家或获取世俗民族权利,其极端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虽歪曲滥用民族自决权进而企图实现"一族一国"分裂目标,但其总体价值取向仍属于世俗范畴。在新疆,宗教极端主义是一种神权价值与世俗民族分裂主义相结合的矛盾混合体,在这一混合体中,民族分裂主义居于主导地位且是宗教极端化的主要推手。因此,当前新疆宗教"去极端化"问题的核心在于价
关键词:
新疆 宗教极端主义 民族分裂主义 关系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刘中民
在后霍梅尼时代,伊斯兰因素对伊朗外交的影响力在整体上呈现出明显下降的态势,但是尚无法从根本上摆脱霍梅尼"输出革命"外交遗产的掣肘。无论是在相对温和的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时期,还是在伊朗外交再度走向强硬与激进的内贾德时期,伊朗外交均没有放弃"输出革命"的外交原则和建立"伊斯兰世界秩序"的长远目标。继续支持伊斯兰激进组织,仍是伊斯兰因素影响伊朗外交的主要方式。在后霍梅尼时代,为应对国际格局和中东地区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伊朗积极利用伊斯兰教对中东、中亚等地区事务和热点问题施加影响。此外,伊斯兰因素对伊朗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关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后霍梅尼时代的伊朗呈现出改革与保守两种力量、两种路线交替上升的政治钟摆效应,进而使"伊斯兰革命外交"在改革派掌权时相对淡化,在保守派掌权时则相对强化。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张燕军
公元7世纪以后的中东政治深深地打上了伊斯兰教的烙印。在现代中东政治中,伊斯兰教构成了影响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两者间存在的不协调,使伊斯兰教对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存。这一特性在沙特阿拉伯的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伊斯兰教在塑造沙特国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沙特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滞后。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既有历史传统的影响,也与伊斯兰教的某些内生性特征与社会发展不适应密切相关。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东波
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混合型区域主义”的矛盾性、复杂性和流变性要求人们不要以西方的经验来评估和判定东北亚的区域主义,而在逻辑上和事实上呈现出多重张力的东北亚民族主义又使东北亚的安全现实日益严峻。对后冷战时代的东北亚安全观念建构而言,二者之间的张力构成了现实和理论上的双重困境。这种困境也昭示了后冷战时代东北亚安全观念建构所面临的复杂性、紧迫性和脆弱性。突破和超越这种双重困境的关键在于:东北亚各国如何消融国内日益增强的民族主义情绪,东北亚的知识界如何应对西方主导的全球主义意识形态和学术话语霸权的挑战以及东北亚社会如何汲取传统的东亚体系的合理因子,以避免新的帝国观念和帝国体系的出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春英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浓郁宗教氛围的古老国度,道德教育也长期在宗教怀抱的侵润中生发和延展。"十月革命"之前,宗教几乎占据了世俗道德教育的整个空间。当前,虽然宗教由强制性灌输变成了道德教育中的一种可选择性资源,由东正教一元主导转变为多元共生,但其内蕴的善良、正义、诚实等价值取向依然是引导世俗道德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俄罗斯宗教 道德教育 世俗 介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文林
伊斯兰与西方的冲突由来已久 ,从文化角度看 ,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在意识形态层面 ,体现为伊斯兰国家观与西方政治制度的冲突 ;在传统文化层面 ,体现为伊斯兰的独特属性对西方文化的抗拒 ;在社会心理层面 ,体现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定社会心理
关键词:
伊斯兰 西方 文化冲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杰
现代世界金融秩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主要经历了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世界金融秩序、以伦敦为中心的不列颠世界金融秩序、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世界金融秩序。世界金融中心崛起的关键在于他们各自的政治经济实力的相对上升、资本的积累和其货币作为世界货币。大规模战争在世界金融权力的转移、世界金融秩序的变迁中具有重大影响,甚至起着关键作用。市场在世界金融秩序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干预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政府在世界金融秩序的权力结构和治理结构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主导的世界金融秩序是现代世界金融秩序的集大成者,其基础在于全球经济失衡,又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全球经济失衡。中国作为...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汪波 穆春唤
叙利亚内战爆发前,库尔德人曾是这个国家饱受欺压和排斥的少数民族。为争取民族权利,叙利亚库尔德人从内战前就开始组织政党开展民族运动。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政治组织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反恐联盟的支持下,库尔德人武装通过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控制了叙北部库尔德人居住的大片土地,并极力寻求政治自治。在俄罗斯的积极支持下,库尔德政治力量提出了战后在叙利亚建立联邦制的构想。目前,叙利亚库尔德人已经在叙北部建立了库尔德联邦区,并期望内战结束后建立自己的自治区。但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政治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适琳 王烨姝
2012年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决定在全部联邦主体小学推广新课程"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其目的是为了将"民族德育典范"和"基本民族价值"作为青少年德育主题的目标。为此,俄联邦明确规定了课程内容和实施办法。至2015年,三轮实验的成果表明,俄政府的这一重大举措得到了俄罗斯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并在重建俄罗斯民族精神道德、恢复俄罗斯文化传统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