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9)
2023(5928)
2022(5265)
2021(4999)
2020(4193)
2019(9987)
2018(9997)
2017(18408)
2016(10499)
2015(12017)
2014(12235)
2013(11749)
2012(10836)
2011(9769)
2010(9990)
2009(9025)
2008(8699)
2007(7536)
2006(6514)
2005(5732)
作者
(29510)
(24443)
(24401)
(22996)
(15691)
(11909)
(11264)
(9484)
(9415)
(9150)
(8632)
(8196)
(8144)
(7798)
(7560)
(7550)
(7431)
(7222)
(7132)
(7085)
(6057)
(6057)
(5979)
(5784)
(5621)
(5547)
(5432)
(5406)
(5087)
(4958)
学科
(39596)
经济(39555)
管理(28104)
(23244)
(19138)
企业(19138)
方法(18382)
数学(16405)
数学方法(15972)
地方(11145)
(10641)
中国(9593)
(8966)
(8846)
理论(8013)
业经(7841)
农业(7266)
环境(6685)
(6557)
(6059)
教学(5961)
(5827)
贸易(5820)
技术(5716)
(5618)
财务(5593)
(5585)
财务管理(5571)
(5553)
教育(5171)
机构
学院(139448)
大学(136548)
管理(50076)
(46714)
研究(45330)
经济(45258)
理学(42544)
理学院(41892)
管理学(40648)
管理学院(40373)
中国(34703)
科学(30840)
(30263)
(23955)
(23422)
(23335)
(22346)
中心(21910)
业大(21849)
研究所(21017)
(20846)
师范(20646)
北京(19119)
(19008)
农业(18717)
技术(17697)
(17205)
财经(17191)
(16515)
师范大学(16311)
基金
项目(92534)
科学(70948)
研究(67521)
基金(63491)
(55589)
国家(55082)
科学基金(46745)
社会(39137)
(38933)
社会科(36887)
社会科学(36877)
基金项目(33671)
教育(32441)
(32406)
自然(31781)
自然科(30916)
自然科学(30909)
自然科学基金(30274)
编号(29392)
资助(27014)
成果(23949)
课题(21247)
重点(20796)
(19865)
(18894)
(18750)
(17707)
科研(17622)
大学(17428)
创新(17408)
期刊
(55473)
经济(55473)
研究(40168)
中国(31955)
学报(22115)
教育(21493)
(21224)
科学(19940)
(19017)
管理(18328)
大学(16174)
学学(14740)
技术(14657)
农业(14299)
(10586)
金融(10586)
业经(9702)
图书(9445)
资源(8493)
(8480)
统计(7746)
经济研究(7697)
问题(7639)
(7469)
(7375)
财经(7341)
职业(7177)
财会(7041)
(7019)
书馆(6753)
共检索到213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中枢  
名城城郊型大遗址是指与名城建成区有一定距离的大遗址。这些大遗址的内涵是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的名城保护规划,因为大遗址位于城区保护范围之外,一般是将大遗址单独列出,作为一个点进行保护,对其与城市的相关关系研究与复杂程度重视不够。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区不断扩大的时期,大遗址的保护与城市的发展往往形成相当的矛盾,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咸阳西汉帝陵群保护的实例,探讨这一类型保护规划值得注意的共性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稳亮  赵达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遗址的保护与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明显博弈。作为中国大遗址的突出代表,汉长安城遗址长年来一直存在着"保护限制发展,发展破坏保护"的双输局面;其保护规划更缘于文物部门与地方政府在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居民搬迁等区域利益上的分歧而面临"编制难、审批难、实施更难"的窘况。在此背景下,新近编制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以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为指针,在规划技术路线、规划目标与原则、规划内容上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洁  唐龙  
受遗产资源保护的土地用途限制,城郊区大遗址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大遗址区内外的经济分化以遗址保护区区划界限为壑,形成了"都市里的村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处于城乡交错区的大遗址区内外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等建设用地需求增长迅速,大遗址保护用地流转为非农用地的趋势明显。通过对汉长安城遗址区的土地制度、政府规制和组织管理体制的分析,剖析了城郊区大遗址区保护用地流转存在的制度因素,提出城市化进程中大遗址区治理的制度创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青岚  安磊  
城市叠压型大遗址的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点与难题,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统筹协调难度大,如何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是制定有效保护策略的关键。以郑韩故城保护规划修编为例,从城市发展与空间演变的脉络入手,解析郑韩故城与新郑市相互冲突、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引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创新性的使用量化分析的方法深刻剖析两者的矛盾关键点,进而重新认知两者的关系,科学指导保护策略的制定。本研究中提出的数据量化分析方法,以及为保护规划创建的智能分析平台,对我国其他叠压型大遗址的保护规划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提升遗址保护规划的科学化、智能化与专业化水平,对遗址保护融入国土空间规划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权东计  呼凯玥  朱海霞  
在阐释概念、分析研究进展基础上,指出大遗址影响评估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以数据库专业文献关键词为源数据,综合考虑大遗址价值属性影响研究和保护利用现状,运用文本挖掘技术系统构建城市大遗址规划编制影响评估体系。最后,以杜陵为例,验证该评估体系的适用性,对进一步提升大遗址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文怡  车代弟  
本文通过对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发展模式和现阶段面临问题的分析,并且以七里海生态观光农业园的规划为例,探讨北方城郊型观光农业园规划相关的可行的理论,并希望对未来我国北方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规划、建设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稳亮  吴向山  骆威  杨新军  赵荣  
我国的大遗址保护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多数大遗址的保护工作及其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快速城市化作用使得我国的文化遗产尤其是那些受城市发展直接冲击的城郊型大遗址在文物保护与地区发展之间产生矛盾,由于利益的驱动,遗址区内居民土地利用活动对遗址产生的破坏日益严重。本文对汉长安城历史遗址区土地利用风险进行了分析,基于风险形成过程所显示的空间特征,运用引力模型,模拟出了用地单元对遗迹的空间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的推导与演绎,构建了遗址区内地块单元风险计算模型,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计算出了不同地块单元的风险值。结果显示,遗址区土地利用风险存在区域差异,并与遗迹分布密度和土地利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关伟锋  蔺宝钢  
通过对我国当前大遗址展示现状的分析,探讨提升其展示效能的理论依据及策略。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理论研究及案例实证等方法,指出当前大遗址展示不足及展示效能差源于东方土遗址特性及过于强调遗址"原真性",展示方式单一且多静态展示,同时缺乏多专业的介入。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初步探索高效能的大遗址展示方法与策略。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多维综合展示、多专业协同、增强遗址展示的互动体验性能有效提升遗址展示效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翔未  
西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中唯一没有正史记载的时代,西夏王陵作为鉴证这一重大历史过程的遗存,在中国陵墓建筑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在西夏王陵迈向申遗浪潮的脚步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遗址保护与建设问题。通过调查,从遗址自身的保护、遗址管理、遗址旅游开发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建议,包括遗产活化、一体化发展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稳亮  
大遗址是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大遗址保护规划在大遗址保护整体工作中属关键性环节。针对当下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研究和大遗址本体研究缺乏联系,大遗址保护规划标准体系与专项规范难于建立的现实,基于大遗址的特性分析,对大遗址保护及其规划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从规划理念、技术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对大遗址保护规划策略提出了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稳亮  
考古工作是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前提,更是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支撑。然而在一些大遗址区域,考古工作及其研究成果揭示的渐进性与长期性决定了大遗址保护内容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性,进而也严重影响着传统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科学编制与有效实施。据此,本研究在分析雍城遗址考古工作现状与不足及其对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所产生影响的基础上,针对雍城遗址现有遗址信息不确定,保护对象动态变化的窘况,基于弹性规划思路,从保护区划、遗址展示规划、考古工作规划等专项提出了遗址保护规划的弹性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洪恩  孙旭光  徐翀  
通过对国内外多个战争遗址公园的分析与借鉴,总结战争遗址类公园的典型规划设计手法,以青岛"一战"遗址为例,解读青岛战争遗址公园在设计中对于突出公园主题线路、历史遗址的复原、历史场景的再现、叙事性手法的引导、强调居民互动参与等规划手段的运用和实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立新  杨新军  陈佳  王子侨  张婧  余洁  
脆弱性理论是人地关系相互作用及机理分析的重要工具,为可持续性评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汉长安城大遗址区为例,基于脆弱性理论,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遗址区的人地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并探讨了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遗址本体脆弱性程度普遍较低,低值区趋于集中分布,高值区零星分布于保护区边缘;社会脆弱性程度普遍较高,高值区趋向于集中,呈西、北高,东、南低空间格局;遗址区人地系统弱度脆弱性区域占总面积的27.2%,低度占23.8%,中度占27.9%,高度占11.7%,极度占9.4%,其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基本格局;城市化的冲击与胁迫是大遗址区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朴松爱  樊友猛  
文章初步建构文化空间理论,阐明其内涵、构成及特性,并以曲阜片区大遗址为例,展示文化空间理论对大遗址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指导意义。首先从中心理念、核心象征、符号系统、活动主体等方面构建出曲阜片区这一文化空间,从空间的生产与消费的视角提出核心区营造应遵循地方特色与中国特色、中心聚焦与散点透视、静态展示与动态呈现兼顾的原则,继而探讨了辐射区延伸中的功能定位和营销策略,最后指出文化空间理论在大遗址旅游中拓展遗产内涵、创新开发思路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洁  刘军民  周萍  
从目前西咸新区的规划范围来看,秦汉大遗址群作为秦汉历史文化主题的集聚性被两个新区的行政范围割裂开,历史文化价值的连贯性遭到破坏,既不利于两个新区对遗址群的整体保护,也不利于西成新区秦汉文化旅游区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本文提出在西咸一体化过程中设立"秦汉大遗址保护特区"的构想,从特区政府的管理模式、管理机制、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的探讨和论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