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8)
- 2023(6636)
- 2022(5357)
- 2021(4705)
- 2020(4160)
- 2019(9070)
- 2018(8949)
- 2017(17897)
- 2016(9501)
- 2015(10294)
- 2014(10061)
- 2013(10347)
- 2012(9178)
- 2011(7726)
- 2010(7982)
- 2009(7951)
- 2008(8312)
- 2007(7605)
- 2006(6925)
- 2005(6681)
- 学科
- 业(68764)
- 企(66931)
- 企业(66931)
- 管理(48913)
- 济(45234)
- 经济(45173)
- 财(23932)
- 业经(23702)
- 税(21892)
- 税收(20439)
- 收(20267)
- 方法(18925)
- 务(18295)
- 财务(18293)
- 财务管理(18287)
- 农(17513)
- 企业财务(17325)
- 技术(14175)
- 农业(13528)
- 策(12085)
- 数学(11810)
- 数学方法(11778)
- 企业经济(11752)
- 划(10980)
- 制(10947)
- 和(10907)
- 经营(10646)
- 技术管理(9801)
- 理论(9514)
- 体(9187)
- 机构
- 学院(139930)
- 大学(131289)
- 济(63228)
- 经济(62295)
- 管理(61452)
- 理学(52465)
- 理学院(52102)
- 管理学(51734)
- 管理学院(51468)
- 财(37415)
- 研究(37052)
- 中国(34489)
- 财经(27850)
- 京(26027)
- 经(25119)
- 江(23092)
- 农(21565)
- 财经大学(20152)
- 科学(19387)
- 商学(19155)
- 商学院(19000)
- 经济学(18464)
- 所(17955)
- 州(17595)
- 中心(17424)
- 经济管理(17025)
- 业大(16929)
- 经济学院(16850)
- 农业(16595)
- 北京(16160)
- 基金
- 项目(82728)
- 科学(67844)
- 研究(63815)
- 基金(62279)
- 家(51787)
- 国家(51240)
- 科学基金(47259)
- 社会(43344)
- 社会科(41256)
- 社会科学(41246)
- 省(33275)
- 基金项目(33028)
- 自然(29330)
- 自然科(28744)
- 自然科学(28738)
- 自然科学基金(28340)
- 教育(27168)
- 业(27012)
- 编号(25722)
- 划(25616)
- 资助(24666)
- 创(21578)
- 成果(19603)
- 制(19161)
- 创新(19066)
- 部(18198)
- 国家社会(18182)
- 性(17920)
- 发(17734)
- 重点(17476)
共检索到219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三法 钟廷勇
采用双重差分法(DID),探究纳税信用评级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税信用评级能够通过“声誉效应”和“治理效应”显著降低企业避税,这表明纳税信用评级对规范企业纳税行为发挥了治理作用,评级较高的企业是“名副其实”而非“盛名难副”。进一步研究发现,纳税信用评级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主要集中在非国有企业、重点行业以及严防税收规避时期。研究对于完善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为推进柔性税收征管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晓光
我国企业重组所得税制立法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动因,制度建构时更着眼于实际,整体设计缺乏立法目的指引。它罗列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却没有释明其中原理,导致税务机关在实践中行权方向难以把握,尺度难以拿捏。在后续的改进中,可考虑学习美国经验,将经营连续性作为适用企业重组递延纳税待遇的必要条件,将反避税的理念贯穿税制始终,一方面在技术上完善税收制度,规制反避税口径;另一方面根据企业重组的征税理念与税收特性,细化反避税规则。
关键词:
企业重组 反避税 经营连续性 递延纳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郭玲
本文以纳税信用评级披露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纳税信用评级对企业税负水平的影响效果,并进一步探析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供经验证据。研究发现,纳税信用评级为A的结果起到了减轻企业整体税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降低了所得税税负,对流转税税负和增值税税负的影响并不明显。异质性检验表明,纳税信用评级政策对A级企业“减税”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联合“惩戒激励”双重阶段、重点产业、非国有企业以及税收征管力度大的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在影响机制方面,纳税信用评级结果为A通过增加企业纳税遵从,促进“应收尽收”,同时给予足够的税收和融资等政策优惠,促进“应享尽享”,在二者共同作用下,降低了企业整体税负。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税收征管和企业税负的相关研究,也为推动减税降费,实施精准有效的征管方案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幸丽霞 陈冬 林晚发
本文以2008-2015年上市公司发债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避税行为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避税程度越高,债券信用评级越低;企业避税降低债券信用评级的关系在避税程度高以及本土评级机构分组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对内在机制的探讨表明,信息风险在避税行为影响债权信用评级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传导作用。本文从债权市场角度研究企业避税的经济后果,丰富了企业避税风险观方面的文献,并可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完善资本市场功能,规范企业主体市场行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依据。
关键词:
企业避税 债券信用评级 评级机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性玉 吴亚捷
文章以2014—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生命周期对企业创新的差异化影响,并加入纳税信用评级指标,研究其对二者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企业在成长期的创新水平较高,在成熟期和衰退期的创新水平较低;(2)较高的纳税信用评级通过信号传递缓解融资约束水平从而促进企业创新。从产业层次展开研究,发现生命周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不同产业而呈现差异,纳税信用评级对二者相关的调整效果亦呈现非对称性。通过稳健性检验,以上结论仍然成立。该研究丰富了纳税信用评级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拓展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领域,从政策实施、实践等方面为促进企业创新提供了更多思路。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泽将 刘瑾 雷玲
作为新型税收征管方式,纳税信用评级旨在通过守信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自觉诚信纳税,其对避税能否发挥有效的治理作用值得探究。本文以企业设立低税率异地子公司为切入点,研究发现,纳税信用评级能够有效发挥避税治理效应,具体表现为当集团母公司纳税信用等级被评定为A级后,其设立低税率异地子公司的比例显著降低。机制检验表明,纳税信用评级主要通过为企业提供优惠便利并提升企业声誉风险来发挥避税治理效应。异质性检验显示,在地区社会信任程度低、行业经济地位低、产品独特性高的样本组中,纳税信用评级的避税治理效应更为明显。文章深化了纳税信用评级改善企业税收遵从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税务机关针对集团公司有的放矢地开展反避税防控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泽将 刘瑾 雷玲
作为新型税收征管方式,纳税信用评级旨在通过守信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自觉诚信纳税,其对避税能否发挥有效的治理作用值得探究。本文以企业设立低税率异地子公司为切入点,研究发现,纳税信用评级能够有效发挥避税治理效应,具体表现为当集团母公司纳税信用等级被评定为A级后,其设立低税率异地子公司的比例显著降低。机制检验表明,纳税信用评级主要通过为企业提供优惠便利并提升企业声誉风险来发挥避税治理效应。异质性检验显示,在地区社会信任程度低、行业经济地位低、产品独特性高的样本组中,纳税信用评级的避税治理效应更为明显。文章深化了纳税信用评级改善企业税收遵从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税务机关针对集团公司有的放矢地开展反避税防控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泽将 刘瑾 雷玲
作为新型税收征管方式,纳税信用评级旨在通过守信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自觉诚信纳税,其对避税能否发挥有效的治理作用值得探究。本文以企业设立低税率异地子公司为切入点,研究发现,纳税信用评级能够有效发挥避税治理效应,具体表现为当集团母公司纳税信用等级被评定为A级后,其设立低税率异地子公司的比例显著降低。机制检验表明,纳税信用评级主要通过为企业提供优惠便利并提升企业声誉风险来发挥避税治理效应。异质性检验显示,在地区社会信任程度低、行业经济地位低、产品独特性高的样本组中,纳税信用评级的避税治理效应更为明显。文章深化了纳税信用评级改善企业税收遵从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税务机关针对集团公司有的放矢地开展反避税防控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婷
本文采用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研究企业避税活动对商业信用的影响,试图从商业信用的角度为企业能避而不避税之谜提供一个解释。研究发现:第一,企业的避税行为会引起企业商业信用的下降,并且这种负向关系是显著的;第二,经营环境好的企业比经营环境差的企业更容易发生这种显著的负向关系,这意味着经营环境好的企业比经营环境差的企业更加可能不采取避税行为。
关键词:
企业避税 商业信用 经营环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闫慧慧
基于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了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对企业投资结构偏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可以显著引导企业投资结构更加偏向实体投资,表现为企业纳税信用评级为A可以激励企业增加实体投资,同时抑制金融资产投资。机制分析表明,纳税信用评级披露通过融资约束渠道、外部监督渠道和实体投资成本渠道,增加企业信贷融资规模、降低盈余管理以及缩小实体投资与金融投资的相对收益差距,促使企业投资结构偏向实体投资。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税收征管力度弱的地区,纳税信用评级披露能够发挥更大的“投实”激励效应,对强制性税收征管起到有益的补充。上述研究结论为通过纳税信用建设优化企业投资结构实现“双赢”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京焕 朱泓锟 谢立成
在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通过诚信纳税能否提升自身的债务融资能力?本文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以2011—2019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纳税信用评级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诚信纳税对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并讨论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诚信纳税对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内在影响机制是通过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改善企业声誉以及强化企业治理进而提升中小企业债务融资能力。另外,诚信纳税对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在税收征管水平低的城市、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更显著。本研究丰富了诚信纳税与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对完善征管制度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莉 雷根强
基于纯手工收集整理的上市企业纳税信用评级数据和2014-2016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本文分析了纳税信用评级结果为A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纳税信用评级结果为A对企业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这一效应在地区税收征管力度较差地区更加明显。稳健性检验、倾向得分匹配回归和工具变量回归证明这一结论是可信的。机制研究表明,纳税信用评级结果为A可以通过外源融资机制、营销机制和公司治理机制等渠道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本文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税收征管和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研究,也为创新政府对微观企业的管理方式,注重发挥税收征管治理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借鉴。
关键词:
纳税信用评级制度 技术创新 税收征管力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盖地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均增设了"特别纳税调整"一章,它从实体法的角度,对关联交易的税收处理以及其他反避税措施做出了规定,可以说,这是反避税的全面立法。2008年7月9~10日,全国税务系统企业所得税管理与反避税工作会议提出的"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成为新时期企业所得税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进朝 刘星宇
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决策。文章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为依据,考察了地域内博彩文化与企业避税行为的相关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公司注册地博彩文化越浓厚,避税程度越高,并且发现博彩文化通过影响个体的冒险倾向与风险态度,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意愿,从而加剧避税行为,并非通过道德层面的社会责任替代性假说影响企业避税。此外,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是博彩文化激发企业避税的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博彩文化对企业避税的正向促进作用仅存在于公司治理水平较低、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中。研究结果揭示了博彩文化这一非正式制度对微观实体经济的影响,对于完善公司治理、引导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博彩文化 企业避税 风险承担 社会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