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9)
- 2023(9313)
- 2022(8261)
- 2021(7809)
- 2020(6309)
- 2019(14818)
- 2018(14802)
- 2017(28803)
- 2016(15696)
- 2015(17618)
- 2014(17583)
- 2013(17407)
- 2012(15778)
- 2011(14091)
- 2010(13758)
- 2009(12368)
- 2008(11729)
- 2007(9906)
- 2006(8537)
- 2005(7195)
- 学科
- 济(59826)
- 经济(59762)
- 管理(45783)
- 业(42231)
- 企(35849)
- 企业(35849)
- 方法(29740)
- 数学(25691)
- 数学方法(25412)
- 农(15477)
- 中国(14650)
- 学(14120)
- 财(14020)
- 业经(13495)
- 地方(12491)
- 环境(12098)
- 和(10741)
- 理论(10679)
- 农业(10368)
- 技术(10314)
- 贸(10247)
- 贸易(10243)
- 易(9925)
- 划(9716)
- 务(9335)
- 财务(9277)
- 财务管理(9263)
- 制(9031)
- 企业财务(8775)
- 教育(8675)
- 机构
- 大学(218786)
- 学院(217570)
- 管理(91386)
- 济(81316)
- 理学(80327)
- 理学院(79482)
- 经济(79439)
- 管理学(78136)
- 管理学院(77767)
- 研究(69314)
- 中国(48844)
- 京(46235)
- 科学(45529)
- 财(35094)
- 业大(34755)
- 农(34306)
- 所(34181)
- 研究所(31649)
- 中心(31151)
- 江(29433)
- 财经(29204)
- 北京(29096)
- 范(28797)
- 师范(28553)
- 农业(26966)
- 经(26614)
- 院(25498)
- 州(24700)
- 师范大学(23152)
- 技术(23095)
- 基金
- 项目(157947)
- 科学(123423)
- 研究(115066)
- 基金(113762)
- 家(98855)
- 国家(98024)
- 科学基金(84616)
- 社会(70612)
- 社会科(66863)
- 社会科学(66843)
- 省(62577)
- 基金项目(61798)
- 自然(56426)
- 自然科(55076)
- 自然科学(55063)
- 自然科学基金(54043)
- 划(52213)
- 教育(52022)
- 编号(47379)
- 资助(46436)
- 成果(37488)
- 重点(34680)
- 部(33938)
- 发(33238)
- 创(33175)
- 课题(31857)
- 创新(30824)
- 科研(30291)
- 项目编号(29512)
- 大学(29240)
共检索到297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袁芳亭 周继荣
对 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杀青温度和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杀青温度和时间对杀青叶品质有较大影响 ;在温度低于 16 0℃时杀青 ,随温度的升高 ,茶叶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增加 ,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下降 ;随杀青时间的延长 ,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 ,而叶绿素和茶多酚则呈下降之势 ;当杀青温度超过16 0℃时 ,在任一时间内茶叶都会焦变。 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的适宜温度是 140℃ ,时间为 35~ 5 5s。
关键词:
名优茶 杀青机 杀青 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姜昊
对用相同鲜叶加工成8种名优绿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名茶间差异较大。未经揉捻的名茶茶多酚含量高于经过揉捻的名茶;扁形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其它名茶。叶绿素分析表明,各名茶间Chla、Pya的差异较大,其次是Chlb,而Cdb、Cda、Pyb的差异较小。凡经揉捻的名茶Chla的含量低于未经揉捻的名茶(龙井制法的扁形茶例外),而Pya的含量则相反。
关键词:
名优绿茶 加工工艺 品质成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瑶 封雯 贺勇 余志 陈玉琼 倪德江
以6CZG-60型针形名茶固形机为试验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固形叶含水量(20%、25%、30%)、固形叶温(40、50、60℃)、固形投叶量(1、1.5、2 kg)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固形叶含水量、固形叶温对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固形投叶量对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固形时间则对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影响。感官分析结果表明:随固形叶含水量的降低,茶条紧直度提高,香气品质提高,但外形色泽绿色度下降;随着固形温度的升高,茶条的直度、平伏度和绿色度下降,尤其是当固形叶温超过70℃以后,色泽明显变暗;随着固形叶量的增加,绿色度、香气和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瑶1 2 封雯3 贺勇4 余志1 陈玉琼1 倪德江1
以6CZG-60型针形名茶固形机为试验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固形叶含水量(20%、25%、30%)、固形叶温(40、50、60℃)、固形投叶量(1、1.5、2 kg)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固形叶含水量、固形叶温对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固形投叶量对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固形时间则对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影响。感官分析结果表明:随固形叶含水量的降低,茶条紧直度提高,香气品质提高,但外形色泽绿色度下降;随着固形温度的升高,茶条的直度、平伏度和绿色度下降,尤其是当固形叶温超过70℃以后,色泽明显变暗;随着固形叶量的增加,绿色度、香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雯 肖斌 王丽霞 蒲国涛 高婷 柳洁 李佼
【目的】研究杀青工艺对杜仲复合茶活性成分的影响,为杜仲复合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杜仲鲜叶与茶鲜叶以不同质量比(9∶1,7∶3,5∶5,3∶7,1∶9)混合,以及在3∶7质量比下,采用不同杀青方式(锅式、蒸汽、微波)生产的杜仲复合茶中各活性成分(茶多酚、氨基酸、绿原酸、黄酮类化合物、水浸出物)含量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微波杀青方式,以杀青功率和转速为试验因素,杀青功率设6和4kW 2个水平,杀青转速设350,300和250r/min 3个水平,两因素各水平两两组合形成6个处理,分析杀青条件对杜仲复合茶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杜仲鲜叶与茶鲜叶按3∶7的质量比混合时,杜仲复合茶中各活性成分...
关键词:
杀青工艺 杜仲复合茶 活性成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友谊 刘波 罗新飞 阳永学 李洪发 戴凯凡
对杜仲绿茶干燥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炒的干燥方式以叶量150 g、干燥温度80℃的条件干燥和高温提香有利于杜仲绿茶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
杜仲绿茶 干燥工艺 感官品质 理化成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文军 刘仲华 胡祥文 黄建安 龚雨顺 龚志华
为筛选出名优绿茶高效复合保鲜剂 ,以湖南郴州茶树良种示范场春季 1芽 1叶加工而成的名优绿茶为原料 ,选择去湿除氧的保鲜剂对其进行破坏性贮藏 3个月 ,从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物理性状 ,儿茶素组分四方面比较分析了各保鲜剂的保鲜效果 .结果表明 ,名优绿茶破坏性贮藏 3个月后 ,香气、汤色、滋味、亮度、透光率以及各内含成分不同程度地劣变或下降 ;各复合保鲜剂对名优绿茶均有一定的保鲜效果 ,其中以变色硅胶 +维生素 C,变色硅胶 +铁粉 ,焦亚硫酸钠 +维生素 C的保鲜效果为好
关键词:
名优绿茶 贮藏保鲜 复合保鲜剂 筛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团生 程祖锌 杨志坚 郑金贵
以绿茶910为原料,采用咖啡碱沉淀—溶剂萃取法对茶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进行提取,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分析各影响因子对EGCG提取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EGCG提取纯度影响程度的大小为:氯仿萃取次数>乙酸丙酯萃取次数>水浸提温度>咖啡碱浓度>己酸乙酯萃取次数.EGCG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水浸提温度80℃,咖啡碱浓度30 mmol.L-1,氯仿萃取次数为5,己酸乙酯、乙酸丙酯萃取次数均为3.根据最佳条件提取EGCG,得到纯度为80.3%的EGCG产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周继荣 袁芳亭
以卷曲形名优茶为试材 ,研究了 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用于名优绿茶增香的效果。结果表明 ,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可用于名优绿茶增香 ;增香的温度和时间对名优绿茶的品质有较大影响。在温度低于 130℃范围 ,随着增香温度的升高 ,茶多酚、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 ,氨基酸呈增加趋势 ;随着时间的增加 ,茶多酚、叶绿素、氨基酸含量下降 ,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在温度超过 130℃时 ,茶叶色泽易黄变 ,香味易焦变。香气分析结果表明 ,在增香过程中 ,二氢海葵内酯、香叶醇、芳樟醇等具有良好香型的香气成分含量明显上升。结合内质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 ,采用 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增香的最佳温度和时间是 12...
关键词:
名优绿茶 增香工艺 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芳 汪社英 方勇 王飞飞 谢伟 王茹 胡秋辉
采用不同提取液从富硒绿茶茶渣中提取富硒绿茶硒蛋白,以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分析了富硒绿茶硒蛋白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以0.1mol·L-1NaOH提取富硒绿茶茶渣,得到的蛋白质和硒含量最高。硒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质量体积比1∶30(g/mL),提取时间16h,提取温度40℃。另外,试验还表明,喷施生物硒肥可以显著提高富硒绿茶中总蛋白和硒蛋白的含量,富硒绿茶中有30.3%的硒与碱溶性蛋白质结合;除蛋氨酸外,硒肥处理对绿茶中其他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富硒绿茶 硒蛋白 提取工艺 氨基酸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跃斌 蔡利娅 罗理勇 王伟 邓克尼
对龙井、乌牛早、迎霜、萍云11号、福鼎大毫、湘妃翠、茗丰、碧香早等8个茶树品种名优绿茶,采用感官审评、生化成分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等方法对其品质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春季以茗丰、萍云11号、迎霜、福鼎大毫名优绿茶品质最好,夏季以湘妃翠、萍云11号、茗丰名优绿茶品质较好.生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春季以福鼎大毫、萍云11号、迎霜、茗丰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83%,2.84%,2.67%,2.66%;儿茶素比值以湘妃翠最低1.477.夏季以湘妃翠、萍云11号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1.82%,1.81%;儿茶素比值以湘妃翠最低2.199;脂溶性色素测定结果还表明,春茶色泽物质组成差...
关键词:
品种 品质特点 名优绿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祥文 甘霖
从名优绿茶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劣变机理、名优绿茶贮藏保鲜技术应用现状等方面综述了近 2 0年来名优绿茶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成果与进展 ,指出了名优绿茶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及其应用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名优绿茶 品质劣变 贮藏保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琼 倪德江
用气相色谱(GC)、GC/质谱(MS)法分析了主要类型名优绿茶香气组成及其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用相同的鲜叶加工成8种名茶,香气差异较大。揉捻对茶叶香气形成有较大影响,未揉捻型名茶加工过程较揉捻型名茶有利于香气的形成。茶叶香气香型相似率的计算表明,揉捻改变了茶叶的香型,揉捻型与未揉捻型名茶香型不相同,揉捻型名茶之间香型比较接近,而未揉捻型名茶之间香型差异较大,这与其加工工艺有关。结合有关研究,提出了在保证外形品质的前提下,揉捻工序以轻压、短时为主,适当缩短做形时间的技术措施,以改善名优茶香气品质
关键词:
名优绿茶 加工 香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林颖 高飞虎 钟应富 邬秀宏 邓敏 张莹 敬廷桃
为提高茶多酚提取率及纯度,减少有机溶剂用量,选择粉碎粒度为80目的绿茶粉,利用水为提取剂,微波辅助提取,超滤分离、大孔树脂纯化提取茶多酚。研究确定茶多酚提取工艺流程为:微波功率在600W,料液比为1∶25,浸提时间为7min,浸提次数为2次效果最好,其浸提率达84.73%。采用中空纤维膜超滤,膜孔径在0.0015~0.02μm,操作压力0.10~0.12 Mpa。选择4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茶多酚,上样浓度0.46 mg/mL,上样流速1.4 mL/min,溶液pH值3.0。上样体积600 mL,洗脱剂80%(体积比)食用乙醇,洗脱流速为2.0 mL/min,洗脱剂用量为520 mL。低压下抽...
关键词:
茶多酚 提取 分离 纯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