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0)
2023(1641)
2022(1474)
2021(1254)
2020(1067)
2019(2671)
2018(2583)
2017(5152)
2016(2786)
2015(3080)
2014(3250)
2013(3370)
2012(3091)
2011(2951)
2010(2930)
2009(2570)
2008(2591)
2007(2256)
2006(2003)
2005(1917)
作者
(8472)
(7174)
(6910)
(6618)
(4426)
(3296)
(3273)
(2773)
(2753)
(2640)
(2452)
(2403)
(2329)
(2327)
(2305)
(2256)
(2117)
(2049)
(2024)
(1988)
(1766)
(1729)
(1699)
(1672)
(1664)
(1637)
(1612)
(1583)
(1472)
(1361)
学科
(11670)
经济(11660)
管理(7295)
(6869)
(6249)
企业(6249)
方法(5491)
数学(4346)
数学方法(4273)
(3471)
中国(3174)
(3049)
理论(3019)
(2699)
(2617)
银行(2613)
业经(2542)
(2513)
(2500)
金融(2499)
(2488)
(2342)
地方(1850)
(1778)
财务(1767)
财务管理(1767)
企业财务(1699)
农业(1696)
(1670)
(1555)
机构
大学(43507)
学院(40693)
(16951)
管理(16591)
经济(16567)
研究(14890)
理学(14457)
理学院(14291)
管理学(14023)
管理学院(13949)
中国(11945)
(9177)
科学(8920)
(8261)
(7649)
研究所(6932)
中心(6783)
财经(6563)
(6388)
(6088)
(6061)
北京(5984)
(5879)
师范(5799)
业大(5595)
经济学(5279)
(5113)
财经大学(4984)
农业(4981)
师范大学(4877)
基金
项目(26903)
科学(21192)
基金(20156)
研究(19229)
(17600)
国家(17446)
科学基金(14981)
社会(12346)
社会科(11744)
社会科学(11739)
基金项目(10868)
自然(9939)
自然科(9699)
自然科学(9693)
(9597)
自然科学基金(9529)
教育(8829)
(8483)
资助(8286)
编号(7834)
成果(6836)
(6390)
重点(5960)
(5584)
教育部(5534)
(5433)
科研(5282)
人文(5269)
项目编号(5224)
创新(5169)
期刊
(18896)
经济(18896)
研究(12416)
中国(8402)
学报(6973)
管理(6276)
科学(5790)
(5681)
图书(5605)
大学(5215)
(5011)
(4467)
金融(4467)
教育(4358)
学学(4351)
书馆(4235)
图书馆(4235)
农业(3395)
技术(3393)
经济研究(2967)
财经(2738)
情报(2517)
(2329)
理论(2221)
业经(2190)
经济学(2088)
技术经济(2005)
问题(1994)
统计(1979)
(1938)
共检索到63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龙  厉沛霖  牛洒洒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新冠疫情持续冲击的背景下,名义负利率政策再度成为热议话题。本文在简要梳理主要国家的政策实践后,系统介绍了名义负利率政策的传导机理和传导效果,并讨论了其主要争议与未来展望。总的来说,名义负利率政策与传统利率政策的传导机理大致相同,仅在政策调控模式和操作工具等方面略显差异。名义负利率政策在调节汇率方面表现出色,在传导效率和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方面存在争议,短期内在提振通胀方面略见成效,长期内可能存在着扭曲经济结构等多方面的非线性影响。名义负利率的政策实践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其长期效果及退出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未来可结合数字货币的应用,对负利率的下限问题作进一步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伍桂  何帆  
常规货币政策可能使中央银行面临名义利率零下限约束,而且长期低利率政策所引发的金融不稳定效应会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为此,中央银行需要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2001年以来,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先后实施了大规模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与政策实践相适应,学术界有关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旨在对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进行概述,并着重讨论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实践中的实施效果。我们也分析了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风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亮  
房地产市场主要通过房产的直接财富效应、抵押效应、缓冲储备效应和分布效应等传导渠道影响住户消费支出。本文对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影响消费的传导渠道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归纳,并给出相关评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谭中明  谢坤  丁国平  
潜藏于P2P网贷市场中的信用风险,一直是制约网贷行业安全、有效运营的内在阻力。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近年来中外学界在P2P网贷信用风险生成机理与传导、评测指标体系以及风险评测模型等方面的研究文献,指出当前P2P网贷信用风险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对未来可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方向做出展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谭中明  谢坤  丁国平  
潜藏于P2P网贷市场中的信用风险,一直是制约网贷行业安全、有效运营的内在阻力。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近年来中外学界在P2P网贷信用风险生成机理与传导、评测指标体系以及风险评测模型等方面的研究文献,指出当前P2P网贷信用风险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对未来可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方向做出展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红莉  刘丽娟  程思婧  
"双支柱"调控框架下深化金融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是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主题。通过系统性地梳理国内外有关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文献研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涵特征、形成原因、测度方法、传导机制等进行归纳述评,指出学术界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领域已取得的成果以及不足。最后,结合我国金融发展事实对未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重点做出展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刁羽  
研究利率互换的文献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原理解释、定价理论及价差理论。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利率互换理论文献进行综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欣  张坷坷  
后危机时代,美国的经济虚拟化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主动有效地应对外部金融冲击是国家治理职责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虚拟经济视角,系统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冲击、跨境支付系统冲击与汇率波动冲击三种外部金融冲击的传导与应对。研究发现,高度虚拟化的美国金融市场催生出大量信息冲击,通过心理资本化定价实现冲击的跨境传导,建立"双支柱调控框架"是有效监测系统性风险从而应对信息冲击的重要举措;对美元的利润追逐是跨境支付系统冲击的主要驱动力,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系统(CIPS)与数字人民币(DC/EP)两者的结合能够逐渐转变美元主导的支付交易局面,并从根本上抵御跨境支付系统冲击;美元虚拟化是汇率波动冲击产生的重要原因,"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国际化三者的有效结合是抵御汇率波动冲击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博  
笔者以P2P网络借贷行为为研究对象,从贷款人视角对影响P2P贷款人交易决策的因素、从借款人视角对影响借款人违约的因素、从传统中介视角对P2P风险溢出效应、从监管者视角对监管策略分别进行了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并结合监管策略研究,对当前P2P监管困境及监管优化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意义上,厘清交易决策的影响因素将为引导投资人进行理性交易提供逻辑借鉴,理解违约风险的形成机制、溢出特征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力的扰动作用将为强化风险监管提供路径参考,反思P2P在监管思路、监管导向与监管博弈方面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监管优化策略,将为实现创新式监管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博  
笔者以P2P网络借贷行为为研究对象,从贷款人视角对影响P2P贷款人交易决策的因素、从借款人视角对影响借款人违约的因素、从传统中介视角对P2P风险溢出效应、从监管者视角对监管策略分别进行了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并结合监管策略研究,对当前P2P监管困境及监管优化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意义上,厘清交易决策的影响因素将为引导投资人进行理性交易提供逻辑借鉴,理解违约风险的形成机制、溢出特征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力的扰动作用将为强化风险监管提供路径参考,反思P2P在监管思路、监管导向与监管博弈方面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监管优化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婵婵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银行业顺周期性是导致金融领域重大风险的深层次微观原因。顺周期性是银行业固有的特征,银行业顺周期行为是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背离,阻碍了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剧了经济波动。在商业银行顺周期性形成机制中,信贷投放是核心推动力,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资本充足率、公允价值计量、评级机构和银行内部评级等也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基于风险管理的某些微观审慎监管规则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以整个金融体系健康为目标的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缓解银行业顺周期性。只有将银行业过度顺周期性问题纳入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庆亮  张前程  
本文分别从民间金融利率的现状、民间金融利率的形式、民间金融利率的决定三个方面,系统梳理国内有关的研究文献。专家学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民间金融利率的研究,以适应当今民间金融蓬勃发展之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普遍由数量型转为价格型。"利率走廊"作为一种全新的货币调控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走廊主要包括对称利率走廊与地板系统两种模式。我国央行也在探索新型的货币政策,建立利率走廊。通过对利率走廊理论模型及后期发展、利率走廊相关热点问题如最优利率走廊、与公开市场业务的比较、利率走廊与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关系等进行评述,并指出利率走廊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利率市场化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宏瑾  苏乃芳  
随着我国利率管制的基本放开,货币政策亟需由传统数量调控向以利率为主的价格调控模式转型,自然利率将为中央银行利率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在简要回顾自然利率理论的基础上,对近十多年国外自然利率估计方法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对单纯时间序列统计计量法、基于金融市场方法和基于经济学模型方法等主要方法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指出当前中国自然利率估计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完善的主要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关于货币传导机制,在西方经济学界现在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各种观点强调不同因素在货币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这些观点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的利率渠道、其它资产价格渠道以及信贷渠道。 一、传统的利率渠道 从希克斯于1937年提出IS-LM模型到现在,已有60年了。60年来,该模型一直是大多数西方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主要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