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7)
- 2023(12738)
- 2022(10844)
- 2021(9964)
- 2020(8490)
- 2019(19403)
- 2018(19252)
- 2017(38249)
- 2016(20019)
- 2015(21946)
- 2014(21583)
- 2013(21191)
- 2012(18952)
- 2011(16809)
- 2010(16519)
- 2009(15021)
- 2008(14465)
- 2007(12127)
- 2006(10360)
- 2005(8983)
- 学科
- 济(79380)
- 经济(79252)
- 管理(62516)
- 业(55884)
- 企(45176)
- 企业(45176)
- 方法(34641)
- 数学(30760)
- 数学方法(30342)
- 财(23226)
- 中国(22670)
- 农(19784)
- 制(19537)
- 业经(16998)
- 学(14544)
- 地方(14343)
- 务(13689)
- 财务(13633)
- 财务管理(13600)
- 体(13146)
- 贸(13040)
- 贸易(13034)
- 企业财务(12897)
- 易(12691)
- 农业(12646)
- 环境(12369)
- 技术(12345)
- 银(11987)
- 银行(11977)
- 理论(11611)
- 机构
- 大学(267737)
- 学院(265403)
- 济(111033)
- 管理(109378)
- 经济(108582)
- 理学(94858)
- 理学院(93871)
- 管理学(92366)
- 管理学院(91829)
- 研究(82310)
- 中国(62882)
- 京(54966)
- 财(53951)
- 科学(47218)
- 财经(42876)
- 中心(40126)
- 经(39108)
- 江(38768)
- 所(37431)
- 业大(36371)
- 农(35701)
- 经济学(35302)
- 研究所(33665)
- 范(33627)
- 师范(33337)
- 北京(33206)
- 财经大学(32171)
- 经济学院(31869)
- 院(30961)
- 州(30485)
- 基金
- 项目(188378)
- 科学(151674)
- 基金(140705)
- 研究(140311)
- 家(120929)
- 国家(119967)
- 科学基金(105938)
- 社会(93536)
- 社会科(88744)
- 社会科学(88723)
- 基金项目(75221)
- 省(71762)
- 自然(66932)
- 自然科(65438)
- 自然科学(65423)
- 自然科学基金(64213)
- 教育(64212)
- 划(60533)
- 编号(56713)
- 资助(55146)
- 成果(45181)
- 部(42708)
- 重点(41794)
- 制(40714)
- 创(40018)
- 国家社会(39962)
- 发(39564)
- 教育部(37749)
- 创新(37535)
- 课题(37352)
- 期刊
- 济(115902)
- 经济(115902)
- 研究(75602)
- 中国(51755)
- 财(43260)
- 管理(39096)
- 学报(35254)
- 科学(35045)
- 农(31519)
- 大学(28878)
- 学学(27103)
- 教育(24297)
- 技术(22853)
- 融(22758)
- 金融(22758)
- 财经(21197)
- 农业(20859)
- 业经(19038)
- 经济研究(18371)
- 经(18254)
- 问题(17075)
- 图书(16246)
- 理论(12831)
- 现代(12060)
- 版(11688)
- 实践(11634)
- 践(11634)
- 书馆(11614)
- 图书馆(11614)
- 财会(11594)
共检索到383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雪霖
在城乡分治体制下,"社区制"起初专指我国城市基层治理单元。然而,由于社区概念的泛化使用,社区的内涵与属性也趋于模糊化。基于我国土地产权性质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两个维度,揭示城乡社区的内涵与属性的差异,进而重构社区的分类体系,将之划分为"名义社区"与"实质社区"。这将有助于在由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分治体制向城乡一体化下城乡共治体制转型的新时代,构建既有共性又有特色、既统筹设计又因地制宜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庞娟
城市社区公共品供给的主体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是各种利益相关主体的集合,有复杂而明确的相互协作关系。社区公共品供给的成败得失将取决于这些协作关系是否顺畅,社区公共品的供给机制能否满足社区内多主体、多层次的需求。由于各社区公共品供给主体都有着各自的利益与行为取向,因利益失衡而导致的冲突难以避免。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协同"的多主体供给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城市社区公共品 利益相关者 供给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许英明 汪远航
伴随我国社会结构逐步向城市化、社区化、老龄化方向发展,金融服务在社区的作用更加凸显,同时也面临着诸如"服务少、不均等、不便民"等现实问题和挑战。社区金融服务既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又包括非基本公共服务的特点,要求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既要从公共服务角度积极推进社区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实施和推进金融服务进社区工程,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优化网点结构,提高社区金融服务机构覆盖度和服务覆盖度,又要建立保障机制,强化政策引导,加强社区与金融机构合作,强化便民服务,严格风险防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爱国 曾凡丽
走出社区行政化困境,必须突破社区管理的部门垄断制,实现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其关键是明确界分政府组织、社区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功能边界,具体路径是重新细分社区公共事务,不同事务采取不同的治理机制,其中社区行政事务采取行政机制,社区公共服务主要采取准市场机制,社区自治事务采取自治机制。
关键词:
社区体制 公共事务:治理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素雄 郑卫荣 杨华
社区社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的动力除了来自于自身共同的利益诉求,还在于外部的激励性环境。社区社会组织的层次性、多样性和成长性特征决定了社区社会组织需要一个整合性和扶持性的培育主体平台,这一平台也成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二级服务提供方。政府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实践中要避免培育主体的官僚化和政府规模的扩张,并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和活力。社区居委会由于其自身结构和功能定位,无法成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有效主体,政府有必要在体制外建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专门性平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文琦
基于当前人口老龄化引发的空巢化、失能化、高龄化的严峻趋势,文章分析了网络治理及其在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初步尝试,指出进一步改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必须从正确选择合作伙伴、缔结深度合作纽带和架构激励约束机制等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供给机制 网络治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琪 曹晓寒
社区教育是在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下,由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组织共同参与提供的大教育形式,它从社区居民的需求出发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打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广泛开展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公民基本素质教育以及文化休闲教育等多元内容,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发展进而推动整体社会
[期刊] 求索
[作者]
曹海军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能够有效解决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供需不匹配、供给质量与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功能路径、技术路径、场景路径作为分析维度,分析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何以需要""何以操作""何以保障"。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项目化运作实现了供给侧协作关系的建构,提升了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通过协商化操作实现了对"需求端"的重视,有效解决了供需不匹配的矛盾。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既提升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又实践了社会主义基层协商民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义 田晓丽
本文以四川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的新型社区为研究对象,探究如何在城乡统筹进程中实现新型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公共服务 供给机制 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少惠 王峥嵘
社区文化发展的现实性和服务型政府的前瞻性都要求政府重新审视社区文化发展中的公共行政,而新公共服务的理论为反思和探索社区文化发展中的公共行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政府必须重新树立社区文化发展中公共行政的价值理念,即社区文化发展的民主化、人本化和社会化。变革公共行政的路径主要应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多元文化主体及其合作与权力转移;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与整合;公共文化服务结果的评价。
关键词:
社区文化 新公共服务 公共行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宏存 刘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提升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实现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向管理倾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合作化"供给,构建"政府—社会—居民"良好的互动体系,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贴近社区、重塑社区等方面的治理功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景琳 李玉强 张媚 王慧敏 杨义 卢建磊 肖蕾
从建立绩效评价机制的依据、主要思路、建立绩效评价机制的意义等方面,探讨了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偿绩效评价机制。旨在提高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偿经费的使用效益,改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邹宗峰 邹宇华 张瑛 巫小佳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优先项目的筛选方法和补偿机制。方法:问卷收集数据,层次分析和专家咨询法征求意见,最后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确定支付标准。结果:在社区常开展的72项卫生服务中,有36项被认定为公共卫生项目,有23项被认定为准公共卫生项目。结论:社区中存在较多公共卫生项目和准公共卫生项目,只有对这些工作予以恰当的补偿,才能真正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 补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鹏云 刘祖云
后税费时代,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出现了结构不合理、效率与质量不高、供给主体权责失衡等多方面问题,深入探析可以发现其根源在于国家基础性权力与乡村治权在公共品供给方面的割裂。推动公共品供给机制创新,必须实现国家与乡村在理念、资金、制度三方面的有效链接。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困境 根源 创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魏建琳
当前社区图书馆的发展遇到了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并存的尴尬困境。在公共物品理论视阈下,导致社区图书馆效率不高、规模不足、发展失衡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政府机制的原生缺陷,这是政府行政供给机制所导致的必然。因此传统的政府行政供给模式已无法持续,亟需转型与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