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02)
- 2023(4513)
- 2022(3956)
- 2021(3845)
- 2020(3236)
- 2019(7805)
- 2018(7503)
- 2017(14843)
- 2016(7832)
- 2015(9230)
- 2014(9284)
- 2013(9559)
- 2012(9315)
- 2011(8751)
- 2010(8699)
- 2009(8518)
- 2008(8575)
- 2007(7366)
- 2006(6732)
- 2005(6443)
- 学科
- 济(37801)
- 经济(37768)
- 管理(20027)
- 业(19388)
- 方法(18219)
- 数学(16796)
- 数学方法(16720)
- 企(14127)
- 企业(14127)
- 中国(13854)
- 贸(10798)
- 贸易(10791)
- 易(10603)
- 农(9679)
- 财(9591)
- 制(9343)
- 银(9146)
- 银行(9140)
- 行(8879)
- 融(8181)
- 金融(8181)
- 业经(6626)
- 出(5851)
- 税(5701)
- 体(5635)
- 农业(5565)
- 税收(5413)
- 收(5370)
- 学(5251)
- 地方(4992)
- 机构
- 大学(122503)
- 学院(119978)
- 济(60558)
- 经济(59516)
- 研究(44630)
- 管理(44443)
- 中国(38253)
- 理学(37419)
- 理学院(37021)
- 管理学(36639)
- 管理学院(36411)
- 财(30963)
- 京(25879)
- 财经(24151)
- 所(22609)
- 科学(22346)
- 经(22050)
- 经济学(20187)
- 中心(20092)
- 研究所(19833)
- 经济学院(18458)
- 财经大学(18161)
- 北京(17360)
- 江(16618)
- 农(15824)
- 院(15630)
- 融(14963)
- 金融(14770)
- 范(14659)
- 师范(14572)
- 基金
- 项目(69506)
- 科学(54964)
- 研究(52384)
- 基金(52315)
- 家(44709)
- 国家(44396)
- 科学基金(37338)
- 社会(35199)
- 社会科(33567)
- 社会科学(33564)
- 基金项目(27017)
- 省(24110)
- 教育(23855)
- 资助(22472)
- 自然(22004)
- 自然科(21469)
- 自然科学(21464)
- 划(21297)
- 自然科学基金(21114)
- 编号(20595)
- 成果(17840)
- 部(17255)
- 重点(15713)
- 国家社会(15341)
- 教育部(15172)
- 发(14925)
- 人文(14342)
- 课题(14112)
- 创(14004)
- 性(13964)
共检索到197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宏瑾 纪淼
本文利用中债收益率曲线数据,对我国费雪效应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费雪效应在我国是成立的。尽管中短端与长端实际利率是否稳定存在不同的结论,但实证结果表明,国债名义利率包含了未来通货膨胀的信息,因而可以对未来通货膨胀进行预测。总体而言,2012年我国CPI可能达到3.3%,全年物价将呈前高后低的走势,通胀压力不大,这说明2011年以来的稳健货币政策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不过,我们也应认识到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物价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的同时,经济增长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局面,这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
费雪效应 通货膨胀 收益率曲线 名义利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封福育
本文利用我国1990年1月至2007年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门限模型考察我国是否存在"费雪效应"。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模型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且门限数目为2。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不同的通胀水平下,名义利率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并不一致。温和通胀状态下,存在部分"费雪效应",通胀率上升1%,名义利率将提高0.43%;高通胀状态下,也存在部分"费雪效应",通胀率上升1%,名义利率仅提高0.23%;而在通货紧缩状态下,"费雪效应"完全不存在,此时名义利率与通胀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田素华 王丽
新费雪效应(Neo-Fisher Effect)认为,可信的永久性名义利率提高,不仅在长期会产生通胀上升效应,在短期也会引起通胀立即上升和实际利率立即下降。本文采用卡尔曼滤波状态空间SVAR模型,基于贝叶斯方法,对中国1992年第1季度至2018年第4季度数据作后验估计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发现:(1)永久性名义利率提高,在短期会引致通胀率上升和实际利率下降,中国存在新费雪效应;(2)暂时性名义利率提高,在短期会引致通胀率下降和实际利率提高;(3)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紧缩政策对通胀率的作用具有等价性;(4)新费雪效应产生于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净出口等总需求渠道。
关键词:
名义利率 通货膨胀 新费雪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安仲
有学者依据费雪效应而提出名义利率是通货膨胀理想的指示器,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随着通货膨胀的变化,真实利率并不是固定的,因此通货膨胀的变化并不一一对应地反映在名义利率的变化上。笔者则认为,即使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的,只要两个序列是协整的,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货膨胀的变化就会以某个比例反映在名义利率的变化中,名义利率就依然是通货膨胀理想的指示器。研究表明,名义利率适合作为我国通货膨胀的指示器。
关键词:
名义利率 指示器 协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康兵 申朴 李达
本文应用现代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技术,结合中国1979-2000年间的有关数据,进行了费雪效应在中国的实证研究。经验证据表明在这一时期同时存在长期和短期费雪效应。这样,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名义利率的变化主要反映预期通胀而不是实际利率的变化,所以必须慎用名义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这在政策上可理解为政府为控制通胀而调整利率的一种规则,从而本文的分析对未来利率调整幅度的具体确定与计算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费雪悖论 利率 通货膨胀 时间序列技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薇薇
<正>随着疫情后经济的复苏,2023年前两个季度,日本GDP平减指数当季同比分别增长2%和3.5%。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迅速拉动CPI上涨。2022年,日本CPI同比增长2.5%,核心CPI同比增长2.3%。2023年8月,日本CPI同比增长3.2%,核心CPI(扣除新鲜食品)同比增长3.1%,连续24个月超过上年同期水平(见图1)。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远鸿
通货膨胀:1994~1995年走势分析与展望王远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进入1994年以来,国民经济基本上呈良性运行。然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出现了过高、过快的涨势,并将突破年度控制目标。通货膨胀再度成为困扰国民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走势的歧异给下半年宏观调控带来挑战。最近数月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挥之不去,CPI等相关数据的公布总牵动市场的神经。此外,经济减速的迹象也日益明显,也引发各方的关注。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走势的背离给宏观调控带来了严峻挑战,通货膨胀作为影响政策的重要因素,未来通货膨胀的准确预测也极其重要。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宏观模型 结构性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丁慧 范从来 钱丽华
核心通货膨胀对于央行准确判定物价走势、更好实现稳定物价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广义动态因子模型与频谱分解技术测度的核心通货膨胀相比于CPI通胀率能更准确反映我国物价变动的周期特征与长期趋势,对于央行更合理地引导社会公众的通胀预期,实现物价稳定与产出稳定的动态平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鉴于中国转型时期通胀因素的叠加性与复杂性,本文还提出金融宏观调控应综合考虑包括核心CPI、CPI在内的多种通货膨胀指标,在维持长期物价稳定的同时,兼顾物价的短期波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贺光宇 庞晓波
通过将Taylor(2000)交错价格模型融入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模型(NOEM)导出实证模型,有效地将通货膨胀环境与汇率对国内价格传递相融合。选取1998年1月—2012年4月的数据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传递效应在不同通胀环境下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传递途径进行了脉冲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的CPI传递的长短期效应均较低且受通胀环境影响较大,1998年初至2002年末的持续低通胀环境阻碍了汇率传递所有渠道是导致传递效率低的原因所在,2003年初至2012年4月的较高通胀环境下汇率传递的货币渠道较进口商品价格渠道冲击显著但作用符号相反。
关键词:
汇率传递 CPI 通货膨胀环境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国刚
当前,“治理通胀”的呼声甚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货币政策、投资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政策的选择,因此,有必要予以澄清。笔者以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障经济稳定运行,而非在治理“通缩”的目标实现后又忙于治理“通胀”;不能简单地将物价上升都看作是货币现象,统称是“通货膨胀”,并用治理通胀的政策予以解决;当前的存款负利率并不必然要求提高利率水平。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资本性资金相对过剩和债务性资金相对紧缺并存,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现象,这一矛盾只能通过加速发展资本市场、运用资本市场机制才能有效解决。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利率走势 资本市场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钢明
1995年3月4日,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北洋(天津)钢材批发交易市场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当前我国通货膨胀走势与对策”研讨会,就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走势、成因和治理对策进行了研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桂文林 韩兆洲
PPI和CPI的关系是宏观经济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TS季节调整模型和HP滤波方法对1993年1月~2010年7月定基PPI和CPI进行分解,得到趋势、季节、不规则和循环因素,发现PPI和CPI两者的趋势、季节和不规则因素间的传导和"倒挂"不显著,增强了用循环因素研究两者关系的科学性。研究发现:①两者间传导和"倒挂"交替出现,分别经历两个周期,均在第二周期波谷处逆转。传导和"倒挂"时隔有明显周期;②2003年前PPI向CPI传导的原因为投资膨胀、卖方市场等。2003年后PPI与CPI"倒挂"的原因除投资膨胀外,还有有效需求不足,买方市场,粮食和住房价格上涨等原因;③针对当前通货膨胀特点,提出有别于要素价格管制和货币紧缩政策的措施,可解决物价的长期深层矛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红倩 李民强
继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政府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做出了及时调整,此举在产生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流动性严重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空前增大的负面效果。对此,本文综合不同指标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证明CPI与流动性过剩的结构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本质上是通过经济不同部门收益率影响CPI的改变,流动性过剩对经济总量的通货膨胀造成巨大压力。因此,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的度量弥补了CPI的片面性,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通货膨胀基本度量。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CPI 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兆木
新一轮通货膨胀是由多种因素叠加引起的,既有需求拉动,又有成本推动,既有国内原因,又有输入通胀的影响。但是其深屡原因则在于我国经济在持续5年10%以上的高速增长中积累起来的结构性矛盾。综合出口、投资与消费三大需求的情况,2008年经济增长仍在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区间,2009年可能回落,但也不可能出现滞胀。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结构性矛盾 走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