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0)
- 2023(10615)
- 2022(9129)
- 2021(8517)
- 2020(7443)
- 2019(17492)
- 2018(17316)
- 2017(33964)
- 2016(18373)
- 2015(20910)
- 2014(21115)
- 2013(20825)
- 2012(19148)
- 2011(17180)
- 2010(16939)
- 2009(15616)
- 2008(15491)
- 2007(13510)
- 2006(11174)
- 2005(9626)
- 学科
- 济(81416)
- 经济(81333)
- 管理(54333)
- 业(52749)
- 方法(46551)
- 企(43521)
- 企业(43521)
- 数学(42651)
- 数学方法(42186)
- 财(22024)
- 农(20496)
- 中国(17448)
- 业经(14971)
- 贸(14919)
- 贸易(14916)
- 务(14891)
- 财务(14848)
- 财务管理(14808)
- 易(14496)
- 企业财务(14097)
- 学(13789)
- 地方(13470)
- 农业(13115)
- 制(12748)
- 和(11189)
- 融(11133)
- 金融(11130)
- 环境(11104)
- 技术(11067)
- 理论(10995)
- 机构
- 大学(263059)
- 学院(262147)
- 济(112032)
- 经济(109945)
- 管理(107805)
- 理学(94628)
- 理学院(93738)
- 管理学(92193)
- 管理学院(91711)
- 研究(79702)
- 中国(61111)
- 京(52813)
- 财(50913)
- 科学(47337)
- 财经(41824)
- 农(41134)
- 中心(39498)
- 业大(38886)
- 所(38628)
- 经(38190)
- 江(37306)
- 经济学(35330)
- 研究所(35030)
- 农业(32706)
- 北京(32367)
- 经济学院(32355)
- 财经大学(31503)
- 范(31395)
- 师范(31066)
- 经济管理(29590)
- 基金
- 项目(181244)
- 科学(144201)
- 基金(134720)
- 研究(130532)
- 家(116295)
- 国家(115397)
- 科学基金(100935)
- 社会(84148)
- 社会科(79990)
- 社会科学(79968)
- 基金项目(71393)
- 省(70182)
- 自然(66603)
- 自然科(65107)
- 自然科学(65089)
- 自然科学基金(63950)
- 教育(61734)
- 划(59260)
- 资助(56579)
- 编号(52387)
- 部(41731)
- 成果(41018)
- 重点(40481)
- 创(37859)
- 发(37763)
- 教育部(36391)
- 科研(35821)
- 创新(35455)
- 国家社会(35172)
- 人文(35156)
- 期刊
- 济(107938)
- 经济(107938)
- 研究(68841)
- 中国(41971)
- 财(40582)
- 学报(37848)
- 管理(36176)
- 科学(35170)
- 农(34996)
- 大学(29341)
- 学学(27904)
- 技术(24071)
- 农业(23854)
- 融(22456)
- 金融(22456)
- 教育(21828)
- 财经(20542)
- 经济研究(18011)
- 业经(17528)
- 经(17475)
- 统计(15581)
- 问题(14937)
- 理论(14695)
- 策(13912)
- 技术经济(13797)
- 实践(13522)
- 践(13522)
- 业(13296)
- 决策(12867)
- 商业(12229)
共检索到36186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贵华 崔宸瑜 高皓 屈源育
本文利用证券分析师发布的股票目标价格预测,为名义价格幻觉提供了能够直接反映心理预期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对低价股未来收益的心理预期显著高于高价股,该行为偏误在规模小、上市时间短、股票波动性大、财务透明度低和无形资产占比高等估值难度更大的股票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我们还利用股票送转,对证券分析师是否受到名义价格幻觉的影响做进一步验证,发现由送转引起的与基本面无关的名义价格下降显著提升了证券分析师对股票未来回报的心理预期。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发现并不是因为证券分析师准确预见了低价股和高价股未来有不同的投资机会,也不是为了最大化其供职证券公司的利益而有意迎合投资者。
关键词:
名义价格幻觉 证券分析师 目标价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储一昀 仓勇涛
本文以2000~2005年353家IPO公司及1323个分析师定价预测的观测值,研究了分析师定价预测的一致性、意见分歧以及分析师跟进的人数对公司首日上市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定价预测的一致性与公司上市首日收盘价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并能很好地解释公司上市首日收盘价,这表明分析师预测的价格是值得信赖的,可以作为公司IPO上市首日价格的估量。此外,我们的研究还为分析师意见分歧作为风险衡量替代的假说提供了证据支持,并发现分析师人数对公司首日回报率的影响是抑制股价非理性增长效应和不确定性拓展效应的复合。
关键词:
分析师 定价预测 意见分歧 抑价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红军 何贤杰 陶林
文章研究了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的信息源和信息含量以及市场对盈利预测修正所含信息的吸收效率。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在进行盈利预测修正时不仅考虑了两次预测之间已为投资者所知的公开信息,而且能够为市场提供公司层面的增量信息,提高市场的定价效率。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投资者对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的反应与其调整的幅度呈正相关,同时他们还关注分析师作出盈利预测修正时的信息来源,当分析师在年报公布期间进行修正时,市场的反应要更为强烈。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投资者并没有及时地吸收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所含的信息,即市场对盈利预测修正的反应存在着漂移的现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冬华
选取针对2003~2009年度年报发布的分析师预测样本,分别从横截面角度和时间角度分析了证券分析师在决定跟进某上市公司时,是否会受到公司治理质量及其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偏好跟进公司治理质量高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将公司治理划分为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后发现,相对于外部公司治理,证券分析师更偏好跟进内部公司治理质量高的上市公司。在内部公司治理质量各衡量指标方面,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监督机制越完善的上市公司,证券分析师跟进的比例越高,而公司管理层的权力越大,公司内部和外部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严重,则证券分析师跟进的比例越低。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内部公司治理 外部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宗新 姚佩怡
本文选取2001—2013年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证券分析师的预测能力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及机理。实证检验表明:(1)分析师的预测能力随着经验积累而显著提高;(2)"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较之于一般分析师并未表现出更强的预测能力(即并不存在"天赋异禀");(3)证券分析师预测能力随经验积累而提高并非由于研究能力的提升(即"熟能生巧"),而是通过所在证券公司的平台与所跟进的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即"日久生情")。本文不仅丰富了关于影响证券分析师预测能力因素的相关实证研究,同时创造性地进一步剖析了证券分析师预测能力随经验积累提高的内在机理,其结论对于理解分析师学习成长机制、促进中小投资者保护以及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理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宗新 姚佩怡
本文选取2001—2013年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证券分析师的预测能力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及机理。实证检验表明:(1)分析师的预测能力随着经验积累而显著提高;(2)"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较之于一般分析师并未表现出更强的预测能力(即并不存在"天赋异禀");(3)证券分析师预测能力随经验积累而提高并非由于研究能力的提升(即"熟能生巧"),而是通过所在证券公司的平台与所跟进的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即"日久生情")。本文不仅丰富了关于影响证券分析师预测能力因素的相关实证研究,同时创造性地进一步剖析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蒋德权 徐巍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降低了内部交易各方对高质量公开信息的需求,也提高了证券分析师通过市场信息对交易行为进行类比解读的成本。因此,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规模越大,其成员公司的股价中包含的特有信息越少,体现为更少的证券分析师关注度和更低的盈余预测准确度。通过对我国2004-2011年企业集团成员公司内部资本市场关联交易和分析师预测的考察,本文提供了支持上述推测的经验证据,拓宽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围,同时增进了实务界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理解。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宇虹
本文以分析师的每一次预测报告为样本,研究股评、股评修正、收益预测、收益预测修正对股价的共同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股评、股评修正、收益预测、收益预测修正共存的情况下,收益预测对股价的影响要晚于股评;而股评修正、收益预测修正并不对股价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将收益预测修正区分为富有信息的收益预测修正和缺乏信息的收益预测修正后,富有"好消息"的收益预测修正对股价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富有"坏消息"的收益预测修正却没有对股价产生应有的负面影响。最后,本文发现收益预测准确性对股价产生了影响,并且同股评、收益预测、收益预测修正的"质"信息这些"事前信息"相比,预测准确性对股价的影响最为强烈。
关键词:
股评 收益预测 股评修正 收益预测修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馨子 张腾 牛煜皓
《新财富》评选是分析师重要的外部市场激励机制,但关于评选的有效性存在争议。本文借助《新财富》评选暂停这一外生事件,实证检验了《新财富》榜单暂停前后分析师预测行为及市场反应的变化。研究发现,在《新财富》榜单暂停之后,分析师发布预测的数量降低、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上升、预测发布的市场反应下降,表明评选机制的暂停对分析师预测产生了负面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当分析师更有可能当选明星分析师、券商更有能力奖励明星分析师、分析师之前存在学习对象、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时,榜单暂停的负面影响更强。最后,明星分析师与非明星分析师都会受到榜单暂停的负面冲击。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证券分析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也可以帮助投资者和证券从业人员更加全面和理性看待明星分析师评选活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大楷 王佳妮 李凡一
本文选用我国上证A股的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和股票收益率相关数据(2010.04.30-2011.04.30),对我国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承销商分析师相对于非承销商分析师的投资建议更为乐观,且券商的承销和经纪业务对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券商声誉和分析师上年声誉对证券分析师的股票投资评级存在明显的抑制效应;积极性的投资评级和分析师本年的声誉与分析师所荐股票的短期超额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利益冲突 声誉机制 评级绩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伊志宏 王鑫斌 李颖
本文以手工收集的我国2003-2013年证券分析师跳槽数据为样本,研究券商规模与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分析师能力和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券商规模与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性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明星分析师较强的能力会弱化券商规模对其盈利预测准确性的影响;较高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也会减弱两者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券商规模 盈利预测 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望 陈俊 陈汉文
本文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分析师跟踪、盈余预测精确度和分歧度三个方面考察了内控质量对分析师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控质量越高的公司能够吸引更多的分析师跟随;内控质量更高的公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也显著更为准确,不过上述经验关系只存在于高估实际盈余的样本组中;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内控质量影响了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本文在拓展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研究和分析师决策过程研究的同时,研究结论也对当前的市场监管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分析师跟踪 盈余预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冬华 赵玉洁
分析师跟进能够有效缓解上市公司和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本文从"信息中介——审计风险——审计费用"这一链条研究了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明星分析师跟进更有利于降低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依赖分析师研究报告的程度,对于信息自给能力较强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其依赖分析师研究报告的程度较低,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的负相关关系程度较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烨 胡倩 周健
伴随着证券市场的产生和繁荣,证券分析师队伍也日益壮大并日趋专业。以港股为例,通过跟踪经纪行数百名分析师自2003年以来对香港上市公司的评级结果,以及重点考察不同评级结果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情况后,发现尽管分析师的专业判断具有显著的投资价值,并以此确定投资标的或重点研究跟踪对象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但由于其评级结果具有较为明显的实效性,对市场的影响力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时刻密切注意分析师的最新评级成果并及时更新。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分析师目标价预测是否引导了基金集中持股行为?
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与企业海外上市溢价——来自A股市场信息环境的经验证据
证券分析师与股票市场稳定——基于企业股价韧性的经验证据
中国的证券分析师能够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吗——基于股价同步性和股价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
证券分析师“异常关注”能否创造投资价值?——基于2010~2017年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监督:替代抑或互补效应——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证券分析师、内幕消息与资本市场效率——基于中国A股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
个人投资者异常关注与分析师预测行为——基于财经社交媒体的经验证据
分析师现金流预测影响应计质量吗?——基于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证券分析师的信息来源研究:基于A股市场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