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98)
2023(19603)
2022(16864)
2021(15748)
2020(13342)
2019(30914)
2018(30315)
2017(57519)
2016(31049)
2015(35189)
2014(34653)
2013(34375)
2012(31814)
2011(28681)
2010(28568)
2009(26470)
2008(25982)
2007(22434)
2006(19733)
2005(17885)
作者
(87463)
(72994)
(72283)
(69049)
(46458)
(34704)
(32997)
(28484)
(27768)
(25960)
(24840)
(24619)
(23135)
(23092)
(22547)
(22457)
(21558)
(21320)
(20905)
(20818)
(18155)
(17625)
(17580)
(16673)
(16314)
(16233)
(16057)
(15810)
(14642)
(14283)
学科
(129545)
经济(129379)
管理(91175)
(86158)
(72114)
企业(72114)
方法(59186)
数学(51095)
数学方法(50475)
中国(36454)
(34507)
(33606)
业经(29626)
(27987)
(25829)
贸易(25813)
(25130)
(25107)
地方(24481)
农业(21968)
(21855)
银行(21809)
(21634)
金融(21630)
(20810)
(20745)
财务(20668)
财务管理(20619)
理论(20382)
(20026)
机构
大学(441898)
学院(436548)
(185428)
经济(181815)
管理(173222)
研究(150600)
理学(149679)
理学院(148057)
管理学(145558)
管理学院(144750)
中国(115959)
(94679)
科学(88845)
(86727)
(74222)
财经(68633)
中心(68412)
研究所(67214)
(66667)
(62777)
(62619)
业大(62048)
北京(60280)
经济学(57034)
(56112)
师范(55623)
(54853)
农业(51864)
经济学院(51335)
财经大学(51269)
基金
项目(296514)
科学(234814)
基金(218102)
研究(217896)
(189620)
国家(188134)
科学基金(162331)
社会(139864)
社会科(132803)
社会科学(132773)
基金项目(114552)
(112401)
自然(104322)
自然科(101927)
自然科学(101904)
自然科学基金(100086)
教育(99652)
(95392)
资助(90540)
编号(87409)
成果(71410)
(66683)
重点(66376)
(62650)
(61576)
课题(59870)
国家社会(58672)
教育部(57874)
创新(57532)
科研(56588)
期刊
(199525)
经济(199525)
研究(133557)
中国(86688)
(66765)
学报(66496)
管理(65527)
科学(62382)
(59876)
大学(51873)
学学(48461)
教育(46571)
(41492)
金融(41492)
农业(41215)
技术(38080)
财经(34067)
经济研究(32894)
业经(30597)
(29298)
问题(26058)
(23677)
(22661)
图书(22229)
国际(21632)
理论(21469)
技术经济(21134)
统计(20679)
世界(20421)
科技(20080)
共检索到657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子远  鞠芳辉  
一个产业自身的集聚水平可能会影响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异质集聚以及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也可能会影响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基于上述思路,本文从产业集聚水平、产业竞争程度、产业关联度、产业多样化等四个方面刻画样本产业的同质与异质集聚特征,利用中国15个制造行业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就上述四个变量对样本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水平越高、产业关联度越强,样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产业竞争越激烈、产业多样化程度越高,样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弱。这一研究结论对中国的产业政策导向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丹萍  毛江楠  
文章以中国15个制造业1999-2008年的数据为对象,以反映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RCA指数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衡量行业地理集聚度的C4指数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固定影响的变系数模型对C4指数与RCA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对于近90%的制造行业而言,两者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文章提出了如何通过发展产业集聚提升制造业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庆华  
本文在计算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这两个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钻石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集聚显著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提升存在行业结构上的差异。产业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倩岭  王小月  
通过构建专业化集聚指数、多样化集聚指数和集聚竞争效应指数,将产业集聚对四川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在整体上,制造业专业化集聚不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多样化集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制造业集聚竞争效应不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行业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专业化集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而多样化集聚与集聚竞争效应不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则正好相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集聚竞争效应均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邵明伟  钟军委  张祥建  
文章基于中国政治晋升和"财政联邦主义"双重激励下地方政府如何利用税收自主权发展区域经济的背景,利用2000-201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和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区域税负水平与空间集聚的内生关系和集聚是否对企业产生锁定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等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间存在不同策略的税收竞争行为但没有导致"逐底竞争"现象;省域税负水平与空间集聚间呈现倒U形内生关系和"天花板"效应;两者在"天花板"出现之前表现出正向内生关系,空间集聚降低了公司对税收竞争的敏感性,对企业区位产生锁定效应,使地方政府和企业实现集聚租金收益;但这种关系以及税收竞争程度和策略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会朝  徐康宁  
美国对华出口贸易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表现了空间集聚的特点。实证分析2000-2011年美国各州对华出口贸易面板数据,结果显示不同的地理区位、经济发达程度、产业结构、人口集聚等因素对美国对华出口贸易的空间分布有着显著性影响。美国对华出口贸易的空间集聚现象不仅验证了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而且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有着一定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艳  马珊  张成军  
文章选取2009—2016年数据,测算了河北省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通过面板模型定量刻画了河北省制造业集聚水平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河北省制造业呈现了集聚化发展的态势,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并有明显提高。并且河北省制造业集聚水平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集聚水平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纺织业集聚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而其他制造业集聚水平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邵慰  
本文选取2003—2011年人均产值、有效专利数等11个指标,应用SPSS 17.0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模块,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7个子行业的竞争力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7个子行业的竞争力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最强,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并且,2009年的高强度政策扶持效果并不明显,装备制造业整体的竞争力水平并未因此而得到显著地提升。最后,本文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京燕  李丽莎  
环境规制严格度是否是中国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严格的环境规制是否影响中国污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加快我国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环境规制政策和要素禀赋是一国比较优势的两个主要因素,而两者对专业化分工的作用是不同的。本文使用1996~2004年我国24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并通过构造综合反映我国实际情况的产业环境规制指标和产业污染密度指标,对环境规制效应、要素禀赋效应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所得主要结论如下:通过对比较优势指标和污染强度的分析,得出我国污染密集型行业并不具有绝对比较优势,因而我国并不是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环境规制、物质资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伟娜  徐勇  
采用2001~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全样本回归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技术效率呈倒U型关系,人均消费水平与环境技术效率也呈倒U型,科技投资和企业环境管理能力与环境技术效率显著正相关,工业结构和能源消耗与环境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东、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大差异性。政府应针对各区域制造业集聚发展阶段及特征制定相应政策,促进环境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凯  周勤  
本文通过计算Hoover系数、RCA指数和ITC指数来考察集聚经济布局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状况。研究认为,首先,随着要素驱动程度不同,集聚经济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存在结构上的差异。其次,开放经济条件下民族制造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形势,因此国内市场的适当保护和扶植是必不可少的。最后,提升民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加强集聚经济效应对中高级以上技术型行业的扩散程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子远  张海波  
本文引入交易成本、制造成本、竞争强度、技术创新等四个潜在中介变量,把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三种类型,分别研究集聚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与路径,发现集聚虽然总体上提升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但却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负面影响;交易成本、制造成本、竞争强度三个变量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具有显著的正中介效应,而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则产生了显著的负中介效应;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只有制造成本的中介效应显著;虽然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均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但不论在哪种类型的集聚中,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产业集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焦百强  张曙霄  谢子远  
基于中国大陆各省市产业发展环境客观存在的差异,本文在产业集聚水平之外重点考察产业集聚生态差别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发现产业集聚水平、产学研合作水平、市场化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等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有积极影响,而高校及科研机构发展水平、中介机构发展水平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婷  赵伟  
基于已有调研观察及案例分析文献,文章按照空间经济学规范范式理出了两个关于KIS集聚影响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实证命题,并根据命题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进而引入2005-2007年间中国283个城市KIS产业及工业企业数据,在考虑空间互动的基础上,对相关命题予以检验。研究显示:KIS空间集聚能够显著地改善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效率,以两类代表性KIS产业数据为例的回归分析表明,KIS产业集聚不仅对所在地区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通过空间关联性,KIS集聚还能产生跨区域创新效应。进一步基于企业分组比对的检验揭示,KIS集聚-创新效应因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所在行业技术水平不同而异。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海曙  胡文艳  钟为亚  
笔者从产业集聚来源出发分析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通过对中介变量——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建立产业集聚与能源效率之间的理论模型。笔者以2000年~2010中国省域制造业20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区分专业化与多样化产业集聚,运用系统GMM方法分别探究其与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专业化产业集聚相对多样化产业集聚更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过度产业竞争下专业化产业集聚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