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8)
- 2023(12754)
- 2022(11096)
- 2021(9977)
- 2020(8527)
- 2019(19048)
- 2018(18567)
- 2017(34842)
- 2016(19582)
- 2015(21440)
- 2014(20945)
- 2013(20419)
- 2012(18613)
- 2011(16975)
- 2010(16918)
- 2009(15905)
- 2008(15623)
- 2007(14129)
- 2006(12074)
- 2005(10546)
- 学科
- 济(72330)
- 经济(72257)
- 管理(53594)
- 业(50086)
- 企(39887)
- 企业(39887)
- 方法(35155)
- 数学(31036)
- 数学方法(30705)
- 农(21848)
- 学(20533)
- 财(19434)
- 中国(17976)
- 贸(16349)
- 贸易(16347)
- 业经(16013)
- 易(15896)
- 环境(15775)
- 农业(14554)
- 地方(13488)
- 制(12538)
- 务(12498)
- 财务(12474)
- 财务管理(12443)
- 和(11745)
- 企业财务(11741)
- 划(11675)
- 技术(11147)
- 理论(10919)
- 银(10608)
- 机构
- 学院(280469)
- 大学(278863)
- 济(106168)
- 经济(103947)
- 管理(100614)
- 研究(97301)
- 理学(88047)
- 理学院(86967)
- 管理学(85021)
- 管理学院(84554)
- 中国(69746)
- 科学(68536)
- 农(65839)
- 京(58621)
- 业大(54278)
- 所(53178)
- 农业(52949)
- 研究所(49364)
- 财(46411)
- 中心(44047)
- 江(42033)
- 财经(37992)
- 北京(35767)
- 农业大学(35515)
- 范(35383)
- 院(34940)
- 师范(34812)
- 经(34456)
- 州(33068)
- 技术(32755)
- 基金
- 项目(198615)
- 科学(152121)
- 基金(141821)
- 研究(132125)
- 家(129427)
- 国家(128373)
- 科学基金(106520)
- 社会(82070)
- 省(80326)
- 社会科(77708)
- 社会科学(77682)
- 基金项目(75732)
- 自然(73398)
- 自然科(71671)
- 自然科学(71635)
- 自然科学基金(70344)
- 划(67919)
- 教育(60905)
- 资助(57908)
- 编号(51819)
- 重点(45959)
- 发(42605)
- 部(41768)
- 计划(41477)
- 创(41451)
- 成果(40363)
- 科研(40051)
- 创新(38895)
- 科技(37823)
- 课题(36407)
- 期刊
- 济(109703)
- 经济(109703)
- 研究(69927)
- 学报(62755)
- 农(59410)
- 科学(51000)
- 中国(49058)
- 大学(44870)
- 学学(43259)
- 农业(40339)
- 财(36365)
- 管理(32724)
- 教育(24790)
- 技术(21342)
- 业(21304)
- 业经(19906)
- 融(19662)
- 金融(19662)
- 经济研究(18646)
- 业大(18324)
- 财经(18182)
- 版(17670)
- 经(15582)
- 科技(15267)
- 农业大学(15242)
- 问题(14791)
- 林业(13689)
- 商业(13177)
- 技术经济(13079)
- 资源(12705)
共检索到390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党易霖 姚广前 于子健 刘向
预测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不同植物物种的真菌病害发生率和严重度往往具有一定差异,有研究证实温度和降水量能够显著影响植物病害。但是不同来源地的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下,其物种间病害的差异是否还会受到来源地气候的影响,目前仍知之甚少。本研究以采集于中国东西部横跨3300公里样带上的12种锦鸡儿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同质园实验,鉴定出不同来源地锦鸡儿属植物在相同环境下导致其植物叶片病害发生的病原真菌种类,量化12种锦鸡儿属植物叶片真菌病害的发生率、严重度和菌落直径,并结合来源地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分析不同锦鸡儿属植物叶片真菌病害发生率、严重度和菌落直径的变异来源。结果显示,来源地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均未显著影响12种锦鸡儿属植物叶片真菌病害发生率,但叶片真菌病害严重度随来源地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 < 0.01),叶片真菌菌落直径随来源地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 < 0.05),但两者均并未随来源地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同质园环境下,锦鸡儿属的12种植物其病害严重度差异较大。且与来源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而菌落直径与锦鸡儿属植物来源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呈正相关。总之,本研究表明植物来源地的气候因子能够对植物病害产生影响,结果有助于为管理部门在植被恢复和园林植物引种有效地降低叶片真菌病害提供数据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清雪 兰岚 贾志清 刘涛 冯莉莉 何凌仙子 李虹
【目的】通过研究4种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探讨重复低温胁迫对4种锦鸡儿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分析4种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筛选耐寒性极强的锦鸡儿植物,为高寒沙区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盆栽的4种锦鸡儿为材料,分别测定不同锦鸡儿在室温(白天:30℃,夜间:20℃)、第1次低温(0℃胁迫12 h)和第2次低温(0℃胁迫24 h)后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重复低温胁迫对4种锦鸡儿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在重复低温胁迫后,不同锦鸡儿初始荧光(Fo)呈现增加的趋势,最大荧光(F_m)、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呈...
关键词:
锦鸡儿 叶绿素荧光 重复低温胁迫 响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永红 牛西午 李素清 孙毅
应用RAPD技术,对我国不同产地的锦鸡儿属植物30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87条DNA片段,其中74条为多态性条带,约占总数的84.1%。30份材料聚类结果可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Ⅰ.中间锦鸡儿材料区,Ⅱ.小叶锦鸡儿材料区,Ⅲ.柠条锦鸡儿材料区和Ⅳ.秦晋锦鸡儿材料区,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种间差异不大,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们与秦晋锦鸡儿的亲缘关系较远,同时反映出品种间关系与地理起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锦鸡儿属 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康红梅 白娟 陈康 王刚
以锦鸡儿属11个系29种为代表材料,选择性扩增nrITS序列并双向测序,结合黄耆亚族Astralinae (Adens) Benth其他6属7个代表种的nrITS序列进行最大简约性(MP)和最小进化(ME)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锦鸡儿植物ITS序列长度在611~614 bp之间,与外类群排序后长度为655 bp,共有170个可变位点,其中107个简约信息位点,简约信息位点在总排序序列中达16.3%,可以为属内及属间系统关系提供有力的分子证据;锦鸡儿属在系统发育上不是一个单系类群,与丽豆属(Calophaca Fish. ex DC.)植物具有极为相近的亲缘关系;Sect.tragacant...
关键词:
锦鸡儿 ITS 系统关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蒙秋霞 牛宇 牛西午
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锦鸡儿属植物小叶锦鸡儿、南口锦鸡儿、树锦鸡儿、青海锦鸡儿、扁刺锦鸡儿、鬼箭锦鸡儿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发现总黄酮含量最高的部位为花(接近3%)和复叶(2%~3%),其次是茎的皮部(约1%),根中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较低(不足1%)。对叶、花等部位类黄酮等化学成分的研究有助于锦鸡儿属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
锦鸡儿属 总黄酮 芦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九峰 孙国琴 乔慧蕾
柠条是包括内蒙古在内干旱荒漠草原上的优势建群植物,具有极强的耐旱(寒)力,为了研究其抗逆机理,挖掘和利用其抗旱基因,用Trizol法从经过干旱处理的柠条当年新生幼嫩枝叶中提取总RNA,分离纯化mRNA,采用SMART技术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DSN技术进行均一化,构建了柠条全长cDNA文库。经检验,文库的滴度为1.5×106 cfu/mL,重组率为93.75%,90%以上插入片段的长度为1.0~2.0 kb。从文库中随机挑取3200个克隆进行5'测序,得到3020个有效EST,合成2429个unigenes,其中,singlets 2229条,占总有效序列的91.76%,经与数据库比对,发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袁祯 陈大立 罗鑫萍 杨凌杰 胡小文
分布于温带地区的大部分豆科植物其种子普遍存在硬实特性。除种子自生遗传基础外,种子硬实特性还受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所调控,而对来自同一生境的植物种子,在属内水平系统的研究其硬实特性以及种子萌发对环境因子的响应鲜有报道。因此,以15种豆科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其硬实特性以及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势的响应。结果表明,1)参试15种锦鸡儿属植物中,除荒漠锦鸡儿(C. roborovskyi)和刺叶锦鸡儿(C. acanthophylla)硬实率分别为63%和14%外,其他13种物种硬实率均较低(
关键词:
锦鸡儿属 硬实 种子萌发 温度 水势胁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杞 张涛 王颖 李高 尹佳佳 韩晓敏 齐力旺 李国婧 王瑞刚
为研究柠条锦鸡儿抗旱的分子机制,挖掘干旱响应相关基因,成功构建干旱胁迫下柠条锦鸡儿叶片的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文库,获得1286条高质量的EST序列,平均长度475bp,拼接得到Unigenes645条。对这些Unigenes进行Blast比对注释后发现很多抗旱相关基因,例如LEA蛋白、DHN蛋白编码基因,MYB、bZIP、WRKY、NAC和bHLH转录因子等。通过RACE技术克隆其中1个WRKY转录因子的cDNA全长,命名为CkWRKY1,GenBank登录号为JX987095。CkWRKY1编码33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中有1个"WRKYGQK"的WRKY转录因子家族保守序列,属...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璞 解李娜 满良 王金龙 李清芳 马成仓
本研究通过样方调查、生物量测定和多样性指数计算,研究了内蒙古荒漠化草原锦鸡儿(Caragana)属灌丛扩增对牧草产量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锦鸡儿灌丛内草本植物高度显著高于灌丛外和非灌丛化草地(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莉 戚佩坤 姜子德 习平根
1998年至 2 0 0 0年在广东省进行姜科 (Zingiberaceae)观赏植物真菌病害系统调查中鉴定到 9种病原真菌 ,其中华山姜球腔菌Mycosphaerellaalpini suishaenscolaL .Zeng ,Z .D .JiangetP .K .Chisp .nov .、姜花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hedychiaeL .ZengetP .K .Chisp .nov .和红苞小草蔻茎点霉Phomaalpini henriicolaL .ZengetP .K .Chisp .nov .为新种 ,其它真菌分别为 :省藤球座菌Guignardiacalami (...
关键词:
姜科 真菌病害 新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荔军 王运华 周益林 段霞喻 李敏 张福锁
从植物体内的纳米结构SiO2 和化学合成的纳米结构SiO2 在叶表的沉积以及沉积之后赋予植物叶片独特的物理学特性入手 ,详细讨论了纳米结构SiO2 抑止真菌孢子和寄主表面的高度专一性的超分子识别过程的第一步反应 ,从而提出纳米结构SiO2 可能改变植物叶表面原有的拓扑结构和疏水等物理学特性 ,即形成特殊的双亲性表面 ,影响真菌胞外物质的释放和芽管、附着胞及侵染钉的形成 ,阻断真菌孢子早期的侵染过程 ,从而确定靶向的真菌病害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纳米结构 SiO2 真菌 植物病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雪瑞 陈文峰 陈文新 傅俊范 薛彩云 隋新华
对辽宁地区与小叶锦鸡儿共生的根瘤菌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采自5个不同地区样品的根瘤,通过分离、纯化、回接验证等试验共获得65株供试根瘤菌菌株。进一步选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供试根瘤菌进行了16S rDNA PCR-RFLP研究,结果表明其系统发育地位位于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spp.),并在96%相似性水平上分为5个不同的类群,分别由相应的rDNA图谱组合代表。丰富度及频度分析表明,组合15是辽宁省的优势群,组合18丰富度居第二位,但频度最高,也是辽宁省的主要类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芝娜 李杰 张银杰
【目的】对30株中国兰属植物菌根真菌进行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兰属植物与其菌根真菌的专一性。【方法】以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分离自云南6种兰属植物的30株菌根真菌的rD-NA ITS序列,再与GenBank中的菌株rDNA ITS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rDNA ITS序列Blast比对结果显示,分离的30株菌根真菌分别隶属于镰刀菌属、毛壳菌属、柱孢霉属和瘤菌根菌属,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菌根真菌ITS1-5.8S-ITS2序列总长429~563bp,GC含量为41.67%~58.06%,其中ITS1长92...
关键词:
兰属植物 菌根真菌 ITS 聚类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阎艳霞 王玉魁 孟伟 杨超伟 崔令军 张东
对引进滨藜属植物叶片的饲料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6种滨藜叶片的营养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180.1~222.6g.kg-1、粗纤维含量49.8~83.2g.kg-1,属于蛋白饲料或能量饲料;Ca/P比值在3.59~6.35之间,未超过反刍家畜耐受钙磷比的极限值。6种滨藜叶片中均富含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3.5%~46.0%、与非必需氨基酸之和的比值在0.771~0.851之间,均达到了FAO/WHO提出的参考蛋白模式标准。氨基酸组成平衡性差,其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在作为家畜饲料时需要使用氨基酸添加剂,以满足特定生产目的所需求。
关键词:
滨藜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评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党晓宏 高永 蒙仲举 包蕾 王珊 高君亮 余新春 王祯仪
以灰白滨藜变种1、灰白滨藜变种2和四翅滨藜的1年生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土盆栽试验,对不同质量浓度(0、0.1%、0.3%、0.5%、0.7%和1.0%)Na Cl单盐胁迫条件下3种滨藜属植物幼苗叶片盐害指数、耐盐阈值及生理特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提高了3种滨藜属植物幼苗各器官Na+浓度,降低了K+浓度,灰白滨藜变种2较其他2种植物各器官保持了相对较低的Na+和较高K+浓度,有利于维持较高的K+/Na+平衡;随着土壤盐浓度的增加,灰白滨藜变种2叶片受盐害起始浓度、耐盐阈值及耐盐极限浓度均高于灰白滨藜变种1和四翅滨藜,最终确定出灰白滨藜变种1、灰白滨藜变种2和四翅滨藜的耐盐阈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