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3)
- 2023(10740)
- 2022(8432)
- 2021(7682)
- 2020(6025)
- 2019(13126)
- 2018(13288)
- 2017(24639)
- 2016(13124)
- 2015(14376)
- 2014(13767)
- 2013(12990)
- 2012(11569)
- 2011(10337)
- 2010(10308)
- 2009(9690)
- 2008(8834)
- 2007(7935)
- 2006(7137)
- 2005(6026)
- 学科
- 济(49587)
- 经济(49530)
- 业(31830)
- 管理(30184)
- 农(29191)
- 企(19935)
- 企业(19935)
- 农业(19598)
- 中国(17197)
- 业经(16064)
- 地方(15341)
- 方法(13658)
- 数学(11531)
- 数学方法(11375)
- 发(10844)
- 制(10482)
- 财(9968)
- 学(9582)
- 发展(8937)
- 展(8927)
- 环境(8519)
- 农业经济(8320)
- 贸(8208)
- 贸易(8202)
- 易(7744)
- 银(7443)
- 银行(7437)
- 体(7323)
- 融(7274)
- 金融(7271)
- 机构
- 学院(173840)
- 大学(167766)
- 济(65418)
- 经济(63707)
- 管理(61693)
- 研究(58849)
- 理学(52714)
- 理学院(52015)
- 管理学(50920)
- 管理学院(50606)
- 中国(44753)
- 科学(36777)
- 京(35606)
- 农(33648)
- 财(29126)
- 中心(28300)
- 所(28298)
- 江(27836)
- 范(26936)
- 师范(26740)
- 业大(26528)
- 研究所(25625)
- 农业(24946)
- 财经(22887)
- 州(22537)
- 院(21847)
- 北京(21423)
- 师范大学(21195)
- 经(20576)
- 经济学(19585)
- 基金
- 项目(119650)
- 科学(94406)
- 研究(91888)
- 基金(84593)
- 家(72969)
- 国家(72291)
- 科学基金(62421)
- 社会(59014)
- 社会科(55489)
- 社会科学(55477)
- 省(49329)
- 基金项目(45623)
- 教育(40948)
- 编号(39940)
- 划(39798)
- 自然(37990)
- 自然科(36977)
- 自然科学(36966)
- 自然科学基金(36219)
- 成果(31687)
- 资助(31557)
- 发(28004)
- 课题(27279)
- 重点(26773)
- 创(24650)
- 部(24539)
- 国家社会(24345)
- 年(23571)
- 创新(23007)
- 发展(22853)
共检索到260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奔腾 董卫
首先从发展模式、空间结构和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村镇空间同质化现象,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造成同质化的原因。结合赤岸实践,提出面向发展的村镇空间保护理念,并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建筑设计三个层面制定实施策略。
关键词:
同质化 特色空间 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文忠 焦爱英
村镇空间结构是一定时期内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首先阐述了空间结构理论的内容和空间结构优化的内涵;其次,在城镇化背景下,以村镇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各类空间主体行为为线索,对城镇化以及三大空间需求主体行为对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予以了研究;最后,提出了优化村镇空间结构的策略。
关键词:
空间结构 演变 城镇化 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孔亚暐 张建华 赵斌 刘润东
新型城镇化目标是建立结构有序、功能互补的城镇与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以"城乡均质化"为目标的农村空间整合与优化,将成为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必由途径。泉水村落是北方存在岩溶地下水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聚落类型,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对泉水资源的综合价值利用是泉水村落空间格局多样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于泉水资源各种价值的层次化利用分析,分别从生活、生产、生态与景观角度研究典型村落的空间格局类型与特征,指出在村落现代化功能植入与泉水资源综合价值永续利用的结合中,依据自然地理环境活态拓展空间格局是泉水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雷一东 金宝玲
城市化对城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城市植物同质化趋势明显,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外来物种的入侵和乡土物种的消失等。城市植物多样性分布呈现乡土物种多样性随城市化程度加深而减小,中心城区乡土物种比重偏少,广场及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的乡土物种比重低而郊区及城市废弃地的乡土物种比重高,城市植物配置缺乏地域特色。而对城市植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现状,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数据积累,注重多学科融合与新技术运用,并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
关键词:
城市化 植物多样性 同质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祚 江驭鲲 何青松 王哲
研究目的:从当前村镇建设用地“既拆又建”现象出发,聚焦城乡融合背景下村镇建设格局演变规律,以洛阳市为例,开展2020—2030年村镇建设用地“扩张—消失”多情景模拟研究,为大城市村镇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PLUS模型、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多情景设定。研究结果:(1)区位条件因素在村镇建设用地“扩张—消失”中起基础性作用,距离耕地、高速公路的远近对扩张与消失变化的影响较大,贡献度均超过16%。(2)2020—2030年洛阳市村镇建设用地扩张与消失规模以及格局差异明显。在规模上“扩张”与“消失”面积比例约为2∶1;在格局上“扩张”斑块类型以边缘、支线及孤岛为主,“消失”斑块类型则以核心区和边缘占优。(3)4种情景下研究区村镇建设用地均表现为大规模零碎式扩张与小规模集中式收缩。其中,耕地保护情景中孤岛占比最少(9.93%),空间上连通性和整体性最优,未来应进一步充分考虑耕地保护情景。研究结论:亟需秉持村镇建设用地以优化存量换取增量的理念,均衡协调扩张和消失的规模、形态及其综合效益,针对主要驱动因素实施差别化管理,实施“一村一策”缓解村镇建设用地低效利用困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笛
新型城镇化(以下称为"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市场新兴产物,其起步探索阶段必然会面临较多风险管理问题,阻碍农村金融和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观测点出发,探究当下村镇银行诸多金融风险的存在原因和完善措施,以便在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中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村镇银行 金融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郁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银行面对着巨大的农村金融需求缺口,既要熟悉和适应所在地区的经济市场环境,克服自身在经营中的劣势,又要与传统大中型金融机构展开盈利性业务的竞争,实现财务可持续目标和服务"三农"信贷目标的双重兼顾。基于此,村镇银行唯有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加强多方合作,降低风险水平,方能在转型的农村经济社会环境中实现规模适度扩张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可持续发展 “三农”信贷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雨涛 吴永强
羌族原生态村镇蕴含的羌族乡村文化和乡村景观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羌族原生态村镇的可持续化发展是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它涉及跨学科研究,其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以经济可持续为基础,环境可持续为条件,社会可持续为根本目的。随着汶川大地震后羌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羌族原生态村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空间环境退化、教育及人文资源流失、乡村凋敝、迁徙居民就业困难等挑战。新城镇化方针给羌族地区原生态村镇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文章以茂县曲谷乡为例,提出原生态羌族村镇的传承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维护其发展的空间环境、建设宜居现代化羌族村镇,发展生态农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及坚持教育优先等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国文 王关校
运用行动研究、实践发现等方法,对农村镇街社区教育资源整合领导、管理和监督评价等运行机制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城镇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得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资源整合领导机制、以各镇街成校为主导的资源整合管理机制、以百姓需求为第一要素的资源整合听证机制和以人为本的资源整合监督评价机制等结论。对农村镇街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内涵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城镇一体化 社区教育 资源整合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江媚 唐健雄
对比传统旅游发展形式与"景镇一体化"发展的差异,梳理"景镇一体化"发展机制,认为热水镇"景镇一体化"建设路径主要为围绕三大人文特色与一核多极资源体系打造旅游吸引核、立足优势温泉资源培育经济增长极、通过"景镇合一"创新管理模式。考虑到不同特色小镇发展基础的差异性,"景镇一体化"模式还可以从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多规合一、保障农民三权四个方面进行优化。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新型城镇化 景镇一体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晴
三产融合村镇的提出为破解农村贫困的难题指明了方向。囿于农村经济基础的薄弱,若对农村税源课以同样标准的税负或将抑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因而需要涵养农村税源。农村税源欠缺的法治成因在于立法体系不完善、实体规则存在疏漏、征管程序滞后。通过结合发展权保障理念、激励理论及税收效率原则进行分析可知,农村税源涵养具有理论与实践中的正当性。因此,需完善农村税源涵养的立法体系,弥补农村税源涵养实体规则的疏漏并构建农村税源涵养的现代化征管程序,扭转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因农村贫困而陷入的"双输"困境为"双赢"状态,促使农村税源的"星火之光"诱发农村经济的"燎原之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严武 韦福安
广西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作为两种互补的旅游资源,在同一区域存在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成为区域联动、共赢发展的重要模式。文章采用空间数量关系模型和空间质量关系模型,定量分析广西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空间关系,得出两者在空间数量上关系显著,在空间质量上接近良好协调发展的结论,为两者协同发展的研究提供可行基础。并以交通通达度(道路交通情况和交通乘换点)、旅游经济发展要素点(酒店、餐饮、娱乐、购物)和参与主体(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和非政府组织机构)为切入点,对广西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协同发展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广西交通道路尤其是动车和高速路与两种旅游资源之间的协调性较低,A级旅游景区与最近交通乘换点距离优于特色村镇与最近交通乘换点距离,部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要素点支撑不足,根据两者与交通通达度、旅游经济发展要素点的拟合情况,提出需要加大力度建设和优化桂西左江花山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群、桂西北东兰—巴马—凤山旅游资源群、桂东富川—恭城—灌阳旅游资源群和桂中金秀旅游资源群等旅游资源富集区的交通道路、交通乘换点、酒店和餐饮等基础建设。(2)根据分析广西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实际发展状况,提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区居民参与和非政府组织机构协助与监督的特色村镇+A级景区旅游发展模式,为广西区域空间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想 曾绍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以乡村产业发展为引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传统村镇的产业发展模式割裂了产业发展与保护绿水青山之间的耦合关系,因此,以打造和完善产业生态链既是推进"三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文章根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基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以农业生态链、工业生态链、服务业生态链为依据,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为构建原则,提出村镇产业生态链结构模型,发展以农产品种植、养殖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大循环生态链条,并对其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析村镇产业生态链构建,为促进现代产业生态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童循湘,彭小沙
村镇数量多、分布广。村镇的合理建设和发展在我国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繁荣,村镇建设日新月异,对村镇合理建设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全国普遍进行了村镇规划(主要是集镇建设规划和乡域总体规划)工作。由于村镇规划缺乏宏观的村镇布局研究指导,不少规划就村镇论村镇,就乡域论乡域,或局限于乡域论集镇,规划成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宏观的村镇布局研究本应以区域规划为依据,在当前尚难普遍开展区域规划工作时,提出了如何以县域为背景进行村镇布局的课题。受湖南省建委的委托,带着这个问题在攸县进行了探索。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志宝 刘晓艺
人口市民化的滞后制约了人口城镇化进程。基于2016年济南市城边村改造调查问卷与补充调查数据,本文利用SLA分析框架研究城边村原居民的拆迁意愿、住房选择行为等,考察其市民化现状、问题与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发现:城边村原居民市民化意愿较低,倾向于就地安置;缺乏城市认同感,与城市社会网络连接薄弱;收入水平较低,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和城市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资源空间分配差异是影响城边村居民市民化的重要因素。由此,提出如下建议:尊重城乡文化差异,增强城市归属感;政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本地就业;促进医疗、教育资源时空分配公平。
关键词:
城边村 市民化 SLA 济南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