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4)
2023(6960)
2022(5774)
2021(5026)
2020(4400)
2019(9836)
2018(9663)
2017(18882)
2016(9736)
2015(10730)
2014(10799)
2013(10719)
2012(10202)
2011(9358)
2010(9552)
2009(9155)
2008(9241)
2007(8296)
2006(7601)
2005(7242)
作者
(28125)
(23552)
(23503)
(22387)
(15311)
(11177)
(10692)
(9040)
(9021)
(8387)
(8318)
(7781)
(7599)
(7366)
(7330)
(7307)
(7118)
(7012)
(6787)
(6390)
(5842)
(5705)
(5612)
(5479)
(5421)
(5353)
(5071)
(4745)
(4647)
(4476)
学科
(67181)
经济(67133)
管理(33896)
(32614)
(27800)
企业(27800)
方法(23555)
数学(21242)
数学方法(21115)
(15750)
地方(15433)
中国(13691)
(12018)
(11969)
财务(11954)
财务管理(11937)
地方经济(11714)
企业财务(11524)
业经(11064)
(10752)
保险(10661)
(9908)
银行(9907)
(9618)
金融(9616)
(9339)
(9216)
(8614)
(8118)
(6896)
机构
大学(150891)
学院(149316)
(75425)
经济(74110)
管理(59215)
理学(49871)
理学院(49413)
研究(49011)
管理学(48730)
管理学院(48444)
中国(42713)
(38237)
财经(30117)
(30069)
(27373)
经济学(25135)
科学(24850)
(23642)
中心(22984)
财经大学(22710)
经济学院(22332)
(21975)
研究所(20720)
北京(19508)
(17564)
商学(17445)
商学院(17261)
(17020)
(16889)
金融(16758)
基金
项目(89550)
科学(72419)
基金(69206)
研究(64661)
(58573)
国家(58169)
科学基金(51908)
社会(45882)
社会科(43630)
社会科学(43618)
基金项目(35816)
自然(32614)
(32392)
自然科(31985)
自然科学(31979)
自然科学基金(31458)
资助(29574)
教育(28770)
(26744)
编号(24072)
(20715)
国家社会(19795)
成果(19714)
重点(19625)
教育部(18836)
人文(18551)
(18326)
(17952)
大学(17470)
(17098)
期刊
(88325)
经济(88325)
研究(51850)
(31991)
中国(26588)
管理(24214)
(22932)
金融(22932)
学报(17675)
科学(17188)
财经(16620)
经济研究(15662)
大学(14414)
(14175)
学学(13944)
(13638)
技术(12261)
业经(10460)
问题(10453)
统计(9350)
技术经济(9348)
农业(8627)
理论(8429)
(8176)
财会(8155)
(8051)
世界(7521)
决策(7464)
会计(7389)
实践(7188)
共检索到237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田昆儒  游竹君  
非控股股东可以抑制控股股东和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合谋而形成利益输送渠道,因此非控股股东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的秩序至关重要。从股价崩盘的研究视角,考察了非控股股东网络权力对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股东网络权力越大,越能降低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非控股股东网络权力是通过嵌入效应和治理效应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前者通过网络信息关系和结构嵌入效应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后者通过对控股股东掏空和管理层"捂盘"行为的治理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简冠群  高颖  
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还能够通过促进战略型社会责任的履行,进一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而自利型社会责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中介效应存在滞后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华玉  吴晓晖  吴世农  
控股股东可能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形成"利益协同"效应,也可能"掏空"上市公司,产生"隧道"效应。那么,控股股东控制权是提升还是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呢?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控股股东控制权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控制权提升了股价崩盘风险而不是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隧道"效应的存在。在考虑内生性、遗漏变量、个体效应、时间趋势等因素的影响后,本文研究结果仍然稳健。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不同情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华玉  吴晓晖  吴世农  
控股股东可能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形成"利益协同"效应,也可能"掏空"上市公司,产生"隧道"效应。那么,控股股东控制权是提升还是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呢?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控股股东控制权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控制权提升了股价崩盘风险而不是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隧道"效应的存在。在考虑内生性、遗漏变量、个体效应、时间趋势等因素的影响后,本文研究结果仍然稳健。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不同情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两权分离度较高、董事长和总经理二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较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股权制衡水平较低时,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非国有企业、业绩较好的样本组中,两者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本文结论丰富了控股股东作用和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研究,为监管部门清楚认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作用及如何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供借鉴及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卜华  杨宇晴  张银杰  
股权质押以其门槛低、便于操作、流动性强等优势拓宽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然而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掏空动机会随之增强,其高杠杆特点也会加剧股价的波动性,从而使上市公司面临股价崩盘风险。文章以2008—2018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负收益偏态系数衡量股价崩盘风险变量,通过OLS回归实证分析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股权质押行为的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更高,并且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而得到缓解,说明股权集中度通过发挥监督作用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进而在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基于不同产权性质进行分组回归,发现国有企业中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更强,股权集中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则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立彬  李莹  胥朝阳  
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热情依旧,加持杠杆的逆向之举是否加大股价崩盘风险是值得讨论的重要现实问题。文章利用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加剧了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相比高成长性公司,低成长性公司二者的关系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导致投资者财富缩水,上市公司通过金融对冲可以缓解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的负面影响。研究揭示了在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不仅损害公司价值,而且可能加剧市场大幅波动,触发金融系统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同水  郑雅君  
本文以2009—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高送转、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后,会显著增加上市公司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随着质押比例的升高,股价崩盘风险也增大。同时,股权质押后,上市公司会更倾向于推行高送转,持续正向增加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以及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作用更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德仁  郑登津  崔宸瑜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虽然缓解了控股股东的融资约束,但一旦股价触碰平仓警戒线,被质权方抛售,股票将面临极大的股价崩盘风险和控制权转移风险,故股权质押犹如一颗潜在的"地雷"。那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主要利益相关方是否会着力排除这一"地雷"险情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更低;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负相关的关系更强。我们进一步还发现,控股股东并不是通过努力提高经营业绩来降低股权质押期间内股价崩盘风险程度;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解除后,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随之提高。本文的发现意味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主要利益相关方确实采取了行动去排除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邹燕  李梦晓  林微  
在现有股东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研究中,少有同时参考两类代理成本,选取两个中介变量进行效应分析。因此,本文选用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引入过度投资与现金分红,对直接控股股东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比例直接控股股东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降低作用,同时,过度投资和现金分红在二者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过度投资的中介效应解释度大于现金分红,二者多表现为一种并列关系,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和股权制衡度较低时,更容易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远勤  闫旭旭  
本文从多个大股东的视角,研究公司其余大股东相对控股股东的势力大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在大股东相互制衡这样的公司治理前提下,本文引入外部监督机制——机构投资者行为,来看待内外结合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机制是互斥效应还是协同效应?研究发现,其余大股东相对控股股东势力越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大时被削弱,反之被加强。公司治理和外部机制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既存在协同效应又存在互斥效应,表明公司更愿意引入战略投资者而并非机构投资者。本文结果进一步拓宽股价崩盘风险相关领域的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党论  郭蒙  
近年来,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监管层也出台新规从严规范股东减持。以2007~2017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减持数据为例,研究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减持力度越大,被减持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进一步地,从上市公司层面选取盈利能力和股价高估作为调节变量、从市场层面选取投资者情绪作为调节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高盈利水平可以起到"减速器"的作用,盈利水平越高,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小;股价高估则起到"助力器"的作用,股价被高估的程度越大,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大;投资者情绪是"催化剂",投资者情绪越高,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大。实证结果丰富了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也为监管层进一步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超恩  张瑞君  
使用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1)大股东掏空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机制,能够减弱大股东掏空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正相关关系;(3)内部控制的治理作用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和高金字塔层级上市公司中的显著性更强;(4)内部控制五要素中,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信息沟通的治理作用较为显著,控制环境和内部监督的作用则不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温薇  张启文  
以2006—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考察现金股利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并加入大股东持股比例变量,检验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现金股利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现金股利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提高会显著增加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会强化现金股利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正相关关系。这些结果说明了现金股利具有负面的公司治理效应,在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治理结构下,大股东有动机通过现金股利这一手段进行利益转移,掏空公司,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其现实意义在于,监管部门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而非一味地提高现金股利标准,只有这种情况下的现金分红才能真正有益于全体投资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化成  曹丰  叶康涛  
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究竟会导致大股东更有动力监督管理层,并降低其掏空动机,还是更有能力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呢?为此,本文以2003~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这支持了"监督效应"和"更少掏空效应",但不支持"更多掏空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大股东持股同时通过"监督效应"和"更少掏空效应"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不但深化了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对于深入理解大股东在资本市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文贵  路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涉嫌利用网络平台互动“蹭热点”以推高股价。基于此,本文利用企业在“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回答投资者提问的数据,检验网络平台互动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揭示旨在便利沟通的网络平台互动是否可能沦为管理层私利动机下操纵信息披露的工具。研究发现,企业在网络平台互动中回答问题的数量越多,其股价崩盘风险越高。在工具变量法、Placebo检验、改变衡量指标及调整检验样本等一系列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拓展性分析发现,网络平台互动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市值较小、财务风险较高及媒体关注度较低的企业;随着企业在网络平台互动中回答问题的数量增加,管理层当年更可能减持股份且减持人数和减持比例显著更高,管理层的薪酬水平也显著更高且薪酬业绩敏感性降低;同时,机构投资者显著增加了对企业的调研次数并降低了期末持股比例,审计师则显著提高了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费用。本文的研究为企业管理层可能通过操纵网络平台互动信息披露以寻求个人私利提供了新证据,拓展了有关互联网沟通的经济后果和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进一步加强监管以优化网络平台互动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