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08)
2023(18924)
2022(16339)
2021(15255)
2020(12838)
2019(29197)
2018(28896)
2017(54361)
2016(30141)
2015(33710)
2014(33544)
2013(32132)
2012(29225)
2011(26281)
2010(26115)
2009(23331)
2008(22364)
2007(19363)
2006(16766)
2005(14210)
作者
(84446)
(70370)
(69812)
(66450)
(44675)
(33843)
(31660)
(27655)
(26980)
(24922)
(23959)
(23644)
(22166)
(21917)
(21838)
(21567)
(21474)
(20951)
(20229)
(20165)
(17540)
(17055)
(16979)
(16115)
(15765)
(15583)
(15555)
(15418)
(14066)
(14035)
学科
(110630)
经济(110500)
管理(80175)
(76855)
(62753)
企业(62753)
方法(55459)
数学(49220)
数学方法(48596)
中国(33969)
(30444)
(29113)
(25431)
业经(24229)
教育(23425)
地方(21600)
(20899)
贸易(20893)
农业(20456)
(20258)
理论(20074)
技术(18930)
(18033)
(17991)
财务(17961)
财务管理(17925)
环境(17369)
企业财务(17004)
(16415)
(15888)
机构
大学(415243)
学院(410227)
管理(159050)
(157238)
经济(153863)
理学(139787)
理学院(138157)
研究(137418)
管理学(135383)
管理学院(134638)
中国(96018)
(87818)
科学(86974)
(70358)
(69676)
(68033)
业大(64650)
中心(62991)
研究所(62814)
(60921)
师范(60297)
(58898)
财经(58044)
北京(54963)
农业(54917)
(53183)
(49943)
师范大学(49422)
经济学(48032)
(47299)
基金
项目(293403)
科学(231322)
研究(212343)
基金(212323)
(187371)
国家(185582)
科学基金(158639)
社会(133515)
社会科(126448)
社会科学(126415)
(114887)
基金项目(112386)
自然(104616)
教育(103086)
自然科(102230)
自然科学(102199)
自然科学基金(100350)
(98853)
资助(87234)
编号(86520)
成果(70191)
重点(66786)
(65466)
(62344)
(61180)
课题(61096)
创新(56937)
科研(56716)
教育部(56495)
大学(55063)
期刊
(158744)
经济(158744)
研究(119944)
中国(77793)
学报(70322)
教育(66050)
(62022)
科学(61243)
管理(54667)
大学(53598)
(51557)
学学(49628)
农业(42745)
技术(36712)
(30880)
金融(30880)
财经(27225)
业经(26713)
经济研究(26181)
(23272)
(22301)
图书(20944)
问题(20609)
科技(20051)
(19794)
统计(18889)
业大(18352)
理论(17954)
商业(17888)
技术经济(17732)
共检索到581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爱丽  郑逸芳  许佳贤  孙小宇  
近年来,校外教育消费成为城镇家庭儿童教育支出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出发,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研究同群效应对城镇家庭儿童校外教育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同群效应对城镇家庭的儿童校外教育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同一群体中其他家庭的平均儿童校外教育费用支出会提高家庭的儿童校外教育消费支出。这表明家庭的校外教育消费并非完全是个体自由理性选择的经济行为,还会受到群体因素的影响。在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反射性和关联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柯  
家庭的消费决策往往会受到经济、社会地位相仿的其它家庭的影响,在消费领域产生滚雪球效应。本文在相对收入假说框架下,基于2018年CFPS微观调查截面数据,研究了我国家庭消费行为中的同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家庭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但在医疗保健服务支出方面的同群效应并不显著。本文的结论旨在为理解国内持续过高的居民储蓄率、消费需求不足现象,以及消费刺激政策的乘数效应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盛威  杨碧云  
本文利用2009年中国六个省份与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与扩展分析,并与2007年的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表明:(1)家庭可支配收入、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家庭人口结构均显著影响居民家庭的旅游消费决策与旅游消费支出;(2)2009年和2007年的家庭旅游支出的收入弹性都显著地大于1,表明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增长潜力;(3)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既会提高家庭外出旅游的概率,也会促进家庭旅游时的支出;(4)城市人口规模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5)妻子的受教育程度与就业状态对家庭旅游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要大于丈夫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本...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洪志超  张淼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分析了家庭资本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与家庭文化资本与教育质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差异性检验发现,家庭社会资本和家庭文化资本对女生认知能力的正向影响大于男生,但家庭资本对男生学业成绩的积极影响普遍大于女生;家庭经济资本对农村户口学生的影响要大于非农村户口的学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淑英   李雨涵   孙磊   董战峰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公众环境参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公众环境参与可以在消费端驱动公众低碳消费选择和在生产端优化用能结构进而推动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稳健性检验发现推动家庭消费的低碳转型效应呈显著表现;此外,家庭抚养负担比重、地区资源禀赋差异以及政府环境执法力度会对公众环境参与的作用效果产生差异化影响,在抚养负担比重较高家庭、资源型地区以及政府环境执法力度较高地区中公众环境参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最后从拓宽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渠道、坚持消费端与生产端双向发力以及确保政策实施精准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双碳”目标、健全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更多经验证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淑英   李雨涵   孙磊   董战峰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公众环境参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公众环境参与可以在消费端驱动公众低碳消费选择和在生产端优化用能结构进而推动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稳健性检验发现推动家庭消费的低碳转型效应呈显著表现;此外,家庭抚养负担比重、地区资源禀赋差异以及政府环境执法力度会对公众环境参与的作用效果产生差异化影响,在抚养负担比重较高家庭、资源型地区以及政府环境执法力度较高地区中公众环境参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最后从拓宽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渠道、坚持消费端与生产端双向发力以及确保政策实施精准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双碳”目标、健全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更多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含笑   李绍哲   林丽琼  
以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邻里效应对家庭信用卡使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信用卡使用存在显著的邻里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相比城镇、大规模家庭和低医疗负担家庭,农村、小规模家庭和高医疗负担家庭信用卡使用的邻里效应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收入和人力资本均强化了家庭信用卡使用的邻里效应。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萍  周倩如  
与一些具有高稳定消费率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消费率持续低位。住房是居民家庭消费品,也是重要家庭资产,如何利用好住房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FPS 2016年和2018年数据,以拥有住房的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探讨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住房的正向财富效应广泛存在,且对食品衣着、文娱美容和耐用品消费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在一、二线城市更是如此。不同群体中,低收入、中年组、持有2~3套房的城镇居民受住房财富波动影响较大。住房信贷能够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刺激家庭消费。因此,丰富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完善信贷市场,稳健实行差异化房贷、因城制宜的住房相关政策十分必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邹红  喻开志  
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UHS)2000—2009年的家户数据,利用退休制度对城镇男性户主退休决策的外生冲击,在断点回归设计框架下采用工具变量参数估计法和非参数估计法检验了我国是否存在退休消费骤降现象,并探讨了其原因。结果表明:退休显著降低了城镇家庭非耐用消费支出的9%、与工作相关支出的25.1%、文化娱乐支出的18.6%和在家食物支出的7.4%,消费骤降主要源于退休后与工作相关支出和文化娱乐支出的减少;企业职工、单身独居、教育水平较低和储蓄不足的老年家庭,退休后更易于降低非耐用消费支出;从非耐用消费支出中减去与工作相关支出、文化娱乐支出、在家食物支出和医疗支出之后,家庭其他消费支出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涛  陈斌开  
基于详实的微观家户数据,本文首次区分和比较了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住房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细致考察了家庭资产对居民消费的"资产效应"和"财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类型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住房资产主要呈现出消费品属性,只存在微弱的"资产效应",且不存在"财富效应"。这个结论对于拥有大产权房和二套房的家庭同样成立。因此,住房价格上涨无助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相反,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具有明显的"资产效应"和"财富效应",同时,其"财富效应"主要体现在自我雇佣的家庭中,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了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并缓解了家庭流动性约束。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引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艳平   李佳锶  
利用中国家庭能源微观调查(2014)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2018)的三期数据,采用计量模型考察性别观念对家庭能源堆叠消费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性别观念现代化转移可以显著促进家庭能源堆叠消费向上移动,即实现家庭生活用能清洁转型;性别观念现代化转移会通过提高女性社会参与、增加女性人力资本和强化女性优生优育意识三条途径促进能源堆叠消费上移;性别观念对家庭能源堆叠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夫妻年龄异质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文雯   潘慧  
家庭的社会捐助行为与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本文利用2010、2012、2014、2016、2018五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农村贫困对本省城镇家庭社会捐助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农村贫困率上升,本省城镇家庭社会捐助支出呈明显增长,尤其是处于最高和最低收入阶层的城镇家庭;社会信任度高、贫富差距感强、生活在贫富差距较大地区的城镇家庭,面对农村贫困,选择了更高的社会捐助水平。城镇家庭以提高社会捐助支出的方式应对农村贫困,既源于家庭的自主选择,也与体制内的捐助促进作用有关,尤其对于中等收入家庭,户主在体制内单位就业对家庭社会捐助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我国现有的社会捐助体制既尊重和支持居民家庭的捐助意愿,也发挥了我国的制度优势,促进了社会捐助所代表的第三次分配与再分配在反贫困领域协调配合,实现第三次分配与国家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孟宏玮  闫新华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素养对城镇家庭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并且通过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金融素养可以显著提高城镇家庭消费总支出和家庭服务型消费支出。从区分金融素养的不同构成维度发现,金融知识更有利于促进城镇家庭消费总支出和服务型消费支出的增长。研究还发现,金融素养可以通过金融可得性和家庭商业保险参与促进城镇家庭消费总支出和家庭服务型消费支出的增长。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金融素养和家庭消费理论,对于激发和释放城镇家庭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魏振琪  
消费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3,消费端碳减排不容忽视。本文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以“宽带中国”试点城市政策开展准自然试验,采用三重差分模型探索数字经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作用机理及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驱动家庭消费低碳转型,可以通过提高消费者环境压力认知、助推消费者偏好低碳化、促进产品绿色技术创新赋能家庭消费低碳转型,同时数字经济更容易降低南方地区、低碳电力城市和城市家庭消费碳强度,抑制了财务赤字家庭消费低碳转型,有待激发老年人低碳消费市场,对居住、医疗保健、交通、衣着消费碳减排作用依次递减,对食品类和文教娱乐类消费低碳化发展无显著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梦琪  金钟范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2011、2013、2015、2017)四期的全国代表性数据,采用计量模型考察已婚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其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第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可以显著促进其家庭消费水平提升,且在以义务教育法作为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工具变量处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之后,结果仍然成立;第二,与生存型家庭消费相比,女性受教育程度对享受型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第三,机制分析发现,女性受教育程度会通过提高劳动收入和提升女性家庭决策地位两个途径来促进家庭消费,且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的家庭更加关注子女的教育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