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32)
- 2023(17093)
- 2022(13984)
- 2021(12847)
- 2020(10599)
- 2019(23685)
- 2018(22968)
- 2017(43549)
- 2016(23382)
- 2015(25532)
- 2014(24566)
- 2013(24587)
- 2012(22631)
- 2011(20204)
- 2010(20057)
- 2009(18954)
- 2008(18695)
- 2007(16667)
- 2006(14502)
- 2005(13109)
- 学科
- 济(105935)
- 经济(105823)
- 业(92710)
- 企(80390)
- 企业(80390)
- 管理(79022)
- 方法(48911)
- 数学(40354)
- 数学方法(40120)
- 农(34110)
- 业经(31666)
- 财(31304)
- 中国(30108)
- 农业(24503)
- 贸(21651)
- 贸易(21637)
- 务(21635)
- 财务(21623)
- 财务管理(21602)
- 技术(21462)
- 易(21120)
- 企业财务(20553)
- 制(20464)
- 地方(17977)
- 划(16977)
- 策(16564)
- 和(16320)
- 银(15841)
- 银行(15806)
- 融(15783)
- 机构
- 学院(336037)
- 大学(332308)
- 济(152878)
- 经济(150594)
- 管理(134861)
- 理学(117326)
- 理学院(116187)
- 管理学(114816)
- 管理学院(114177)
- 研究(111328)
- 中国(89012)
- 财(68379)
- 京(68281)
- 科学(64532)
- 农(59631)
- 财经(55429)
- 所(54866)
- 经(50895)
- 中心(50792)
- 研究所(49781)
- 业大(49413)
- 江(48887)
- 经济学(48586)
- 农业(46940)
- 经济学院(44205)
- 北京(42735)
- 财经大学(41369)
- 院(39891)
- 商学(38936)
- 商学院(38582)
- 基金
- 项目(227487)
- 科学(182503)
- 基金(170040)
- 研究(165452)
- 家(148816)
- 国家(147525)
- 科学基金(127889)
- 社会(111847)
- 社会科(106365)
- 社会科学(106341)
- 基金项目(89561)
- 省(87309)
- 自然(80810)
- 自然科(79076)
- 自然科学(79052)
- 自然科学基金(77787)
- 教育(74389)
- 划(73138)
- 资助(68214)
- 编号(62843)
- 创(53038)
- 部(51659)
- 重点(51057)
- 发(49644)
- 成果(49062)
- 创新(48806)
- 国家社会(48207)
- 业(47103)
- 教育部(44941)
- 人文(43890)
- 期刊
- 济(163160)
- 经济(163160)
- 研究(98089)
- 中国(64605)
- 农(55204)
- 财(53828)
- 管理(53658)
- 学报(50070)
- 科学(49082)
- 大学(38929)
- 农业(37631)
- 学学(37343)
- 融(33574)
- 金融(33574)
- 财经(28490)
- 技术(27977)
- 业经(27913)
- 经济研究(27625)
- 教育(27384)
- 经(24678)
- 业(23190)
- 问题(21818)
- 贸(19673)
- 技术经济(19151)
- 世界(18194)
- 国际(16835)
- 商业(16477)
- 科技(16348)
- 统计(15843)
- 现代(15694)
共检索到495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斌
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建立微观计量模型分析了劳动者在创业中可能存在的同群效应的影响。首先,在充分考虑并控制了个人、家庭、社区和地区层面的特征以后,不论是利用2014年未考虑内生性的截面样本还是2012-2014年考虑了内生性的追踪调查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均证实了创业的同群效应的存在:劳动者居住社区较高的创业水平能显著提高劳动者创业的概率。其次,本文进一步考察了创业同群效应对不同创业类型和不同年龄段的两种可能的异质性影响:一方面,在个人受到同群效应的影响而进行创业路径的选择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难度更低的自雇类型的创业;另一方面,社区创业的同群效应对"70后"和"80后"的个体存在明显的影响,而对"90后"个体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本文通过对社区邻里互助和创业机会认知的观察验证了创业同群效应的传导机制:社区邻里之间的互助程度越高,同群效应对创业概率的影响就越大;同群效应改变了雇主型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认知从而提高了其主动创业的概率;而自雇型创业多为被动创业,其同群效应更大程度上来源于模仿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创业 同群效应 雇主 自雇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冯大威 高梦桃 周利
基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匹配数据,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居民的创业概率;从雇员规模和创业动机的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只对选择"自雇型"和"生存型"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不影响"雇主型"和"机会型"创业;社会资本能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行为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创业活动的雇员规模和收入。因此,政府部门应当重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积极鼓励居民创业行为,同时也要优化创业结构。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居民创业 社会资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买忆媛 辜雪娜 陈懿黾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探究了同群效应对创业路径选择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同群者的流动经历和创业经历对创业者的创业认知和创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同群者中的家庭成员即强连带关系促使创业者选择创新型创业路径,而同群者中的组织成员即弱连带关系促使创业者选择模仿型创业路径。
关键词:
同群效应 创业管理 创业路径 创业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俞超 吴琬婷 李建军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昭示着人口红利的消退。然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也会有积极的一面,比如促进地区创业结构升级。本文利用2000—2017年间中国企业工商注册信息的三千多万条文本大数据,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构建了地区创业类型相关指标,重点考察了最低工资上涨对高科技创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上涨对高科技企业创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对“进入壁垒”较低领域的高科技创业影响更为显著。其主要机制在于,最低工资上涨导致劳动密集型创业项目的利润率下降,使得创业者更倾向于选择劳动力成本不敏感的高科技创业项目。进一步分析表明,最低工资上涨对高科技创业的正向效应在经济落后和经营环境欠佳的地区更为明显,符合“波特假说”。本文结果揭示了最低工资上涨的一种“筛选效应”,即促使创业者选择依赖高技能劳动的高科技项目,从而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最低工资 创业 筛选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虹 陈太义
利用2018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最新数据,尤其是其参照国际通行做法"世界管理调查"(WMS)所形成的覆盖考核监控、目标规划与绩效激励等维度的管理得分指标,运用OLS、一阶差分法与分组回归等估计策略,针对管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与路径进行稳健性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管理提升1个标准差,产品质量将上升0. 150~0. 250个标准差。进一步的路径考察与异质性分析表明,管理有助于拉动质量投入和强化内部质量控制,但主要通过拉动质量投入促进产品质量提升;这些影响在资本密集度偏低、中等规模的企业中更大,在其他企业中则相对较弱,同时,在考核监控维度上最为显著,其次是绩效激励,最后是目标规划。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凯 黄容霞
通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业保护程度指标,可以构建适合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弹性体系。利用2003—2016年相关数据验证,中国劳动力市场弹性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劳动力市场弹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弹性均会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效用大小依次为中、东、西部;从时间效应来看,短期作用大于长期。此外,劳动力市场弹性通过工资效应和社会保障效应对中国创新型人才产生影响作用,因此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弹性以及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都有利于吸引创新型人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林 谷丰
党的十八大报告党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提出"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基于生命周期及熊彼特创新理论,对创新能力强的创业板企业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创业板2010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兼具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征,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表现为不一样的技术投入、产出、转化能力以及财务效应;不同时期技术投资效率对创业板财务绩效的影响也具有差异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林 谷丰
党的十八大报告党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提出"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基于生命周期及熊彼特创新理论,对创新能力强的创业板企业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创业板2010~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兼具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征,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表现为不一样的技术投入、产出、转化能力以及财务效应;不同时期技术投资效率对创业板财务绩效的影响也具有差异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静 甘宇
本文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城市家庭经济禀赋与旅游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讨论。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水平、家庭财富水平以及家庭经济预期均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现期旅游消费支出。该结果表明,除了家庭现期收入和财富水平对家庭现期旅游消费支出有重要影响之外,家庭预期收入对现期的旅游消费决策影响也十分显著。据此,本研究提出了满足城市家庭差异化旅游消费需求,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家庭 经济禀赋 预期收入 旅游消费
[期刊] 改革
[作者]
邓悦 郑汉林 郅若平
"放管服"改革是我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强企业活力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基于2018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微观数据,分别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三个方面实证检验了"放管服"改革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实施过程中,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方面的改革对企业经营绩效提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简政放权的改革则需进一步落实到位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此外,就"放管服"改革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创新进行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放管服"改革可能是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活动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营商环境 企业经营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虹 黄诗雅 李唐
本文使用2016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以员工是否进行体育锻炼作为健康投资的衡量指标,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OLS)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探究各类人格特质对健康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员工的人格特质显著影响健康投资行为,且具有因果效应。其中正向人格特质中,开放性、责任心和外向性均对健康投资具有正向影响,边际影响分别为65.0%、32.1%和40.2%;负向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对健康投资具有负向影响,边际影响为17.3%,而顺同性对健康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健康投资 人格特质 “大五”人格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佳
本文通过构建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污染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并利用中国1998年-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模型推导的结果,污染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且"替代效应"占主导。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污染对劳动力供给确实存在负向影响,二氧化硫污染排放量上升1%,将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0.028%,但是这种影响随着经济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存在"门槛效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污染对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占主导;在经济发展一般的地区,则地缘因素占主导;在经济发达地区,"替代效应"占主导。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有效劳动力供给 局部均衡模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柴时军
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统一框架下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提升了家庭从事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其对农村家庭创业参与的边际影响要高于城市家庭。进一步地,社会网络可以通过改善家庭信贷约束促进家庭参与创业。研究还发现,社会网络在市场化越不发达的地区对家庭创业的边际影响更大,市场化所构建的理性法制体系在家庭创业决策中与非正规的关系体系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美群 杨映月
文章以代理理论为出发点,对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如何进行审计师选择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司总资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性与审计师的选择正相关,但都不显著;股权集中度与审计师选择负相关;地理位置对审计师选择有重要影响。针对创业板市场的审计风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代理成本 审计师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方静 唐韬 夏伦
劳动力成本上涨和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要现象。与主要基于工资成本等直接用工成本的传统视角不同,文章认为企业层面过于频繁的劳动力流转(较高的临时工比例、离职率、雇佣员工变动率)所带来的流转成本以及经营负担加重,会提高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利用第7~12次(2006~2016年)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文章验证了以临时工比例衡量的劳动力流转率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具体而言,劳动力流转率上升会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与强度,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文章还检验证实,流转成本、资本深化与其他经营负担是劳动力流转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有效渠道。文章的研究为中国当前迅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解释,同时也为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丰富的政策涵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减畜效应研究——来自牧区的经验证据
劳动力与资本错配效应:来自十九个行业的经验证据
数字技术如何影响劳动力跨境流动?:来自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经验证据
数字普惠金融与劳动力流动——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增加了农民工就业脆弱性吗?——来自三期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经验证据
多维就业质量视角下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就业效应评估——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证据
房屋估价对劳动力收入的影响——来自中国稳定偏好无奈的经验证据
机器人应用与劳动力就业:来自中国制造企业的经验证据
劳动力技术禀赋与消费性服务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企业ESG表现与劳动力需求——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