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4)
- 2023(11474)
- 2022(10067)
- 2021(9607)
- 2020(8130)
- 2019(18719)
- 2018(18756)
- 2017(35285)
- 2016(19806)
- 2015(22324)
- 2014(22585)
- 2013(22105)
- 2012(20290)
- 2011(18204)
- 2010(18026)
- 2009(16445)
- 2008(15873)
- 2007(13774)
- 2006(11901)
- 2005(10335)
- 学科
- 济(71735)
- 经济(71646)
- 管理(52996)
- 业(48590)
- 企(40917)
- 企业(40917)
- 方法(33235)
- 数学(28173)
- 数学方法(27800)
- 学(23489)
- 农(19105)
- 中国(18628)
- 财(17693)
- 业经(15731)
- 地方(14866)
- 理论(14644)
- 制(13754)
- 和(12606)
- 农业(12570)
- 教育(11904)
- 贸(11607)
- 贸易(11600)
- 技术(11367)
- 易(11215)
- 环境(11175)
- 务(11162)
- 财务(11091)
- 财务管理(11070)
- 银(10708)
- 银行(10644)
- 机构
- 大学(277940)
- 学院(274876)
- 管理(105901)
- 济(98218)
- 经济(95790)
- 研究(95549)
- 理学(91806)
- 理学院(90692)
- 管理学(88880)
- 管理学院(88398)
- 中国(67397)
- 科学(65314)
- 京(60180)
- 农(53638)
- 所(50254)
- 业大(47717)
- 研究所(46419)
- 财(44804)
- 农业(42612)
- 中心(42100)
- 江(40369)
- 北京(37863)
- 范(37593)
- 师范(37084)
- 财经(36063)
- 院(34730)
- 州(32938)
- 技术(32921)
- 经(32753)
- 省(30186)
- 基金
- 项目(195187)
- 科学(149924)
- 基金(138275)
- 研究(138252)
- 家(123257)
- 国家(122246)
- 科学基金(102370)
- 社会(82001)
- 省(78313)
- 社会科(77330)
- 社会科学(77308)
- 基金项目(73760)
- 自然(69630)
- 自然科(67935)
- 自然科学(67914)
- 自然科学基金(66651)
- 划(66209)
- 教育(63670)
- 资助(57284)
- 编号(56807)
- 成果(47000)
- 重点(44059)
- 部(41463)
- 发(40977)
- 创(40304)
- 课题(39940)
- 计划(38057)
- 科研(37936)
- 创新(37584)
- 大学(35689)
共检索到396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凤山 罗耀武 朱志明
以 6个同源四倍体高粱品系及其与约翰逊草的种间杂种为材料 ,对两种间细胞学特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杂种F1后期Ⅰ、后期Ⅱ减数分裂的不规则性受到亲本高粱细胞学不规则性的影响 ,杂种F1减数分裂规则性与约翰逊草相似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高粱 约翰逊草 细胞学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凤山 罗耀武 李喆浩 朴凤植
采用 6个同源四倍体高粱品系及其与约翰逊草的种间杂种为材料 ,分析了种间杂种的生物学特征、饲用价值、杂优表现及其稳定性。发现杂种F1在生物产量上表现了巨大优势 (70 0 %~ 90 0 % ) ,F1~F3在生物产量上优势相对固定 ,比双亲有显著提高 ,杂种低世代用做饲草是可行的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高粱 种间杂交 杂种优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继益 蒋观敏 罗耀武
对同源四倍体高粱品系和杂交种的细胞学观察发现,其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均有特异性。具体表现在,前期Ⅰ有3.94%的PMC中存在多个核仁,其中以双核仁形式出现的频率最高;终变期—中期Ⅰ具有不同的染色体构型,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四种组成形式;后期Ⅰ出现大量落后染色体,其中以单价体提前分离造成的染色单体落后较为常见,单价染色体落后较少;前期Ⅱ和四分体时期可观察到核外染色体;中期Ⅱ发现有部分染色体不排列于赤道板上;后期Ⅱ仍有新的落后染色体产生。对四价体频率和后期Ⅰ带有落后染色体细胞出现频率进行的统计分析发现,品系间和不同的杂交种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染色体的配对能力和正常分配能力均受基因型影响。研究还发现...
关键词:
高粱,多倍体,减数分裂,同源配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常金华 罗耀武 王宝义
经过10多年对同源四倍体高粱用系统选择和配制杂交种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四倍体的结实率,而且改善了同源四倍体的细胞学行为。同时,通过四倍体种间杂交,获得了高粱种间远源杂交种和强大的杂种优势,实现了四倍体的三系配套。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 高粱 约翰逊草 结实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房三虎 李亚娟 卢永根 李金泉 刘向东
分别利用2个籼型和2个爪哇型同源四倍体水稻为母本和8个不同类型的同源四倍体水稻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组配4×8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对1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一代主要农艺性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除抽穗期具有负向的中亲优势外,其余15个性状均表现正向的中亲优势;除了抽穗期、十粒长和十粒宽3个性状超高亲优势为负值外,其余性状在绝大多数组合中均表现正向的超高亲优势.与二倍体水稻培杂77比较,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组合在在粒形、粒重、叶面积和穗长上具有正向竞争优势,显示了同源四倍体水稻的利用潜力.通过杂种优势分析和农艺性状的比较,选出2个结实率和单株...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才夫 王槐三
利用人工去雄、多次授粉法获得(苏丹草×拟高梁)F_1种间杂种。苏丹草(2n=20)与拟高梁(2n=20)杂交结实率及杂种发芽率均较低,正反交存在较大的差异.F_1杂种形态和饲草品质介于双亲之间,雌雄配子均具有一定的孕性。杂种对叶斑病表现较强的抗性。F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较为正常,98.8%的细胞均形成10个二价体,无多价体出现,具单价体的细胞频率仅为1.2%,表明双亲在细胞学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F_2和 BC_1代植株形态、结实率和抗病性等差异较大,分离出饲草品质较好、落粒性弱、种子产量高和抗病性较强的中间型植株,这些后代可能对苏丹草抗病育种或拟高粱品质育种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龙正 娄群峰 张晓青 钱春桃 马云飞 陈劲枫
研究了野生种Cucum is hystrix(2n=2x=24)与栽培黄瓜C.sativusL.(2n=2x=14)种间杂种F1(2n=2x=19)及其双二倍体(2n=4x=38)自交S1~S4代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及花粉育性。结果表明:减数分裂中期Ⅰ,杂种F1代花粉母细胞(pollen mother cell,PMC)染色体主要以单价体存在,染色体构型为:16.75Ⅰ+0.5Ⅱ+0.25Ⅲ+0.13Ⅳ;双二倍体染色体构型以二价体为主,伴随着自交,平均每个PMC所含二价体比例逐渐增加,非二价体配对比例减少。四分体时期,F1代不能形成正常的四分孢子,主要以多分孢子形态存在;双二倍体以四分孢子为主,并...
关键词:
甜瓜属 种间杂交 细胞遗传学 花粉育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祈林 吕桂华 杨秀燕 荣廷昭
【目的】四倍体多年生玉米(Z.perennis,2n=40)是玉米(Z.mayL,2n=20)的一个野生近缘材料,具有耐寒、耐旱、高抗多种病害等优良特性。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将四倍体多年生玉米优良遗传物质导入到玉米中,合成含有四倍体多年生玉米遗传物质的玉米遗传种质,拓展、创新玉米种质遗传基础。【方法】本研究用遮光调节开花时期、人工辅助杂交等措施,从四倍体多年生玉米与二倍体种(2n=20)种间杂交F1(2n=30)获得杂种F2,对F2进行形态学、细胞学观察,及SSR比较研究,并利用非整倍体F2为桥梁转育四倍体多年生玉米优良遗传物质导入到玉米中。【结果】各F2植株形态特征变化较大,获得的10株F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思余 张飞 陈素梅 陈发棣
【目的】通过染色体加倍途径克服栽培菊花与二倍体野生菊种间杂交障碍,实现野生菊的优异性状或基因导入栽培菊花,拓宽菊花基因库,获得菊花新种质。【方法】以菊花脑(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二倍体)及其四倍体为父本,与栽培菊花‘钟山紫星’(Ch.grandiflorum‘Zhongshanzixing’)杂交,通过细胞学进行杂种鉴定,并对杂种F1代部分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倍体与四倍体菊花脑的花粉活力均较高,且在母本‘钟山紫星’柱头上能正常萌发,但‘钟山紫星’与二倍体菊花脑杂交不能结实,而与四倍体菊花脑杂交结实率达3.25粒/花序。‘钟山紫星’、四倍体菊花脑及其杂种F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文杰 周蕴薇 何淼
以四倍体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和露地菊‘纽9717’(DenDranthema×ganDiflorum‘niu9717’)为试材,对其进行花粉和柱头的微观形态观察、最适花粉萌发的培养基筛选,同时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及不同授粉方式下的结实情况,并对杂交获得的f1代植株性状进行表型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神农香菊和露地菊‘纽9717’均为单粒花粉,有3个萌发沟,柱头均在丫状期开始授粉,最适花粉萌发的培养基均为me3+150g/l Peg4000+150 g/l蔗糖+0.1 g/l硼酸+0.1 g/l ca~(2+);四倍体神农香菊在开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灵均 俞红强 义鸣放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补血草属植物,获得新的种间杂种,并为杂种的进一步筛选以及优异性状新种质的获得打下基础,以二色补血草为母本,黄花补血草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SRAP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进行鉴定和分析。本实验共获得11株杂交后代,经形态学观察表明,杂交种的生长习性与母本一致,花萼色与父本一致,而其叶幅、叶数、茎木质化程度和开花次数等多数性状介于父母本之间;SRAP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及父母本扩增共得到91个DNA片段,其中11个是亲本和杂种后代共有的,80条为多态性带,占88%;并且所有杂种后代均具有亲本的扩增片段,为真杂种。杂种F1-6、7和11号性状优良,可通过组培繁殖形成无性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荣宁 何佳 赵改丽 范国强
将三球悬铃木愈伤组织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双层WPM培养基上诱导四倍体植株,用变异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和成熟叶片单细胞DNA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倍性分析。结果表明,悬铃木愈伤组织在秋水仙素浓度为1000mg.L-1的双层培养基上预培养72h处理时,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20.9%。根尖染色体压片结果表明,三球悬铃木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2x=42,四倍体为2n=4x=84。此外,诱变出的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相比,具有生长慢,茎变粗,叶片变宽,节间变短,单个气孔面积增大,气孔密度减少等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君 康向阳 石乐 鲁敏 杨珺
利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是培育植物三倍体的最有效途径。为提高四倍体诱导效率,分别施加0.5%秋水仙碱和38~44℃高温对授粉后6~9d的‘哲引3号杨’花序进行处理,对理化处理诱导合子染色体加倍选育杨树四倍体的技术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获得青杨派杂种四倍体8株。其中,施加0.5%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处理授粉后7d的‘哲引3号杨’花序24h,获得四倍体3株;施加38、41和44℃高温处理授粉后7~8d的‘哲引3号杨’花序4h,获得四倍体5株。推测授粉后7~8d可能是‘哲引3号杨’受精后合子发生第一次有丝分裂较为集中的时期,适时施加理化处理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四倍体植株。
关键词:
青杨派 四倍体 合子 秋水仙碱 高温处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邹曙明 李思发 蔡完其 杨怀宇
通过比较同源四倍体、倍间三倍体与二倍体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红细胞、红细胞核的形态大小差异,探讨不同倍性团头鲂的红细胞形态遗传特征。结果表明:(1)团头鲂多倍体(同源4n和倍间3n)的红细胞数量显著低于二倍体(2n)团头鲂(P<0.05)。其中,倍间三倍体团头鲂每毫升血液的红细胞数为二倍体的78.95%,而同源四倍体的红细胞数量下降幅度较大,仅为2n团头鲂的56.87%。(2)团头鲂同源四倍体、倍间三倍体的红细胞短径和长径、核短径和长径、红细胞表面积、红细胞体积和核体积均依倍性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其中,又以核体积增大最为显著,同源四倍体、倍间三...
关键词:
团头鲂 同源四倍体 倍间三倍体 红细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品 曹明树 张航宁 吴琴生 刘大钧
研究了在直接成苗培养基上不萌动的四倍体苇状羊茅和多花黑麦草杂种幼胚通过诱导愈伤组织获得再生杂种苗的方法。结果表明,杂种愈伤组织随着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分化成苗能力逐步下降,在不改变培养基的情况下,分化能力可保持8个月;改变脱分化培养基中NH4NO3或KNO3的浓度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此外,还讨论了再生植株的形态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