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9)
- 2023(12305)
- 2022(10599)
- 2021(9695)
- 2020(8330)
- 2019(19070)
- 2018(19042)
- 2017(35749)
- 2016(19854)
- 2015(22346)
- 2014(22686)
- 2013(22277)
- 2012(20783)
- 2011(18652)
- 2010(18921)
- 2009(17873)
- 2008(17910)
- 2007(16639)
- 2006(14384)
- 2005(13007)
- 学科
- 济(74359)
- 经济(74250)
- 管理(64887)
- 业(61062)
- 企(51964)
- 企业(51964)
- 方法(32550)
- 数学(27864)
- 数学方法(27591)
- 财(23220)
- 农(21771)
- 中国(20988)
- 制(20417)
- 技术(18523)
- 业经(17716)
- 学(16449)
- 地方(14632)
- 体(14521)
- 银(14254)
- 银行(14212)
- 务(14113)
- 财务(14054)
- 财务管理(14015)
- 农业(13816)
- 贸(13652)
- 贸易(13644)
- 行(13540)
- 理论(13456)
- 企业财务(13249)
- 易(13235)
- 机构
- 学院(284763)
- 大学(284726)
- 济(113657)
- 经济(111054)
- 管理(107398)
- 研究(95911)
- 理学(91792)
- 理学院(90805)
- 管理学(89240)
- 管理学院(88705)
- 中国(72575)
- 京(60231)
- 科学(59675)
- 财(56057)
- 农(52638)
- 所(49667)
- 江(45711)
- 中心(44936)
- 业大(44846)
- 研究所(44757)
- 财经(43326)
- 农业(41629)
- 经(39038)
- 北京(37625)
- 范(35943)
- 州(35533)
- 师范(35476)
- 经济学(34626)
- 院(34434)
- 技术(32629)
- 基金
- 项目(187688)
- 科学(146265)
- 研究(137305)
- 基金(133130)
- 家(116852)
- 国家(115845)
- 科学基金(97993)
- 社会(85547)
- 社会科(80973)
- 社会科学(80951)
- 省(76488)
- 基金项目(70643)
- 教育(64297)
- 划(63565)
- 自然(62774)
- 自然科(61322)
- 自然科学(61301)
- 自然科学基金(60247)
- 编号(56101)
- 资助(53464)
- 成果(46879)
- 创(43918)
- 重点(42811)
- 部(41443)
- 创新(40311)
- 发(40269)
- 课题(40173)
- 制(38075)
- 科研(35848)
- 业(35156)
- 期刊
- 济(128440)
- 经济(128440)
- 研究(82741)
- 中国(63350)
- 农(48444)
- 学报(48301)
- 财(46441)
- 科学(42491)
- 管理(41369)
- 大学(36073)
- 教育(34922)
- 学学(33996)
- 农业(31971)
- 技术(26698)
- 融(26411)
- 金融(26411)
- 财经(21930)
- 业经(21220)
- 经济研究(19897)
- 经(18865)
- 业(17802)
- 问题(16706)
- 科技(15694)
- 版(14878)
- 技术经济(14760)
- 理论(13312)
- 贸(13040)
- 图书(12656)
- 商业(12550)
- 财会(12440)
共检索到432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荆禹铭 嵇乐乐 肖栋 胡春梅 侯喜林 李英 胡君 刘同坤
[目的] 本文旨在创制优质的菜薹四倍体新材料。[方法] 采用2 g·L~(-1)的秋水仙素溶液点滴二倍体LCX019幼苗的子叶生长点,通过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与流式细胞仪的方式筛选鉴定出同源四倍体植株,并对二、四倍体植株的农艺性状以及品质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形态学与解剖学结果显示,同源四倍体菜薹在株型、叶片、花、种荚、菜薹等方面表现出“巨大性”的特点;气孔孔径变大,气孔密度下降;花粉粒体积相比二倍体增大,形状呈橄榄球形或不规则形状。细胞学结果显示,四倍体菜薹根尖染色体数目为二倍体的2倍;流式细胞仪的结果分析表明,四倍体的DNA荧光强度约为二倍体的2倍。营养品质方面,四倍体菜薹的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及纤维素含量显著上升76.17%、13.71%以及80.34%,叶绿素含量、硝态氮含量显著下降25.01%、45.10%,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通过分析二、四倍体的光响应曲线与光合特性,发现四倍体菜薹LCX019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强于二倍体植株。[结论]获得了具有优良品质的菜薹同源四倍体新材料,为菜薹的育种工作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汤伟华 刘叶琼 张子楠 王金鸽 刘同坤
[目的] 不结球白菜地方品种具有品质优但产量低的特点,利用秋水仙素加倍的方法可以获得高产优质的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新种质。[方法] 以浓度0.2%的秋水仙素诱变剂滴定处理二倍体不结球白菜子叶生长点,经过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鉴定及流式细胞仪倍性分析,筛选诱变植株,成功获得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新材料,并比较分析二、四倍体农艺性状指标、营养品质、光合特性、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量差异。[结果] 结果表明,四倍体株型呈现出聚拢型,叶片趋于近圆形,花器官明显变大;叶表皮气孔变大,相同面积下气孔密度减小;花粉粒不同于二倍体规则的椭圆形,呈现出明显不规则形;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二倍体的两倍;细胞内相对DNA含量为二倍体的两倍;植株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纤维素含量及叶绿素含量比二倍体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维生素C含量和硝态氮含量分别比二倍体显著降低;最大光合速率(P_(max))、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与二倍体相比增长了60.46%、54.10%和8.33%,光合能力更强;调控光合作用多种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二倍体。[结论] 本研究成功获得了具有高产、优质潜力的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新材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咪 宋莹 王夏 刘金平 张昌伟 李英 侯喜林 柳李旺 刘同坤
[目的]本文旨在创制高产抗病的四倍体不结球白菜‘五月慢’新材料。[方法]利用2 g·L~(-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不结球白菜‘五月慢’二倍体幼苗子叶生长点,通过形态学、细胞学、解剖学、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方法鉴定筛选出同源四倍体植株,并对二、四倍体植株的形态学指标、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光合特性、抗病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开展度降低,叶片的长宽比明显变小,叶型扁圆形,叶柄显著增厚,种子、花器官、种荚等明显增大;叶片气孔变大,气孔密度减小;花粉粒呈现矩形、菱形等不规则形状;细胞染色体数目和DNA荧光强度为二倍体的2倍;可溶性糖、纤维素含量显著性提高,硝态氮、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可溶性蛋白、有机酸含量无显著变化;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分别增加了13.47%、24.02%、12.12%,光合能力更强;相同培养条件下灰霉菌表达量更低,抗病性更强。[结论]获得了具有高产、抗病潜力的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五月慢’新材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户秋稳1 吕炜1 张蜀宁1* 李艳艳2 侯喜林1 刘惠吉1
摘要:[目的]用秋水仙素来诱导晚抽薹不结球白菜二倍体,以期创制抽薹晚、优质、高产的不结球白菜四倍体新种质。[方法]采用 1.5 和 2.0 g·L-1秋水仙素分别对二倍体不结球白菜茎尖生长点进行 4 次和 6 次点滴处理,并鉴定筛选同源四倍体。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抽薹基因的表达,测定营养品质和农艺性状筛选晚抽薹且优质四倍体材料。[结果]用 2.0 g·L-1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茎尖 6 次的效果最好,四倍体的诱导率为 5.90%;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的叶片、花器、角果和种子都呈现明显差异。流式细胞仪鉴定二倍体(2n=2x=20)DNA 含量为 200,四倍体(2n=4x=40)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户秋稳 吕炜 张蜀宁 李艳艳 侯喜林 刘惠吉
[目的]用秋水仙素诱导晚抽薹不结球白菜二倍体,以期创制抽薹晚、优质、高产的不结球白菜四倍体新种质。[方法]采用1.5和2.0 g·L-1秋水仙素分别对二倍体不结球白菜茎尖生长点进行4次和6次点滴处理,并鉴定筛选同源四倍体。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检测抽薹基因的表达,测定营养品质和农艺性状,筛选晚抽薹且优质四倍体材料。[结果]用2.0 g·L-1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茎尖6次的效果最好,四倍体的诱导率为5.90%;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的叶片、花器、角果和种子都呈现明显差异。流式细胞仪鉴定二倍体(2n=2x=20)DNA相对含量为200,四倍体(2n=4x=40)为400。四倍体抽薹时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金双 张蜀宁 孙成振 王建军 侯喜林
以二倍体不结球白菜及其同源四倍体为材料,采用常规染色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二倍体不结球白菜核型公式为2n=2x=20=10m+8sm(2SAT)+2st,其中第1、2、3、4、6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第5、7、8、9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第10对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第5对染色体具有随体,核型类型属于2A型,为基本对称型;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核型公式为2n=4x=20m+16sm(4SAT)+4st,核型特征与二倍体基本一致,仅染色体长度变异范围与二倍体相比略大。表明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是由其二倍体加倍得到的,为同源四倍体。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二倍体 四倍体 核型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娟 韩盼盼 李雅婷 向增旭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白术同源四倍体基因组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化规律。[方法]以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白术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应用MSAP和ISSR技术研究其DNA甲基化情况及遗传差异性。[结果]白术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MSAP扩增总条带数均为373条,四倍体半甲基化率高于二倍体,而总甲基化率和全甲基化率却低于二倍体,54.96%的四倍体DNA甲基化模式发生了变化。采用5条ISSR引物检测1个白术二倍体和5个同源四倍体株系,共发现25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多态性位点13个,多态性为52.0%。[结论]白术二倍体人工加倍后遗传机制发生了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路超 崔彬彬 黄禄君 孙鹏 张国君 李云
为揭示同源四倍体花序的遗传变异机制,对同源四倍体刺槐和二倍体刺槐的花序生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与二倍体刺槐相比,同源四倍体刺槐的花序长度没有明显变化,但着生的小花数量明显提高;同源四倍体刺槐花序不同位置小花的发育呈现不同步性;分别从同源四倍体刺槐与二倍体刺槐中克隆出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LFY和TFL1的同源基因的部分片段,其同源性分别达到98.44%和98.00%,而去甲基化剂5-acazC能够明显抑制变异花序的形成和促进花序提前开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丽 何美敬 崔顺立 侯名语 陈焕英 杨鑫雷 王鹏超 刘立峰 穆国俊
【目的】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基础,创制具有多种表型特征的高油酸花生新材料,对高油酸花生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常规品种白沙1016和高油酸花生品系CTWE为材料,通过对2个亲本ahFAD2A和ahFAD2B ORF的扩增与序列分析,确定其突变类型;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对两亲本油酸性状基因型进行确认;采用单粒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NIRS)结合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ic,GC)分析对各世代单株的油酸及亚油酸含量进行测定;利用产量性状及油酸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吉 王华
以榨菜 (BrassicajunceaCzern .etCoss .var.tsatsaiMao)胞质雄性不育系 (8982 4 ,2n =36 )为母本 ,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 [BrassicacompestrisL .ssp .chinensisMakino](中白梗S6,2n =4 0 )为父本 ,采用蕾期不育株及父本花粉先经γ 射线预处理 ,进行远缘杂交及多代回交 ,获得表型及品质极似父本四倍体白菜的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其不育率及不育度皆为 10 0 % ,蜜腺发育良好 ,结实性强 ,在自然授粉条件下 ,平均每只角果可结 13 2粒种子 ,蕾期人工授粉 ,则可达14 3粒 ,具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晓申 范国强 赵振利 曹喜兵 赵改丽 邓敏捷 董焱鹏
植物多倍化既是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也是推动其进化和物种形成的重要因素。自然界大约70%的被子植物在进化史中经历过一次或多次多倍化过程(Masterson,1994;Wendel,2000)。多倍体植物具有器官和生物量增大的特征及较强适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Hilu,1993;Liu et al.,2002)。植物多倍化过程中,在染色体结构(Swapna et a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强 祁广军 赵卫国 朱方容 邱长玉 陈小青 方荣俊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8份桑树二倍体品种和经秋水仙碱化学诱变得到的同源四倍体进行DNA遗传差异研究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桑树不同材料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间的SRAP多态性有明显差异。农桑8号、璜桑37号、湖桑197号、湖桑199号和国桑20号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间的扩增条带完全一致,无差异,而育71-1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SRAP多态性最高,达到1.41%,所有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材料均聚在一起,不同材料间亲缘关系近的聚为一大类。说明不同桑树材料经秋水仙素诱变后产生的遗传差异较大,桑树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产生变异的原因可能是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积加效应造成DNA分子遗传结构的改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萌 郭烨 刘松珊 庞晓明 李颖岳
【目的】研究酸枣基因组复制后分子水平的变异机制,为深入探讨枣树多倍体性状、关键调控基因的克隆及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以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酸枣为研究材料,比较了二者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对两种材料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参考GO Ontology、KEGG等数据库对差异基因和转录因子进行功能分类与富集分析。【结果】四倍体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二倍体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在两种材料中没有显著差异。二倍体与四倍体酸枣共1 329个基因具有显著差异,GO功能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生长发育和胁迫耐受相关功能。KEGG通路分析显示,大部分差异基因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和信号传递过程,其中16个关键基因参与糖和氨基酸的代谢与转运过程,如SPS2、GAE6和PGDH3,这些基因在四倍体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23个基因参与激素信号传导通路,其中与生长素传导、应答相关的基因如ARG7,GH3.6和IAA26在四倍体植株中表达量较高,而与油菜素内酯合成酶(CYP)、乙烯不敏感蛋白(EIN)相关的基因在四倍体植株中表达量较低。在对二倍体与四倍体差异转录因子的分析中发现,四倍体MYB转录因子家族基因表达量高于二倍体。【结论】四倍体叶片叶绿素含量高是植株叶色加深的原因之一,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为四倍体叶片变大、茎加粗提供了更多能源物质。参与糖、氨基酸代谢和激素合成、信号传导的关键基因在二倍体与四倍体中差异表达,可能与四倍体植株体内能源物质含量高、生长势强的性状相关;具有渗透调节功能的基因在四倍体中表达量较高暗示着四倍体可能具有较强的抗性。进一步对差异转录因子的分析表明,MYB转录因子在二倍体与四倍体植株中的差异表达可能会导致植物在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和抗逆过程中的差异,但二者的具体差异性状还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翟晓巧 张晓申 范国强 赵振利 曹喜兵
分别用AFLP和MSA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毛泡桐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幼苗DNA碱基序列及其甲基化的变化。结果表明,毛泡桐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DNA碱基序列在AFLP水平上没有发生变化;在MSAP扩增电泳凝胶上,毛泡桐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分别检测到2 262和2 180个扩增位点,DNA甲基化位点占总扩增位点的比例分别为35.32%和38.58%,其中DNA全甲基化比例则为12.86%和14.13%;毛泡桐同源四倍体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频率高于其二倍体,总DNA甲基化多态性低于二倍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子欣 齐秀菊 褚玉萍 刘志荣
利用二倍体和四倍体大白菜,通过正反交,连续6年共做52个组合,从1985年的水仙花(四倍体)×后36高(二倍体)和1987年的BP058(二倍体)×水仙花(四倍体)两个组合得到了少量杂交种,经系谱选择并在人工气候室加代,提高孕性,均于第四代基本稳定。1989年将这两个杂交种分别定名为翠宝和翠绿。它们具有多倍体植物叶厚、叶面有泡状突起、蕾大、花大、气孔也大的特点,经染色体镜检,染色体数2n=4x=40。这两个品种生长速度快,生育期80天左右,包球紧实,抗病性强,品质优良,适口性好,耐贮藏运输,亩产7000~7500kg。
关键词:
大白菜 二倍体 四倍体 杂交种 育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