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8)
2023(3303)
2022(2684)
2021(2484)
2020(2134)
2019(4620)
2018(4683)
2017(8019)
2016(4956)
2015(5730)
2014(5956)
2013(5500)
2012(5190)
2011(4691)
2010(4682)
2009(4296)
2008(4179)
2007(3874)
2006(3407)
2005(3062)
作者
(16916)
(14238)
(14123)
(13509)
(8924)
(6895)
(6399)
(5581)
(5507)
(5158)
(4914)
(4866)
(4836)
(4781)
(4546)
(4277)
(4266)
(4235)
(4130)
(4051)
(3702)
(3693)
(3517)
(3299)
(3297)
(3271)
(3212)
(3183)
(3144)
(3061)
学科
(13186)
经济(13160)
管理(11201)
(8695)
(6458)
(6435)
企业(6435)
(5817)
中国(5211)
(5128)
(5124)
理论(4134)
地方(4067)
教育(4064)
(3895)
方法(3539)
农业(3485)
(3339)
银行(3304)
业经(3301)
(3215)
(3194)
金融(3187)
体制(2802)
教学(2692)
数学(2671)
数学方法(2608)
(2409)
及其(2365)
水产(2309)
机构
学院(67487)
大学(66799)
研究(28603)
(20987)
科学(20982)
(20075)
中国(19791)
管理(19597)
经济(19387)
农业(16926)
(16632)
理学(16186)
理学院(15897)
(15547)
管理学(15369)
管理学院(15252)
研究所(15242)
业大(14999)
中心(12495)
(12316)
(12100)
技术(11425)
农业大学(10900)
(10595)
(10593)
(10158)
(9952)
师范(9719)
北京(9527)
(9293)
基金
项目(47079)
科学(34497)
研究(31783)
基金(30948)
(29541)
国家(29286)
科学基金(22780)
(20831)
(17371)
社会(17040)
基金项目(15950)
社会科(15930)
社会科学(15928)
自然(15733)
自然科(15361)
自然科学(15351)
教育(15081)
自然科学基金(15054)
编号(13370)
资助(12609)
成果(11910)
重点(11402)
计划(10875)
课题(10862)
科技(10727)
(10484)
(10361)
(9544)
(9340)
科研(9075)
期刊
(25988)
经济(25988)
(20341)
学报(19754)
中国(19659)
研究(18849)
科学(14203)
大学(13413)
农业(13409)
学学(12714)
教育(12494)
(8634)
管理(7658)
(6982)
业大(6380)
技术(6223)
(5557)
金融(5557)
农业大学(5539)
(5260)
业经(4712)
职业(4251)
图书(4136)
科技(4065)
林业(3862)
经济研究(3800)
财经(3731)
中国农业(3511)
(3325)
论坛(3325)
共检索到110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吉  王华  
以榨菜 (BrassicajunceaCzern .etCoss .var.tsatsaiMao)胞质雄性不育系 (8982 4 ,2n =36 )为母本 ,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 [BrassicacompestrisL .ssp .chinensisMakino](中白梗S6,2n =4 0 )为父本 ,采用蕾期不育株及父本花粉先经γ 射线预处理 ,进行远缘杂交及多代回交 ,获得表型及品质极似父本四倍体白菜的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其不育率及不育度皆为 10 0 % ,蜜腺发育良好 ,结实性强 ,在自然授粉条件下 ,平均每只角果可结 13 2粒种子 ,蕾期人工授粉 ,则可达14 3粒 ,具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顺琪  董振生  
利用甘蓝型油菜(B.napus)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白菜型油菜(B.campestris)优良自交系进行种间杂交、轮回杂交、回交及多代选育,育成了白菜型油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800A、2818-2等。经观察,育性基本稳定。通过两年的测交,已找到7个不同来源的恢复源,初步实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子欣  齐秀菊  褚玉萍  刘志荣  
利用二倍体和四倍体大白菜,通过正反交,连续6年共做52个组合,从1985年的水仙花(四倍体)×后36高(二倍体)和1987年的BP058(二倍体)×水仙花(四倍体)两个组合得到了少量杂交种,经系谱选择并在人工气候室加代,提高孕性,均于第四代基本稳定。1989年将这两个杂交种分别定名为翠宝和翠绿。它们具有多倍体植物叶厚、叶面有泡状突起、蕾大、花大、气孔也大的特点,经染色体镜检,染色体数2n=4x=40。这两个品种生长速度快,生育期80天左右,包球紧实,抗病性强,品质优良,适口性好,耐贮藏运输,亩产7000~7500kg。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吉  王华  肖守华  林国庆  晋萍  
用0.4%秋水仙素水溶液,处理短白梗白菜幼苗500株。筛选出两个同源四倍体突变系,组合采种定名为热优2号.株高、叶片、叶柄以及单株重皆超过亲本二倍体;另外,菜秧期的生长速度比亲本快62.3%,比矮杂1号快51.9%;大田期平均比矮杂1号快12.9%.两年的品比试验:作为伏菜秧栽培,平均产量比矮杂1号增32.9%;育苗移栽的汤菜,平均较矮杂1号减产8.8%.3年的生产试验,比对照平均增产23.9%.两年的省内、6个点的试验,平均增产27.2%.品质与亲本相比:VC 增加11.3%,粗蛋白增3.1%,水分增加1.2%,必需氨基酸有5种得到提高,共增2.1%,粗纤维减少8.9%.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吉  张蜀宁  王华  
采用秋水仙素诱变二倍体青梗白菜早油冬 ,获得四倍体白菜 (Brassicacampestrisssp .chinensisMakino) ;将其与另两个四倍体苏州青和热优 2号的亲本R1杂交 ,从后代中筛选出两个形态及生理特性差异明显的株系 ,分别育成自交不亲和系。用这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成F1代杂交种 ,即获得青梗、优质、抗热的同源四倍体白菜杂交新品种———暑优 1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业飞  张蜀宁  张宇  侯喜林  
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二倍体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子叶期生长点进行诱导,经过筛选鉴定,选育优质、矮紧型白梗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结果表明:2.0 mg·g-1秋水仙素处理6次获得的同源四倍体植株的加倍率最高,为7.02%。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在营养体、气孔、花器、果实上均有显著差异,且株高降低、叶宽增加、叶柄长变短、展开度减小、叶色亮绿、株型束腰紧凑。四倍体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二倍体显著提高11.14%、25.98%和11.70%。经两代选育,四倍体纯度达到100%,整齐度95%,小区产量比二倍体提高18.1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金双  张蜀宁  孙成振  王建军  侯喜林  
以二倍体不结球白菜及其同源四倍体为材料,采用常规染色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二倍体不结球白菜核型公式为2n=2x=20=10m+8sm(2SAT)+2st,其中第1、2、3、4、6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第5、7、8、9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第10对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第5对染色体具有随体,核型类型属于2A型,为基本对称型;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核型公式为2n=4x=20m+16sm(4SAT)+4st,核型特征与二倍体基本一致,仅染色体长度变异范围与二倍体相比略大。表明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是由其二倍体加倍得到的,为同源四倍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王国臣  张凤兰  王永健  方智远  余阳俊  赵岫云  徐家炳  
提取高质量线粒体DNA(mtDNA)是研究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分子特性的前提。以大白菜绿色叶片为试验材料,应用一种省时、简便、操作步骤少的方法,快速获得3组11份大白菜的mtDNA(包括保持系、Ogu CMS、Pol CMS和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试验中不需要加入DNase I酶消化核DNA,提取的mtDNA质量较好;同时,采用RAPD技术,对11份大白菜mtDNA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了与大白菜Ogu CMS和CMS96不育系相关的差异片段10条,与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相关的差异片段3条。初步证实:大白菜CMS96和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玉英  吴晓光  龚静  金海军  姚文岳  李式军  吴琴生  
1992至 1999年期间 ,以萝卜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 92 0 8为不育源 ,对不同类型的青花菜材料进行转育 ,育成了萝卜胞质青花菜雄性不育系BC7 19。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 ,不育株率及不育度均达 10 0 % ;基本克服了苗期低温黄化现象 ,花器结构正常 ,结实能力强。利用不育系BC7 19培育出了青花菜一代杂种沪青 1号 ,具有生长势强、早熟、抗黑腐病、综合园艺性状优良等特点 ,增产效益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牛应泽  汪良中  刘玉贞  
用国外引进的两个甘蓝型油菜品种 Brongoro 和 Westard 的杂交后代与甘蓝型人工合成系杂交获得了雄性不育株, 与不同的人工合成系回交转育, 培育出了一批新质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暂定名为 Bro cm s胞质雄性不育系。对这批不育系的育性表现、不育基因的遗传特点和杂种优势利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该胞质雄性不育系属于高温不育类型, 在秋后迟播或在高海拔区 (2600m 以上) 春播的情况下, 不育系可达到完全不育程度。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生长发育时, 大部分植株有微量花粉,微量花粉中含有较多的有生活力花粉,变化范围为1736% ~8684% 。对己稳定 Bro cm s雄性不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吉  王华  高丽红  
测定了在18℃的生长箱内培养的5个白菜同源四倍体及2个二倍体品种子叶期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ER)、酯酶(ES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耐寒生态型四倍体品种的PER和EST比相应二倍体品种增加1~2条特有的酶带,SOD谱带无显著的差异;耐热四倍体品种则相反,3种酶带皆较二倍体品种减少1或2条。对3种酶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相同生态型和染色体倍数相同的品种归为同类,与按表型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良  徐汉卿  刘惠吉  
将甘蓝型油菜的花粉授在同源四倍体小白菜的柱头上时,少数柱头乳突细胞出现胼胝质沉积,杂交的受精过程及胚和胚乳的早期发育基本正常。但与四倍体白菜自交相比,进入花柱的花粉管较少,胚和胚乳的发育进程较缓慢。由于杂种胚发育缓慢,在胚乳细胞发生退化时,多数杂种胚处于晚球形、心形或鱼雷形阶段。随着胚乳细胞的消失,杂种胚停止发育并最终解体。授粉后30d,杂种胚珠大多解体,仅有少数胚珠能发育为成熟可育的种子。因此,在同源四倍体小白菜留种时,必须与甘蓝型油菜进行一定程度的隔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云  曹寿椿  
采用田间试验和人工控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结果,对不结球白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Polcms)A3、A11育性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育性的影响发生在花蕾发育早期,6℃左右的日均温是A3、A11温度敏感的临界低温;温度作用至花期育性发生变化的时间间隔与花蕾发育所处时期的温度条件有关,生长适温(20℃左右)下这一时间间隔为12~16d,而自然低温下可长达60~70d;进入抽薹开花期的植株在低温处理后,育性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张凤兰  徐家炳  
为了筛选和利用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大白菜的3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 系、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ol-CMS)和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gu-CMS)及其相应的保持系进行了主要植物 学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Ogu-CMS存在多代转育后植株长势退化、杂交优势差,Pol-CMS存在育性受环境 条件影响等缺点,而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则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另外,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早期的晚抽薹 性比保持系强、杂交种子的产量比保持系杂交种子产量高。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仅不育性稳定,多代回交不 退化,而且杂交优势强,繁种产量高,表现出了广阔的育种应用前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利民  柯桂兰  宋胭脂  
 以大白菜CMS3411-7为不育胞质供体,以柳州早菜薹为受体,通过杂交、连续回交方法育成菜薹胞质雄性不育系TC1-3-1。TC1-3-1植株生长发育正常,不育性稳定,雌蕊功能正常,蜜腺发育健全,自然授粉结实良好,经济性状优良,配合力高,综合抗病性强。用不育系TC1-3-1配制的菜薹一代杂种'秦薹1号',具有早熟,优质,多抗,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