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7)
2023(2060)
2022(1711)
2021(1549)
2020(1271)
2019(2831)
2018(2767)
2017(4628)
2016(2855)
2015(3178)
2014(3067)
2013(3070)
2012(2810)
2011(2557)
2010(2488)
2009(2200)
2008(2156)
2007(1713)
2006(1636)
2005(1352)
作者
(11144)
(9464)
(9367)
(8951)
(5849)
(4636)
(4101)
(3754)
(3600)
(3481)
(3404)
(3299)
(3292)
(3185)
(3021)
(2983)
(2936)
(2889)
(2817)
(2770)
(2607)
(2380)
(2366)
(2136)
(2107)
(2075)
(2069)
(2060)
(2047)
(2007)
学科
(8102)
经济(8093)
(6149)
(4597)
管理(4391)
方法(4027)
土地(3782)
数学(3525)
数学方法(3468)
(3240)
企业(3240)
(2710)
问题(2484)
中国(2218)
资源(2175)
(2091)
(2049)
森林(2049)
生态(2006)
(1976)
环境(1865)
农业(1832)
(1721)
植物(1712)
业经(1645)
地方(1592)
及其(1587)
(1478)
土壤(1475)
(1463)
机构
大学(40749)
学院(40380)
研究(18853)
科学(16322)
(14900)
中国(12877)
业大(12687)
管理(11983)
农业(11771)
(11616)
(11262)
研究所(11135)
经济(10965)
理学(10216)
理学院(10058)
(10034)
管理学(9668)
管理学院(9621)
林业(8324)
(8286)
(8286)
(8150)
实验(8132)
农业大学(8055)
实验室(7739)
中心(7670)
重点(7306)
研究院(6876)
(6799)
资源(6459)
基金
项目(34306)
(25081)
科学(25057)
国家(24936)
基金(24322)
科学基金(19210)
研究(18178)
自然(15435)
自然科(15000)
自然科学(14993)
自然科学基金(14692)
(13733)
基金项目(13132)
(12249)
资助(10321)
社会(9996)
科技(9556)
社会科(9376)
社会科学(9375)
计划(9299)
重点(8644)
教育(7853)
科研(7594)
专项(7320)
(7164)
(6516)
(6514)
(6430)
创新(6179)
编号(5617)
期刊
学报(15813)
科学(13640)
(12522)
大学(11300)
学学(11187)
(10857)
经济(10857)
研究(8644)
林业(8186)
农业(8122)
中国(8078)
业大(5443)
(4804)
科技(3709)
管理(3651)
(3539)
农业大学(3464)
资源(3391)
自然(3186)
(3028)
科技大(2930)
科技大学(2930)
(2792)
农林(2500)
(2500)
自然科(2429)
自然科学(2429)
技术(2292)
(2258)
中国农业(2194)
共检索到57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智勇  郑兆飞  叶功富  高伟  陈德志  朱祥锦  陆明  
对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相似生境下5年生的马尾松、湿地松幼树凋落物生物量、热值及养分元素之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春季生物量为马尾松小于湿地松之外,马尾松幼林夏季、秋季、冬季凋落物生物量均高于湿地松幼林;不同养分元素的平均含量,两者的C含量差别不大,而N、P、Mg含量为马尾松大于湿地松,K含量除秋季马尾松小于湿地松外,其他三季马尾松均大于湿地松,Ca含量马尾松春季和冬季均小于湿地松,夏季和秋季均大于湿地松;两种造林树种不同季节的平均干质量热值,马尾松均高于湿地松;春季和秋季马尾松凋落物热值与C养分质量分数呈显著相关,与其他养分质量分数相关均不显著;春季湿地松凋落物热值与C质量分数呈显著的正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伟  叶功富  郑兆飞  张明友  朱祥锦  徐庆忠  曹清育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野外实地测定了相似生境下同林龄马尾松和湿地松幼树的光合及水分生理日动态。结果表明:马尾松和湿地松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两者净光合速率均在11:00和17:00左右达到峰值;造成马尾松和湿地松叶片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气孔限制;马尾松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一天中,净光合速率的日均值为湿地松(1.855μmol.m-2s-1)>马尾松(1.473μmol.m-2s-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陆德辉  丁贵杰  陆晓辉  李燕  
为探索马尾松人工纯林养分循环过程中的养分归还动态,利用凋落物收集器法对低、中、高3种密度类型马尾松人工纯林的年凋落量、组成、月动态变化及凋落松针中各养分浓度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密度林分年凋落量最大,约为4.51 t/hm2,明显大于低、高密度林分,差异显著(P<0.05),低密度林分与高密度林分间差异不明显;各月凋落量存在明显差异,秋季凋落量最大;凋落物各组分中,松针所占比例最大,占70%以上;凋落松针中各养分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大季与最小季之间差异显著(P<0.05)。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国模  金崇华  章伟成  
985~1993年在浙江省丽水地区进行了马尾松、湿地松与乔、灌、草、菌立体经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松林立体经营可取得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崇华  章伟成  冯宝贤  王宝女  周国模  
在湿地松马尾松低产林地营造福建柏混交林,结果表明福建柏在林内生长快,栽培容易,天然更新能力强,与稀疏松林混交能形成良好的空间结构。松柏混交林每公顷蓄积量比松纯林提高111%,能显著提高林地生产力,是松低产林改造的一种理想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倪晓薇  宁晨  闫文德  刘之洲  陈毅  宁晓波  
采用现场实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贵州龙里林场外来引进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及本地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不同土壤层理化性质及养分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林分土壤pH值为4.384.53,均表现为弱酸性;湿地松人工林有机质、全氮、磷、钾、钙含量均高于马尾松人工林;微量元素Fe、Cu、Zn、Mn、Co、Cr在2种林分中差异显著(PZn>速效P>Co>Mn>Cu>Mg>N>P>速效K。这些数据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对各养分元素的利用效率均高于湿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德喜  樊后保  
在25年生的马尾松林下分别补植拉氏栲、青栲、闽粤栲、格氏栲和苦槠,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补植16年后,对上述5种混交林类型及马尾松纯林的森林凋落物量、养分含量及周转时间进行研究。上述5个混交群落和马尾松纯林的年凋落物量分别为6149·1、7533·2、6741·1、7151·5、8041·7和3442·8kg·hm-2。各混交群落总凋落物量的季节动态呈双峰型,第1次峰值出现在2—4月份,第2次峰值出现在8、9月份。在凋落物组成中,枯叶占绝对优势,占凋落物总量的50%~71%,其余依次为枯枝6%~26%、树皮9%~19%、果实和其他组分5%~17%。各混交群落中来自马尾松的凋落物占50%~5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万才  闫文德  李忠文  梁小翠  
为了阐明氮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运用凋落物网袋分解法,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内以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氮添加实验,研究CK (0 g N·m-2·yr-1)、LN (5 g N·m-2·yr-1)、MN (15 g N·m-2·yr-1)和HN (30 g N·m-2·yr-1)4个氮添加水平对马尾松林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年的分解时间内,凋落物干质量的损失率在29%~52%之间,并且凋落枝比凋落叶分解更快;2)分解12个月后,CK、LN、MN、HN处理马尾松凋落枝的残留率均在60%以下,并且LN、MN和HN处理的干质量残留率分别是对照处理(CK)的1.07、1.10和1.13倍;3)分解12个月后,CK、LN、MN、HN处理马尾松凋落叶的残留率均在60%以上,并且对照处理(CK)的凋落叶干质量残留率是LN、MN和HN处理的1.02倍;4)氮添加促进了凋落枝中的C元素和凋落叶中N元素的释放,并且随着氮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有所增强,而对K、Ca、Mg元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氮添加对凋落枝的分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氮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而对凋落物叶的分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体而言,氮添加对马尾松凋落物枝和叶的分解有不同的影响且与凋落物的初始元素含量有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武广源   田玲玲   张运林   刘璐  
【目的】凋落物含水率的高低,决定林火发生的可能性和火行为指标,对预测森林火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缩短预测步长是提高含水率预测精度的重要途径,但步长过小,则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选择合适的步长来预测凋落物的含水率,对于研究步长对预测凋落物含水率的准确度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本研究以西南林区常见的阔叶树白栎和针叶树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在森林防火期以1 h为间隔监测凋落物含水率,得到不同的步长含水率变化情况,对变化情况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选择气象要素回归法和直接估计法建立预测模型,确定最适宜的步长预测含水率。【结果】1)监测步长低于4 h时,基本能够反映凋落物含水率日动态变化情况。2)随着采样时间延长,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与凋落物含水率的相关性先增加后下降。白栎凋落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主要受空气温湿度的影响,而马尾松凋落物含水率的变化则主要受风速的影响。3)对于气象要素回归法,两种不同类型的凋落物选择不同步长时的含水率预测精度都没有显著差异;对于直接估计法,白栎凋落物含水率以1 h为步长时预测精度显著高于其他步长,而不同步长对马尾松凋落物则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本研究得到的步长适用于西南林区典型凋落物含水率预测,有利于理解凋落物含水率动态变化,对构建凋落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和火险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勇  李国雷  
2005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采用网袋法,比较21、29、36年生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分解速率、基质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所观测的14个月内,不同林龄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差异较小,均呈快—慢—快的规律,翌年5至7月份凋落物分解速率低于2005年同期的分解速率。21 a、29 a、36 a油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分别为26.97%、26.10%和23.96%,半分解周期分别为2.21 a、2.29 a和2.54 a,周转期分别为9.54 a、9.91 a和10.94 a。凋落物分解速率、半周转期、周转期失重率仅在0.1水平上差异显著。林龄对叶凋落物N影响最大(P=0.004),对粗灰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晓改  周本智  肖文发  
通过文献收集法对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主要分布区凋落物产量、养分含量和养分归还量进行分析,以研究我国马尾松林主要分布区凋落物养分动态和区域特征,以期在区域尺度上为马尾松林生产经营和生态管理提供更全面和更具普遍性的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产量差异显著,并随林分龄级而异,10~20、20~30a龄级马尾松林凋落物产量差异较0~10、30~50a龄级马尾松林凋落物大,产量最高地区的10~20、20~30龄级林分分别是产量最低地区同一龄级的2.93、2.74倍,30~50a生林分产量最高地区仅是最低地区的1.37、1.63倍;凋落物不同养分含量差异显著,三峡库区N元素含量较高,福建三明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嘉雯  李吉跃  何茜  苏艳  刘效东  邱权  林娜  
[目的]研究土壤养分和地被层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差异,为马尾松人工林营林措施及地力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鼎湖山两种典型林型(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黧蒴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0~60cm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地被层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差异,探索凋落物质量如何影响土壤养分。[结果]1)林型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硫酸根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土壤全磷、交换性K+、Ca~(2+)和Mg~(2+)有极显著影响(P<0.01),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除硝态氮含量和交换性H~+含量以外)均高于纯林。2)相同林型不同土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极显著(P半分解层>腐殖质层。4)土壤养分与地被层凋落物质量的RDA分析表明,0~10 cm土层土壤养分与腐殖质层有机碳呈极显著负相关(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希平  王妍方  杨晓军  胡晓  
干形生长模式的研究对于把握树木的生态特性、估算树木生物量、构建树木形态结构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采用每木调查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马尾松幼树的树高生长、地径生长、侧枝长度与相对光照强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当光照环境较好且初始树高较高时树高生长较快,而当处于较弱的光照强度环境,马尾松幼树相对于地径生长会优先促使树高生长,从而其干形变得更细长,依靠光照强度树木生长与干形的变化较大,且在相对光照强度达40%以上时存活率较高。因此,可推测马尾松幼树具有典型的先锋树种的特性,且光照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干形生长模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石德  
在未来气候变化中严重干旱事件将更加频发,这势必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施加重大影响。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仪测定木荷Schima superb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混交林的土壤呼吸,分析延长干旱及土壤重新获得降水后,土壤呼吸及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探讨土壤呼吸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机制,有助于弄清土壤呼吸对未来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机制。设计了4种不同的处理方式:①零降水去除凋落物(NPNL);②零降水保留凋落物(NPCL);③自然降水去除凋落物(CPNL);④自然降水保留凋落物(CPCL)。结果表明:在零降水条件下,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仅为8.6%,显著低于同期自然降水(...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褚欣  潘萍  郭丽玲  宁金魁  欧阳勋志  吴自荣  
根据飞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的林木密度,将林分分为Ⅰ组(9001 500株·hm(-2)),Ⅱ组(1 5002 100株·hm(-2)),Ⅲ组(2 1002 700株·hm(-2)),Ⅳ组(2 7003 300株·hm(-2))等4个密度组,并分别各密度组设立标准地调查和样品测定,分析比较其凋落物和土壤的持水性能。结果表明:(1)各密度组凋落物储存量都表现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凋落物总储存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均为密度组Ⅱ>密度组Ⅲ>密度组Ⅰ>密度组Ⅳ,最大值分别为4.26,1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