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0)
- 2023(7423)
- 2022(6115)
- 2021(5789)
- 2020(4639)
- 2019(10510)
- 2018(10502)
- 2017(17843)
- 2016(11210)
- 2015(12641)
- 2014(12996)
- 2013(11925)
- 2012(11573)
- 2011(10775)
- 2010(11349)
- 2009(10455)
- 2008(10828)
- 2007(10115)
- 2006(9285)
- 2005(8686)
- 学科
- 济(41782)
- 经济(41737)
- 管理(25508)
- 教育(20343)
- 业(20265)
- 中国(17446)
- 企(16560)
- 企业(16560)
- 方法(14442)
- 学(14113)
- 地方(12870)
- 理论(11850)
- 数学(11500)
- 数学方法(11193)
- 农(10354)
- 业经(8309)
- 地方经济(8299)
- 财(8009)
- 教学(7963)
- 发(7835)
- 制(7559)
- 和(6858)
- 农业(6849)
- 融(6701)
- 金融(6699)
- 环境(6671)
- 发展(6342)
- 贸(6245)
- 贸易(6241)
- 展(6217)
- 机构
- 大学(168190)
- 学院(160899)
- 研究(62945)
- 济(53163)
- 经济(51608)
- 管理(49158)
- 理学(41367)
- 中国(40813)
- 理学院(40595)
- 科学(40305)
- 管理学(39336)
- 管理学院(38998)
- 京(38523)
- 范(35564)
- 师范(35343)
- 教育(33314)
- 所(33174)
- 研究所(30207)
- 师范大学(29141)
- 江(27917)
- 中心(26443)
- 财(26283)
- 农(25432)
- 北京(25198)
- 院(22247)
- 州(22135)
- 业大(21819)
- 技术(21246)
- 财经(20536)
- 农业(19961)
- 基金
- 项目(99551)
- 科学(79452)
- 研究(78221)
- 基金(68248)
- 家(59832)
- 国家(59206)
- 科学基金(48795)
- 社会(46735)
- 教育(43853)
- 社会科(43819)
- 社会科学(43806)
- 省(40457)
- 划(36773)
- 基金项目(34616)
- 编号(33799)
- 成果(31931)
- 自然(29745)
- 自然科(29032)
- 自然科学(29019)
- 自然科学基金(28466)
- 课题(27795)
- 资助(27461)
- 重点(24985)
- 发(23456)
- 年(23075)
- 部(23071)
- 规划(21141)
- 创(20152)
- 性(20132)
- 项目编号(20002)
共检索到263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武秀霞
同情性理解是一种开放性的、温暖的认同心理或意向,是将他者、它物吸纳于自我心灵,又把自己融入他者之中的理解和接纳的方式。同情性理解以同情作为约束条件,它往往意味着一种关心,一种爱护,一种兴趣,一种助益意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与行动偏离往往导致三种困境,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困境、教师规定性角色与日常生活角色的协调困境以及受限的教育与多元、不确定的环境的顺应困境。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参与教育活动的人其态度、思维和方法的转变。同情性理解则在其中显现了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
理解 同情 同情性理解 教育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武秀霞
一流的教育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同情精神,进而根本上是一种同情性的教育。同情性教育需要教育者用深厚的同情精神去成就。对教育者而言,要以深厚的同情精神感染学生,能够收缩自己而主动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帮助学生充分施展个性内涵等。为此,实践中应坚守四种立场,即有交换的关系立场、有边界的助益立场、有伦理关怀的旁观者立场、有接纳的主体立场。
关键词:
教育者 同情 立场 同情性教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振羽
马克思把《资本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分裂为二重性,生产产品的劳动不分裂为二重性;马克思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区分开;马克思揭明生产商品的劳动不是在交换过程中而是在生产过程中分裂为二重性;马克思所发现的劳动二重性是物质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非物质生产的劳动被排除在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武秀霞
同情既是一种开放、温暖的认同心理或意向,也是将他者、他物吸纳于自我心灵,又将自我融入他者之中的理解和接纳的方式。同情性教育可以被概括为"以同情的态度行教育,用同情的方式育同情"。对同情之生成条件的整体把握,有助于辨别同情精神之根本、理解同情性教育的精神追求。同情性教育寻求的关系平衡并非基于一般层面而言的,而是与同情内在的条件性因素相呼应,注重心灵、情感、想象、感知等的互通,力求在具象与抽象、情感与理性、个体性与向他性之间达成平衡。
关键词:
同情 同情性教育 关系 平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广
王安石的理财思想主要是理财的重点在于生财,在取财和用财方面应以义理财,理财必须重视财务行政机构的改革等。王安石的理财思想对于指导现代经济管理、广开财源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对于指导现代企业树立遵守道德规范、讲求诚信的经营理念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构建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具有借鉴作用,对于指导当代政府和企业机构改革具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
王安石 理财思想 以义理财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明生
刘少奇论消费及其现实意义李明生一、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尊重人民的市场选择1、社会主义改造胜利以后,刘少奇同志认为战时的物品配给制已完成历史使命,他主张按人民的消费需要进行生产,尊重人民的市场选择。刘少奇同志的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1956年1月4日写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定仁 赵昌木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 ,其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讲授为辅 ;博约结合 ,精思善疑 ;注重学术交流 ,提倡论辩争鸣 ;德行与学问并重 ,做人与治学结合。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改进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书院 教学特点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宁娟
知识是课程的本质性存在,这已被课程自身的发展所证实,也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一种不言自明的需求。知识与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经验不是知识,更不能代替知识在人类进步和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强调课程的本质性存在,并不等于忽视学生的经验,禁锢学生的主体发展。课程研究之所以不止一次的对“课程本质是知识”这一问题提出质疑,其关键问题是只看到了知识于人的客体存在,却忽视了课程以知识的存在而存在的事实,同时还在于其夸大了课程在实现一定社会教育目标的可能性。在理论上理清这些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彰显课程的本质性存在,尤其在我国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知识 经验 本质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龙年
新中国成立后 ,叶圣陶给全国各地师生写了大量书信 ,这些书信成了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他的语文教育书简内容涉及面非常宽广 ,几乎涵盖了他语文教育思想的各个方面。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 ,对推进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语文教育 书简 语文教师 教学思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楠楠
布洛赫把乌托邦看成一种存在于人内心之中的主观精神,能够唤醒人内心最本质的追求,引起人对生活困境和社会阴暗的修正与反抗。乌托邦精神是以现实为落脚点,从实际出发而展开的一系列美好憧憬,能够打破现实世界给人带来的沉重枷锁,促使人自由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关键词:
“乌托邦” 现实性 批判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辉 安素霞
马克思商品二因素理论,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物。撇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对于分析我国现实商品生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商品交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商品二因素理论 现实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秋芬 刘健儿
凯兴斯泰纳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然而其教育思想中的教师观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关注。凯兴斯泰纳教师观的主要内容有:知识不能成为评价一个人是否是教师的惟一标准,一个仅仅具有一些理论知识的人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教师,判断一个教师是否合格更应该从实践的角度,教师应该是一个"实践的教育者";教师应具有爱的倾向与热情、教育机智、对个性诊断的能力、人格影响力等素质。凯兴斯泰纳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鹏举
“两个大局”构想是邓小平把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提升到现代化建设全局高度观察的科学设想 ,它们前后衔接 ,统一于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目标 ,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加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