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5)
- 2023(6926)
- 2022(5791)
- 2021(5075)
- 2020(3993)
- 2019(9128)
- 2018(8883)
- 2017(16510)
- 2016(9016)
- 2015(10060)
- 2014(9978)
- 2013(10082)
- 2012(10024)
- 2011(9416)
- 2010(9609)
- 2009(8828)
- 2008(8577)
- 2007(7860)
- 2006(7363)
- 2005(7067)
- 学科
- 济(45162)
- 经济(45118)
- 业(21810)
- 管理(21311)
- 地方(17279)
- 中国(16654)
- 企(15167)
- 企业(15167)
- 农(13436)
- 方法(11217)
- 业经(11136)
- 地方经济(9915)
- 学(9618)
- 农业(9532)
- 发(9424)
- 数学(9252)
- 数学方法(9145)
- 融(8856)
- 金融(8856)
- 银(8541)
- 银行(8510)
- 行(8400)
- 贸(7850)
- 贸易(7837)
- 制(7761)
- 易(7481)
- 环境(7423)
- 财(7393)
- 发展(7033)
- 展(7009)
- 机构
- 学院(133713)
- 大学(131956)
- 研究(57230)
- 济(55336)
- 经济(54076)
- 管理(44204)
- 中国(43197)
- 科学(36383)
- 理学(36225)
- 理学院(35679)
- 管理学(34988)
- 管理学院(34756)
- 所(31159)
- 京(31045)
- 农(29362)
- 研究所(28099)
- 财(24917)
- 中心(24805)
- 农业(23097)
- 江(22916)
- 业大(21308)
- 院(20949)
- 北京(20508)
- 省(19863)
- 范(19814)
- 师范(19510)
- 州(18519)
- 财经(18413)
- 科学院(17967)
- 经济学(16643)
- 基金
- 项目(83985)
- 科学(64867)
- 研究(60136)
- 基金(58010)
- 家(52593)
- 国家(52091)
- 科学基金(42520)
- 社会(36937)
- 社会科(34920)
- 社会科学(34913)
- 省(34561)
- 基金项目(29774)
- 划(29445)
- 自然(27272)
- 教育(26592)
- 自然科(26592)
- 自然科学(26582)
- 自然科学基金(26095)
- 发(25445)
- 资助(24256)
- 编号(23863)
- 发展(20108)
- 成果(20104)
- 重点(19956)
- 展(19745)
- 课题(18776)
- 部(17498)
- 创(17434)
- 计划(16506)
- 创新(16375)
共检索到228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进社 李贵才 张华
交通技术进步与集聚经济在大城市中发生了良性互动,区际交通的改善也有利于大城市,使大城市继续增长。同时,大城市更倾向于对污染物治理付出更多的努力。大城市也不断地进行产业和空间调整,产业向高级服务业并向市中区集中。市中区成为城市地区的轮轴,周围的地方如同车轮,市中区与其周围通过像辐条一样的联系相互拉紧,城市发展在地域上呈同心扩展。在当今,同心扩展要强于走廊发展。从较大尺度上看,大范围走廊上的大城市,发展的趋势会更好些。大都市区中放射出的一些交通干线发展成经济走廊的可能性会增强。美国和德国的一些城市发展被用作这些论点的例证。这些结论为以都市区为对象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新的内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小曙 田文祝 郭庆铭
穗港城市走廊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的核心及“主街道”,文章采用城镇用地的综合扩展系数分析走廊内各市、区、镇的城镇用地扩展类型,将穗港城市走廊划分为剧变型、强扩展型和弱扩展型三种变化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城镇用地扩展的空间结构特征为“一轴两强三弱五中心”的空间格局。
关键词:
穗港走廊 城镇用地 扩展类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伏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梁峰 石培基 李骞国
绿洲城市是干旱区生产生活的集聚中心,也是人地关系最为敏感的区域。研究绿洲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对于掌握干旱区城市空间扩展规律,因势利导地引导城市空间向合理的空间形态模式演进,推进绿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张掖市地形图和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城市建成区用地信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张掖城市扩展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66年以来,张掖城市空间扩展迅速,当下的城市建成区面积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倍;(2)张掖城市空间扩展经历了由慢到快的扩展过程,这符合我国城市扩展的一般规律;(3)张掖城市空间扩展是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交通设施条件和政府行为引导等多重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不同时期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不同。
关键词:
绿洲城市 城市空间扩展 驱动机制 张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明洪
"藏彝走廊"是我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民族走廊,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联结我国西北、西南,纵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印缅孟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从统筹西藏与四省藏区协调发展出发,变民族走廊、文化走廊为经济走廊,建成联结西北西南跨国经济通道,拱卫西南边疆特别是西藏,横跨五大藏区,聚合藏、彝、羌等30多个少数民族的走廊型经济带。从实践上看,国家实施相关政策已经做出了前期探索。推动"藏彝经济走廊"建设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定位,建立产业支撑,交通、城市建设先行,内外协作与协同机制以及给予政策支持。
关键词:
西藏 四省藏区 统筹协调 藏彝走廊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永治 林宏东
从沙产业的地位与概念出发,通过对甘肃河西走廊沙区沙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分析,提出应以沙产业为依托,把沙产业理论和开发技术运用到河西走廊沙产业中去,把生态建设与沙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开发河西沙区资源的巨大潜力,使沙产业为沙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提高沙产业对沙区的经济贡献率。
关键词:
沙产业 发展历程 带动效果 关键与前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子丹 袁永
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推动广州、深圳和东莞协同创新,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科技创新发展。研究美国128号公路和101号公路的发展历史和成功因素,分析广州、深圳和东莞所具备的建设科技创新走廊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并对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荣成,车晓翠,修春亮
辽西走廊地带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纽带,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一环,其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意义重大。在充分研究辽西走廊地带的区域特征基础之上,分析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的发展特点,探讨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若干构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健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将会激励更多过去位于全球化发展边缘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纳入世界经济系统之中,并强化彼此之间的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联系。通过密切经贸往来和快速交通组织,沿线许多节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将形成更大范围带状城市聚落系统,将此命名为"丝路城市走廊"。基于以上发展猜想,从理论起源、内涵与定义、战略价值、发展论证等方面对"丝路城市走廊"进行研究,采用归纳和演绎方法,根据六大经济走廊的城市发育基础和要素流通现状,结合国内城市群与六大经济走廊联系的情况,提出多条初步成型的"丝路城市走廊"。认为"丝路城市走廊"具备新的全球化框架和内涵,有助于兼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规划,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普遍由数量型转为价格型。"利率走廊"作为一种全新的货币调控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走廊主要包括对称利率走廊与地板系统两种模式。我国央行也在探索新型的货币政策,建立利率走廊。通过对利率走廊理论模型及后期发展、利率走廊相关热点问题如最优利率走廊、与公开市场业务的比较、利率走廊与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关系等进行评述,并指出利率走廊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利率市场化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林枫
一、成绩江西省实施昌九工业走廊发展战略已届一年,成绩显著,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走廊内成立了昌北,共青、八里湖等一大批开放开发区,开发区的管理机构已经初步健全,并开始正常运转;(2)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九江长江大桥、昌九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海贤
本文从交通与城镇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分析了城市群地区、轴线地区、大都市区内区域交通与城镇互动的一般规律,认为在高度城市化的发展走廊沿线,区域交通与城镇群体空间发展相互促进。在城镇群体空间形成发展初期,区域综合交通组织以完善城镇之间的联系为核心,同时城镇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交通走廊的形成;在城镇群体空间走向成熟过程中,区域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对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和城镇空间紧凑发展、集约利用资源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推动了多中心大都市区、网络化的城市群、城市带的形成和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体规划,它必将对我国经济新格局的形成产生积极的、重大的影响。当历史跨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直接推动下,中华大地上已呈现出了沿海、沿江、沿边、沿主要交通通道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态势,并构成了保税区、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等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庆文
广西河池黔桂经济走廊的建设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但其发展还存在着经济总量小、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各县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本文认为,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将"南丹-金城江-宜州"作为走廊经济发展的重点开发"核",以发展工业、服务业为主,而环江、罗城属于禁止开发区,应组成另一个"核",以发展农业、生态业为主,最终构造出黔桂经济走廊的"双核"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交通经济走廊 黔桂经济走廊 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