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5)
2023(12003)
2022(9687)
2021(8752)
2020(7572)
2019(16948)
2018(16949)
2017(32225)
2016(18407)
2015(21124)
2014(21533)
2013(21168)
2012(20009)
2011(18121)
2010(18609)
2009(17452)
2008(17982)
2007(16588)
2006(14525)
2005(13312)
作者
(58138)
(48900)
(48639)
(46463)
(31018)
(23548)
(22167)
(19050)
(18401)
(17565)
(16895)
(16571)
(15708)
(15620)
(15383)
(15160)
(15125)
(14467)
(14218)
(14065)
(12287)
(12286)
(12093)
(11108)
(11060)
(11022)
(11006)
(10874)
(10075)
(10025)
学科
(81394)
经济(81313)
管理(48556)
(45673)
(35744)
企业(35744)
方法(34290)
数学(29497)
数学方法(29063)
(23074)
中国(22022)
地方(19969)
(19169)
(17749)
业经(17590)
农业(15330)
(14570)
(14539)
贸易(14534)
(14031)
理论(12848)
(12340)
银行(12283)
(12271)
(12209)
金融(12205)
(11683)
环境(11235)
地方经济(11103)
(10571)
机构
大学(277641)
学院(276247)
(107754)
经济(105243)
研究(100721)
管理(97100)
理学(82696)
理学院(81572)
管理学(79653)
管理学院(79138)
中国(74304)
科学(65857)
(60977)
(55678)
(54608)
研究所(49762)
(49088)
中心(45773)
业大(44828)
(44375)
农业(44361)
(39346)
师范(38912)
财经(38864)
北京(38485)
(35655)
(35376)
(35017)
经济学(33207)
(31715)
基金
项目(179929)
科学(138725)
研究(127529)
基金(127424)
(113391)
国家(112485)
科学基金(93372)
社会(78308)
社会科(73961)
社会科学(73935)
(71493)
基金项目(67187)
(60778)
自然(60741)
自然科(59299)
自然科学(59274)
教育(58974)
自然科学基金(58171)
资助(52352)
编号(52111)
成果(44232)
重点(41803)
(40063)
(38992)
课题(37225)
(36216)
科研(34728)
计划(34347)
创新(34099)
大学(32658)
期刊
(123085)
经济(123085)
研究(79086)
中国(56284)
学报(52406)
(51541)
科学(44859)
(38508)
大学(38097)
学学(35799)
农业(35009)
管理(34790)
教育(32516)
(24347)
金融(24347)
技术(24253)
业经(19484)
财经(19405)
(19209)
经济研究(19019)
问题(16801)
(16766)
(15966)
图书(15028)
(13950)
技术经济(13889)
业大(13726)
统计(13634)
资源(13359)
科技(12680)
共检索到418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家勇  陈学宽  吴才文  范源洪  赵俊  赵培方  杨洪昌  
对云南省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2005~2006年)的14个品种进行同异法分析及其联系势测验,结果表明,Q170、云蔗99-596、Q141、Cp85-1308、云蔗98-236、云瑞99-113等6个品种与理想品种的联系度在0.7254~0.8712,综合表现优良,可考虑给予示范、繁殖推广。其余品种表现一般或较差,需进一步试验观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学宽  刘家勇  赵培方  赵俊  昝逢刚  
利用方差分析、AMMI(主效可加互作乘积)分析及双标图、品种及环境稳定性参数(DiJ)等分析,对2008-2009年13个甘蔗品种在云南6个试点的2年新植一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蔗茎产量和产糖量进行基因环境互作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甘蔗产量和甘蔗产糖量的基因型、环境、年份等方差达极显著水平,基因×环境×年份互作方差达显著水平。基因×环境互作的不显著,说明进行AMMI分析的必要性。AMMI双标图及稳定性参数分析表明,参试品种v13(ROC22-CK)、v1(YZ99-91)、v5(YZ03-103)蔗茎产量和产糖量都较稳定。品种v11(DZ03-83)、v13(ROC22-CK)、v5(YZ0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晓蔓  傅漫琪  王小慧  陈阜  
为探究中国甘蔗生产的时空变化及区域优势,基于1985—2018年全国各省(不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及各县的甘蔗生产数据,分析我国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量化种植面积、单产及互作等因素对甘蔗产量的贡献率,同时评估全国甘蔗生产的优势度。结果表明:1)1985—2018年,中国甘蔗种植面积先增加后下降,产量和种植面积变化趋势一致,主要集中在桂中南、滇西南、粤西和琼北等区域;2)在我国甘蔗种植区域内,近50%的县种植面积和产量降幅均>50%,42%的县单产增幅>50%;3)中国甘蔗产量贡献长期表现为种植面积主导,2010—2018年单产主导比例下降约5%;4)2010—2018年,中国甘蔗的生产优势地区一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和广东省。2001—2018年,国内原料蔗生产的高成本和国外进口食糖的低价格造成我国食糖供给失衡、企业亏损,严重限制了甘蔗产业的发展。因此,应合理布局甘蔗种植面积、提高甘蔗单产、积极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等,以降低甘蔗的生产成本。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边芯  安汝东  杨李和  桃联安  董立华  周清明  段惠芬  朱建荣  孙友芳  经艳芬  
采用同异分析法对参加国家第六轮甘蔗区域试验的13个品系在云南瑞丽点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异分析评价为优秀的是闽糖95/261、福农02/3924、福农99/20169和粤甘16号4个品系,良好的是粤甘18号、闽糖96-6016、赣南99-591、云蔗99-91、粤糖93-159(CK2)和桂引6号(B8)6个品系,表现一般的是Rb76-5418、桂辐98-296和ROC16(CK1)3个品系。在同异分析评判优良的10个品系中,除桂引6号(B8)外,其余8个品系的综合表现均优于当地大面积栽培品种粤糖93-159(CK2),可在生产上示范应用;在全国种植面积排第二位的ROC16(CK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俊  张华  徐良年  吕建林  陈如凯  
利用CI-301PS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152个甘蔗品种资源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甘蔗品种间光合性状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对152个甘蔗品种资源的光合性状进行聚类和判别分析,将152个品种分为7大类,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判别分析选出对甘蔗光合性状数值分类有显著影响的3个光合参数,建立了7个判别能力较高的判别模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昆  吴才文  覃伟  赵培方  刘家勇  蔡青  
关键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勇生  吴文龙  刘福业  潘方胤  沈万宽  邓海华  
针对广东省2004-2005年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应用Tai氏方法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交互效应的结果表明,粤糖96-86高产、适应性强、稳定性好,居于首位;粤糖95-168和ROC22高产但适应性较低,粤糖96-24、粤糖97-64和ROC10低产但适应性强,粤糖96-177产量低而且适应性差,它们的稳定性表现不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本辉  
广西是全国的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 ,针对高产高糖甘蔗品种少 ,单产及含糖量较低的状况 ,在广西 1 6个县实施《广西 1 0 0万亩甘蔗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开发研究》项目 ,取得的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筛选出甘蔗良种 5个 ,实施甘蔗良种良法面积1 1 2 .76万亩 ,新增农业产值 2 .81亿元 ,新增工业产值 5.2 9亿元 ,新增财税 0 .75亿元。本文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阐述了筛选甘蔗良种和应用良种配套栽培良法 ,大面积甘蔗单产和蔗糖分均获得显著提高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广西蔗糖生产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月桂  吴建涛  刘副业  吴文龙  潘方胤  彭立冲  郑泽军  杨俊贤  
以甘蔗新品种粤糖04-252为材料,分析了其蔗茎产量、含糖量和蔗糖分丰产性和稳产性,同时对其对其蔗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之间进行了等级结构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粤糖04-252蔗茎产量、含糖量以及各期甘蔗蔗糖分均高于ROC22,稳产性能比ROC22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适应性较广。产量结构分析表明,公顷产蔗量在100~110 t之间的较合理群体结构为有效茎数在7.0~7.8万条/hm2、茎长在229.0~279.0 cm、茎径在2.55~2.95 cm。相关分析表明,蔗茎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茎径、茎长和有效茎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诗童  贤武  周会  梁强  桂意云  杨荣仲  
采用100对SRAP引物对35个不同耐寒甘蔗品种进行了标记,并筛选出了72对多态性较好的SRAP引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72对引物共扩增出1241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7.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9.36%。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773~0.7264之间,平均为0.6340。聚类分析表明,35份甘蔗品种可分为5个类群,聚类分析结果不能反映供试材料的地域特性;同时,耐寒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分散于4个类群中,说明聚类分析并不能把耐寒性好的品种聚成一类;而两三个耐寒性较差的品种能够聚在一起,说明SRAP标记对耐寒性较差的品种的聚类起到较好的作用。SRAP标记在甘蔗耐寒性研究上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万宽  郑学文  陈仲华  龙超文  黄国庆  邓海华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是一种世界性的危害性较严重的甘蔗病害,其较有效的防治方法是种植健康种苗。为了评价甘蔗健康种苗的田间效果,本文进行了粤糖00-236健康种苗与其普通种茎苗新植田间比较试验,并应用斑点酶链免疫试验(Dot Blot Enzymelinked Immuno Assay,DB-EIA)对种苗RSD病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粤糖00-236健康种苗较其普通种茎苗蔗茎产量增产10.6%(达显著水平,小区试验)和9.1%(大面积示范),甘蔗蔗糖分提高0.26个百分点,且萌芽快,萌芽率较普通种茎苗提高22.94个百分点(达显著水平),粤糖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直  林兆里  罗俊  张华  
【目的】甘蔗纤维组分的含量与分布比例是决定甘蔗茎秆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分析甘蔗纤维组分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筛选出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品种,对解决甘蔗机械化收获过程中难以控制收获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万用试验机测定了5 个常见甘蔗品种(柳城05136号、粤糖94-128号、桂糖42号、福农41号、热甘1号)蔗茎的弹性模量,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进行定量测量。【结果】弹性模量、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均显著。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9.78%~49.10%、18.74%~23.63%、18.16%~24.01%。并且对不同部位处弹性模量的分析发现,蔗皮>蔗皮结>蔗芯结>蔗芯。相同品种中四个部位处的弹性模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相关性方面甘蔗蔗芯弹性模量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显著相关,而蔗皮的弹性模量则与纤维素含量显著相关,木质素含量则与蔗茎弹性模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植物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含量对甘蔗力学性能具有积极作用,选取高纤维组分的甘蔗品系将更有利于甘蔗种植过程中的抗倒伏与抗虫害,并对机械化收获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申彪  
作者应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省市投资环境指标体系,并利用全国31个省份的有关数据对各主要省份进行了投资环境评价,还通过人均利用外费额对此评价进行了验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学宽  刘家勇  范源洪  吴才文  赵俊  赵培方  
利用AMM I(主效可加互作乘积)模型及双标图、Di(品种稳定性参数)以及相应表现型值与Di值的聚类分析,对2005~2006年14个甘蔗品种云南5个试点的2年新植1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基因环境互作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产量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显著,稳定性好的品种有云瑞99-113、德蔗93-94等;甘蔗糖分与环境互作效应较小,稳定性好的品种有云瑞99-113、云蔗98-236等。②根据AMM I双标图,提出了参试品种在参试点的适应性。③根据平均产量和糖分及其Di值聚类分析,参试品种可分为5类。基于AMM I的互作稳定性分析和聚类分析为蔗区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祝遵凌  曹福亮  孟凡军  郁万文  
以黄叶银杏新品系‘万年金’Ginkgo Biloba L.‘Wannianjin’嫁接苗为试验材料,以绿叶银杏(CKL)为对照,在湖北省安陆市(1#)、江苏省南京市(2#)、北京市四季青镇(3#)进行区域化试验。结果表明:‘万年金’在1#、2#、3#试验地均生长良好,但在3#试验地春季易受风害而出现叶缘枯萎现象;3#试验地‘万年金’全年色相参数b*相对较高;且生长期内叶色Lab值变化频率较1#和2#试验地低,因此在3#试验地‘万年金’观赏期较其他两地长,更适合作为观赏苗木进行推广;在1#和2#试验地‘万年金’的生长期、苗木生长速率、叶黄酮单叶与单枝有效经济产量显著高于3#试验地。因此在1#和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