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
- 2023(1424)
- 2022(1314)
- 2021(1118)
- 2020(1046)
- 2019(2349)
- 2018(2231)
- 2017(3703)
- 2016(2367)
- 2015(2514)
- 2014(2568)
- 2013(2603)
- 2012(2517)
- 2011(2293)
- 2010(2171)
- 2009(1946)
- 2008(1904)
- 2007(1549)
- 2006(1398)
- 2005(1203)
- 学科
- 济(7314)
- 经济(7311)
- 学(5234)
- 方法(4285)
- 业(4005)
- 数学(3916)
- 管理(3912)
- 数学方法(3858)
- 企(3251)
- 企业(3251)
- 水产(2538)
- 动物(1962)
- 地方(1773)
- 动物学(1667)
- 农(1503)
- 财(1499)
- 壤(1480)
- 土壤(1477)
- 中国(1385)
- 环境(1384)
- 贸(1264)
- 贸易(1264)
- 生态(1256)
- 森(1254)
- 森林(1254)
- 林(1224)
- 易(1200)
- 及其(1181)
- 业经(1085)
- 和(1081)
- 机构
- 大学(35262)
- 学院(34758)
- 研究(17715)
- 科学(15324)
- 农(15273)
- 农业(12818)
- 所(11670)
- 中国(11280)
- 研究所(11280)
- 业大(10469)
- 济(9875)
- 经济(9626)
- 管理(8954)
- 室(8637)
- 实验(8503)
- 实验室(8181)
- 理学(7879)
- 农业大学(7840)
- 重点(7783)
- 理学院(7754)
- 省(7744)
- 业(7503)
- 管理学(7420)
- 管理学院(7369)
- 京(7342)
- 院(7183)
- 中心(6802)
- 研究院(6329)
- 科学院(6010)
- 江(5898)
共检索到48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丰 聂鑫 周时强 黄凌风 苏永全 沈国英
1996年5至1997年2月对厦门市同安湾潘涂垦区两口虾池及进水渠道不同形态磷的含量与动态进行了 调查。结果显示,虾池的颗粒磷(PP)含量明显高于邻近内湾,可溶性有机磷(DOP)含量略高于内湾,可溶性无 机磷酸盐(DIP)含量则明显比邻近内湾的低。虾池中的磷主要以PP形态存在(78.25%),DOP、DIP含 量较少(l.82%和6.93%);垦区内湾则是以PP和DIP为主(44.49%和46,39%),DOP所占比例最小 (9.12%)。虾池与垦区内湾不同形态磷的季节变化也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潘涂养殖垦区 同安湾 磷含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苏 赵玉华 王卫民
用配方相同的膨化、硬颗粒和粉状配合饲料分别饲喂斑点叉尾鮰,通过测定养殖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有机物耗氧量(COD)、氨氮(NH3-N)和饲料中总氮与总磷溶失率的变化来说明不同形态饲料对养殖水体中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内,粉料养殖水体中的COD、TP、TN、NH3-N含量均要高于颗粒料和膨化料养殖水体中的COD、TP、TN、NH3-N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粉料>颗粒料>膨化料。饲料中总氮和总磷的溶失率因不同的饲料加工工艺而有较大的差异,粉料组与颗粒料组的总氮和总磷溶失率差异不显著,而此2组与膨化料组的总氮和总磷溶失率差异都极显著,并且粉料的最高,颗粒料的其次,而膨化料的...
关键词:
饲料形态 养殖水体 氮磷含量 溶失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煜 曹煜成 文国樑 王善龙 李卓佳 徐武杰 胡晓娟
为探讨HACH速测法检测对虾养殖水体氮磷含量的可行性,应用HACH速测法和国标法(GB 17378.4-2007)检测对虾池塘水体NH_3-N、NO_2~--N和PO_4~(3-)含量,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及其相互关系;并研究了对虾养殖池塘水样直接过滤测定、过滤低温冻存和低温冻存过滤三种处理方法对NH_3-N、NO_2~--N和PO_4~(3-)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HACH速测法检测NH_3-N、NO_2~--N和PO_4~(3-)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检测结果与国标法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郭莹莹 翟毓秀 张翠 宁劲松 王家林 李敏
研究以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对象、富含镉的鱿鱼膏作为有机镉的添加原料、CdCl2作为无机镉的添加剂,对比研究了镉的不同形态——无机镉和有机镉在对虾体内的蓄积规律及其毒性。结果表明,有机镉和无机镉在对虾体内有相似的蓄积规律,主要蓄积于虾头脏中,在对虾各组织中的镉含量与养殖时间及饲料中镉浓度都呈正相关,相同浓度的两种形态的镉在对虾3种组织中的蓄积趋势基本相似。但同时间点,无机镉实验组在对虾的3种组织中的蓄积量要高于同浓度有机镉实验组。有机镉实验组比无机镉实验组的死亡率略高。此实验旨在为我国养殖水产品的安全生产、保护食用者的健康安全提供一定的科学数据。
关键词:
无机镉 有机镉 南美白对虾 蓄积 毒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玉全 李健 王清印 刘德月
研究溶解氧(DO)含量、养殖密度及两者交互作用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存活率、蜕皮率、摄食量及饵料转化率(FCE)的影响,同时通过生产试验探讨中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养殖密度显著影响中国对虾的体重增长量、存活率和体长增长量,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50尾/m3组(LSD,0.032 8 g.d-1,91%和0.041 5 cm.d-1)、200尾/m3组(MSD,0.030 0 g.d-1,61%和0.040 3 cm.d-1)、600尾/m3组(HSD,0.021 0 g.d-1,39%和0.034 8 cm.d-1)。养殖密度对中国对...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志辉 马杭柯 张培 徐莞媛 孙金秋 阎斌伦 张庆起 高焕
为探讨不同养殖密度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生长、存活以及水体氨氮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设置4个密度梯度(600尾·m~(-3)、900尾·m~(-3)、1 200尾·m~(-3)、1 500尾·m~(-3))对脊尾白虾进行养殖实验,测定脊尾白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及水体氨氮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4个养殖密度(600尾·m~(-3)、900尾·m~(-3)、1 200尾·m~(-3)、1 500尾·m~(-3))条件下水体氨氮含量均值分别为0.61 mg·L~(-1)、0.85 mg·L~(-1)、1.15 mg·L~(-1)、1.49 mg·L~(-1),即随养殖密度升高氨氮含量逐渐增加,且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水体氨氮含量随养殖周期的延长呈现升高的趋势。4个养殖密度(600尾·m~(-3)、900尾·m~(-3)、1 200尾·m~(-3)、1 500尾·m~(-3))条件下脊尾白虾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5.40%、4.55%、4.01%及3.63%,存活率分别为86.11%、86.67%、81.82%及72.22%,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与养殖密度成负相关关系,且两个指标各组之间大部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为探索脊尾白虾的最适工厂化养殖条件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脊尾白虾 养殖密度 生长 氨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永士 臧维玲 戴习林 侯文杰 张煜 杨明 丁福江
在不换水、不用药条件下,在室内采用相同规格(3.50 m×7.15 m×1.20 m)水泥池和相同养殖密度300 ind/m3,分别以水位40、80、110 cm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81 d,研究不同养殖水位(水量)下凡纳滨对虾的生长与养殖系统的氮、磷收支。结果表明:40 cm水位试验组成活率、单位体积水体产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个组单位面积水体产量两两间差异显著(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春华 徐志标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沈春宁 蒋增杰 崔毅 陈碧鹃
根据2004年8月~2005年5月4个航次对唐岛湾网箱养殖区海水营养盐(NH4+-N、NO3--N、NO2--N和PO34-P)含量的监测结果,分析讨论了其含量变化特征,并利用一种新的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评价了唐岛湾的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区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含量随养殖进程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受网箱养殖活动和浮游植物生长状况的综合调控;养殖区N/P值的年平均值为46.45,表明网箱养殖区水体缺磷,春、秋、冬季都以磷为浮游植物繁殖生长的限制因子,春季尤为严重。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为:除春季达到磷限制中度营养水平外,其他季节均处于贫营养水平,表明该养殖区的营养水平较低,水质质...
关键词:
氮 磷 潜在性富营养化 唐岛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凤武 徐彩瑶 濮励杰 陈一铭 王小涵
研究目的:分析沿海围垦活动下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研究方法:以江苏省东台围垦区为研究区,基于时空替代法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研究结果:在60年的围垦开发活动影响下,(1)0—100 cm土壤TOC含量由0.764 g/kg升至3.660 g/kg,TN含量从0.152 g/kg增至0.534 g/kg,TP含量由0.739 g/kg降至0.681 g/kg,而0—20 cm土壤中TOC、TN和TP含量分别从0.718 g/kg、0.127 g/kg和0.676 g/kg升至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景 蒋新革 何介南 吴立潮 邓艳林 钟杰 肖毅峰
为阐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氮的关系,以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典型植被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定位监测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比较了土壤有机碳与不同形态氮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氨氮含量、硝氮含量呈现出0~20 cm>20~40 cm>60~100 cm>40~60 cm,亚硝氮含量呈现出20~40 cm>40~60 cm>60~100 cm>0~20 cm;相关分析表明有机碳含量与亚硝氮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有机碳含量与氨氮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层次呈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有机碳含量与硝氮含量和全氮含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红雪 吴凤英 陈宇琳 何峥旋 朱巧莲 毛艳玲
以富钾的农业废弃物“烟秆”为原料,研究烟秆生物炭对南方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及对烟草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化学钾肥减量和提升烟草光合作用能力提供依据.采用盆栽试验,以烟草专用肥养分配比(N∶P∶K=12∶7∶22)为参考,设置5个处理:对照(CK)、施化肥(F)、施烟秆生物炭(B)、施烟秆生物炭、施钾量减半化肥(KFB)、施烟秆生物炭、施化肥(FB).烟草收获后,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水溶性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全钾含量,测定烟草生长指标、各器官钾含量、烟叶光合特性指标及叶绿素含量,分析土壤各形态钾与烟草光合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施用烟秆生物炭后土壤pH提升了11.64%~12.98%,土壤速效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且土壤水溶性钾、交换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均显著提高,但对土壤全钾影响作用不显著;烟秆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后,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提升幅度最大,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分别提升了4.09、6.21倍;烟秆生物炭与钾量减半化肥、化肥分别配施后,与仅施用烟秆生物炭相比,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分别提升14.06%~34.99%、6.72%~10.11%,而土壤非交换性钾含量显著降低了4.65%、4.61%;施用烟秆生物炭后,烟草株高、茎围和最大叶面积分别提高了37.02%、29.27%和19.36%,促进烟叶品质指标的增加,但KFB处理的烟草生长状况与正常施钾肥效果接近.随着烟草生长,烟秆生物炭施用能够显著提高烟叶细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增加烟叶SPAD值,钾肥减半施用使烟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了9.61%、3.89%、21.48%.综上所述,烟秆生物炭能够增加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促进烟草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能力提升,增强烟草对钾素的吸收积累,有利于土壤肥力提升和化学钾肥的减量施用.
关键词:
烟秆生物炭 土壤 钾含量 烟草 光合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仝雅娜 丁贵杰
分析1,2代马尾松林地土壤pH值和不同形态铝含量。结果表明:土壤pH值随林龄增加和连栽而下降;交换性铝和可溶性铝含量均随林龄增加和连栽而增加;腐殖酸铝和有机络合态铝含量随连栽而降低;单聚体羟基铝和酸溶无机铝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且对土壤酸化影响不大。
关键词:
马尾松 连栽 铝形态 pH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梅 甘子莹 谭世广 宋秀玲 上官翰婷 丘清燕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不同形态氮(NH_4~+-N、NO_3~--N)对杉木根际土壤氮(N)与磷(P)养分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杉木幼苗在接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Gm)和添加不同形态N(NH_4~+-N、NO_3~--N)后根际土壤N、P养分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结果](1)AMF接种提高了土壤有效P含量,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以及全P含量,与NH_4~+-N处理相比,NO_3~--N处理下AMF对土壤N、P养分的调节作用更显著(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