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38)
- 2023(18156)
- 2022(15554)
- 2021(14563)
- 2020(12125)
- 2019(27103)
- 2018(26988)
- 2017(50992)
- 2016(27901)
- 2015(30827)
- 2014(30194)
- 2013(29217)
- 2012(26524)
- 2011(23853)
- 2010(23642)
- 2009(21900)
- 2008(20803)
- 2007(18142)
- 2006(15609)
- 2005(13184)
- 学科
- 济(99340)
- 经济(99209)
- 管理(81809)
- 业(77509)
- 企(64848)
- 企业(64848)
- 方法(44538)
- 数学(37722)
- 数学方法(37289)
- 农(29706)
- 中国(28026)
- 财(27012)
- 业经(24547)
- 学(24224)
- 技术(21145)
- 制(20828)
- 地方(19904)
- 农业(19887)
- 贸(19149)
- 贸易(19137)
- 理论(18860)
- 易(18573)
- 银(17180)
- 银行(17105)
- 务(17016)
- 财务(16940)
- 财务管理(16911)
- 和(16358)
- 行(16280)
- 环境(16019)
- 机构
- 学院(380775)
- 大学(380538)
- 管理(149916)
- 济(145108)
- 经济(141882)
- 理学(130663)
- 理学院(129181)
- 管理学(126839)
- 研究(126760)
- 管理学院(126157)
- 中国(93127)
- 科学(81844)
- 京(80195)
- 农(69769)
- 财(65740)
- 所(63571)
- 业大(62580)
- 研究所(58539)
- 中心(57712)
- 江(55476)
- 农业(55087)
- 财经(53011)
- 范(50207)
- 北京(49710)
- 师范(49579)
- 经(48294)
- 院(46304)
- 州(44812)
- 经济学(42704)
- 技术(42457)
- 基金
- 项目(270358)
- 科学(211643)
- 基金(194652)
- 研究(194443)
- 家(172258)
- 国家(170789)
- 科学基金(145708)
- 社会(121665)
- 社会科(115031)
- 社会科学(115004)
- 省(107314)
- 基金项目(103753)
- 自然(96387)
- 自然科(94180)
- 自然科学(94152)
- 自然科学基金(92477)
- 划(90579)
- 教育(89535)
- 编号(79356)
- 资助(78251)
- 成果(63347)
- 重点(60599)
- 创(59530)
- 部(58100)
- 发(57327)
- 创新(54988)
- 课题(54701)
- 科研(51831)
- 计划(50151)
- 大学(49697)
- 期刊
- 济(154900)
- 经济(154900)
- 研究(106097)
- 中国(74102)
- 学报(68086)
- 农(62987)
- 科学(59487)
- 管理(54072)
- 大学(50512)
- 财(49550)
- 学学(47751)
- 教育(46064)
- 农业(42908)
- 技术(31906)
- 融(30654)
- 金融(30654)
- 业经(27754)
- 经济研究(25187)
- 财经(25020)
- 业(22381)
- 经(21451)
- 科技(20965)
- 问题(19888)
- 图书(19817)
- 版(19695)
- 业大(18275)
- 技术经济(17438)
- 商业(17293)
- 理论(17154)
- 现代(16266)
共检索到543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焦媛媛 高雪 付轼辉
创新社区中用户群体创新现象十分普遍,对社区运营成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学术界针对这一现象却鲜有相关的理论解释。基于此,本研究基于同侪影响视角探究原本相互独立的用户个体如何聚集为群体并激发用户群体创新行为,同时挖掘用户群体创新行为的内涵和维度。本文基于嵌入式多案例研究并以六个创新社区用户群体的帖子作为资料来源,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编码分析,揭示了“同侪影响→群体认同→群体创新就绪→用户群体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从中提炼出“群体创新就绪”这一新构念;同时解构了用户群体创新行为的内涵及维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静岩 王玉 林莉
互联网技术能够促进开放式创新社区发展,但部分社区未给予企业相应回报。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下社会网络、用户参与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探讨社区网络内部各维度间的联系及其对用户创新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用户创新参与行为对企业社区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小米MIUI社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社区中社会网络三维度相互影响,关系维度对用户创新参与行为有促进作用,认知维度对行为深度具有正向影响,对行为广度具有消极影响。此外,行为深度对企业社区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但行为广度与企业社区创新绩效无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伟 王洋洋 梁若愚 郑庆 邱泽成 安蔚瑾
开放社区中的用户交互反馈是用户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需求满足理论,研究其他用户反馈对个体创新贡献度的影响。结合典型开放式产品设计社区——Local Motors平台,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从数量、质量和情感3个方面研究开放式创新社区中FOU对个体创新贡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馈数量和质量均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反馈次数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反馈率和反馈人员多样性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反馈长度和反馈支持文件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没有影响,正向情感倾向在用户反馈和个体创新贡献度之间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詹湘东
使用组织产品和服务的实际终端用户是开放式创新的创新源。但许多组织缺乏用于理解和采纳终端用户思想的能力,担心失去对创新过程的控制,导致许多组织很难吸收这些创新源。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将终端用户融入组织创新过程的集成模式:优化管理领先用户、采用有针对性的用户工具、有效嵌入人力资源、集成组织与用户创新社区。提出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的领先用户扩散模式。利用对戴尔公司IdeaStorm网站的案例研究,分析基于用户创新社区的各种模式的实施与管理,提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秦敏 梁溯
构建在线产品创新社区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本文在国内外文献分析基础上,从社区用户识别机制角度,归纳分析了基于数量和基于质量的两种社区用户识别机制,分别选择海尔和星巴克在线产品创新社区为调研对象,借鉴亲社会行为理论提出研究假设,收集3个月的客观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基于数量的用户识别机制社区,同行认可和社区形象激励对用户主动贡献行为会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在基于质量的用户识别机制社区,同行认可和社区形象激励分别会对用户主动贡献和反应贡献行为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两种用户识别机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秦敏 梁溯
构建在线产品创新社区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本文在国内外文献分析基础上,从社区用户识别机制角度,归纳分析了基于数量和基于质量的两种社区用户识别机制,分别选择海尔和星巴克在线产品创新社区为调研对象,借鉴亲社会行为理论提出研究假设,收集3个月的客观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基于数量的用户识别机制社区,同行认可和社区形象激励对用户主动贡献行为会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在基于质量的用户识别机制社区,同行认可和社区形象激励分别会对用户主动贡献和反应贡献行为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两种用户识别机制的社区用户活跃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证实了社区用户识别机制对用户贡献行为的影响作用,丰富了在线社区用户行为研究的理论视角,给出了社区管理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嘉兴 王晰巍 李师萌 张柳
[目的/意义]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使用移动社交软件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微信成为我国老年用户群体使用最多的社交软件,研究和分析老年用户群体的微信使用行为成为信息行为分析的新问题。[方法/过程]以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四者和谐的信息生态视角,在UTAUT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老年用户群体的微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以结构方程作为研究方法对数据结果展开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显示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信息技术对老年微信用户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信息人因素对老年微信用户使用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奕莹 戚桂杰
[目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基于互联网的用户生成内容(UGC)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作为新兴的用户创新平台,开放式创新社区(OIC)能为企业提供大量低成本、高质量的UGC。如何有效管理OIC中UGC以推动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实施,成为OIC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方法/过程]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结合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的理论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企业OIC中UGC管理的开放式创新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与建模。[结果/结论]发现企业OIC中UGC的管理过程可分为创意的产生、转化和扩散三个阶段,具体包括创意的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磊 马龙江 彭巍 郑庆 郭伟
群智创新社区是信息化条件下一种新的创新载体和媒介,可以为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活动提供大量创新创意。为了更好地管理群智创新社区和用户,选取Local Motors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用户行为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运用聚类分析,从用户创新能力的角度,对不同创新能力的用户进行识别和划分,得出4种不同创新能力的用户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用户进行了社区影响作用分析。科研成果既可丰富相关理论研究,也可为社区管理者提供实践方略与运营建议,有效提升社区管理水平与创新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声策 翟珈玉 许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社交媒体的介入,用户社区作为用户创新的载体是企业借助用户实现创新的新方法。在用户社区和用户创新相关文献基础上,论文对用户社区的产生与发展、类型及特点、参与者构成和参与过程及其对用户创新产生的影响进行归纳和总结,构建用户社区下的用户创新流程模型,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从用户社区的视角将用户作为创新源,为企业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
用户社区 用户创新 企业创新 用户参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奕莹 戚桂杰
以星巴克的开放式创新社区My Starbucks Idea为例,分别从创意质量和用户行为两个维度,探讨了开放式创新社区中用户生成内容对企业创新的贡献价值。结果表明,创意质量(主要包括信息质量和互动质量)对用户生成内容(UGC)贡献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行为(主要包括创新行为和互动行为)对UGC贡献价值的影响不显著。根据实证结果讨论得出,企业员工在创新过程中更注重社区中UGC本身的内容质量,而对其发布者在社区中的行为表现关注较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奕莹 戚桂杰
以星巴克的开放式创新社区My Starbucks Idea为例,分别从创意质量和用户行为两个维度,探讨了开放式创新社区中用户生成内容对企业创新的贡献价值。结果表明,创意质量(主要包括信息质量和互动质量)对用户生成内容(UGC)贡献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行为(主要包括创新行为和互动行为)对UGC贡献价值的影响不显著。根据实证结果讨论得出,企业员工在创新过程中更注重社区中UGC本身的内容质量,而对其发布者在社区中的行为表现关注较少。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婷婷 戚桂杰 张雅琳 梁乙凯
【目的/意义】开放式创新社区是企业构建的为广大用户提供知识共享与创新想法展示平台的在线虚拟社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维持用户能够持续不断地在平台进行知识共享,提交创意。研究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持续性知识共享行为,有助于帮助企业和开放式创新社区管理用户创新行为,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本文以典型的开放式创新社区——Ideas-Salesforce Success Community为例,对社区中用户持续性发表创意行为数据进行获取整理,通过负二项回归分析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持续性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天梅 徐硕 周鑫雪 郭林林
[目的/意义]开放式创新社区中用户间交互是提升用户创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用户的社会资本对其创意质量的影响以及区分社会资本中与不同类型用户的关系带来的异质性影响非常重要。[方法/过程]以乐高创意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无监督的情感分析技术根据用户评论内容的语言特征对用户进行沟通风格类型划分。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用户创意质量的影响因素模型,探究用户的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结构型、认知型、关系型)对创意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分析用户与不同类型的其他用户(赞美型、建议型、批判型)建立的社会资本联系对创意质量带来的差异性影响。根据乐高社区用户的评论关系建立评论关系网,然后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进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用户的结构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创意质量,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创意质量之间呈U型关系。用户的关系型社会资本对于前者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对于后者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不同类型用户间的认知型社会资本对创意质量体现出异质性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世明 孙菁烩 魏春林
用户参与建筑产品创新或将成为建筑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基础上对建筑业用户参与创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企业文化及其内外创新环境等均影响建筑业产品创新中的用户参与行为,企业应该与用户加大沟通频率,同时应该营造鼓励用户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