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5)
- 2023(14680)
- 2022(12597)
- 2021(11751)
- 2020(9992)
- 2019(22588)
- 2018(22212)
- 2017(43279)
- 2016(22687)
- 2015(24968)
- 2014(23957)
- 2013(23243)
- 2012(20726)
- 2011(18230)
- 2010(18117)
- 2009(17044)
- 2008(16232)
- 2007(14098)
- 2006(12102)
- 2005(10899)
- 学科
- 济(87503)
- 经济(87374)
- 管理(76771)
- 业(73355)
- 企(65489)
- 企业(65489)
- 方法(42146)
- 数学(37328)
- 数学方法(36845)
- 财(32239)
- 务(22888)
- 财务(22832)
- 财务管理(22791)
- 企业财务(21849)
- 农(21506)
- 制(21204)
- 中国(20724)
- 业经(19689)
- 贸(16764)
- 贸易(16756)
- 易(16380)
- 体(14943)
- 银(14120)
- 银行(14110)
- 融(14059)
- 金融(14055)
- 技术(13993)
- 农业(13925)
- 划(13651)
- 理论(13489)
- 机构
- 学院(304385)
- 大学(303523)
- 济(127518)
- 经济(125108)
- 管理(124190)
- 理学(107912)
- 理学院(106939)
- 管理学(105188)
- 管理学院(104609)
- 研究(90843)
- 中国(71719)
- 财(64785)
- 京(60656)
- 财经(51344)
- 科学(50207)
- 经(46733)
- 江(44069)
- 中心(43860)
- 所(41991)
- 业大(39894)
- 农(39494)
- 经济学(39483)
- 财经大学(38503)
- 研究所(37320)
- 北京(37169)
- 范(35942)
- 经济学院(35663)
- 师范(35574)
- 州(34880)
- 商学(34517)
- 基金
- 项目(206350)
- 科学(165820)
- 基金(153881)
- 研究(153857)
- 家(131378)
- 国家(130289)
- 科学基金(115648)
- 社会(100824)
- 社会科(95816)
- 社会科学(95793)
- 基金项目(81330)
- 省(79598)
- 自然(74485)
- 自然科(72835)
- 自然科学(72817)
- 教育(72298)
- 自然科学基金(71511)
- 划(66346)
- 资助(62243)
- 编号(62228)
- 成果(49384)
- 部(46868)
- 重点(45720)
- 创(44411)
- 制(43860)
- 发(42423)
- 国家社会(42054)
- 教育部(41810)
- 课题(41497)
- 创新(41354)
- 期刊
- 济(136452)
- 经济(136452)
- 研究(87368)
- 中国(55749)
- 财(55455)
- 管理(48649)
- 学报(39808)
- 科学(38353)
- 农(35214)
- 大学(32611)
- 学学(30797)
- 融(30546)
- 金融(30546)
- 教育(29852)
- 技术(27218)
- 财经(25938)
- 农业(23693)
- 业经(22850)
- 经济研究(22605)
- 经(22075)
- 问题(17254)
- 财会(16686)
- 贸(15003)
- 会计(14515)
- 理论(14281)
- 技术经济(14222)
- 商业(13809)
- 版(13566)
- 国际(13381)
- 统计(13304)
共检索到443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小刚
在并购重组过程中,上市公司或其实际控制人总是处于主导地位,而中小投资者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为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监管机构强制要求参与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必须进行业绩承诺,并在业绩未实现时给予补偿。这样的措施能否真正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作用呢?特别是并购双方处于同一控制下,资产置入方如果通过资产置换实现了借壳上市,其行为会对中小投资者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文章以佳电股份为案例,分析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在净资产估值、业绩承诺、财务操纵、赔偿投资者等环节与投资者保护问题。并提出了针对同一控制下借壳上市、业绩承诺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同一控制 借壳重组 中小投资者保护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辛清泉 王靖芸
植根于中国证券市场借壳上市的监管背景,本文对借壳公司上市后的会计业绩及其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认为,与借壳交易相伴随的置入资产估值与业绩承诺制度容易导致借壳上市公司在业绩承诺期内有强烈的激励进行会计业绩冲刺,这种短期的业绩冲刺尽管能提升公司会计业绩,但却会阻碍公司的长期发展。本文提供的证据表明,当借壳上市公司处于业绩承诺期之内时,其会计业绩表现格外优秀且远超IPO上市公司。但是,在业绩承诺期结束后,借壳上市公司的会计业绩出现了大幅度下跌并显著低于IPO上市公司。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业绩滑坡现象同借壳交易时置入资产估值、借壳方承诺的业绩水平以及壳公司新股发行定价中的泡沫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借壳上市公司在业绩承诺期内相比于IPO上市公司进行了更大程度的收益增加的盈余管理。最后,借壳公司相比于IPO公司在上市后更可能陷入生存危机。本文为理解监管制度如何塑造公司激励与会计业绩后果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证据。
关键词:
借壳上市 业绩承诺 会计业绩 短期压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罗喜英 曾艳芳
借壳上市的民营企业奥瑞德在业绩承诺期结束后,计提了大额商誉减值,导致业绩承诺期的利润大幅减少。本文对奥瑞德在业绩承诺期间的内部赊销政策变更、业绩承诺期后的商誉减值以及持续的大客户异常巧合交易等事项进行了分析,提出第三方机构谨慎估值标的资产、交易双方制定合理业绩承诺、更加合理的商誉处理方法、监管层加强事前事后监管等建议。
关键词:
借壳上市 业绩承诺 盈余管理 商誉减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夏艳春 王靖芸 林格 刘雨
在借壳交易中,对借壳方(非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执行审计的审计师可以是壳公司(上市公司)的现任审计师,也可以是新任审计师。以2011—2020年完成借壳上市并签订业绩补偿承诺的我国A股借壳交易案件为样本,检验借壳上市审计师选择对借壳公司业绩承诺实现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保留壳公司现任审计师的借壳公司相比,借壳上市交易中选择新审计师的借壳公司更可能在业绩承诺期间精准实现业绩承诺,盈余管理是借壳交易中审计师选择影响借壳公司精准实现业绩承诺的作用渠道。此外,当业绩承诺补偿方式为股份补偿以及借壳交易双方为关联方时,借壳交易中选择新审计师的公司对业绩承诺精准达标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借壳上市交易中选择新审计师的公司更可能在业绩承诺到期后经历业绩滑坡,且大股东更可能在锁定期结束后减持股票。结果表明,与保留壳公司现任审计师的借壳公司相比,借壳交易中选择新审计师的借壳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更严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钱志昂 柳景源 丁漪 邵军
文章以友谊股份与百联股份合并为例,分析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友谊股份利用国家的利好政策,通过与百联股份进行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其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完善了其价值链,扩大了市场份额,提升其竞争力。其财务状况得到了改善的同时,发展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对其股票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的分析,发现市场比较认可友谊股份所做的合并。
关键词:
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 经济后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小刚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小投资者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监管机构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参与并购重组时必须进行业绩承诺,并在业绩未实现时给予补偿,与其他交易对手方可以自主协商是否采取业绩补偿。这样的措施能否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作用呢?特别是实施非同一控制下的跨界并购重组,高溢价收购,有业绩承诺,也完成了业绩承诺,业绩承诺期后却巨额亏损等行为能否合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值得深入的研究。因此,文章选择“老八股“之一的退市游久作为典型案例,研究其在高溢价跨界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精准完成后的巨额亏损,选择性规避减值、违规信息披露以及退市新规出台后被迫退市等环节,长视角地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付亮
以借壳方式曲线上市成为诸多企业登陆证券市场融资的捷径,对借壳上市审计如同中医就诊望、闻、切、诊缺一不可,必须以谨慎的职业怀疑态度执行针对性的审计程序,有效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和财务舞弊行为。但是,随着借壳上市审计业务的增加,为达上市进行财务舞弊而导致审计失败的案例频发,深入分析借壳上市审计失败原因并找出防范对策能够为会计师行业秩序的规范以及企业的相关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基于此,本文进行了借壳上市审计失败的相关案例分析。
关键词:
风险导向 审计失败 借壳上市 职业怀疑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沈萍 刘绍军
新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就企业合并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规范。但是,该准则主要是针对从"不控制"到"控制"的企业合并,对于已对子公司具有控制权的情况下增持股份并未作出明确的规范。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冲
理论上而言,市值管理活动有利于上市公司整体价值的实现,但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忽视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现象。本文以桐昆股份部分市值管理活动为例,从家族企业特征、财务报表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三个角度分析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规范信息披露、加强外部监督三个方面为协调市值管理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按我国现行规定,企业借壳上市过程中形成反向购买的,若构成业务则需确认商誉,否则按权益性交易处理。若壳公司保留少量业务,上市公司要么确认巨额商誉,要么不得不放弃这些少量业务,使上市公司陷入两难的处境。本文从企业整体价值出发,将借壳方的购买行为划分为取得上市地位的买壳和购买留存少量业务两部分。对于买壳行为,按权益性交易处理,不确认商誉;对于购买留存少量业务的行为,按照购买法确认商誉。对于壳资源价值计量,本文通过对华源股份的案例分析,建议采用协商定价的方法以化解壳公司留存少量业务情况下的壳资源和商誉计量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辉 何玉梅
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往往会利用控制权溢价为自己谋求私利,从而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在运用2002-2006年的样本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隐性利益水平所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转让溢价与转让比例呈正相关,与转让溢价水平与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比率、流通股数和公司规模均呈负相关。同时,随着转让比例的上升,一开始溢价比例会增加,当转让比例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时,溢价比就会随之下降。用法律或制度安排保护中小股东以及或者形成较为分散的股权结构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更为有利。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溢价 中小投资者权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季华 马丽
本文以亿晶光电的重大资产注入事件为例,研究了重大资产注入过程中由于"监管软约束"而产生的虚假补偿承诺问题,并对"监管软约束"产生的制度成因和理论根源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由于资产注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注入方案顺利通过了证监会审核。同时,在大股东与其他中小股东利益分置,以及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存在超强控制的情况下,大股东在注入资产盈利承诺难以兑现时,通过修改盈利补偿协议,大幅度减轻了处罚效果。证监会为确保资产注入质量、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而设立的盈利补偿措施对大股东仅表现为"软约束"。为此,证监会应该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强对重大资产注入行为的监管,以提高资产注入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勇 杜美玲
业绩补偿承诺被并购重组中的企业广泛采用,不达标问题却日益突出。业绩补偿承诺能否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现有研究对业绩失诺给中小股东带来负面效应的分析不足。文章以利欧股份并购智趣广告为例,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以及大股东掏空理论,采用案例研究和事件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业绩补偿承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研究发现,业绩承诺在业绩不达标时无法有效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进一步研究表明,业绩未达标后补偿未履行会加剧中小股东利益受损程度。为此,需要优化完善中小股东保护体系以实现设定业绩承诺的政策初衷,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纪刚 张秋生
本文以五宗上市公司控股合并案例为对象,总结了业绩承诺补偿的会计处理分歧,并从会计准则和会计理论两个层次进行了分析。从会计准则角度发现,相关准则及规定不明确,造成或有对价的要素分类和权益性交易界定困难;特殊事项的会计规定缺失,使得控股股东业绩补偿会计处理不符合经济实质。从会计理论角度发现,在资产负债观的会计确认逻辑下,现金补偿应计入当期损益,股份回购补偿应计入资本公积。本文的研究对于帮助会计人员理解业绩承诺补偿的经济实质,选择会计处理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监管部门制定会计规范提供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喻奕
一、引言2013年9月26日,A股史上最大的借壳上市案诞生。作为国内最专业的通信测试厂商之一的中创信测向北京信威发行约31亿股,募资总额高达268.8亿元,同时拟定增融资40亿元。超过300亿的资金与资产,注入仅11.71亿市值的壳公司,曾经申请IPO数次均无果的北京信威用了六年时间终于成功地借壳中创信测上市。据报道,截至2013年10月18日,壳公司中创信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