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55)
- 2023(4778)
- 2022(4257)
- 2021(3924)
- 2020(3384)
- 2019(7538)
- 2018(7500)
- 2017(13158)
- 2016(8017)
- 2015(9240)
- 2014(9128)
- 2013(8890)
- 2012(8650)
- 2011(7869)
- 2010(8053)
- 2009(7381)
- 2008(7609)
- 2007(7046)
- 2006(6379)
- 2005(5882)
- 学科
- 济(25678)
- 经济(25632)
- 管理(18991)
- 业(16937)
- 企(14309)
- 企业(14309)
- 方法(10778)
- 学(10667)
- 数学(8893)
- 数学方法(8591)
- 中国(7907)
- 理论(7667)
- 农(7231)
- 财(6723)
- 制(6563)
- 教学(6236)
- 教育(5817)
- 地方(5739)
- 业经(5488)
- 贸(4593)
- 贸易(4584)
- 农业(4579)
- 银(4491)
- 银行(4441)
- 易(4431)
- 策(4350)
- 体(4266)
- 行(4241)
- 融(4105)
- 金融(4104)
- 机构
- 大学(115566)
- 学院(113529)
- 研究(48312)
- 济(35627)
- 科学(35233)
- 中国(34717)
- 经济(34500)
- 管理(33444)
- 农(31619)
- 所(28115)
- 理学(27861)
- 理学院(27400)
- 京(27086)
- 管理学(26371)
- 管理学院(26207)
- 研究所(25927)
- 农业(25558)
- 业大(23485)
- 中心(21096)
- 江(20561)
- 省(18521)
- 院(17962)
- 技术(17451)
- 北京(17163)
- 财(16975)
- 室(16408)
- 范(16384)
- 农业大学(16026)
- 师范(15979)
- 州(15811)
- 基金
- 项目(76303)
- 科学(55718)
- 基金(51214)
- 家(49917)
- 国家(49481)
- 研究(48565)
- 科学基金(38349)
- 省(31289)
- 自然(28482)
- 划(28011)
- 自然科(27835)
- 自然科学(27819)
- 自然科学基金(27299)
- 基金项目(26163)
- 社会(25843)
- 教育(24129)
- 社会科(24093)
- 社会科学(24078)
- 资助(22751)
- 编号(19032)
- 重点(19024)
- 计划(18265)
- 科技(17422)
- 成果(16771)
- 发(16265)
- 课题(15669)
- 部(15628)
- 创(15479)
- 科研(15355)
- 创新(14577)
共检索到185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吉华 王伟良 王岩 王小冬 林青霞 朱生博
2005年5~11月在浙江省诸暨某池塘研究了吊养在池塘水表层下10 cm、40 cm和80 cm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吊养在不同水层的三角帆蚌成活率无显著差异,但吊养在表层下40 cm水层的蚌蚌壳长、蚌壳宽和蚌重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吊养在表层下10 cm和80 cm水层的蚌,吊养在表层下10 cm处的蚌生长最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梦红 武震 周作强 刘其根
2012年4月26日—2012年12月12日通过在鲢鳙鱼养殖池塘中放养不同密度的三角帆蚌,研究不同三角帆蚌放养比例对鲢鳙鱼养殖池塘中水质、藻相结构及三角帆蚌生长的影响。实验中,鲢鳙放养比例统一为3∶7,总密度为1.5尾/m3。三角帆蚌放养密度则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单养鲢鳙鱼池塘(0只/m3),低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0.8只/m3),中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1.0只/m3)和高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1.2只/m3)。结果显示,混养三角帆蚌池塘的水化指标(TP、PO4-P、NH3-N、NO2-N和NO3-N)均显著低于单养鱼池塘。中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除NH3-N和化学需氧量(COD)与低密度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岩 谢宁峡 林青霞 高吉华
2006.06.03-11.08研究了浙江省诸暨市3口蚌养殖池塘内的水温、透明度(SD)、溶氧(DO)、pH等理化因子以及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生长和珍珠产量。结果显示:实验期间池塘内水温平均为28℃,透明度为24~31 cm,pH为8.5~8.8,DO为6.6~7.8 mg/L,盐度为0.1,Ca2+含量为19.4~37.0 mg/L,总硬度为64.0~123.3 mg CaCO3/L,总碱度为58.4~109.4 mg CaCO3/L,TN为0.76~1.12 mg/L,TP为0.14~0.33 mg/L,TN/TP为4~8,CODMn为9.99~15.5 mg/...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小玉 张根芳 刘其根 鄢灵兰 李家乐
以浙江金华汤溪威旺养殖基地的三角帆蚌养殖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围隔实验比较研究了单养鲢、鳙和三角帆蚌的池塘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和优势种(属)组成等的差异,以及养蚌池混养鲢鳙对水体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以及优势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养蚌(10#)围隔的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高密度鲢(12#)围隔(P<0.05),其蓝藻数量及生物量显著高于高密度鲢(12#)和低密度鳙(13#)围隔(P<0.05),绿藻数量则显著低于低密度鲢单养(11#)围隔(P<0.05)。在鱼蚌混养的情况下,单养蚌(10#)围隔浮游植物平均数量显著高于鲢-蚌混养(15#,16#)和鳙-蚌混养(17#,18#)围隔(P...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三角帆蚌 鲢 鳙 生物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永涛 赵良杰 杨洋 刘其根 凡迎春 吴杰洋
为了研究混养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对池塘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别在浙江海盐、江西九江、上海浦东开展了罗氏沼虾-三角帆蚌混养、草鱼—三角帆蚌混养、罗氏沼虾-三角帆蚌-鲢鳙鱼混养三组系列实验。利用DGGE技术对养殖水体的16S r DNA进行指纹图谱分析。三组实验共鉴定出57条不同条带,每组实验中混养三角帆蚌或鲢鳙实验组的平均条带数均高于单养水体水样平均条带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各养殖水体混养三角帆蚌、鲢鳙后,多样性指数均有所增加。PC...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金玉 王岩 戴杨鑫
通过78 d围隔养殖实验检验了在草鱼、鲫、鲢、鳙混养系统中吊养三角帆蚌对鱼产量和水质的影响。设2个处理,处理Ⅰ混养草鱼、鲫、鲢和鳙,处理Ⅱ在处理Ⅰ基础上按鱼∶蚌=1∶1的比例配养三角帆蚌。实验期间定期采样分析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生物量、初级生产力(P)、群落呼吸(R)、溶氧(DO)、pH、透明度(SD)、主要离子(CO2-3、HCO-3、Cl-、SO2-4、Ca2+、Mg2+)、总碱度、总硬度、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活性磷、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碳(TOC)、高锰酸钾指数(COD M n)和生化耗氧量(BOD5)。结果发现,吊养三角帆蚌显著降低水体中Ca2+浓度,但对其他指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爱菊 朱俊杰 蒋文枰 王中华
通过对某一套养有青鱼、鲢和草鱼的2.4 hm2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养殖池塘2011-2012年的水质和浮游植物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动态,同时运用细胞密度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中绿藻44.07%,其次是硅藻(16.95%);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密度及生物多样性指数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月份变化特征。绿藻种类数在秋季最多,硅藻种类数在冬季和春季最多,而蓝藻种类数在夏秋季最多,隐藻种类数在秋季最多;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秋季>春季>夏季>冬季。4月份密度最大,达21.12×106cells/L,其次是11月份,达到13.68×1...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冬 王伟良 董向全 朱生博 王岩
2004年7月28日-10月28日在浙江省诸暨市淡水珍珠业省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枫桥实验基地通过围隔实验研究了不同放养和管理模式对1龄和2龄三角帆蚌生长与养殖产量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三种放养模式:三角帆蚌单养,三角帆蚌与鲢、鳙混养,三角帆蚌与异育银鲫混养。每种放养模式采用施肥、施肥结合投喂鱼或蚌配合饲料两种管理措施。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测量三角帆蚌壳长、蚌壳宽、蚌重和鱼体重,根据蚌、鱼成活率和生长计算产量。实验结果表明:1龄和2龄三角帆蚌生长和养殖产量因放养模式而异,鱼蚌混养不仅额外获得鱼产量,同时也提高了蚌产量。两种鱼蚌混养模式相比,混养异育银鲫对1龄三角帆蚌生长较有利,混养鲢和鳙对2龄三角帆蚌生长...
关键词:
三角帆蚌 单养 混养 施肥 投饵 围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志辉 周小玉 张根芳 胡忠军 刘其根 鄢灵兰 李家乐
2008年4月23日—9月21日通过围隔实验,研究了不同鲢鳙混养比例对三角帆蚌生长及水化学指标的影响。实验中鲢鳙混养比例设置了6个水平,分别为0/0(对照组),100/0,70/30,50/50,30/70和0/100。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测量三角帆蚌湿重,壳长和壳宽。每个月上下旬测量围隔水化学指标包括NO3-N、NO2-N、NH3-N、TN、TP、PO4-P和COD。实验结果表明,鲢鳙混养比例100/0的围隔蚌壳长相对生长率显著低于混养比例0/0,50/50和0/100的围隔(P0.05)。从水质来看,混养比例30/70...
关键词:
三角帆蚌 鲢 鳙 混养比例 围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士力 李家乐 张根芳 汪桂玲 白志毅 潘彬斌
在人工繁育现场,水温为26.5~32.0℃的条件下,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生期结束至发育到呈三角形的稚蚌阶段的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发现三角帆蚌稚蚌形态发育过程根据其变化特点可分为4个阶段。刚脱落的稚蚌平均壳长221.88μm,此时帆没有形成,全高等于壳高;前4 d里稚蚌增厚显著,为贝壳增厚期。5 d后到第23天,壳顶开始突起,为壳顶突出期;此期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到15 d时,壳顶后端生长速度超过了前端。23 d后到第34天,翼开始出现,为两翼形成期。34 d后到第60天,帆开始形成,为帆生长期;此期全高和壳高的比例加大,壳顶不再是稚蚌的最高点。从第60天开始,外型与成体相似,稚蚌...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稚蚌 形态发育 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朝虎 白志毅 李清清 彭建庆 李家乐
早期选择可以降低选育工作量并提高选育效率。本研究以三角帆蚌“申紫1号”F1为研究对象,在幼蚌壳色透明期,根据目标性状的选择顺序和中选率,设置了7种依次选择法:壳长(SL)为第一选择性状,贝壳深紫色(PN)为第二选择性状,设定3种中选率,选择方法分别为SL 50%×PN20%(Ⅰ)、SL 30%×PN 33%(Ⅱ)、SL 20%×PN 50%(Ⅲ);贝壳深紫色(PN)为第一选择性状,壳长(SL)为第二选择性状,设定3种中选率,选择方法分别PN 50%×SL 20%(Ⅳ)、PN 30%×SL 33%(Ⅴ)、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白志毅 李家乐 汪桂玲
2003年5月,获得鄱阳湖群体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同一母蚌的后代,同年10月插种无核珍珠,然后在同一口池塘培育3年,于2006年11月研究其产珠性能与生长性状和插片部位的关系。结果表明,珍珠单颗质量、粒径、直径差百分比、产珠量和圆珠率5个指标的极差以及变异系数非常大,说明同一亲蚌子代个体间在育珠性能方面出现较大分化,可通过选育进行改良。各指标与单蚌产珠量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质量、体质量、壳高、壳宽、壳长;各指标与珍珠粒径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质量=体质量、壳宽、壳高;各指标与直径差百分比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宽、壳质量=体质量;各指标与圆珠率的相关性由...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生长性状 插片部位 产珠性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其根 杨洋 唐永涛 俞震颉 钟国防
研究了罗氏沼虾、三角帆蚌、鲢和鳙不同混养系统的养殖产量、饲料系数、增长率、总氮(TN)/总磷(TP)利用率和综合养殖效果,以期获得最优养殖模式。采用基于陆基围隔的比较实验方法,设6个实验组,分别为罗氏沼虾单养(G),罗氏沼虾与三角帆蚌二元混养(GH2)、罗氏沼虾、鲢和鳙三元混养(GSB),罗氏沼虾、鲢、鳙和三角帆蚌按照不同密度放养的四元混养(GSBH1、GSBH2和GSBH3),各实验组设置4个重复。结果表明:GSBH2组罗氏沼虾产量最高[(14.71±0.33)kg/32 m2],显著高于G组[(12.44±0.60)kg/32 m2,P<0.01];GSBH1组饲料系数最低(1.43±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英 董志国 程汉良 李家乐
通过对外来种池蝶蚌(C)、三角帆蚌(S)及其正反杂种F1的肝脏同工酶进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肝脏的SOD和EST同工酶谱带。结果表明,这两种蚌及其正反杂种F1同工酶的表达既呈现出一些相似的特征,又有明显差异。这四种蚌中分别有2~5个SOD位点,其中SOD-1为一强带且仅见于F1SC中,SOD-2在F1SC中为强带,但在F1CS中较弱,而其双亲中则无该带;SOD-3为一强带均保守的见于四种蚌中,SOD-4为一强带但仅在杂种F1SC中无表达,SOD-5为一强带但仅在池蝶蚌中未检到;在两亲本与其杂种F1中分别检测到4~6个EST同工酶位点,其中EST-4仅见于杂种F1SC中,EST-5在...
关键词:
池蝶蚌 三角帆蚌 杂种F1 同工酶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林青霞 王岩 高吉华 朱生博 王伟良
2006年9-10月期间调查了分布江苏(苏州市)、浙江(杭州市、绍兴市)、湖北(荆州市)、湖南(岳阳市)和江西(九江市)16个三角帆蚌养殖水体的水温、透明度(SD)、溶氧(DO)、pH、盐度、电导率、SO42-、C l-、CO32-、HCO3-、Ca2+、Mg2+、K++Na+、总碱度、总硬度、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钾指数(CODMn)和叶绿素a(Chl-a)。结果表明:所调查的养殖水体的DO和pH均适合三角帆蚌的生长。吴江市(苏州市)、杭州市和绍兴县(绍兴市)养殖水体的透明度相对较高,苏州市养殖水体的盐度和电导率最高。所调查的养殖水体中阴离子均以HCO3-最高,阳离子分别以K++...
关键词:
三角帆蚌 池塘 湖泊 河流 水化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