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28)
- 2023(4339)
- 2022(3778)
- 2021(3639)
- 2020(2809)
- 2019(6260)
- 2018(5985)
- 2017(11366)
- 2016(6353)
- 2015(6740)
- 2014(6513)
- 2013(6380)
- 2012(6335)
- 2011(5630)
- 2010(5622)
- 2009(5079)
- 2008(4898)
- 2007(4336)
- 2006(3816)
- 2005(3372)
- 学科
- 济(27766)
- 经济(27752)
- 管理(12745)
- 地方(12565)
- 业(12343)
- 农(10828)
- 方法(8475)
- 农业(7924)
- 学(7898)
- 数学(7512)
- 数学方法(7432)
- 企(7187)
- 企业(7187)
- 地方经济(6240)
- 中国(6105)
- 环境(5787)
- 业经(5719)
- 财(5427)
- 生态(4147)
- 贸(3887)
- 贸易(3884)
- 资源(3776)
- 制(3695)
- 易(3681)
- 融(3573)
- 金融(3572)
- 发(3377)
- 农业经济(3376)
- 划(3362)
- 和(3282)
- 机构
- 学院(85784)
- 大学(82889)
- 研究(36241)
- 济(32814)
- 经济(32068)
- 管理(28299)
- 中国(26198)
- 科学(25838)
- 理学(24203)
- 理学院(23770)
- 管理学(23198)
- 管理学院(23050)
- 农(20687)
- 所(20018)
- 京(19174)
- 研究所(18705)
- 业大(17442)
- 中心(16391)
- 农业(15632)
- 省(14929)
- 江(14315)
- 院(14027)
- 范(13913)
- 师范(13796)
- 财(13490)
- 科学院(12118)
- 北京(12090)
- 州(11310)
- 师范大学(11131)
- 研究院(10690)
- 基金
- 项目(64516)
- 科学(49619)
- 研究(44797)
- 基金(44602)
- 家(41430)
- 国家(41095)
- 科学基金(33420)
- 省(28525)
- 社会(26649)
- 社会科(24953)
- 社会科学(24945)
- 基金项目(24842)
- 自然(23324)
- 划(22722)
- 自然科(22616)
- 自然科学(22611)
- 自然科学基金(22139)
- 教育(18952)
- 编号(18077)
- 资助(17526)
- 发(15933)
- 重点(15834)
- 计划(13605)
- 课题(13296)
- 成果(12960)
- 科技(12757)
- 部(12685)
- 科研(12674)
- 发展(12397)
- 展(12245)
共检索到129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德永 王艳艳 郝占庆 潘耀忠 李京 龙中华 李月臣
遥感影像记录的地物信息具有很大的时空延展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传统林业政策在吉林省露水河地区非常盛行,森林经营以采伐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当地林业经营策略渐趋科学,本文选用研究区1985年及1999年两期遥感影像从景观、类型及斑块3个尺度研究其森林景观格局和斑块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景观本底由成熟林转变为中龄针叶林和成熟阔叶林,成熟针叶林受到的破坏最为严重,全区森林景观趋向破碎化,除中龄针叶林外,其它森林景观类型平均斑块变小。区域森林景观要素有部分趋于优化,如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37%,中龄针叶林景观类型逐渐占优势,有利于恢复区域地带性植被,大量宜林地绿化成林等。造成这种...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格局 露水河地区 遥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匡文慧 张树文 张养贞 李颖 侯伟
在RS与GIS的支持下,综合集成遥感影像(TM、MSS)与地形图在专家知识的参与下重建吉林省东部山区1954、1976和200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研究区森林景观时空变化特征,进一步从森林变化的自然因素、空间区位作用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3个方面分析森林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东部山区森林变化总体上呈先减少后增加的“V”形趋势.由于1976年前的毁林开荒与1976年后“封山育林”的影响,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先增加后减少;研究区以林地—耕地,林地—草地为主要转换类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集中变化区域;林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坡度较缓、高程较小、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的低山或...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生态学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沈园 许东 邓红兵 孔庆文
作为我国森林分布的重要区域,长白山区在木材生产以及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承担着区域生态安全等重大责任,因而该区域的森林健康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相应功能的发挥。基于露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样地调查数据等,从森林小班、景观尺度构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在森林经营小班尺度上,以现代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从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3个方面初步构建健康评价指标,得到小班健康评价指标7个;在景观尺度上,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结构与格局、功能与过程两个方面初步构建健康评价指标,得到景观健康评价指标5个。在以上指标的基础上,分别对露水河林业局2003年、2010年的森林健康情况进行了评价和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玥 齐麟 叶雨静 于大炮 周莉 代力民
森林保护、森林可持续管理、森林面积变化而增加的碳汇应体现其相应价值,合理估算区域森林资源碳汇潜力可以为森林碳贸易和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利用CO2FIX模型假设采伐、非采伐两种情景,对吉林省森林资源碳汇效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未来200年净固定大气碳量为142.34TgC。根据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历史平均价格,折算碳汇交易价格为1.16×109$,即每年收入5.79×10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建平
【目的】分析汾河源头森林景观格局,为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支持。【方法】以2009年山西省汾河源头的SPOT5遥感影像、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实地补充调查数据为基本资料,基于GIS平台和Fragstats软件,从研究区域的林业用地、有林地和优势树种等3个尺度,对研究区内森林景观的格局和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林业用地的斑块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有林地、宜林荒山荒地、灌木林地、人工造林未成林地、疏林地和无立木林地;斑块边界形状较为复杂,分布较为分散。在有林地斑块中,从树种构成比例来看,以纯林为主,混交林较少;从林木起源来看,以天然林为主,且分布集中,人工林较少。从优势树种组成来看,华北落叶松和云...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格局 汾河源头 GIS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颖颖 王熙钱 易祖滨 吴自荣 欧阳勋志 宁金魁
基于江西省兴国县2003年、2009年、2013年3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用景观指数分析法分析其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优势景观类型为马尾松林、杉木林景观,两者总面积占森林景观总面积的80%以上。2003~2009年与2009~2013年两个时期内景观指数差异最大的为:马尾松林景观的斑块数;杉木林景观的景观比例;阔叶纯林景观的破碎度;疏林地景观的平均斑块面积与分离度;林龄均匀度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国外松林、其他经济林、混交林与杉木林景观的林龄结构较为合理。综合分析表明,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及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和2008年南方特大冰冻等自然灾害是引起研究区森林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格局 景观指数 兴国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张华英 魏安世 丁胜 陈鑫 彭展花
运用3S技术和景观分析等技术手段,分别从景观面积、斑块类型面积、斑块数、斑块平均大小、斑块均方差等5个方面对广东省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1)广东省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粤北;粤东、粤西沿海经济区次之,以针叶林、阔叶林为主要组成部分。景观内部斑块面积变化程度与景观面积关系密切,基本呈正相关。(2)疏林地等景观面积较小的森林类型破碎度较大,而针叶林、阔叶林等主要森林类型破碎度较小;粤西森林景观破碎度较大,粤北及粤东较小。(3)针对现有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提出了合理配置森林结构、减少人为干扰、加大保护力度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
森林景观 空间格局 3S技术 广东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赛男 舒立福 张大明 单延龙 杜帅 唐抒圆 张鑫瑶 张志文
【目的】根据吉林省1969―2013年森林火灾资料,分析吉林省森林火灾火源的特点,为火源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吉林省森林火灾资料数据为基础,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绘制图表分析森林火灾火源的年际变化,确定目前吉林省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主要火源之间的显著差异关系,根据多重比较结果和均值图得出各火源对森林的危害程度。【结果】吉林省1969―2013年已查明火源的森林火灾为5 216起,占总森林火灾次数的75.35%;过火总面积合计达103 162.70 hm~2,占总过火面积的63.63%;受害森林面积合计达51 316.88 hm~2,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55.15%。吉林省共有森林火灾火源23种,目前主要火源为烧荒烧灰、故意放火、祭祀用火、外国烧入、野外取暖做饭、野外吸烟。烧荒烧灰、外国烧入和野外吸烟一直是吉林省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3种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和过火总面积分别占总的64.63%、71.90%和67.33%;故意放火、祭祀用火、野外取暖做饭有明显"抬头"趋势。以烧荒烧灰发生次数最多,并主要集中在1969—1985年,由烧荒烧灰引起的森林火灾占总次数的41.78%,对森林的危害最大,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54.17%。野外吸烟引起的森林火灾极为频繁,在1969—2013年呈连续状态,每年都有发生,占总次数的22.03%,对森林危害也较大,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15.51%。由外国烧入引起的森林火灾1974―2013年共发生43起,仅占总次数的0.82%,但对森林的危害极大,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2.22%。祭祀用火引起的森林火灾在1970―1989年发生较为频繁,1990年开始逐渐减少,但从2002年开始有"抬头"趋势,并主要发生在4月清明节前后,占总次数的9.51%。吉林省6种主要火源每次危害程度大小依次为外国烧入、野外取暖做饭、烧荒烧灰、野外吸烟、祭祀用火、故意放火。特别是外国烧入火源如果控制不力,很有可能发展为重特大森林火灾。【结论】吉林省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现为烧荒烧灰、故意放火、祭祀用火、外国烧入、野外取暖做饭、野外吸烟,应加强防控。
关键词:
森林火灾火源 年际变化 方差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从加强顶层设计,协调统筹推进,明确类型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育人模式改革等方面发力,为吉林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职教力量。亮点2021年12月,教育部与吉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吉林省 中职学校 高职院校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剑武 季碧勇 王铮屹 朱程昊
【目的】定量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亚热带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为开展森林经营、生态保护修复以提高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省级固定样地数据,使用生物量模型和含碳率测算样地的森林碳密度,再通过普通Kriging插值形成区域森林碳密度分布图,并分析森林碳密度的空间自相关特征。选取5项景观格局指标和3项自然因素,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探讨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结果的空间非平稳性。【结果】2012—2019年,丽水市森林平均碳密度从23.19 t·hm~(-2)上升到31.96 t·hm~(-2),且空间分布呈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森林景观格局显著影响森林碳密度,并表现不同尺度效应,影响程度在空间上也存在差异。景观蔓延度和斑块密度对森林碳密度驱动力较大,而景观最大斑块指数的驱动力较小。【结论】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表现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差异化的森林经营管理政策和实施针对性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提供决策参考。图3表4参4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玲霞 陆元昌 雷相东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实验林场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景观类型划分方法。划分景观要素类型的因子一级为土地覆盖类型,二级为优势树种组。在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1987—1997年10a间金沟岭实验林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变化。1987年和1997年主要的景观要素类型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落叶松林和阔叶混交林,1987年的斑块个数为592块,1997年为946块。斑块个数大幅度增加,反映出森林景观破碎化的趋势。10a间,景观多样性指数和相对丰富度指数降低,优势度指数有所增加。文章对营林活动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景观类型变化较大的林班也是作业强度比较大的林班...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璐 邵景安 郭跃 徐新良
论文以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石星村为样区,基于2004年森林景观格局的相关数据,运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了不同时期对石星村森林景观格局具有决定作用的影响因子,并采用CLUE-S模型对石星村2014年森林景观分布格局进行了模拟与验证。此基础上,分别基于历史发展趋势、"农二代"返乡潮以及工商资本介入3种情景模拟石星村2024年的森林景观格局,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对2004—2024年间3种情景下的景观格局动态及破碎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石星村2004年的森林景观格局分布图对2014年森林景观格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璐 邵景安 郭跃 徐新良
论文以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石星村为样区,基于2004年森林景观格局的相关数据,运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了不同时期对石星村森林景观格局具有决定作用的影响因子,并采用CLUE-S模型对石星村2014年森林景观分布格局进行了模拟与验证。此基础上,分别基于历史发展趋势、"农二代"返乡潮以及工商资本介入3种情景模拟石星村2024年的森林景观格局,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对2004—2024年间3种情景下的景观格局动态及破碎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石星村2004年的森林景观格局分布图对2014年森林景观格局进行模拟,总体精度达到了85%,Kappa指数均值达到0.816,这表明CLUE-S模型对石星村森林景观的格局变化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2)在预设的3种情景下,样区森林景观一直占据20 a间景观基质的主导地位,林区分析结果显示出林地总面积没有明显减少,且相较于2004年的林地总面积表现出增加的趋势。3种情景下退化林地面积均呈减少的趋势,其中,相较于历史发展趋势,"农二代"返乡潮情景下退化林地的减少均伴随着人工林和农用地面积的增加,而工商资本介入情景下退化林地的减少伴随着人工林面积的增加和农用地面积的减少;3)在林地的空间分布上,各林地类型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其中退化原始林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部低山、深丘区,次生林、退化林地和人工林呈镶嵌格局,分散于主要基质性景观中;4)样区在3种情景模拟下,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存在差异。总体来说,"农二代"返乡潮和工商资本介入两种情景下森林景观恢复较好。研究结论可为石星村未来森林景观管理、规划及政策的制定等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文波 肖笃宁 郑蕉
In this paper, the regularity and changes of the forest landscape along the major rivers, namely, Nuomin River,Bila River and Zhawen River in Daxing'an Mountains, Bilahe Forestry Bureau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M data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gularity has changed a lot due ...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河流廊道 景观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阳柏苏 郑华 尹刚强 赵同谦 何平 欧阳志云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1990—2000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0年间景区景观结构基本稳定,景观分割度、斑块丰富度和斑块丰富密度没有变化。斑块数增加了34,增加的斑块主要为经济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