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2)
2023(13047)
2022(11076)
2021(10000)
2020(8783)
2019(20149)
2018(19868)
2017(38579)
2016(20676)
2015(23338)
2014(23469)
2013(23322)
2012(21725)
2011(19523)
2010(19412)
2009(18021)
2008(17335)
2007(15515)
2006(13512)
2005(11901)
作者
(60438)
(51085)
(50950)
(48586)
(32391)
(24510)
(23174)
(20151)
(19224)
(18099)
(17533)
(17221)
(16259)
(15996)
(15990)
(15832)
(15285)
(15098)
(14739)
(14590)
(12669)
(12667)
(12351)
(11707)
(11678)
(11414)
(11079)
(11025)
(10357)
(10110)
学科
(107551)
经济(107469)
管理(59582)
(58963)
(46366)
企业(46366)
方法(45564)
数学(40952)
数学方法(40500)
(26181)
地方(24209)
中国(23154)
(22178)
(20853)
业经(19946)
农业(18564)
技术(17094)
(16006)
贸易(16001)
(15462)
(14861)
地方经济(14582)
环境(14427)
(13638)
(13586)
财务(13537)
财务管理(13505)
企业财务(12781)
理论(12738)
(12439)
机构
学院(301821)
大学(300237)
(136077)
经济(133499)
管理(118123)
研究(102431)
理学(102112)
理学院(101047)
管理学(99332)
管理学院(98756)
中国(75675)
科学(62563)
(62046)
(57426)
(51842)
(51040)
中心(47855)
研究所(47295)
业大(46555)
财经(46494)
(45723)
经济学(42927)
(42130)
农业(39543)
经济学院(38608)
北京(38474)
(37289)
(37004)
师范(36904)
(35253)
基金
项目(204644)
科学(161462)
基金(149088)
研究(146744)
(130297)
国家(129298)
科学基金(111290)
社会(94794)
社会科(90008)
社会科学(89982)
(82173)
基金项目(79215)
自然(72268)
自然科(70587)
自然科学(70567)
自然科学基金(69297)
(67332)
教育(67212)
资助(61563)
编号(57916)
重点(46408)
(45338)
(45240)
成果(45111)
(42589)
创新(40037)
课题(39899)
科研(39752)
国家社会(39522)
教育部(38946)
期刊
(149077)
经济(149077)
研究(85506)
中国(53862)
学报(47145)
(45681)
(45072)
科学(44182)
管理(42502)
大学(36159)
学学(34681)
农业(30427)
技术(30420)
经济研究(24476)
教育(24333)
(23801)
金融(23801)
财经(23487)
业经(23292)
(20304)
问题(19829)
技术经济(18324)
统计(16958)
(16126)
(15254)
(14664)
科技(14520)
(13907)
决策(13783)
理论(13698)
共检索到441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秀梅  张廷廷  孙海波  
基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运用结构分解技术(SDA)对20072012年间吉林省经济增长动力来源进行不同产业层面的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经济整体呈效率下降和出口额萎缩状态,技术进步仍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最终需求受到有效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制约,不能为吉林省经济增长提供足够强劲的动力。第二产业技术进步主导经济增长,但该产业增加值率降低和出口额严重萎缩问题并存,只有少数细分行业保持出口额增加及效率缓慢提升;制造业是吉林省的核心产业,但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需要持续进行技术革新。服务业最终需求对增长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秀梅  张廷廷  孙海波  
基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运用结构分解技术(SDA)对2007~2012年间吉林省经济增长动力来源进行不同产业层面的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经济整体呈效率下降和出口额萎缩状态,技术进步仍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最终需求受到有效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制约,不能为吉林省经济增长提供足够强劲的动力。第二产业技术进步主导经济增长,但该产业增加值率降低和出口额严重萎缩问题并存,只有少数细分行业保持出口额增加及效率缓慢提升;制造业是吉林省的核心产业,但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需要持续进行技术革新。服务业最终需求对增长的推动不强,批发零售业与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是重要产业,其他少数细分行业技术滞后及消费下降给增长带来不利后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权  唐葵  
文章以吉林省1978~2007年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模型,从长期均衡角度,对吉林省地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规模、对外贸易总额与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属于"进口"拉动型经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化英  
一、农业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特征 由于吉林省缺乏农村国民生产总值的历史资料,而农业总产值指标相对完整,并且内部重复计算量不大,基本上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农业(不包括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等其它农村产业)经济活动的总量。因此,本文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作为观察和衡量农村经济总量增长波动的主体指标。见表1。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朴基石  
采用1985~2010年时间序列,实证分析吉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效率的关系,以及吉林省与全国经济增长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差距、金融效率差距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吉林省金融发展规模是促进经济增长与提高金融效率的重要原因;而吉林省与全国经济增长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差距及金融效率差距虽然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金融规模差距对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为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爽  李国柱  张潞  
本文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通过能源弹性系数与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分析吉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究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甄国红  刘海东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能源的消耗,因此研究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能够揭示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根据相关统计年鉴对吉林省各年的能源消耗总量、煤炭消耗量、石油消耗量、天然气消耗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表明,1980~2014年吉林省GDP、煤炭、石油、天然气及能源消耗总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1980~2014年,吉林省能源消耗总量、煤炭消耗量与GDP的弹性脱钩指数,大部分年份处于弱脱钩状态。这说明,一方面,吉林省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过高,直接影响吉林省能源消耗总量与GDP的弹性脱钩指数;另一方面,吉林省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较高的趋势短时间还无法改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本云   李海峰   许春燕  
本文根据历年GDP值及三次产业结构的具体数据,建立了经济增长率与三次产业贡献率的关系模型,实证分析了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帮助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寻找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莉  王宏来  
本文以吉林省1985~2007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选用贷存比和非政府投资占投资总额比率作为衡量金融体系效率的指标,利用乔纳森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贷存比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强双向正相关关系;非政府投资占比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非政府投资占比增长率与贷存比增长率之间呈现弱双向正相关关系,就业增长率与贷存比增长率之间呈现强正相关关系;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强正相关关系,与就业增长率呈现弱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银行贷存比率、扩大民营企业总体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金融市场结构等途径强化金融业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杜婕  邵学峰  
吉林省存在着传统融资渠道日渐萎缩的融资困境,资金供求、融资渠道不畅,需要从战略上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吉林省经济增长与融资规模具有比较强的关联度,企业债券融资和其它融资方式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发展企业债券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他融资渠道的不足和局限,对吉林省资本市场健全和完善、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乃至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潘鸿  刘刚  
当前,科学技术正以乘数效应推动着经济的增长,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和科教大省,结合实际省情,研究其农业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增长速度测算模型,对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测算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全国处于中间水平,农业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的,需着力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娜  佟连军  
利用吉林省1985—2010年人均冰雪旅游收入和人均GDP时间序列分别作为衡量冰雪旅游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对吉林省冰雪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并用Granger因果检验,确定两者之间作用方向,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讨论两者间作用力度。结果表明:吉林省冰雪旅游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协整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冰雪旅游的Granger原因。长期内,冰雪旅游收入每变动1%,经济增长将同向变动0.509 7%。从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得出,短期内冰雪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互相作用力度不大,其中经济增长对冰雪旅游调整作用强于后者对前者的作用力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吕鹰飞  孙妍丽  
对吉林省金融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发现吉林省金融业的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金融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较高,不能有效地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贡献率较低。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吉林省应该重点发展金融业,加快金融业的发展,以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晓华  卢永艳  
教育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基础教育则没有;教育在吉林省的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呈逐步递增趋势,但是从整个过程来看,推力不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铁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阶段,在中央与地方财力重置的条件下,通过对吉林省财政收入来源的结构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吉林省财源结构演变的客观规律,进而从财源结构优化的角度探讨吉林省地方支柱财源建设问题,有利于吉林省制定合理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从源头和结构上建立财政增收的长效机制,增强地方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能力,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