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64)
- 2023(17518)
- 2022(15065)
- 2021(13934)
- 2020(11683)
- 2019(26694)
- 2018(26383)
- 2017(51118)
- 2016(27610)
- 2015(31087)
- 2014(31197)
- 2013(30926)
- 2012(29176)
- 2011(26659)
- 2010(27069)
- 2009(24999)
- 2008(24408)
- 2007(21781)
- 2006(19654)
- 2005(17719)
- 学科
- 济(130608)
- 经济(130486)
- 管理(79484)
- 业(74885)
- 企(59569)
- 企业(59569)
- 方法(50980)
- 数学(44320)
- 数学方法(43863)
- 中国(35168)
- 农(33967)
- 地方(32198)
- 财(28218)
- 业经(27290)
- 学(26961)
- 农业(23242)
- 制(21855)
- 贸(21233)
- 贸易(21219)
- 易(20439)
- 环境(19564)
- 融(19048)
- 金融(19047)
- 银(19037)
- 银行(18989)
- 和(18842)
- 理论(18399)
- 行(18292)
- 地方经济(17833)
- 技术(17659)
- 机构
- 大学(400928)
- 学院(400111)
- 济(170331)
- 经济(166646)
- 管理(156598)
- 研究(142434)
- 理学(133817)
- 理学院(132333)
- 管理学(130292)
- 管理学院(129562)
- 中国(107631)
- 京(86819)
- 科学(85919)
- 财(77759)
- 所(72376)
- 研究所(65407)
- 农(65024)
- 中心(63821)
- 江(61428)
- 财经(61086)
- 业大(57934)
- 北京(55970)
- 经(55454)
- 范(54209)
- 师范(53763)
- 院(51892)
- 经济学(51414)
- 农业(49945)
- 州(49307)
- 经济学院(46015)
- 基金
- 项目(264522)
- 科学(207920)
- 研究(195974)
- 基金(190633)
- 家(165427)
- 国家(164034)
- 科学基金(140446)
- 社会(123557)
- 社会科(117105)
- 社会科学(117074)
- 省(103706)
- 基金项目(100438)
- 自然(90107)
- 教育(89327)
- 自然科(87857)
- 自然科学(87839)
- 划(86373)
- 自然科学基金(86265)
- 编号(80070)
- 资助(79631)
- 成果(65817)
- 发(59938)
- 重点(59246)
- 部(58644)
- 课题(55975)
- 创(53933)
- 国家社会(50369)
- 教育部(50329)
- 创新(50322)
- 科研(49852)
- 期刊
- 济(198742)
- 经济(198742)
- 研究(126079)
- 中国(81531)
- 学报(60763)
- 农(59106)
- 管理(58996)
- 科学(56851)
- 财(56709)
- 大学(46251)
- 教育(45692)
- 学学(43322)
- 农业(40419)
- 融(40298)
- 金融(40298)
- 技术(35480)
- 业经(31939)
- 经济研究(31744)
- 财经(30468)
- 经(26138)
- 问题(25497)
- 图书(21695)
- 技术经济(21005)
- 业(20687)
- 贸(19487)
- 理论(19436)
- 科技(18798)
- 资源(18757)
- 现代(18405)
- 世界(18077)
共检索到617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冬艳 刘兆顺 陆红
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在“工业省”建设过程中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亦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应以油气和黑色及贵金属矿产资源为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才、技术优势,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勘查力度等对策,确保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国华
探讨了我国的矿产资源形势和现状、发展战略与方针 ,研究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与目标 ,指出中国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后提出了确保我国矿产资源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和对策。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可持续发展 永续利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波
对湖北省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用区位商指标分析湖北省金属矿产资源产业经济基础和结构,从产业集中度、市场占有率及产品结构方面分析资源产业的市场结构。主要结论是:①金属矿产资源产业经济基础规模较大,钢铁工业具有相对优势,需确立金属矿产资源产业的经济基础地位;②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集约化生产,重点发展钢铁和有色金属加工业;③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的竞争力;④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与供给;⑤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⑥开发新的金属矿产资源和非传统矿产资源产业,形成金属矿产资源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湖北 金属矿产 资源产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超华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资源型产业在甘肃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从甘肃省矿产资源现状出发,用偏离-份额法对甘肃省矿产资源产业的结构特性进行剖析,用区位商方法对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矿产资源产业 可持续发展 区位商 甘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叶青
该文在总结区域开发的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矿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系统探讨县域煤炭资源开发演变历程,及煤炭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县域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开发均呈现倒"U"字型结构,受国家"关井压产"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煤炭市场压力、地区竞争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影响,经济总量增长缓慢,矿业经济比重持续下降,现阶段县域经济正由繁荣期向衰退期转变,促进黄陵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依托县域资源的综合优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结构转变,实现产业优势再造、优势替代和优势互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我国是世界上矿产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工业化起步晚、人口基数大,我国矿产资源相对不足。欲在此资源基础上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除了继续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以扩大资源总量及完善法制和管理以加强节约外,加大矿产资源供应系统的开放性,增加关键短缺矿种,特别是油气资源的进口十分重要。世界工业化发展历史和我国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高速的经济发展有赖于更为开放的矿产资源供应,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则迫使能源消费结构不断革新。从这一点出发,未来矿产资源供应建立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两个轮子”之上必将成为我国矿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基础,开发战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惠清
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吉林西部粮食生产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化水害为水利,建立三元结构工程,农业的企业化,实施绿链工程”等对策,抑制劣势,发挥优势,力求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
粮食 持续发展 吉林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军印 赵国杰 孙卫东
本文基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确立了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准则;在全面分析影响区域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素,区域资源基础及潜力因素,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因素,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因素,资源安全储备因素,区域外资源可供性因素,配套资源及基础设施支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和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计算模型;就河北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多目标准则下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在时间维度上的优化配置问题,为合理规划和调整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靳小钊
黄河晋陕峡谷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矿产资源、积弱贫瘠的基础和急欲发展的区域经济构成了典型的西部开发世纪课题。以黄河为主轴的晋陕峡谷区域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最具典型意义的区域。汲取黄河晋陕峡谷区域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必须选择一条复式递进、整体整治的强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整体整治 复式递进 强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闫军印 赵国杰 孙卫东
本文基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确立了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准则,在全面分析影响区域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素,区域资源基础及潜力因素.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因素,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因素,资源安全储备因素,区域外资源可供性因素,配套资源及基础设施支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和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计算模型,就河北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多目标准则下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在时间维度上的优化配置问题,为合理规划和调整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学春 张友祥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和吉林省积极推进转型发展战略,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生态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内生动力、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待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转型发展 可持续发展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艳
中国—东盟矿产资源贸易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矿产资源贸易中存在的环境外部性不容忽视。基于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量、矿产资源贸易差额、中国对东盟各国矿产资源进口额变化的分析,以及公共池塘资源理论、矿产资源贸易环境外部性、矿产资源进出口贸易生态足迹,提出了中国—东盟矿产资源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分析了战略框架的构建应遵循的两个原则:经济收益大于或等于社会总成本、通过自贸区的环境合作实现公共利益的持续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婕
"十三五"要求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对各类矿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新的要求。攀枝花市作为西南部重要的冶金城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中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被划分为成熟型资源城市。从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结合创新型城市理论及经验,探讨攀枝花市作为成熟型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通过管理创新与技术革新等方式,利用技术、人才、资源和设施等优势条件,实现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进而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并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四个方面提出成熟型矿产资源城市发展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武剑 戴潇 严良
本文关注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对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而言,在资源枯竭阶段,由于经济增速下滑,原本单一稳定的产业结构会向多元、更为复杂的产业结构变化,区域经济系统会因此而变得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由波动的、不稳定的产业结构向有序的、稳定的产业结构演化,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尝试构建基于logistic映射的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模型,进而以甘肃省白银市为对象,通过对其产业子系统有序度的测算来描述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经济系统波动的趋势,以期为该类型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