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2)
2023(9165)
2022(7985)
2021(7362)
2020(6388)
2019(14829)
2018(14345)
2017(28702)
2016(15871)
2015(17881)
2014(17913)
2013(17888)
2012(17077)
2011(15413)
2010(15506)
2009(14570)
2008(14729)
2007(13555)
2006(11808)
2005(10468)
作者
(47257)
(39636)
(39409)
(37907)
(25239)
(19078)
(18062)
(15540)
(14876)
(14382)
(13401)
(13194)
(12716)
(12654)
(12552)
(12424)
(12326)
(11576)
(11560)
(11501)
(10047)
(9830)
(9683)
(9182)
(9073)
(8859)
(8805)
(8630)
(8090)
(7966)
学科
(67570)
经济(67508)
管理(43854)
(43277)
(32516)
企业(32516)
方法(31062)
数学(28118)
数学方法(27816)
(22628)
(18305)
中国(16587)
地方(16044)
农业(14802)
(14340)
(14154)
贸易(14151)
(13743)
业经(13509)
(12243)
环境(10517)
(10414)
(10128)
财务(10103)
(10095)
财务管理(10079)
银行(10071)
(9801)
金融(9799)
(9604)
机构
学院(230562)
大学(228967)
(99951)
经济(97861)
管理(88809)
研究(80323)
理学(76290)
理学院(75476)
管理学(74243)
管理学院(73802)
中国(60681)
科学(49774)
(47960)
(45664)
(45645)
(41922)
研究所(38144)
中心(37755)
业大(37688)
(37079)
财经(35807)
农业(35593)
(32435)
经济学(30687)
北京(29951)
(29790)
师范(29528)
(29105)
(28333)
经济学院(28005)
基金
项目(152793)
科学(119558)
研究(111227)
基金(109860)
(96109)
国家(95320)
科学基金(80603)
社会(69750)
社会科(66187)
社会科学(66164)
(62025)
基金项目(58064)
自然(52249)
(51040)
自然科(50943)
自然科学(50925)
教育(50602)
自然科学基金(50019)
资助(45755)
编号(45481)
成果(36730)
重点(34629)
(34155)
(33988)
课题(31652)
(31147)
科研(29818)
创新(29256)
教育部(28830)
人文(28331)
期刊
(109866)
经济(109866)
研究(66940)
中国(42535)
(41032)
学报(37167)
(34522)
科学(33957)
管理(29275)
大学(27993)
农业(27626)
学学(26642)
(22649)
金融(22649)
教育(21275)
业经(19615)
技术(19295)
经济研究(17460)
财经(17185)
问题(15509)
(14786)
(14716)
(12971)
技术经济(12105)
统计(11358)
(11200)
理论(11161)
商业(10817)
资源(10730)
国际(10583)
共检索到342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淑霞  佟大新  
吉林省2004年开始实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对粮食供给能力、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农民收入等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但政策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促进效应也存在递减趋势,需要通过现行农业补贴方式的完善和创新来更好地发挥各项补贴政策的协同效应,保障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冯淼  
2010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54 641万吨,增产2.9%。[1]尽管如此,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大问题,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很严重,粮价维稳已成为各国的头等大事,2010年全球玉米价格暴涨了52%,小麦上涨了49%,黄豆上涨了28%。[2]有些问题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有些问题是人为造成的,这使全球经济陷入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状态。当今全球社会十分害怕粮食价格上涨,有些人把这些问题摆在与金融危机同一个位置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春燕  贾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越杰  王军  
本文利用1982—2005年吉林省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应用波动理论分析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规律,考察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的历史过程和数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具有短周期的显著特征,产量波动主要是受农业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气候因素的影响。最后从稳住粮田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建设、完善防灾减灾和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等方面提出稳定粮食产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永芳  
针对中国1998—201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以及粮食总产量的变化,阐述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现状,指出中国实施粮食补贴政策产生的各种成效,分析中国粮食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君业  王泽彩  
为支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吉林省财政部门创新"三农"扶持方式,实施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即农民用以后年度可获得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作担保,银行按还本付息率确定信贷额度,以低利率向农民发放贷款。2010年在公主岭等九个试点县(市、区)开始进行试点,全省当年共计投放贷款10.9亿元。2011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省48个粮食主产县(市、区),共发放贷款50多亿元,当年有30.2万户农户受益,占全省农户的8.3%,户均贷款16558元。粮食主产区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有效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惠清  
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吉林西部粮食生产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化水害为水利,建立三元结构工程,农业的企业化,实施绿链工程”等对策,抑制劣势,发挥优势,力求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晓丽  许锐  郝玲  
自然灾害对吉林省粮食生产年均造成60亿元的损失,自然灾害已成为阻碍吉林省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测水平,增强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莲英  王秀芬  
吉林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省与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充分了解其粮食种植结构变化对于指导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以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与GIS方法,对吉林省1980~2012年30多年来粮食生产及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生产集中度高;近30年来吉林省粮食生产总体形势向好,面积、总产、单产均表现为增加趋势;粮食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形成了目前以玉米占绝对优势,水稻、大豆为辅的生产格局。在空间布局上,过去30多年来,玉米主要种植区以长春与四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庆海  
吉林省作为我国商品粮第一输出大省,在80年代中期以后曾连续多年出现卖粮难问题。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粮食经营体制的改革,粮食流通基础没施的建设以及玉米出口量的加大,使吉林省卖粮难问题得到缓解。但在1995年粮食年度(截至1996年3月底),吉林省又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瑞芹  孟全省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研究山东省粮食直补政策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2004-2009年山东省17个地市的农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选取粮食播种面积、农村机械用电量、化肥使用量和粮食直补额作为粮食产量的解释变量,借助柯布-道克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模型,最后发现粮食直补对山东省的粮食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友孝  罗安军  
文章回顾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实施的历程,对现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进行了分析。直接补贴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以往补贴政策的某些不足,但是本身也存在缺陷,不完全符合政府的初衷和不利于农业的长期生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综合实行,并加大间接补贴力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世夫  
从2004年实行的直接补贴政策是我国多年农业补贴政策的适应性调整。直接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户收入水平、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证粮食有效供给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实现直接补贴政策上述预期目标的关键在于直接补贴范围的扩大、力度的增强以及其他与之有关的一系列补充性农业支持政策的完善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叶青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的辨证关系。认为玉米加工业发展引起粮食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改变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但是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具有积极影响。由于玉米加工业自身特点和粮食消费结构的限制,以及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流通体制改革与物流体系建设等,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对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构建合理的玉米加工业体系和加强粮食安全基地建设是保证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与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