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4)
- 2023(7314)
- 2022(6557)
- 2021(5884)
- 2020(5404)
- 2019(12548)
- 2018(12321)
- 2017(24822)
- 2016(13649)
- 2015(15711)
- 2014(15918)
- 2013(16275)
- 2012(15612)
- 2011(14188)
- 2010(14262)
- 2009(13385)
- 2008(13528)
- 2007(12496)
- 2006(10839)
- 2005(9599)
- 学科
- 济(65407)
- 经济(65361)
- 业(36619)
- 管理(34163)
- 方法(29221)
- 企(27603)
- 企业(27603)
- 数学(25800)
- 数学方法(25608)
- 农(19850)
- 地方(16986)
- 中国(14685)
- 业经(14118)
- 学(13425)
- 财(13276)
- 农业(13099)
- 贸(11894)
- 贸易(11891)
- 易(11486)
- 制(10927)
- 产业(10217)
- 和(9335)
- 地方经济(9192)
- 技术(9154)
- 环境(9123)
- 融(8457)
- 金融(8455)
- 银(8384)
- 银行(8356)
- 行(7967)
- 机构
- 学院(205267)
- 大学(204067)
- 济(89712)
- 经济(87899)
- 管理(77701)
- 研究(73933)
- 理学(66639)
- 理学院(65874)
- 管理学(64788)
- 管理学院(64403)
- 中国(53915)
- 科学(46752)
- 京(43748)
- 农(42255)
- 所(39502)
- 财(37630)
- 研究所(36047)
- 业大(35438)
- 中心(34105)
- 农业(33104)
- 江(32569)
- 财经(30146)
- 北京(27715)
- 经济学(27458)
- 经(27085)
- 院(26495)
- 范(26334)
- 师范(26089)
- 州(25338)
- 省(25289)
- 基金
- 项目(135814)
- 科学(105216)
- 研究(97477)
- 基金(96031)
- 家(84597)
- 国家(83931)
- 科学基金(70064)
- 社会(60633)
- 社会科(57492)
- 社会科学(57469)
- 省(56676)
- 基金项目(51707)
- 划(46025)
- 自然(45225)
- 自然科(44068)
- 自然科学(44055)
- 教育(43511)
- 自然科学基金(43257)
- 资助(39639)
- 编号(39391)
- 发(31900)
- 成果(31515)
- 重点(31399)
- 部(29867)
- 创(28018)
- 课题(27818)
- 创新(26265)
- 科研(26226)
- 计划(26192)
- 发展(25519)
共检索到304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滕奎秀 杨兴龙
本文综合运用区位商和国内市场占有率指标对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998~2006年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总体的竞争力呈波动上升趋势;按照本文设定优势产业的选择标准,淀粉及其制品业和酒精制造业是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优势子行业,并且他们的优势都很强,而饲料加工业和白酒制造业在吉林省缺乏优势;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兴龙 丛之华 滕奎秀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Tobit"两步法"对1998—2005年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内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的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低,而且各子行业的技术效率值差距较大;从Tobit模型回归结果来看,产业集聚、资本密集度、产权结构和企业规模都不同程度地对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技术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叶青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的辨证关系。认为玉米加工业发展引起粮食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改变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但是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具有积极影响。由于玉米加工业自身特点和粮食消费结构的限制,以及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流通体制改革与物流体系建设等,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对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构建合理的玉米加工业体系和加强粮食安全基地建设是保证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与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玉米加工业 粮食安全 宏观调控 吉林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子刚 郭庆海
本文以对吉林省45家玉米加工龙头企业(县级以上)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和多项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供应链中玉米加工企业选择合作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性质、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为农户提供的服务、收购玉米的途径、收购玉米的物流成本变化情况和玉米加工量的变化情况对玉米加工企业选择高层次合作模式(包括契约型合作模式、合作型合作模式和一体化型合作模式)有正向影响;企业成立的年限、企业总资产、对供应链协作的满意程度、与上游供应商传递信息的方式、所了解的关于上游供应商的信息、收购玉米所选择的运输方式对玉米加工企业选择高层次合作模式有负向影响;企业对玉米的加工程度则没有通过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义坤 雷庆勇 李思
本文拟对吉林省玉米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首先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针对玉米产业结构调整是否需要调整、调整依据和主导部门选择问题,从理论与实证双重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为:吉林省需要进行玉米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该产业主导部门应该选择饲养业。
关键词:
吉林省 玉米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那伟 赵新颖 黄枭
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主产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选择玉米秸秆不同的评价指标,对其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吉林省玉米秸秆可利用资源量为2 639.76万t,空间分布呈现"两高一低"的特征,即中西部高和东部低。依据玉米秸秆空间分布特点,该文将吉林省分为秸秆资源富集区、一般区、较少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
吉林省 玉米秸秆 可利用资源量 资源评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魏益华
玉米是吉林省重要的粮食资源,这种作物具有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为了充分利用好玉米资源,吉林省应对其实行综合性开发、现代性开发和开放型开发,从而发挥玉米优势,为振兴吉林省经济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
吉林省 玉米 开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淼 马成林
本文阐述了乡镇企业优势产业的选择基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吉林省乡镇企业的优势产业进行了分析和选择,从而得出了吉林省乡镇企业的优势产业序列。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优势产业 层次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越杰
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应用产业链管理和产业经济学理论,将玉米产业链分成生产链、加工链、流通链和需求链进行分析,探讨了吉林省玉米产业链条脱节、加工链核心地位不强和流通链效率不高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玉米产业化发展方略。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业,提升玉米加工链的核心地位;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产供销优化组合;加强市场建设,完善流通体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玉米产业 产业链 吉林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子刚 于海朋 郭庆海
【目的】寻找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中的问题以及影响供应链合作绩效的因素。【方法】本文通过对吉林省玉米供应链合作伙伴玉米加工龙头企业(县级以上)、物流企业和农户的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AMOS17.0运算分析玉米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对玉米供应链合作绩效的影响。【结果】供应链成员间的协作能力对供应链合作绩效的影响较大,综合影响达到0.825,而成员间的合作意愿对合作绩效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合作绩效的直接影响较强。【结论】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利于成员间合作的建立,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意愿与协作能力对整个供应链合作绩效有正的影响,且协作能力的影响更大;玉米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强度不直接影响供应...
关键词:
玉米供应链 合作伙伴 合作绩效 结构方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帅 郭庆海
吉林省欲借助其资源禀赋优势,进一步发展玉米加工业,必然要实现玉米的专用化,即大力推广专用玉米。而因专用玉米其特有的用途和生物学特性,其发展必然实现产业化经营。目前,吉林省种植的专用玉米品种主要有糯玉米、高淀粉玉米和高油玉米,大部分作为工业用途。但在种植的过程中,其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应当加强专用玉米种植基地的建设,实现专用玉米的规模化种植。同时,还应该完善专用玉米的定价机制,从而稳定玉米种植户的收入预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义坤 曲文春 娄高
吉林省是我国玉米黄金生产区,玉米产量在粮食产出结构中占据绝对比重,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形成能过剩的尴尬,本文依托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客观地梳理吉林省玉米产能过剩的成因,因地制宜地提出治理玉米产能过剩的路径和对策建议,为平稳启动和推进吉林省化解玉米产能过剩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
供给侧 吉林省玉米产能 治理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兴龙 王凯
本文综合运用区位商和国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等4个玉米主产省玉米加工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8—2005年4省玉米加工业总体的竞争力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按照本文设定优势地区的选择标准,山东、吉林、河北3省属于玉米加工产业的优势地区,辽宁省优势较弱;就玉米加工业各子行业的竞争力而言,4个省均有自己的优势子行业,各子行业的优势地区各不相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兴龙 张越杰 王琳
本文运用2006—2010年吉林省食品加工业及内部8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对吉林省食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0年吉林省食品加工业的生产率增长较快,其TFP年均增长率为17.5%,但其各子行业TFP增长速度、技术进步程度和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吉林省食品加工业技术效率增长缓慢,技术进步成为推进食品加工业TFP增长的主要因素,而食品加工业技术效率的增长主要依靠规模效率的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长虹 贾春玉
与10年前东北工业因不适应市场经济出现的“东北现象”相比,我国成为正式世贸组织成员后,东北农产品特别是杏林省玉米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愈发突出。东北农业正出现的“新东北现象”更令人担优。入世后,美国低价玉米将按关税配额进口中国,我国玉米出口补贴将被取消,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加上近年来国内玉米市场供过于求,商品玉米库存积压4000万吨(相当我省正常年份两年产粮量)。压力、冲击之大令人寝食难安。玉米生产面临“生死劫”。为了挽救失宠软黄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