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9)
2023(10650)
2022(9517)
2021(8996)
2020(7601)
2019(17704)
2018(17665)
2017(34623)
2016(19018)
2015(21321)
2014(21299)
2013(21252)
2012(19461)
2011(17342)
2010(16981)
2009(15474)
2008(14752)
2007(12761)
2006(10996)
2005(9363)
作者
(55125)
(45743)
(45344)
(43423)
(29269)
(22060)
(20380)
(18119)
(17601)
(16294)
(15774)
(15588)
(14606)
(14454)
(14184)
(14141)
(13668)
(13516)
(13186)
(13019)
(11488)
(11098)
(11054)
(10365)
(10328)
(10171)
(10132)
(10045)
(9332)
(9065)
学科
(77101)
经济(77028)
管理(50819)
(50388)
(39749)
企业(39749)
方法(37401)
数学(32801)
数学方法(32486)
(22218)
地方(18547)
中国(18435)
(17662)
(17125)
业经(16658)
农业(15491)
(13010)
贸易(12999)
(12593)
环境(12261)
理论(12001)
(11945)
技术(11501)
(11150)
(10360)
(10336)
财务(10303)
财务管理(10287)
企业财务(9695)
地方经济(9486)
机构
大学(263335)
学院(262435)
管理(107720)
(103716)
经济(101506)
理学(94182)
理学院(93176)
管理学(91608)
管理学院(91168)
研究(88699)
中国(63162)
科学(57762)
(56441)
(48128)
(45054)
业大(44850)
(44172)
研究所(41673)
中心(39941)
(38212)
农业(37687)
财经(36039)
北京(35062)
(34311)
师范(34010)
(32864)
(32468)
(30663)
经济学(30188)
经济管理(28767)
基金
项目(189632)
科学(148057)
基金(136652)
研究(136484)
(120302)
国家(119355)
科学基金(101737)
社会(84269)
社会科(79831)
社会科学(79809)
(76473)
基金项目(73818)
自然(67914)
自然科(66268)
自然科学(66254)
自然科学基金(65044)
(62985)
教育(61568)
资助(56339)
编号(55745)
成果(43548)
重点(42422)
(41052)
(40952)
(39179)
课题(37968)
创新(36553)
科研(36504)
计划(35077)
教育部(34647)
期刊
(109786)
经济(109786)
研究(74560)
中国(46132)
学报(45767)
(43403)
科学(41248)
管理(37410)
大学(34155)
学学(32357)
(31374)
农业(30963)
教育(27328)
技术(22845)
业经(18998)
(17892)
金融(17892)
经济研究(16927)
财经(16351)
(15984)
问题(14782)
科技(13988)
图书(13950)
(13896)
技术经济(13373)
林业(13367)
理论(13267)
资源(13007)
业大(12694)
(12453)
共检索到370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广春  孟维韧  全东兴  金成海  南钟浩  
分析了近年来吉林省水稻生产的现状,稻作科技不断进步,水稻产量逐年提高,从20世纪60年代总产56.9万t、单产4005kg·hm-2,到2011年总产623.5万t、单产9019kg·hm-2,但同时水稻生产面临现实单产不同程度的下降、自然灾害严重、技术集成度不高和互补性不强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量提高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从单产、品种、区域优势等方面挖掘增产潜力的措施,并讨论提高水稻产量的策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付晓  曹霖  王雪军  张璐  
依据一类清查的标准木、样木和样地数据,构建主要树种(组)树高曲线,编制立地形表,用地形和土壤因子拟合立地形估测模型。以此,基于吉林省二类调查数据库,估测全省小班立地形,得到立地质量等级及分布。同时根据全省现实林分状况,综合确定各立地质量等级林地的生产潜力,由此对比分析现实与潜在生产力。结果表明:1)基于清查资料构建的立地形估测模型,经检验,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可用于立地质量的评价;2)吉林省林地质量较好,林地质量等级为好和中等的分别占31.03%和66.00%,合计高达97.03%;3)全省现实生产力为潜在生产力的56.65%,仅7.20%的森林达到林地生产潜力水平,森林生产力仍有较大可提高性;4)基于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数据库的立地质量评价和生产潜力测算的方法可靠,具有可推广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H.Dobesch  陈沈斌  H.V.Tran  刘吉平  
近两年我国电力突然短缺,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风电发展的紧迫性和风电发展的潜力,特别是国际上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发风电的情景,中国- 奥地利政府间双边合作计划将风电评估列入2001~2003 年度合作计划,论文是该计划的成果之一。以我国吉林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广泛使用的风机选址算法和空间分布诊断程序( WAsP和ZAWIMOD2),运用数字地形图和遥感资料获得的土地利用图,进而得到数字化的表面粗糙度,再对吉林省的风能潜力进行估算。完成了近1km2 分辨率的距地面60m高度的风速和风能密度计算,并制作了它们的分布图。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区域上估算距地面60m 高度的风速和风能密度,其方法对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焉莉  冯国忠  兰唱  高强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种植区施氮效果差异,旨在加强氮肥精准养分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效率,从而减少农田氮排放。【方法】通过对2005—2013年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中不施氮肥处理(N0P2K2)及3个氮梯度(0.5N_2P_2K_2)、(N_2P_2K_2)、(1.5N_2P_2K_2)处理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水稻种植区的产量、氮肥施用效果及氮肥农学利用率,探讨各区域施氮效果及减排潜力。【结果】吉林省各地区水稻产量差异显著,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最低。在不施氮肥条件下西部地区平均产量可达7.6 t·h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俊杰  柴以潇  李玲  高丽敏  谢凯柳  凌宁  郭世伟  
【目的】明确当前江苏省水稻种植区域的施肥现状与问题,定量研究化学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评估氮肥减量优化在水稻生产中的适用性。【方法】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 502家农户进行调查,分析水稻施氮量(化肥氮)、产量与氮效率(氮肥偏生产力)现状。同时结合文献检索获得的49篇大田试验文献共195组试验数据,采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定量分析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特征。【结果】农户调研数据表明,江苏省农户水稻生产的平均产量、氮肥用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8 273 kg·hm~(-2)、358.10 kg·hm~(-2)和25.12 kg·kg~(-1)。文献数据整合分析表明,在江苏地区,与传统/常规施氮相比,氮肥减量显著降低植株氮素吸收量(-5.8%—-14.0%),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穗数的产生(-2.09%—-5.46%),同时通过增加穗粒数(3.96%—6.79%)、结实率(2.00%—3.88%)以及千粒重(0.89%—2.10%)来提高水稻产量(2.8%—5.7%)和氮肥偏生产力(52.4%—77.0%)。氮肥减量优化下,籼稻的产量与氮效率的提升效果优于粳稻。减量方式以氮肥减量后进行合理养分运筹同时增施有机肥(秸秆)对水稻增产增效的效果最显著。减量比例以≤25%最佳。高基础地力条件下更有利于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实现氮肥减量。综合分析得出,江苏省水稻的氮肥减量可以通过调控运筹与增施有机肥实现,其推荐减量空间为31%,其中基、蘖肥是其主要的减量方向。【结论】江苏省水稻化学氮肥减量可行,基肥与分蘖肥为主要的减量方向。将氮肥减量控制在31%以内,同时进行优化管理,能够合理调控水稻各产量构成因素,实现水稻增产增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建平  李俊杰  李文娟  周振亚  王秀芬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随着稻谷总需求量增长,保持其稳产增产能力对确保我国口粮绝对安全意义重大。"十三五"期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明显先下滑后回升、单产增速减缓,产量呈稳中略降趋势,增产形势严峻。稻田基础地力、灌排条件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基石,高产育种和栽培技术配套是实现水稻单产飞跃的主要推力,经济效益是种植结构调整的核心动力,政策导向是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十四五"期间水稻生产面临的形势,采用CAMES模型预测,2025年我国稻谷产量为21797万吨,与2020年相比增加611万吨。保障增产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具体实现路径为划定水稻面积红线不低于3000万公顷,力争全国2/3的稻谷产自高标准农田,突破水稻生产种子和机械两大技术瓶颈,通过政策调整稳定水稻种植主体受益预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印生  张凤龙  
通过水、耕地、农业技术等因素对粮食增产的影响进行分析后,笔者认为吉林省实现500亿斤阶段水平以后,再增产100亿斤粮食产量,实现600亿斤的阶段性目标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并从单产潜力、增产路径及对策建议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寅  郭聃  高强  李翠兰  焉莉  冯国忠  刘振刚  房杰  
【目的】明确吉林省玉米施用磷肥的增产效应在生态区及县域尺度上的差异,为优化区域磷肥的施用与配置,实现粮食进一步增产和提高磷肥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5—2013年吉林省玉米"3414"田间试验中不施磷和推荐施磷处理数据,通过分析区域与县域尺度的作物产量反应、磷肥的农学利用率和肥料贡献率等指标,评估不同生态区玉米施用磷肥的增产效应及其差异。另外,通过建立不施磷处理玉米产量与施磷处理产量、磷肥贡献率的关系,分析不同生态区土壤基础供磷能力的差异对玉米施磷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施用磷肥对保障吉林省玉米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国臣  齐春艳  侯立刚  马巍  隋鹏举  刘亮  郭晞明  孙洪娇  
苏打盐碱地是我国较为典型的劣质耕地,种稻是改良利用苏打盐碱地的有效措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历经三代人的多角度探索,从零星种植到现在27万hm2,从品种、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单产从5000kg·hm-2到10000kg·hm-2以上,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从种植面积、品种更新、栽培技术创新集成、产量与效益等多角度回顾了吉林省苏打盐碱地水稻生产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并就新时期盐碱地水稻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未来阶段吉林省盐碱地稻作创新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越杰  霍灵光  王军  
本文主要利用吉林省8个县(市)1994~2005年水稻生产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HMB指数方法对水稻生产的效率变动进行分解分析,获取各指数的时序变动趋势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HMB指数及其分解的各指数的变动原因做出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吉林省水稻生产全要素生产率(TFP)主要由于技术进步水平低、规模无效率的作用而呈现下降趋势,可以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扩大生产规模等手段来改善生产效率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靳春鹏  孙庚  刘金亮  李桂华  张世宏  潘洪玉  
选用22个稻瘟菌鉴别菌株,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吉林省全部水稻主栽品种及育种材料(98个)的抗瘟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吉林省主栽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弱,高达98%的供试品种均可以被稻瘟菌不同程度地侵染;本研究筛选到3个品种:超级稻2号、吉粳801、吉粳806,具有极高的抗瘟性,为将来克隆新的抗瘟基因及培育新的抗瘟品种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根据上述抗性鉴定结果,本研究进一步通过PCR方法,以水稻DNA为模板,扩增6个水稻抗瘟基因:Pib、Pi-ta、Pi9、Pi-d2、Pi36及Pikh,检测抗瘟基因在98个品种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这6个抗瘟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5.5%,94.9%,21....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川南  
"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一定会实现预期目标,昔日的盐碱地会成为富饶的粮仓。"——吉林省省长韩长赋2008年7月2日,注定是吉林人永远难忘的一天。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这个增产百亿斤的规划,与自2007年以来国际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粮食危机"紧密相关。增产百亿斤粮食,对一个省来说,不是个小任务,靠什么来实现?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将为这一规划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石丹  张清正  
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梳理四平市旅游资源类型与数量。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四平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资源价值方面,四平市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所占分值最大,旅游资源自身要素价值次之,然后是旅游资源区位条件;资源特色方面,以历史遗址遗迹、红色文化和满族民俗旅游资源为主,特色鲜明、吸引力较强,具备较高的开发潜力。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四平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市旅游业可持续开发的调控对策,旨在为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丽环  佟新华  
现代物流业因其与大多数产业、部门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带动效应;制造业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两者联动发展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吉林省制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不高,二业联动处于不甚协调状态。因此,需要通过健全规划、完善机制、搭建信息平台来大力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世才  
吉林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地理位置邻近,双方在经贸合作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易货贸易、劳务合作、合资企业、技术合作、科技交流方面合作的潜力很大,具有广阔的前景。吉林省在对俄经贸合作中要经常重视出口商品的质量,树立名牌产品形象;发挥吉林省优势,加强农牧业出口商品基地建设;选好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避免大的投资风险,在俄境内建立过渡性经贸实体;大力开展沿边、沿海跨国旅游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