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4)
- 2023(12580)
- 2022(10192)
- 2021(9411)
- 2020(7641)
- 2019(16748)
- 2018(16157)
- 2017(31088)
- 2016(16677)
- 2015(18329)
- 2014(17932)
- 2013(17503)
- 2012(15884)
- 2011(14272)
- 2010(14723)
- 2009(14443)
- 2008(13557)
- 2007(12600)
- 2006(11392)
- 2005(10504)
- 学科
- 济(64984)
- 经济(64887)
- 业(60422)
- 农(49811)
- 管理(46903)
- 企(36928)
- 企业(36928)
- 农业(33340)
- 融(27979)
- 金融(27976)
- 银(27177)
- 银行(27168)
- 中国(26248)
- 行(26200)
- 制(23772)
- 业经(22650)
- 财(21686)
- 方法(20623)
- 数学(18332)
- 数学方法(18174)
- 地方(15651)
- 体(15449)
- 务(13752)
- 财务(13723)
- 财务管理(13690)
- 企业财务(13133)
- 农业经济(12588)
- 体制(12090)
- 发(11850)
- 度(11576)
- 机构
- 学院(229672)
- 大学(222858)
- 济(99909)
- 经济(97767)
- 管理(87409)
- 研究(76593)
- 理学(73687)
- 理学院(73052)
- 管理学(72037)
- 管理学院(71631)
- 中国(71537)
- 农(54496)
- 财(51072)
- 京(45974)
- 科学(42319)
- 农业(40633)
- 中心(39140)
- 财经(38663)
- 业大(38020)
- 所(37308)
- 江(36536)
- 经(35103)
- 研究所(33049)
- 经济学(30552)
- 州(29120)
- 北京(28925)
- 财经大学(28474)
- 院(27636)
- 经济学院(27612)
- 银(27237)
- 基金
- 项目(149080)
- 科学(117814)
- 研究(115314)
- 基金(108005)
- 家(92810)
- 国家(91886)
- 科学基金(78985)
- 社会(75295)
- 社会科(71050)
- 社会科学(71033)
- 省(59991)
- 基金项目(56918)
- 教育(50261)
- 划(48199)
- 编号(47779)
- 自然(47337)
- 自然科(46168)
- 自然科学(46161)
- 自然科学基金(45354)
- 资助(42626)
- 成果(38483)
- 制(35480)
- 发(33642)
- 重点(33291)
- 部(33276)
- 课题(32926)
- 创(31713)
- 农(31577)
- 国家社会(31495)
- 性(31126)
- 期刊
- 济(119485)
- 经济(119485)
- 研究(71949)
- 农(60150)
- 中国(53215)
- 融(46228)
- 金融(46228)
- 财(39754)
- 农业(39663)
- 学报(33270)
- 科学(31924)
- 管理(28816)
- 大学(28023)
- 学学(27198)
- 业经(25519)
- 教育(19515)
- 财经(19275)
- 技术(18138)
- 业(17840)
- 问题(16492)
- 经(16258)
- 农村(15955)
- 村(15955)
- 经济研究(15772)
- 农业经济(15034)
- 版(13340)
- 世界(12381)
- 经济问题(12067)
- 理论(11381)
- 现代(10907)
共检索到366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晓光 于树莉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得以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也为吉林省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提供了有效供给。但吉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贷款质量不高、市场定位偏离、资金来源有限等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其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针对吉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应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内部建设、加强外部监管,以保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风险 控制路径 吉林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远权 张德钢
本文研究了处于快速扩张期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生成机理,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资本运作风险和经营成本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完善融资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和"三农"投入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新型金融机构 风险控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俊江 韩烨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随着吉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制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已进入议事日程。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构建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三方筹资模式。
关键词:
吉林省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筹资模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聂勇 余杨昕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最近几年成立的三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资金供给提供了新的渠道,也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质量。然而,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特有的风险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这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文章从制度的视角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 金融风险 制度约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聂勇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最近几年成立的三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资金供给提供了新的渠道,也极大的改善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质量。然而,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特有的风险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这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文章从制度的视角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 金融风险 制度约束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桂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运行过程中给农民生活带来了有利影响,与此同时在制度的运行上也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运行的管理体制不畅;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制度运行的管理成本理念等。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运行 管理成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晋
以吉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了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着重对当前吉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实现城乡统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模式。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城乡统筹 社会养老保险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琳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市场中资金的供需矛盾,增加了农村资金的供给量,并且激活了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为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经济二元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出发,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营绩效评价体系,并据此提出现阶段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运营绩效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竹君 尚康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体制增量改革的产物,它在推动农村金融业发展、支持"三农"资金需求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背景与现状,深入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有效控制农村金融风险的措施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占权 朱田
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随后,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印生 盛国辉 刘子玉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以往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与运行机制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 ,结合吉林省省情 ,通过整合各服务主体 ,试图探索一个适合市场导向的吉林省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和能够保证该模式运行通畅的机制。
关键词:
农村 科技服务 体系 模式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汉锋
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标志着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启动。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各地诞生和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蔡洋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基于自身盈利性、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虑,往往以各种方式逃离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目标偏移现象,使得普惠金融难以落到实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之所以出现设立地域、服务对象、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偏移,根源在于政府主导下外生性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身份定位、经营管理、财税激励、外部监管等制度设计上亦存在不足。为此,应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发展非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机构,并完善相应的风险补偿、财税激励和监督管理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善葆 区永纯 冼美玲
近年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良好,支持"三农"及中小企业发展成效初显。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之后,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拓展遇到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广西梧州市为视角,运用SWOT方法深入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SOW战略、SWT战略以及优化外部发展环境等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