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0)
- 2023(15961)
- 2022(13860)
- 2021(12949)
- 2020(10732)
- 2019(24612)
- 2018(24489)
- 2017(47211)
- 2016(25923)
- 2015(28990)
- 2014(29131)
- 2013(28905)
- 2012(27075)
- 2011(24495)
- 2010(24840)
- 2009(22680)
- 2008(22406)
- 2007(20083)
- 2006(17888)
- 2005(16197)
- 学科
- 济(109359)
- 经济(109246)
- 管理(72219)
- 业(71904)
- 企(58193)
- 企业(58193)
- 方法(42966)
- 数学(36210)
- 数学方法(35740)
- 农(31750)
- 中国(31630)
- 地方(29422)
- 业经(26340)
- 财(24800)
- 学(24535)
- 农业(21463)
- 制(20672)
- 贸(18975)
- 贸易(18961)
- 易(18321)
- 银(18069)
- 银行(18022)
- 技术(17531)
- 理论(17473)
- 行(17289)
- 和(17218)
- 融(17216)
- 金融(17215)
- 环境(16953)
- 地方经济(15762)
- 机构
- 学院(368348)
- 大学(367840)
- 济(146136)
- 管理(143660)
- 经济(142706)
- 研究(130345)
- 理学(122765)
- 理学院(121320)
- 管理学(119245)
- 管理学院(118569)
- 中国(97266)
- 科学(81803)
- 京(80592)
- 所(67167)
- 财(66737)
- 农(63892)
- 研究所(60862)
- 中心(58559)
- 江(57251)
- 业大(56439)
- 财经(52366)
- 北京(51773)
- 范(51304)
- 师范(50839)
- 农业(49224)
- 院(47731)
- 经(47356)
- 州(46611)
- 经济学(42257)
- 省(41962)
- 基金
- 项目(246087)
- 科学(192466)
- 研究(180641)
- 基金(175380)
- 家(153364)
- 国家(152020)
- 科学基金(129338)
- 社会(111608)
- 社会科(105658)
- 社会科学(105627)
- 省(98694)
- 基金项目(93372)
- 自然(84184)
- 教育(82168)
- 自然科(82158)
- 自然科学(82138)
- 划(82036)
- 自然科学基金(80630)
- 编号(74248)
- 资助(72297)
- 成果(60859)
- 发(56346)
- 重点(55461)
- 部(53158)
- 课题(52433)
- 创(50805)
- 创新(47323)
- 科研(46664)
- 教育部(45089)
- 项目编号(44875)
- 期刊
- 济(171357)
- 经济(171357)
- 研究(112523)
- 中国(76174)
- 学报(59432)
- 农(59250)
- 科学(55506)
- 管理(54421)
- 财(49331)
- 教育(45185)
- 大学(44733)
- 学学(41888)
- 农业(40524)
- 融(35386)
- 金融(35386)
- 技术(32131)
- 业经(30461)
- 经济研究(25830)
- 财经(25123)
- 问题(22793)
- 经(21527)
- 业(20753)
- 图书(20638)
- 科技(18882)
- 技术经济(18028)
- 理论(17855)
- 现代(17111)
- 商业(16772)
- 版(16733)
- 资源(16619)
共检索到563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蔡强 李景鲲
从当前国际与国内的发展趋势来看,吉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和特色,已经拥有了一批龙头企业,掌握了一批先进技术,研制开发出了一批高新产品。但吉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然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吉林省应从推动产业集聚式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培育重点企业,加强组织管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出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大优势、做强特色,力争使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若干领域跻身国内乃至世界的前列。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靖继鹏 王欣 窦平安
分析吉林省产业结构及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信息产业落后原 因进行横向分析,找出信息产业发展的崛起点。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该省发展战略及实施措施。
关键词:
信息产业 灰色理论 发展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璐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甘肃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发展过程中遇到较多困难。应围绕已确定的重点领域,突出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强化配套企业集聚发展;突出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增强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突出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加快重点项目和产业基地循环化发展;突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各类要素保障;突出用好市场化激励机制,完善落实扶持政策。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路径 发展模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佰成 朱斯索 佘彦
基金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吉林省在东北亚地区所具有的政策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决定了吉林省应率先发展基金产业,建立起东北亚地区基金总部基地、吉林省国际基金管理学院,成立基金行业协会、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不仅能拓宽吉林省企业的融资渠道,完善金融市场结构,而且有利于促进吉林省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 肖兴志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理论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学者们根据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国务院近期颁布的指导方针,将含义分为战略性和新兴性两部分,并赋予其性质上的诠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背景,借鉴社会各界的主流观点,本文认为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需分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会新 白嘉
根据产业发展特征,文章运用DEA方法评价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建立与产业发展相关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以中国29个省区作为决策单元,以2012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发展绩效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高,不同区域间以及同一区域内均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运用DEA投影分析探究绩效较低的地区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的原因,并以陕西为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在产业政策方面应注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现有资源的投入利用效率和产出转化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晶 刘小锋
在当今的蓝色经济时代,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海洋强国竞相抢占的战略制高点。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对福建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推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
关键词: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路径 福建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新新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决定性促进和导向作用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推动我国经济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背景 策略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会晏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的上升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 ,第二产业相对下降 ,第三产业急速扩展 ,为了推动吉林省经济的发展 ,必须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取向 ,确立产业调整路线 ,使其符合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 ,要开拓市场 ,强化自己的主导产业 ,以支柱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 ;重视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对外贸易。
关键词:
吉林省 产业结构 发展战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梦博 李新光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大大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总结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吉林省文化产业为例,在分析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应从树立主导产业战略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善法制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制定人才发展策略、提升创新力和竞争力等多角度、多方面着手,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宜 李妃养
文章从高新技术产业角度分析了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基础及国际化现状,探索其国际化存在的不足及核心障碍,并提出广州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孵化基地,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际化 广州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茹莉
江西省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力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生产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加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如产品研发投入水平低、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工业园区内企业关联度不大等问题,制约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此,需要整合政府、企业、社会资源,通过完善制度环境,转变政策扶持重点,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促使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政
经历了30多年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转型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蕴藏着巨大机遇,孕育着科技革命的种子,催生重大技术突破,形成新的产业与增长方式。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理军 吕雪 周国华 王恒彦
世界主要国家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维护国家安全、更好地把握科技和产业机遇的优先战略,但面临新技术、新市场的系统变革。研究将产业科技、市场与政策环境纳入一个分析框架,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发展的概念框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案例,分析并判断中国该典型产业的自主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自主发展 测度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