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6)
2023(7876)
2022(7064)
2021(6435)
2020(5781)
2019(13414)
2018(13313)
2017(25825)
2016(14456)
2015(16314)
2014(16430)
2013(16456)
2012(15651)
2011(14152)
2010(14283)
2009(13451)
2008(13384)
2007(12129)
2006(10574)
2005(9351)
作者
(44082)
(37166)
(36847)
(35282)
(23408)
(18061)
(16787)
(14563)
(13949)
(13270)
(12661)
(12615)
(11851)
(11674)
(11671)
(11653)
(11593)
(10881)
(10813)
(10714)
(9528)
(9127)
(8969)
(8438)
(8400)
(8335)
(8227)
(8079)
(7520)
(7475)
学科
(62446)
经济(62404)
管理(39844)
(35228)
方法(27568)
(26218)
企业(26218)
数学(24607)
数学方法(24373)
(19914)
(17434)
地方(17419)
环境(17257)
中国(14008)
(13964)
农业(13038)
业经(11631)
(11008)
贸易(11006)
(10597)
(10550)
(10287)
土地(9761)
(9658)
资源(9279)
生态(8758)
地方经济(8703)
(8016)
财务(7998)
(7985)
机构
学院(208145)
大学(207262)
(82799)
经济(80884)
管理(78944)
研究(73451)
理学(67687)
理学院(66881)
管理学(65670)
管理学院(65305)
中国(54691)
科学(49294)
(44861)
(43627)
(39065)
业大(37268)
研究所(35943)
(35768)
中心(34821)
农业(34062)
(33834)
(28741)
财经(28588)
(28184)
北京(28029)
师范(27905)
(27047)
(26443)
(25671)
经济学(24916)
基金
项目(143151)
科学(110726)
基金(101583)
研究(101027)
(90169)
国家(89461)
科学基金(74830)
社会(62628)
(59741)
社会科(59183)
社会科学(59156)
基金项目(55033)
自然(49674)
(49091)
自然科(48235)
自然科学(48219)
自然科学基金(47286)
教育(44809)
资助(41426)
编号(40681)
重点(32980)
(32435)
成果(32086)
(30711)
(28981)
课题(28708)
计划(28281)
科研(28242)
创新(27324)
科技(25547)
期刊
(93118)
经济(93118)
研究(54674)
中国(42894)
(38917)
学报(37990)
科学(34434)
(27471)
大学(27341)
农业(26133)
学学(26010)
管理(24208)
教育(17607)
业经(17102)
技术(16899)
(15550)
金融(15550)
(14268)
资源(14257)
问题(13356)
财经(13334)
经济研究(13309)
(11558)
(11332)
林业(11322)
科技(10737)
图书(10299)
技术经济(10253)
统计(9560)
业大(9488)
共检索到306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兴雷  李淑杰  郭忠兴  
研究目的:通过对协调度、协调发展度进行理论辨析,提出基于土地利用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的协调度计算模型,使之成为满足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的定量工具。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延边朝鲜自治州的协调等级为初级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类型属于濒临失调衰退类土地利用损益型。研究结论:基于土地利用评价与生态环境评价的协调度计算模型,定量评价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两系统间协调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可信度;有利于对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沈万根   张博天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东北边疆民族地区受到人口大量外流、经济收入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已成为农村老年人的普遍需求。目前农村老年人的互助意识不强、养老机构意愿低、医疗服务需求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东北边疆民族地区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进程。根据农村老年人的现实需求与地区发展状况,建立农村互助型养老模式、提升农村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强化农村医养结合养老协作等措施已成为促进东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辉  
由于人口负增长等人口发展的特殊性,吉林延边朝鲜族人口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口安全的核心问题是人口负增长,其中延边朝鲜族妇女的生育意愿、迁移流动是两个最为关键的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必须改革创新延边朝鲜族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制度;密切关注延边朝鲜族人口国际流动过程中涉外人口迁移问题;适当采取经济措施提高延边朝鲜族生育意愿;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改善延边朝鲜族人口发展的经济条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渊博  苏德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已形成极具特色的双语教育体系,可谓我国民族教育的典范。在新时代背景下,不能忽视由于出生率极速下降给双语教育带来的连带影响,并关注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过程伴随的社会流动问题。应认真总结经验,明确双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双语教育的法制化,为我国双语教育的延续性和民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寻找出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天国  
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与方法,通过空间极化评价指标,分析延边地区内外部经济空间极化特征和趋势。分析结果显示,1985—2009年,吉林省内增长极得到强化,逐渐形成长春和吉林双核心的增长极。延边地区受到来自区域内的极化效应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延边地区内部,以延吉为经济增长极,但经济资源聚集总量过少,难以发挥区域规模经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硕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国际经济合作战略金硕仁延边改革开放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日益不可分割。当探讨延边在图们江国际合作中的构想时,摆在首位的是要深入研究延边的优势和特点,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同时根据我国经济走向,提出正确的对策。一、延边自治州的经济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晓  高吉喜  王雪军  罗遵兰  
本文运用吉林省1999年与2004年两期遥感资料,在GIS的支持下建立空间信息库,获取该省土地覆盖类型动态转移数据矩阵,通过构建生态状况动态变化评价模型,评价该省在1999年至2004年间生态状况的变化情况,并应用Markov链模型对未来该省土地覆盖格局和生态状况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吉林省1999年的综合生态贡献指数值为54.48;2004年为57.31,△E值为2.83,变化率R为5.19%,说明在1999年至2004年期间,吉林省综合生态状况指数在逐渐上升,生态状况质量明显好转;(2)吉林省未来土地覆盖类型分布的总体特征和生态状况的发展趋势是林地面积逐渐增加,而疏林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席婷婷  
随着全球化社会的发展、消费社会的兴起、社会成员个体化倾向日益明显,延边图们农村地区的朝鲜族村民踏上了赴韩务工的道路。在流动现代性社会中,朝鲜族形成了"三重脱嵌"的状态。具体体现在:一是脱嵌于韩国。朝鲜族在韩高收入、低融入的日常生活实践与认同分化使得朝鲜族形成了脱嵌于韩国的状态;二是脱嵌于家乡城市(图们市)。在外打工的朝鲜族大都会在家乡城市购买住房,消费休闲。但是家乡城市缺乏"留住人"的资本。朝鲜族不得不继续返回韩国挣钱,逐渐形成了脱嵌于家乡城市的状态;三是脱嵌于农村。在韩国打工的朝鲜族常年缺位乡村生活,乡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一、国务院批准珲春市为开放城市的重要意义最近,国务院批准珲春为开放城市;这对于全面推进吉林省的改革开放、促进吉林省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与周边国家及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技术往来有着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湘南,许红梅,曹文  
由于各个自然要素及其空间组合的差异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的区域总体特征与主要的自然地理过程各不相同 ,导致了其内部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形式与过程也不相同。吉林省前郭县可划分为四个自然地理单元区 ,各区内土地利用的基本模式不同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各异。研究表明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过程和自然地理单元要素综合特征具有显著相关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郭永奇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两者互为因果关系,且相互影响。在构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模型,利用新疆兵团2001—2011年统计数据对其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兵团在此期间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以中级协调发展类型为主,总体经历了勉强协调发展类土地利用滞后型到初级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随后为中级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到最后的良好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的演化过程;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协调度整体呈现出上升的态势;最后对土地利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艳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是衡量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武汉市2003~2012年数据为例,设计了适合该市的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离差系数模型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0年间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从2003年的0.556上升到2012年的0.784,即由勉强协调型上升为中度协调发展类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吉林省延边第一中学是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的朝鲜族高级中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11月16日,早在1978年就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20所重点中小学之一,1980年被定为吉林省首批要办好的重点中学,1984年被定为吉林省朝鲜族教育改革实验学校,2002年被评为全国民族教育协会示范校,2003年被评为吉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志强  于磊  张柏  杨桄  王宗明  
吉林省西部是吉林省耕地主要集中区和商品粮主产区之一,而该区长时序、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引起了农业生态安全水平的大幅下降。研究该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农业生态安全响应具有现实意义。以吉林省西部1930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以ARCGIS为数据集成分析平台,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该区域进行LUCC及农业生态安全研究,探讨该区的LUCC及农业生态安全的作用机制和响应方式。结果表明:草地和湿地的面积迅速减少,区域景观不断破碎化,景观异质性显著变化。LUCC的驱动力主要是政策鼓励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农业安全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环境安全程度降低;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安全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淑杰  窦森  刘兆顺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及其技术方法,进行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5年吉林省生产型生态赤字逐年增加,规划期内的生态恢复与建设任务比较艰巨;2010年吉林省生态赤字与规划基期(2005年)相比,有了相大幅度的减少,但受人口总量影响,土地生态承载力持续降低;2020年受消费水平,尤其是能源消费影响,吉林省生态赤字反弹,但仍优于规划基期;综上所述,吉林省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结构和规模调整方案,有利于减轻土地生态压力,提高吉林省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和土地生态承载力,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