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9)
- 2023(13140)
- 2022(11466)
- 2021(10637)
- 2020(9096)
- 2019(20811)
- 2018(20546)
- 2017(40309)
- 2016(21921)
- 2015(24445)
- 2014(24131)
- 2013(24200)
- 2012(22460)
- 2011(20222)
- 2010(20002)
- 2009(18081)
- 2008(17428)
- 2007(15355)
- 2006(13408)
- 2005(11484)
- 学科
- 济(91421)
- 经济(91328)
- 管理(59164)
- 业(57944)
- 企(47142)
- 企业(47142)
- 方法(41223)
- 数学(35764)
- 数学方法(35368)
- 农(25268)
- 地方(22612)
- 学(22299)
- 中国(21832)
- 财(20762)
- 业经(20676)
- 农业(17077)
- 制(15387)
- 贸(15386)
- 贸易(15376)
- 易(14867)
- 技术(14357)
- 环境(14316)
- 和(13857)
- 理论(13838)
- 产业(13088)
- 务(12716)
- 财务(12658)
- 财务管理(12636)
- 企业财务(12039)
- 划(11933)
- 机构
- 大学(311225)
- 学院(309491)
- 管理(123390)
- 济(123010)
- 经济(120385)
- 研究(108451)
- 理学(107732)
- 理学院(106515)
- 管理学(104574)
- 管理学院(104058)
- 中国(76901)
- 科学(71381)
- 京(67343)
- 农(57605)
- 所(55444)
- 业大(52679)
- 财(52467)
- 研究所(51270)
- 中心(48288)
- 江(45410)
- 农业(44995)
- 财经(42751)
- 北京(42388)
- 范(40607)
- 院(40413)
- 师范(40120)
- 经(38883)
- 州(36383)
- 经济学(36257)
- 省(34125)
- 基金
- 项目(222626)
- 科学(173995)
- 基金(160937)
- 研究(157492)
- 家(142908)
- 国家(141784)
- 科学基金(120409)
- 社会(97780)
- 社会科(92685)
- 社会科学(92657)
- 省(89050)
- 基金项目(86603)
- 自然(81134)
- 自然科(79151)
- 自然科学(79128)
- 自然科学基金(77730)
- 划(74363)
- 教育(70511)
- 资助(66518)
- 编号(62748)
- 重点(50446)
- 成果(49327)
- 发(48520)
- 部(47941)
- 创(45970)
- 课题(43603)
- 科研(43087)
- 创新(42948)
- 计划(42169)
- 教育部(40222)
- 期刊
- 济(132711)
- 经济(132711)
- 研究(88333)
- 学报(56216)
- 中国(55853)
- 农(51186)
- 科学(50880)
- 管理(43514)
- 大学(41654)
- 学学(39566)
- 财(37177)
- 农业(35507)
- 教育(30636)
- 技术(25281)
- 业经(23682)
- 融(22430)
- 金融(22430)
- 经济研究(20840)
- 财经(20104)
- 业(18305)
- 问题(18122)
- 经(17248)
- 科技(16948)
- 林业(16922)
- 图书(15611)
- 业大(15078)
- 技术经济(15042)
- 资源(14905)
- 版(14842)
- 理论(14529)
共检索到441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伟航 宁攸凉 王登举
基于1996—2017年吉林省天保工程区和非天保工程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两个区域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区域内具有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研究结果表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吉林省天保区林业第三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但林业产业经济总量较低,产值增速缓慢,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偏弱;非天保区仍以林业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二产业产值增速较快,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其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突出。因此,吉林省天保区应创新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途径;非天保区在保持林业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应注重经济质量的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立巍 裴子英
吉林省工业化水平虽已迈进工业化中级阶段,但工业结构仍呈现出工业占据绝对主导、轻工业发展滞后、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及对汽车、石化产业过于依赖等现状。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立,将从需求及供给方面对吉林省工业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吉林省应抓住这一契机,在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引资方式的创新、工业产业的重新布局、城市一体化的突破和协调机制的构建等层面上加快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吉林省 工业产业结构 优化 长吉图先导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秀霞 徐龙 江恩赐
以四平市区为研究区域,2002—2010年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测算了四平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效益,通过比较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探讨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平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出现"错位",今后应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优化产业结构,并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角度,运用地价杠杆及政策引导产业选址,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晓英 李蕾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要素。由于新旧动能尚未理顺,吉林省产业结构仍未得到合理调整,经济长期中低速发展,整体经济出现了明显下滑。在此背景下,如何发挥有限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合理分配好财政资金,抓住创新驱动发展机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努力建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对于未来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指数,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出哪些财政支出方向对产业结构优化指数影响较大,可以明确财政投入方向,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促进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政对策。
关键词:
财政支出 产业结构 吉林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张建平
产业结构转换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演变的基础过程,这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构建反映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吉林省各地区现有产业结构的水平和特点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建议在制定产业政策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时要充分考虑地区间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差异,以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保障产业结构调整高效运行。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延敏 刘德颖
产业结构是税源结构的基础,它决定了税收收入的规模,优化税源结构主要应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来实现,税收也可以通过调整收入规模,以优化的税源结构支持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针对吉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利用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法研究吉林省产业结构与税收收入的关系表明:吉林省应加快以金融、服务等行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所得税优惠,鼓励第三产业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玉玲 杨九铃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产业结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进入“高服务化”阶段。但是与广东省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吉林省经济适度、持续、稳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要实现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有效地调整。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兴汉
一 吉林省位于东北区中部、世界上最肥沃的黑土地带南缘、松辽大平原之上。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为2800℃~3000℃;全年降水量400~700毫米,雨热同季。这种气候条件与美国玉米带的依阿华州相似,非常适宜玉米、大豆、水稻的生长。平原面积,耕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0%左右。人均占有粮食居全国之首,是我国生产粮食的主要基地,是大豆、甜菜、向日葵集中产区之一。1983年全国选择了六十个商品粮基地县,其中吉林省占6个(榆树、农安、德惠、怀德、梨树、扶余)。现已初步建成了农业技术推广、良种繁育、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王伟强
吉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是传统工业的集中地,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如何应对"十五"规划对建设"两型社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吉林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吉林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出发,实证分析了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产业结构高级化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尹明
当前,吉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但吉林省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协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过度依赖汽车产业等问题。为加快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主导产业群的杠杆作用、加快主导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型。
关键词:
吉林省 产业结构 调整与升级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琦 李晶 徐艺源
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客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态区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导致生态区财政自给能力减弱,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增速落后,与其他功能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大。本文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吉林省生态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实证分析,为实现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文汇 周莉 刘俊昌
本文通过对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的调查分析 ,对天保工程实施后的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尝试性方案。根据职能的不同 ,提出了林业企业的公检法司等政府性职能应逐步分离 ,切实减轻林业企业负担 ;社会性职能根据地方情况 ,或者转移给社会 ,或者市场化运作 ;企业型管理职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对各成员企业部门进行利润中心、成本中心、费用中心划分 ,然后根据各个中心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规范
关键词:
天保工程 林业企业 经营管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帅 尹鹏 周丽君 甘静
人居环境的全方位提升是旅游资源非优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逻辑节点。文章利用空间自相关指数、空间变差函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测度2015年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人居环境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旅游资源非优区人居环境水平整体不高,空间分异特征不明显,高值集中于东南部通化市,低值分布于中部辽源市和四平市,子系统呈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居住环境。(2)旅游资源非优区人居环境水平相似地区空间集聚,均质性和空间自组织性突出,空间格局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哑铃型"结构,西北部存在若干"柱状峰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义坤 雷庆勇 李思
本文拟对吉林省玉米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首先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针对玉米产业结构调整是否需要调整、调整依据和主导部门选择问题,从理论与实证双重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为:吉林省需要进行玉米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该产业主导部门应该选择饲养业。
关键词:
吉林省 玉米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