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27)
- 2023(3703)
- 2022(3347)
- 2021(3043)
- 2020(2729)
- 2019(6438)
- 2018(6222)
- 2017(12223)
- 2016(6666)
- 2015(7588)
- 2014(7519)
- 2013(7830)
- 2012(7268)
- 2011(6327)
- 2010(6326)
- 2009(5857)
- 2008(5604)
- 2007(4931)
- 2006(4296)
- 2005(3587)
- 学科
- 济(26410)
- 经济(26391)
- 业(21739)
- 管理(19787)
- 企(14498)
- 企业(14498)
- 方法(11818)
- 数学(10627)
- 数学方法(10498)
- 农(8948)
- 地方(8939)
- 服务(6995)
- 财(6826)
- 工作(6312)
- 中国(6246)
- 农业(6163)
- 业经(6123)
- 学(6066)
- 制(5889)
- 服务业(5060)
- 技术(4824)
- 环境(4569)
- 划(4360)
- 和(3982)
- 贸(3967)
- 贸易(3964)
- 策(3956)
- 易(3816)
- 度(3799)
- 制度(3785)
- 机构
- 大学(89265)
- 学院(88606)
- 管理(39912)
- 济(34536)
- 理学(34321)
- 理学院(33987)
- 管理学(33571)
- 经济(33499)
- 管理学院(33394)
- 研究(29495)
- 中国(21759)
- 科学(19630)
- 京(19490)
- 农(17033)
- 业大(16282)
- 江(15345)
- 财(15229)
- 所(14913)
- 中心(14654)
- 研究所(13660)
- 省(13403)
- 农业(12520)
- 范(12161)
- 师范(12078)
- 北京(12039)
- 州(11739)
- 院(11682)
- 财经(11271)
- 经济管理(10834)
- 经(10089)
- 基金
- 项目(65498)
- 科学(51120)
- 研究(48334)
- 基金(45443)
- 家(39762)
- 国家(39417)
- 科学基金(33719)
- 社会(30330)
- 省(29682)
- 社会科(28612)
- 社会科学(28598)
- 基金项目(25036)
- 划(22289)
- 自然(21634)
- 自然科(21070)
- 自然科学(21064)
- 教育(20649)
- 自然科学基金(20643)
- 编号(20440)
- 资助(17787)
- 成果(16012)
- 发(14760)
- 重点(14583)
- 课题(13741)
- 部(13541)
- 创(13408)
- 科研(12567)
- 创新(12531)
- 计划(12173)
- 项目编号(12168)
共检索到135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卓顺 丁晓燕
以吉林省基本公共服务绩效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吉林省内各市(州)以及吉林省与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吉林省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处于全国中等水平,省内各市(州)公共服务绩效水平差异较大。因此,省政府应通过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创新提供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等手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绩效评价 因子分析 吉林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琦 李晶 徐艺源
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客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态区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导致生态区财政自给能力减弱,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增速落后,与其他功能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大。本文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吉林省生态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实证分析,为实现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国清 尹义坤
近年来,中央提出一系列关于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重大政策和措施,促进了"三农"状况的改善和进步。本文实证法分析了"三农新政"对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依托粮农收入和粮食产量增长现状与未来增长潜力构建六项指标:粮农收入增长、粮食价格变动、生产成本变动、粮食总产量增长、粮食增长速度指标、生产要素增长,采用回归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近几年来主要农业政策的绩效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翯 王士君 谭亮
以吉林省所辖1个副省级城市、7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合计9个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目标、转变动力、转变约束和转变成果的逻辑顺序构建指标体系,对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2003—2015年间吉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幅度及发展质量进行测评,得出以下结论:研究期内,吉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趋势整体向好,发展质量的变化与区域政策的调整相吻合,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特征;在各分项指标上表现出转变目标出现颓势、转变动力后劲不足、转变约束改善趋缓、转变成果增速加快等特点;将吉林省9个市、州进行横向比较发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从加强顶层设计,协调统筹推进,明确类型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育人模式改革等方面发力,为吉林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职教力量。亮点2021年12月,教育部与吉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吉林省 中职学校 高职院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鹏 李诚固 陈才 段佩利
以吉林省为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脱钩模型,分析2003年以来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关系。结果表明:1吉林省人口城镇化发展呈现空间非均衡性和时间稳定性状态,高值分布于东部沿边地区和中部核心城市,低值分布于西部内陆地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2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呈现递增态势(吉林市和四平市除外),基本教育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的地域分异明显,医疗卫生服务和市政设施服务的地域差异不大,文化体育服务的极化特征突出;3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始终处于拮抗耦合阶段,协调度较差,人口城镇化与文化体育服务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呈下降趋势;4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呈现以强脱钩、弱脱钩、强负脱钩和弱负脱钩为主的脱钩状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敏
土地入股合作社是党中央鼓励构建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其运行绩效直接影响到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AHP决策方法构建了土地入股合作社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并运用MATLAB软件对计算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从而评价了吉林省S村土地入股合作社9年的运行绩效,针对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入股合作社 综合绩效评价 AHP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瑶
西方发达国家重视人文精神和技术理性的契合共生,能够基于教育公共服务的理念,对公共培训项目进行评价,通过职业培训积累人力资本,以发挥短期职业培训具有的关键作用。借助教育服务,做好公共培训,笃实技术储备,促使我国各地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呈现出多元特点。同时,应就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性质界定、管理投入、辐射范围、功能应用等实际问题进行反思,以破解公共属性、资源共享、技术交流等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使公共实习实训基地更具共享性、规模性和实效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卞凤鸣 刘彦彤 赵玲
研究目的:评价吉林省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可以正确理解吉林省目前土地使用状态,为制定准确的土地利用制度与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极值标准化方法、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吉林省土地利用9市(州)中,长春市、辽源市、吉林市处于开发过度状态,四平市、松原市、白城市为相对均衡状态,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为发展不足状态。研究结论:区域土地空间均衡是区域开发规模和强度与空间实际供给能力的相对协调;吉林省区域土地供给能力为东南部最大,东北地区最低;开发的强度表现为中—西—东的区域开发递减;区域土地空间均衡度为中—西—东部地区呈现过度开发—相对均衡—开发不足的规律分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建娟 李建华 朱闻捷
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区位经济要素成为构造本区域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应用因子分析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来系统评价吉林省九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区域政策制订者提供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培养路径。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吉林省 DEA 评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曲然 伊娜 顾怡 李首博
文章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的基础上,建立科技基础资源评价模型,并以吉林省为实例进行测算。首先,分析影响科技基础资源建设的因素,以吉林省等11个地区的数据,借助评价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权重,对各地区科技基础资源建设情况排名。对测算结果进行地区间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吉林省在科技基础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提出提升吉林省科技基础资源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科技基础资源 主成分分析法 吉林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晓 高吉喜 王雪军 罗遵兰
本文运用吉林省1999年与2004年两期遥感资料,在GIS的支持下建立空间信息库,获取该省土地覆盖类型动态转移数据矩阵,通过构建生态状况动态变化评价模型,评价该省在1999年至2004年间生态状况的变化情况,并应用Markov链模型对未来该省土地覆盖格局和生态状况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吉林省1999年的综合生态贡献指数值为54.48;2004年为57.31,△E值为2.83,变化率R为5.19%,说明在1999年至2004年期间,吉林省综合生态状况指数在逐渐上升,生态状况质量明显好转;(2)吉林省未来土地覆盖类型分布的总体特征和生态状况的发展趋势是林地面积逐渐增加,而疏林地...
关键词:
土地覆盖 遥感判读 马尔柯夫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那伟 赵新颖 黄枭
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主产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选择玉米秸秆不同的评价指标,对其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吉林省玉米秸秆可利用资源量为2 639.76万t,空间分布呈现"两高一低"的特征,即中西部高和东部低。依据玉米秸秆空间分布特点,该文将吉林省分为秸秆资源富集区、一般区、较少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
吉林省 玉米秸秆 可利用资源量 资源评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明霞 高艺格
自金融生态环境概念提出以来,其对局部金融领域的评价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引入到对吉林省金融发展状况的评价之中,选取年度经济生产总量及固定资产投资状况、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及金融深化指标和金融开放度、刑事案件的收结数量、商业银行产生的不良贷款率、政府的财政支出等指标,对吉林省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作了基本描述和分析,然后横向比较和分析了吉林省、辽宁省和江苏省的金融生态环境,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崔保山 杨志峰
湿地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 ,被称为“自然之肾” ,因为它具有水文和化学功能等效益。具体表现在湿地可均化洪水、调节气候、滞留沉积物和营养物 ,保持水质、巩固堤岸、补给地下水、提供动植物产品 ,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文章从湿地效益评价方法入手 ,介绍了目前在资源评价中常用的一些方法 ,然后分析了吉林省 5个典型湿地区的效益。文章试图通过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来较全面地评价向海、大布苏、莫莫格、查干湖、敬信湿地的功能、用途和属性价值 ,并将 5个区的效益进行排序 ,以利于正确管理和合理保护湿地
关键词:
典型湿地 效益 评价方法 吉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