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94)
- 2023(3847)
- 2022(3251)
- 2021(3145)
- 2020(2645)
- 2019(6042)
- 2018(5915)
- 2017(11842)
- 2016(6766)
- 2015(7874)
- 2014(7921)
- 2013(7693)
- 2012(7127)
- 2011(6324)
- 2010(6415)
- 2009(6198)
- 2008(6390)
- 2007(6343)
- 2006(5700)
- 2005(5287)
- 学科
- 济(29029)
- 经济(28991)
- 业(17595)
- 管理(16789)
- 方法(12988)
- 企(12661)
- 企业(12661)
- 数学(11473)
- 数学方法(11309)
- 中国(10153)
- 农(9359)
- 学(7325)
- 财(6391)
- 农业(6279)
- 地方(5946)
- 制(5916)
- 劳(5869)
- 劳动(5852)
- 融(5056)
- 金融(5055)
- 贸(5029)
- 贸易(5022)
- 业经(4989)
- 易(4840)
- 银(4665)
- 银行(4654)
- 发(4596)
- 行(4480)
- 理论(4144)
- 市场(4126)
- 机构
- 大学(101526)
- 学院(99385)
- 济(42644)
- 经济(41730)
- 研究(36473)
- 管理(36267)
- 理学(30307)
- 理学院(29962)
- 中国(29477)
- 管理学(29336)
- 管理学院(29155)
- 京(22869)
- 科学(21992)
- 财(20079)
- 所(19360)
- 农(18874)
- 研究所(17170)
- 中心(16749)
- 江(16400)
- 业大(15957)
- 财经(15928)
- 北京(15031)
- 经(14495)
- 农业(14195)
- 经济学(13993)
- 院(13653)
- 范(13062)
- 师范(12905)
- 省(12691)
- 经济学院(12470)
- 基金
- 项目(61952)
- 科学(48203)
- 基金(45834)
- 研究(42618)
- 家(41061)
- 国家(40742)
- 科学基金(34106)
- 社会(27643)
- 社会科(26129)
- 社会科学(26119)
- 基金项目(23857)
- 省(22991)
- 自然(22686)
- 自然科(22192)
- 自然科学(22187)
- 自然科学基金(21791)
- 资助(20270)
- 划(19575)
- 教育(19559)
- 编号(16253)
- 重点(13860)
- 部(13836)
- 成果(13242)
- 发(12724)
- 科研(12257)
- 教育部(11859)
- 国家社会(11642)
- 大学(11597)
- 课题(11542)
- 创(11478)
共检索到162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世伟 罗胤 汪宁宁
针对吉林省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男性和女性劳动力的行业分布和工资水平差异,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对性别工资差异进行分解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工资差异,行业内部性别工资歧视是造成性别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性别行业分割是造成性别工资差异的次要原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周春芳 苏群
本文利用CHIP2002和CHIP2013数据,采用基于RIF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时间维度和不同分位数水平上,我国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距及其来源。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距不断扩大且呈“粘地板”现象,农民工的性别工资差距较城镇职工高且低分数上增速较快;系数效应是造成性别工资差距的主因,且随时间推移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低收入城镇职工与中等收入农民工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及其来源具有相似的特征。因而,应针对不同群体采用差别化的性别干预政策。
关键词:
城镇职工 农民工 性别工资差距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孟华 于建玲
本文基于CGSS2010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运用Brown等分解方法,考察了所有制不同造成的部门分割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男女劳动者的工资差异主要是由部门内工资差异引起的,部门选择不同带来的工资差异不大;性别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的部分略小于可解释的部分,但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见歧视仍是造成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原因。消除对女性的偏见,提升女性自身能力,是缩小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孟华 于建玲
本文基于CGSS2010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运用Brown等分解方法,考察了所有制不同造成的部门分割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男女劳动者的工资差异主要是由部门内工资差异引起的,部门选择不同带来的工资差异不大;性别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的部分略小于可解释的部分,但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见歧视仍是造成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原因。消除对女性的偏见,提升女性自身能力,是缩小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雷庆勇 吕杰 李风华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永久镇,由于土地与资本稀缺,交通便利,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该论文以详尽的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永久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永久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改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市场环境、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应对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志威 王冬艳 李红 刘蜀涵
基于吉林省各县市2005—2014年人口和经济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从整体及局部研究各县市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时空差异,同时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探究城镇化协调发展及空间演化情况。结果表明:吉林省县市间城镇化水平总体空间差异逐步缩小,城镇化发展联系日益紧密;城镇化水平总体空间格局稳定,东西部与中部相比,空间格局稳定且空间差异较小;多数县市在研究前期和中期城镇化发展不协调,末期协调型县市较多,人口城镇化滞后是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协调型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不协调型县市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县市的协调类型倾向于向更加协调的类型方向变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志威 王冬艳 李红 刘蜀涵
基于吉林省各县市2005—2014年人口和经济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从整体及局部研究各县市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时空差异,同时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探究城镇化协调发展及空间演化情况。结果表明:吉林省县市间城镇化水平总体空间差异逐步缩小,城镇化发展联系日益紧密;城镇化水平总体空间格局稳定,东西部与中部相比,空间格局稳定且空间差异较小;多数县市在研究前期和中期城镇化发展不协调,末期协调型县市较多,人口城镇化滞后是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协调型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不协调型县市主要分布在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立芳 孙上林
吉林省英俊镇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特殊,使得其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有符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的共性,又有其特殊的个性。总的来说,呈现出转移数量大、转移质量低的特点。这与当地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开展情况密切相关。本文以对英俊镇进行的农户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总结了英俊镇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培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美艳
本文描述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男女在行业获得和工资上的差异,并且用计量方法对工资差异进行了分解。分解结果表明,男女工资差异主要由同类行业内工资差异引起,而由于两者行业分布不同而带来的工资差异不大;歧视是造成性别之间的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所起的作用很小。由此,缩小行业内的工资差异,消除对女性的歧视,是缩小工资性别差异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工资差异 性别歧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启平 李平 王建军
本文在回顾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引进经过修正的重力模式和断裂点计算方法,对吉林省城市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吉林省9个地市(州)及2个样本市的人口经济规模排序及相互间的横向引力矩阵与纵向引力矩阵,分析了吉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现状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结构优化对策。
关键词:
吉林省 城镇体系 空间结构 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鹏博 林秀梅
本文利用吉林省城镇居民1995、2001两年的消费数据对吉林省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及满足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吉林省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提供理论与数据参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许松山
一、对小康涵义的理解关于小康水平的涵义,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农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根据这段论述,我们认为:(1) 小康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综合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单纯用某一个指标不足以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全貌。如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衡量小康,虽有一定的实用性,操作起来也比较简便,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仅反映社会财富的平均占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梅 周申 郑妍妍
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收入调查(CHIP)2002、2007和2013年数据,对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测度、分解和影响因素分析,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时间维度上和不同分位数上,性别工资差距的变化及其来源。本文研究发现,尽管2007—2013年我国性别工资差距有小幅度缩减,但是在整个研究区间内,性别工资差距增长迅速,其中特征变量不可解释部分的性别工资差距增长尤其明显而且占据整体性别工资差距的绝大部分,体现了性别歧视的严重性;对于特征变量可解释部分,传统人力资本因素如教育和工作经验的解释力度在减弱,而就业特征变量行业分割因素的解释力度在不断增强;从分位数分解结果上看,各年份不同分位数上性别工资差异大小主要由系数效应决定而非特征效应决定。据此,政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促进工资公平分配机制的设计与建设进程,矫正劳动力市场对女性就业的工资歧视行为,创造男女两性就业"同工"和"同酬"并举的宏观大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印生 张立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新农民的培育。本文通过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调研,充分了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情况、转移情况和培训状况,为探求有针对性的农村就业对策以及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基础数据和情况分析。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村劳动力 剩余 转移 培训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宋月萍
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在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流动性别差异以何种模式体现?(2)职业流动性别差异主要受哪些因素决定?文章使用第二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预测人力资本、家庭因素、社会资本、市场结构转型对男女职业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期间,人力资本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而家庭特征、社会资本以及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动都对职业流动性别差异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职业流动 性别 多项逻辑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