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4)
2023(6427)
2022(5465)
2021(5003)
2020(4027)
2019(9389)
2018(8976)
2017(18187)
2016(9971)
2015(10850)
2014(10788)
2013(10594)
2012(10044)
2011(9048)
2010(9408)
2009(8673)
2008(8500)
2007(7737)
2006(7177)
2005(6273)
作者
(28667)
(23908)
(23849)
(23119)
(15526)
(11430)
(10683)
(9342)
(9315)
(8666)
(8393)
(8048)
(7856)
(7836)
(7789)
(7645)
(7063)
(6977)
(6974)
(6940)
(6047)
(5962)
(5853)
(5547)
(5539)
(5363)
(5228)
(5161)
(4823)
(4790)
学科
(42635)
经济(42597)
管理(25289)
(23276)
(16586)
企业(16586)
方法(15531)
中国(14787)
数学(14333)
数学方法(14142)
地方(12656)
(12113)
(10572)
(10108)
(8846)
税收(8519)
(8451)
农业(8234)
(8002)
(7424)
贸易(7419)
业经(7262)
(7165)
(7133)
城市(6999)
环境(6965)
及其(6681)
地方经济(6466)
(6247)
银行(6235)
机构
学院(138810)
大学(137451)
(60825)
经济(59374)
研究(53640)
管理(51606)
理学(43666)
理学院(43101)
管理学(42304)
管理学院(42035)
中国(40629)
科学(32871)
(30305)
(29159)
(27127)
研究所(24617)
中心(24331)
(22901)
(22499)
财经(22132)
(20908)
业大(20229)
(20131)
北京(19444)
(19384)
师范(19236)
经济学(18863)
(17324)
农业(17305)
经济学院(17049)
基金
项目(92655)
科学(73911)
基金(68120)
研究(66371)
(60502)
国家(60058)
科学基金(50958)
社会(42758)
社会科(40654)
社会科学(40647)
基金项目(35676)
(35115)
自然(33562)
自然科(32728)
自然科学(32724)
自然科学基金(32129)
(30541)
教育(29397)
资助(28170)
编号(25906)
重点(21510)
(21200)
成果(21059)
(20181)
课题(18948)
(17879)
国家社会(17835)
科研(17629)
教育部(16993)
发展(16908)
期刊
(69519)
经济(69519)
研究(46396)
中国(25397)
科学(20937)
(20533)
学报(20190)
(19272)
管理(18134)
大学(15610)
学学(15025)
(14859)
金融(14859)
农业(12631)
教育(12410)
经济研究(11387)
业经(11303)
问题(11227)
技术(10495)
财经(10451)
(9091)
林业(7878)
资源(7414)
(7413)
(7372)
城市(7306)
现代(7230)
统计(6777)
(6513)
技术经济(6429)
共检索到215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建波  段利鹏  史晓楠  马佐澎  李诚固  
利用人口与经济变化组合关系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新时期吉林省城市发展的空间分异现象及成因。结果表明:(1)吉林省形成了绝对增长型、绝对收缩型、精明增长型和人口集聚中心4种城市发展类型。(2)绝对增长型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多样化,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精明增长型城市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但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绝对收缩型城市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城市竞争力不断丧失,存在持续收缩的发展趋势;人口集聚中心凭借发达的公共服务业抑制了主导产业衰退背景下的人口流失现象。(3)产业结构、企业组织、政府调控以及集聚-扩散效应是新时期吉林省城市增长与收缩分化的成因。顺应区域城市发展趋势,编制存量和减量规划,分类引导城市的精明增长与收缩,是未来吉林省空间重构的主要发展路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梅林  郭艳花  陈妍  
本文基于地理信息软件ArcGIS 10.1,选取老年人口系数为人口老龄化指标,运用人口重心模型、空间自相关和半变异函数等分析方法,对吉林省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1990-2010年吉林省人口老龄化时空分异特征,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解释其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吉林省各县市人口老龄化差异明显,进程加快,重心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但移动速度减缓;(2)吉林省人口老龄化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的集聚呈现先弱后强的变化趋势;(3)人口老龄化高—高区向东部集聚,低—低区向西部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为  修春亮  
以吉林省9个地级市市区为研究对象,从土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益和生态环境集约度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SPSS 13.0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所属9个地级市2000—2009年的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2000—2009年吉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提高,在空间上呈现为较强的极核效应,同时存在明显的东、中、西差异,10 a间省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总体差异呈现波动性缩小趋势。并从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等方面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得出:影响吉林省各地级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是复杂的,区域自然条件和地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玉梅  丁晓燕  金花  
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而且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吉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应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推进城市化进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艳  
本文从对城市竞争力的理解入手,探讨了研究城市竞争力的意义、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方法,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建华  周晓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题。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均证实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吉林省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其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利于加快吉林省城镇化进程和促进经济发展。从1978~2013年吉林省非农人口比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分析来看,二者具有长期均衡稳定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利用VAR模型对吉林省2014~2020年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水平做出预测,并建立脉冲响应函数图像考察二者的动态变动趋势,可使我们正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华  张国庆  
体育消费是全民健身的基本构成部分,也是动员全社会人民重视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对提高吉林省人口素质、优化投资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研究方法研究了吉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与行为的基本现状。发现体育消费的方式和项目选择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针对这种状况提出了加大场馆利用及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开放地方学校体育场馆、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继续教育等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车晓翠  郭聃  张平宇  
针对吉林省城市化水平"虚高"现象,从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4个方面构建了综合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使用均方差法和线性加权法,对2000—2010年吉林省综合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综合城市化水平不高,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基本格局保持稳定。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水平与综合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表现为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普遍高于东、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具有低水平上的一致性;社会城市化水平东部地区较高,向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地理环境差异、区位和基础设施、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城市化历史基础是吉林省城市化区域分异形成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针对吉林省城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毕明  张冬梅  
文章选择吉林省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的3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希金斯的可持续增长模型,通过比较实际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的数值关系,分析其可持续增长过度还是不足及其可持续增长现状的成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铁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阶段,在中央与地方财力重置的条件下,通过对吉林省财政收入来源的结构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吉林省财源结构演变的客观规律,进而从财源结构优化的角度探讨吉林省地方支柱财源建设问题,有利于吉林省制定合理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从源头和结构上建立财政增收的长效机制,增强地方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能力,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爽  李国柱  张潞  
本文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通过能源弹性系数与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分析吉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究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甄国红  刘海东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能源的消耗,因此研究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能够揭示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根据相关统计年鉴对吉林省各年的能源消耗总量、煤炭消耗量、石油消耗量、天然气消耗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表明,1980~2014年吉林省GDP、煤炭、石油、天然气及能源消耗总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1980~2014年,吉林省能源消耗总量、煤炭消耗量与GDP的弹性脱钩指数,大部分年份处于弱脱钩状态。这说明,一方面,吉林省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过高,直接影响吉林省能源消耗总量与GDP的弹性脱钩指数;另一方面,吉林省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较高的趋势短时间还无法改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权  唐葵  
文章以吉林省1978~2007年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模型,从长期均衡角度,对吉林省地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规模、对外贸易总额与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属于"进口"拉动型经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臻   陈浩   王磊  
【目的】收缩型中小城市普遍存在人口收缩-建设用地扩张的矛盾现象,解析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特征是深入理解其机理的基础。【方法】使用中国土地市场网交易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遴选对照城市,解析71个收缩型中小城市样本相对于增长型中小城市样本的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特征(组间差异);基于系统聚类分析,探讨收缩型中小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的差异特征(组内差异);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组间和组内供地差异形成的关键主导因素。【结果】(1)相比对照城市,收缩型中小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特征为规模降低,价格增长明显放缓,以划拨等非市场化方式供地的比重、交通和公共设施等非经营性和非产业供地比重有较快扩大的趋势。其中,东北地区还表现为供地规模较大但价格普遍较低的区域性特征。(2)依据建设用地供应特征,71个收缩型中小城市样本可降维并归纳为“低水平供给型”“供给退化型”“弱增长供给型”3种类型。其中,“低水平供给型”城市多为传统农业型城市,建设用地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供给退化型”城市多为重工业衰退城市,建设用地市场呈衰退态势;“弱增长供给型”城市多为增长区域内的人口外流城市,建设用地市场稳定发展但存在衰退风险。(3)组间供地差异主要与人口和产业发展等需求因素相关,组内供地差异则主要与政府供给因素和工业发展水平相关。【结论】收缩型中小城市的建设用地供应显示出群体性特征和内部差异。尽管收缩城市的建设用地供应可以被地方政府短期改变,但往往会在长时期的波动中回归到人口和产业等发展条件决定的真实水平,因此人-地增长悖论在一定程度上将有所纠正。据此,对收缩型中小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等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玉玲  
90年代以来,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倾向逞递减势,储蓄倾向提高,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消费品市场的支撑作用减弱。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要刺激消费,提高消费水平,关键是增加城镇居民实际收入,调整落后的消费方式,把握居民新的消费增长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