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7)
- 2023(2900)
- 2022(2498)
- 2021(2242)
- 2020(1724)
- 2019(4089)
- 2018(3714)
- 2017(7419)
- 2016(4065)
- 2015(4239)
- 2014(4119)
- 2013(4151)
- 2012(3859)
- 2011(3561)
- 2010(3594)
- 2009(3270)
- 2008(3028)
- 2007(2607)
- 2006(2436)
- 2005(2038)
- 学科
- 济(20046)
- 经济(20033)
- 土地(8165)
- 中国(7946)
- 学(7568)
- 地方(7236)
- 管理(6849)
- 城市(6695)
- 方法(5285)
- 数学(4958)
- 数学方法(4902)
- 城市经济(4794)
- 业(4353)
- 环境(4224)
- 农(4149)
- 经济学(3933)
- 发(3599)
- 问题(3240)
- 资源(3233)
- 农业(3000)
- 地方经济(2956)
- 生态(2926)
- 方城(2784)
- 森(2749)
- 森林(2749)
- 林(2747)
- 业经(2425)
- 划(1889)
- 发展(1882)
- 展(1881)
- 机构
- 大学(58076)
- 学院(56848)
- 研究(24665)
- 济(21267)
- 经济(20518)
- 管理(20054)
- 科学(18086)
- 中国(17209)
- 理学(17097)
- 理学院(16701)
- 管理学(16254)
- 管理学院(16152)
- 京(15227)
- 农(12723)
- 所(12710)
- 业大(12176)
- 研究所(11872)
- 中心(10837)
- 院(10697)
- 资源(9712)
- 农业(9701)
- 范(9634)
- 师范(9568)
- 北京(9548)
- 江(9044)
- 环境(8555)
- 省(8373)
- 师范大学(8152)
- 科学院(7948)
- 研究院(7942)
- 基金
- 项目(44869)
- 科学(35741)
- 基金(33726)
- 家(31754)
- 国家(31609)
- 研究(27951)
- 科学基金(26609)
- 基金项目(19190)
- 自然(19026)
- 社会(18775)
- 自然科(18553)
- 自然科学(18551)
- 自然科学基金(18154)
- 社会科(17912)
- 社会科学(17905)
- 省(16846)
- 划(15299)
- 资助(12436)
- 教育(11186)
- 重点(10404)
- 发(9981)
- 编号(9557)
- 计划(9547)
- 部(8881)
- 科技(8660)
- 科研(8660)
- 国家社会(8309)
- 创(8175)
- 创新(7872)
- 发展(7547)
共检索到82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为 修春亮
以吉林省9个地级市市区为研究对象,从土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益和生态环境集约度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SPSS 13.0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所属9个地级市2000—2009年的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2000—2009年吉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提高,在空间上呈现为较强的极核效应,同时存在明显的东、中、西差异,10 a间省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总体差异呈现波动性缩小趋势。并从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等方面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得出:影响吉林省各地级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是复杂的,区域自然条件和地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建波 段利鹏 史晓楠 马佐澎 李诚固
利用人口与经济变化组合关系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新时期吉林省城市发展的空间分异现象及成因。结果表明:(1)吉林省形成了绝对增长型、绝对收缩型、精明增长型和人口集聚中心4种城市发展类型。(2)绝对增长型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多样化,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精明增长型城市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但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绝对收缩型城市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城市竞争力不断丧失,存在持续收缩的发展趋势;人口集聚中心凭借发达的公共服务业抑制了主导产业衰退背景下的人口流失现象。(3)产业结构、企业组织、政府调控以及集聚-扩散效应是新时期吉林省城市增长与收缩分化的成因。顺应区域城市发展趋势,编制存量和减量规划,分类引导城市的精明增长与收缩,是未来吉林省空间重构的主要发展路径。
关键词:
增长与收缩 分异特征 成因 对策 吉林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卞凤鸣 刘彦彤 赵玲
研究目的:评价吉林省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可以正确理解吉林省目前土地使用状态,为制定准确的土地利用制度与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极值标准化方法、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吉林省土地利用9市(州)中,长春市、辽源市、吉林市处于开发过度状态,四平市、松原市、白城市为相对均衡状态,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为发展不足状态。研究结论:区域土地空间均衡是区域开发规模和强度与空间实际供给能力的相对协调;吉林省区域土地供给能力为东南部最大,东北地区最低;开发的强度表现为中—西—东的区域开发递减;区域土地空间均衡度为中—西—东部地区呈现过度开发—相对均衡—开发不足的规律分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春林 陈红 韩阳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布局集群化现象明显。传统的空间分析方法很难深入刻画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过程。因此,运用Kernel空间密度分析方法,就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城市集聚区的空间演进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①1986-2007年间,吉林省城市空间分布集中表现为4个城市群组集聚区;②吉林省城市集聚核心区为长、吉两市;③1986-2007年间,吉林省城市空间格局在中东部方向的拓展较为明显,而东部和西部城市空间分布密度变化不明显,其省域空间分布具有"中东部偏密集/东、西部较稀疏"的空间格局特征;④吉林省城市分布空间的节点结构呈现多空间层次的结构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博 王冬艳 李红 姜珊 石璞 刘蜀涵 陆红
掌握区域行业信息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与行业空间分布之间的联动关系,是指导行业用地供给和实现行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前提之一。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以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城市地类与行业单位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布局进行梳理,得出结论:1通化市中心城区各地类与行业单位分布均呈空间正相关,Moran’s I系数均随权重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尺度条件下,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4种主要地类空间结构性较强;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其他商业与服务业空间结构性较弱;制造业,其他工业与采矿业,其他公共管理服务业基本呈随机分布;2依据行业单位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均具...
关键词:
行业用地 产业结构 空间自相关 通化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海燕 李闽
研究目的:对江苏省13个市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其区域变化规律,为宏观指导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切实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回归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阶梯差异,从南向北逐步降低;(2)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最重要的外部因素,苏南经济发达地区集约利用水平远远高于苏北地区。研究结论:通过运用地价杠杆、规划引导、区域合作、奖惩机制等手段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集约评价 区域分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启平 李平 王建军
本文在回顾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引进经过修正的重力模式和断裂点计算方法,对吉林省城市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吉林省9个地市(州)及2个样本市的人口经济规模排序及相互间的横向引力矩阵与纵向引力矩阵,分析了吉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现状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结构优化对策。
关键词:
吉林省 城镇体系 空间结构 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梅林 郭艳花 陈妍
本文基于地理信息软件ArcGIS 10.1,选取老年人口系数为人口老龄化指标,运用人口重心模型、空间自相关和半变异函数等分析方法,对吉林省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1990-2010年吉林省人口老龄化时空分异特征,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解释其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吉林省各县市人口老龄化差异明显,进程加快,重心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但移动速度减缓;(2)吉林省人口老龄化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的集聚呈现先弱后强的变化趋势;(3)人口老龄化高—高区向东部集聚,低—低区向西部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湘南,许红梅,曹文
由于各个自然要素及其空间组合的差异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的区域总体特征与主要的自然地理过程各不相同 ,导致了其内部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形式与过程也不相同。吉林省前郭县可划分为四个自然地理单元区 ,各区内土地利用的基本模式不同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各异。研究表明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过程和自然地理单元要素综合特征具有显著相关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玉梅 丁晓燕 金花
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而且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吉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应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推进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集群 对策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艳
本文从对城市竞争力的理解入手,探讨了研究城市竞争力的意义、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方法,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指标体系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淑杰 宋丹 刘兆顺 窦森
从集约评价的角度研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不仅可以掌握开发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以及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还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土地管理及规划等部门提供有力的决策工具,对推进吉林省开发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吉林省中部为研究对象,选取12个开发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区域效应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长春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区域效应已达到最优状态,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有效性较好,而吉林市和四平市均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状态;(2)有国家级开发区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车晓翠 郭聃 张平宇
针对吉林省城市化水平"虚高"现象,从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4个方面构建了综合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使用均方差法和线性加权法,对2000—2010年吉林省综合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综合城市化水平不高,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基本格局保持稳定。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水平与综合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表现为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普遍高于东、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具有低水平上的一致性;社会城市化水平东部地区较高,向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地理环境差异、区位和基础设施、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城市化历史基础是吉林省城市化区域分异形成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针对吉林省城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晓 高吉喜 王雪军 罗遵兰
本文运用吉林省1999年与2004年两期遥感资料,在GIS的支持下建立空间信息库,获取该省土地覆盖类型动态转移数据矩阵,通过构建生态状况动态变化评价模型,评价该省在1999年至2004年间生态状况的变化情况,并应用Markov链模型对未来该省土地覆盖格局和生态状况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吉林省1999年的综合生态贡献指数值为54.48;2004年为57.31,△E值为2.83,变化率R为5.19%,说明在1999年至2004年期间,吉林省综合生态状况指数在逐渐上升,生态状况质量明显好转;(2)吉林省未来土地覆盖类型分布的总体特征和生态状况的发展趋势是林地面积逐渐增加,而疏林地...
关键词:
土地覆盖 遥感判读 马尔柯夫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洋美娜 杨青山 刘鉴 江孝君
基于吉林省2015年陆路交通网络,以8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为研究单元,从可达性和经济联系两方面对比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修建对吉林省城镇空间格局的影响并提出空间优化对策。研究表明:高速铁路有明显的道路指向性,对沿线城市影响大,高速公路使城市得到均衡提高和发展,城市间差异减小,边缘化趋势逐步扭转。空间格局优化可以构建"十字"型点轴系统;以长春市为中心建设1h经济圈;加快构建省域城镇组团。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 空间格局优化 吉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