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7)
- 2023(8788)
- 2022(7578)
- 2021(6649)
- 2020(5845)
- 2019(13236)
- 2018(12829)
- 2017(24945)
- 2016(13677)
- 2015(15610)
- 2014(15878)
- 2013(16038)
- 2012(15343)
- 2011(14323)
- 2010(14483)
- 2009(13697)
- 2008(13488)
- 2007(12499)
- 2006(11004)
- 2005(9966)
- 学科
- 济(83729)
- 经济(83674)
- 管理(35497)
- 业(31685)
- 方法(31122)
- 数学(28015)
- 数学方法(27820)
- 企(23984)
- 企业(23984)
- 地方(21713)
- 中国(17351)
- 学(17322)
- 农(17165)
- 地方经济(14557)
- 财(13972)
- 业经(13940)
- 农业(11777)
- 环境(11348)
- 贸(11218)
- 贸易(11215)
- 制(11041)
- 易(10745)
- 和(10468)
- 融(9885)
- 金融(9883)
- 银(9132)
- 银行(9108)
- 经济学(8757)
- 行(8729)
- 发(8550)
- 机构
- 大学(213156)
- 学院(212357)
- 济(99419)
- 经济(97502)
- 研究(78963)
- 管理(77462)
- 理学(66180)
- 理学院(65343)
- 管理学(64271)
- 管理学院(63859)
- 中国(58319)
- 科学(48712)
- 京(45389)
- 所(41710)
- 财(41350)
- 研究所(38030)
- 农(37456)
- 中心(35178)
- 财经(33258)
- 江(32856)
- 业大(32352)
- 经济学(32300)
- 经(29952)
- 农业(29106)
- 北京(29053)
- 经济学院(28963)
- 院(28388)
- 范(27942)
- 师范(27703)
- 州(25361)
- 基金
- 项目(137627)
- 科学(107406)
- 基金(99091)
- 研究(98904)
- 家(87313)
- 国家(86660)
- 科学基金(72340)
- 社会(63682)
- 社会科(60349)
- 社会科学(60328)
- 省(53926)
- 基金项目(52458)
- 自然(45531)
- 划(45424)
- 自然科(44351)
- 自然科学(44337)
- 教育(44261)
- 自然科学基金(43533)
- 资助(40823)
- 编号(39150)
- 发(32127)
- 重点(31947)
- 成果(31649)
- 部(30430)
- 课题(27593)
- 创(27507)
- 科研(26672)
- 国家社会(26668)
- 发展(26052)
- 创新(25970)
- 期刊
- 济(115721)
- 经济(115721)
- 研究(64259)
- 中国(37738)
- 学报(34790)
- 农(32868)
- 科学(32056)
- 财(31861)
- 管理(26537)
- 大学(25814)
- 学学(24714)
- 农业(21653)
- 经济研究(19343)
- 技术(18528)
- 融(18241)
- 金融(18241)
- 财经(17403)
- 业经(17206)
- 教育(16718)
- 问题(15566)
- 经(15146)
- 技术经济(12965)
- 统计(12010)
- 业(11511)
- 贸(11476)
- 资源(10495)
- 策(10468)
- 商业(10443)
- 世界(10381)
- 经济问题(10245)
共检索到320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名升 孙虎 韩良 佟连军
考虑到测算吉林省区域差异的必要性,在分析有关区域差异内涵和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方面,提出一种有关区域差异形成机制的假设,在实证研究方面,运用Theil指数的空间分解和基尼系数的产业分解两种方法,分析了吉林省1993—2003年这段时间内其区域差异的变化情况,最后简要分析了上述结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基尼系数 Theil指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秋影 徐效坡
以吉林省9个地(市)州为研究的地域单元,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3个侧面,定量分析了1990年以来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特征,描述了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的现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吉林省 区域经济 空间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国锋 张晶
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解释经济增长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差距,一直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以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为基础,以萨拉—伊—马丁趋同检验模型为依据,对吉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5—1992年和2001—2008年吉林省经济增长存在δ—趋同现象;2000年后出现较弱的绝对β—趋同现象;1985—2008年存在条件β—趋同现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迎春 佟连军
基于空间重心的地图演示方法,以吉林省为例,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和经济统计数据,对比区域功能空间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转移变化轨迹,从空间效率差异视角认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结果显示:①吉林省区域功能空间差异明显,形成了东部生态、中部社会经济、中西(偏西)部农业的功能空间格局;②1995-2007年,吉林省区域空间结构整体稳定,局部优化调整,耕地保护和城市扩张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初步缓解,社会经济功能空间重心向中部城市优势区位地带转移;③1995-2007年,吉林省经济重心趋向第二三产业重心,社会经济功能空间重心和经济重心从相反方向分别向中部城市收敛,东西部空间效率趋向平衡;④空间组织应当更加重视对区域发展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浩 王继红
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区域的创新能力已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在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形势下,吉林省如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从而有效提高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区域创新能力应遵从区域创新体系、区域技术创新的链条建设、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以及兼顾地区发展存量、相对水平和增长率等原则。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弱,因此,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这是增强吉林省区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区域创新 体系 能力 吉林省 分析 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舜 衣保中
伴随着国家战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实施进程,吉林省重要物流节点建设工作全面展开,迄今为止吉林省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具备强大集聚功能和规模经济的现代物流园区。运用移动平均法科学预测吉林省未来物流需求量,采用参数法构建物流节点建设规模模型,确定建设总规模。计算结果和结论将为吉林省即将进行的区域物流节点规划和建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物流节点 移动平均法 参数法 规模预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静 刘国斌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要通过企业的发展来带动当地经济的腾飞。汽车产业作为吉林省未来的经济增长点,要抓住机会,加快发展,用好政策,占领先机。这不仅关系到吉林省"工业省"建设的成败,而且主导吉林省区域经济的未来。
关键词:
汽车产业 企业集群 区域经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娜 佟连军
利用吉林省1985—2010年人均冰雪旅游收入和人均GDP时间序列分别作为衡量冰雪旅游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对吉林省冰雪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并用Granger因果检验,确定两者之间作用方向,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讨论两者间作用力度。结果表明:吉林省冰雪旅游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协整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冰雪旅游的Granger原因。长期内,冰雪旅游收入每变动1%,经济增长将同向变动0.509 7%。从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得出,短期内冰雪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互相作用力度不大,其中经济增长对冰雪旅游调整作用强于后者对前者的作用力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艳秀
吉林省与俄罗斯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具备良好的国际环境、地缘优势和产业集群基础。本文结合吉林省和俄罗斯两地的内外条件和产、学、研等各方面优势,从发展物流产业集群、生态旅游产业以及产业集群国际化的发展角度,研究推动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和快速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区域合作 产业集群 产学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国锋 吴英哲
人口生育政策是导致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很强的滞后性。吉林省在贯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时,执行力度强,对抑制人口增长起到明显的效果,但也使得当前吉林省的人口年龄结构问题较其它省份更为突出。文章基于ESDA分析方法,对2005—2015年吉林省47个行政单元的人口年龄结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吉林省少年儿童人口占比不断缩减,适龄劳动人口聚集情况有所减弱,核心城市对适龄劳动人口吸引力有所降低,并且全省老年人口占比不断上升,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在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时,引入空间计量模型,采用SLX模型和SDM模型,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吉林省人口出生率的提高、少年儿童占比的上升会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从短期来看,老年人口占比的上升,依然对地区经济产生促进作用,而死亡率的提高则对经济增长有负向作用,但影响程度较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莉茗 高俊勇
股票市场与区域经济增长的高度相关性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股票市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关系上,吉林省与发达区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充分发挥股票市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强股票市场的建设,促进吉林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股票市场 经济增长 相关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平
一、资源优势问题优势有潜在与现实、全局与局部、个体与群体(组合)之分。在吉林省自然资源中,森林资源、水力资源、石油、矿产资源中的金、镍是现实优势资源,而浮石、火山渣、油页岩属于潜在优势资源。局部优势和全局优势是资源评价的空间尺度标准。资源优势的空间尺度和产销区域范围直接挂钩,空间尺度大,产销区域范围随之加大,要求开发规模加大,有可能形成跨省区的专业化部门。空间尺度范围因资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岩 田强
借助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2004年~2016年间吉林省公路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公路物流系统比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更加和谐有序并对此作出合理解释。根据协同度评价标准发现两系统已由最初的严重失调阶段发展到良好协调状态,协同度较高。通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与道路运输增加值增速的差值变化情况,印证了吉林省公路物流系统比经济系统更加协调稳定以及两系统由"不协调"最终实现"良好协调"的结论。
关键词:
公路物流 区域经济 协同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荣成
吉林省实施对外经贸西进战略是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吉林省积极寻求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区域经贸合作的需要。吉林省采取的“以东中促西”,实施“东进西拓”的互相促进、齐头并进的大策略,加强阿尔山二类口岸的建设,以阿尔山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在内蒙古兴安盟、蒙古东部地区、吉林省西部地区形成条形区域经济合作带的局面,可以使蒙古一方其腹地范围可达其东中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将有利于中、蒙、俄共同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局面。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新宇 郭欣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推动本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方式的县域经济发展也导致了县域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作为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有别于城市,以及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因此其产业结构变化具有独特的规律。以吉林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数据,具体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并揭示其产业结构演化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而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吉林省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