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4)
2023(9339)
2022(8052)
2021(7486)
2020(6524)
2019(15453)
2018(15401)
2017(29794)
2016(16463)
2015(19493)
2014(19894)
2013(19705)
2012(17867)
2011(16086)
2010(16523)
2009(15354)
2008(15422)
2007(14453)
2006(12383)
2005(10679)
作者
(49522)
(41377)
(41268)
(39432)
(26072)
(19898)
(18983)
(16362)
(15518)
(14855)
(14122)
(14013)
(13172)
(13171)
(13045)
(12824)
(12807)
(12252)
(11983)
(11935)
(10417)
(10268)
(10242)
(9400)
(9356)
(9284)
(9233)
(9128)
(8368)
(8289)
学科
(75325)
经济(75275)
管理(44189)
(39439)
方法(36660)
数学(33295)
数学方法(32706)
(31532)
企业(31532)
(19932)
中国(19669)
地方(19411)
(15490)
(15099)
业经(14643)
农业(12739)
(12534)
贸易(12529)
(12104)
理论(11615)
(11338)
(11023)
环境(10643)
地方经济(10480)
(9496)
银行(9471)
(9455)
金融(9453)
(8999)
(8989)
机构
学院(240290)
大学(237133)
(94456)
经济(92279)
管理(91848)
研究(79214)
理学(78761)
理学院(77858)
管理学(76061)
管理学院(75630)
中国(59644)
科学(51760)
(51656)
(41904)
(41117)
(40949)
业大(38194)
研究所(37586)
中心(37475)
(37320)
北京(32986)
农业(32645)
财经(32526)
(32053)
师范(31747)
(30016)
(29291)
(29276)
经济学(28282)
技术(28271)
基金
项目(160043)
科学(124030)
研究(115826)
基金(112049)
(98233)
国家(97466)
科学基金(82533)
社会(69819)
社会科(66042)
社会科学(66019)
(65457)
基金项目(59126)
教育(54827)
(54595)
自然(54555)
自然科(53172)
自然科学(53159)
自然科学基金(52128)
编号(48585)
资助(47560)
成果(38833)
重点(36933)
(35393)
课题(34787)
(34282)
(32542)
科研(31290)
创新(30526)
计划(30048)
大学(29290)
期刊
(103660)
经济(103660)
研究(64714)
中国(47001)
学报(38227)
(36776)
科学(35090)
(31433)
管理(31020)
教育(28762)
大学(28692)
技术(27246)
学学(26833)
农业(24667)
业经(18890)
(18511)
金融(18511)
经济研究(16505)
财经(15350)
统计(14953)
问题(13876)
(13798)
(13483)
(13177)
技术经济(13053)
图书(12990)
决策(12459)
商业(11982)
资源(11771)
(11725)
共检索到351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舜  衣保中  
伴随着国家战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实施进程,吉林省重要物流节点建设工作全面展开,迄今为止吉林省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具备强大集聚功能和规模经济的现代物流园区。运用移动平均法科学预测吉林省未来物流需求量,采用参数法构建物流节点建设规模模型,确定建设总规模。计算结果和结论将为吉林省即将进行的区域物流节点规划和建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名升  孙虎  韩良  佟连军  
考虑到测算吉林省区域差异的必要性,在分析有关区域差异内涵和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方面,提出一种有关区域差异形成机制的假设,在实证研究方面,运用Theil指数的空间分解和基尼系数的产业分解两种方法,分析了吉林省1993—2003年这段时间内其区域差异的变化情况,最后简要分析了上述结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迎春  佟连军  
基于空间重心的地图演示方法,以吉林省为例,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和经济统计数据,对比区域功能空间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转移变化轨迹,从空间效率差异视角认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结果显示:①吉林省区域功能空间差异明显,形成了东部生态、中部社会经济、中西(偏西)部农业的功能空间格局;②1995-2007年,吉林省区域空间结构整体稳定,局部优化调整,耕地保护和城市扩张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初步缓解,社会经济功能空间重心向中部城市优势区位地带转移;③1995-2007年,吉林省经济重心趋向第二三产业重心,社会经济功能空间重心和经济重心从相反方向分别向中部城市收敛,东西部空间效率趋向平衡;④空间组织应当更加重视对区域发展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浩  王继红  
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区域的创新能力已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在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形势下,吉林省如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从而有效提高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区域创新能力应遵从区域创新体系、区域技术创新的链条建设、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以及兼顾地区发展存量、相对水平和增长率等原则。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弱,因此,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这是增强吉林省区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秋影  徐效坡  
以吉林省9个地(市)州为研究的地域单元,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3个侧面,定量分析了1990年以来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特征,描述了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的现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平  
一、资源优势问题优势有潜在与现实、全局与局部、个体与群体(组合)之分。在吉林省自然资源中,森林资源、水力资源、石油、矿产资源中的金、镍是现实优势资源,而浮石、火山渣、油页岩属于潜在优势资源。局部优势和全局优势是资源评价的空间尺度标准。资源优势的空间尺度和产销区域范围直接挂钩,空间尺度大,产销区域范围随之加大,要求开发规模加大,有可能形成跨省区的专业化部门。空间尺度范围因资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卫  刘景双  孔凡娥  
生态足迹模型偏重于生态可持续性的评估,缺乏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动态性特征的预测功能。为探索生态足迹变化的驱动因子,建立了吉林省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水平的上升和能源消费的增加是该省生态足迹上升的主要原因。以居民消费水平和能源强度为策略变量,构建区域生态足迹预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相对误差均低于4.3%。最后,结合情景分析法,对吉林省生态足迹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策略变量对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维持现行发展趋势,2010年吉林省生态足迹将增至2.99 hm2/人,年均增长率为4.35%;按照“十一五”规划发展,2010年该省生态足迹升至3.53 hm2/人,年均增长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国锋  张晶  
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解释经济增长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差距,一直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以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为基础,以萨拉—伊—马丁趋同检验模型为依据,对吉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5—1992年和2001—2008年吉林省经济增长存在δ—趋同现象;2000年后出现较弱的绝对β—趋同现象;1985—2008年存在条件β—趋同现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齐露鹭  李秀霞  李辉  
[目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是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文章旨在为实现城市转型和精明增长双赢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四平市为例,首先,利用土地集约度公式,对2015年四平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其次,探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作用机理,构建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利用回归分析和C-D函数确定变量的关系式,将土地集约度作为约束条件,利用2001—2016年统计年鉴数据,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对2015年四平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进行仿真,并对2030年四平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结果](1)土地集约度在40~60,到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全市耕地面积、人口、GDP较2015年分别变化22.02%、-5.50%、0.16%、161.92%;(2)土地集约度在60~80,到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全市耕地面积、人口、GDP较2015年分别变化12.98%、-4.26%、1.12%、188.62%;(3)土地集约度在80~100,到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全市耕地面积、人口、GDP较2015年分别变化5.43%、-2.49%、1.53%、254.08%。[结论]2015年四平中心城区集约利用区面积仅占15.91%,中度集约利用区面积占22.50%,低度集约利用区面积占61.59%,说明目前四平城市用地效率低下;今后四平市应提高土地利用率,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应将土地集约度作为约束条件,预测四平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该研究既保护了耕地资源,又推动城市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为实现四平市城市转型和精明增长双赢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骏  林海涛  王珂宇  
物流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吉林省物流发展势头较好,但发展进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缺乏统一规划布局,资源闲置,管理水平低,物流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等。然而,同时还应看到,吉林省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物流发展具有很大优势。因此,要树立大物流的观念,有效利用现有物流基础和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促进吉林省物流业、流通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钟伟  丁永波  沙颖  
文章从物流总体规模、物流需求、物流供给三个方面分析吉林省物流业的现状,基于此,预测"十二五"期间吉林省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根据2006年~2011年吉林省数据,利用多种预测方法对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增加值、物流费用三个指标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物流业需求较大、供给充分,但物流成本高、运营效率低,因此针对其发展特点提出促进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国权  李春好  孙承志  
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得到政府部门、企业和学者的广泛重视。发展现代物流应在理解物流内涵基础上,识别地区物流发展能力,以确立相应的发展对策。通过对吉林省物流发展路径的分析与吉林省城市物流发展能力评价表明,物流网络、基础设施、产业协同等因素成为制约吉林省物流业良性发展的瓶颈。因此,应优化区域物流网络布局,建设城市物流枢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物流发展平台,建立协调机制,形成物流产业集群,加强政策引导,推进各产业协调发展,以加快吉林省物流产业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永录  李春好  孙文斌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徐明  
培育区域劳务品牌是强化地方劳务竞争力、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地方劳务经济发展以及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区域劳务品牌的创建与培育受到区域环境各因素的综合影响。从吉林省目前区域劳务品牌的发展现状来看,其所处的区域环境既有传统的优势因素,也存在阻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吉林省地方政府应当明确其建设主体的地位,从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产业科技资源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入手,调配多方力量,为培育区域劳务品牌创造适宜的条件,将创建和培育区域劳务品牌作为转移就业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艳芬  于春荣  邵志高  
本文依据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采用相应的代理变量,实证分析了吉林省的资本投入效率及资本投向与产业产出的均衡性。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的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相关;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73.3%,居要素投入的贡献率之首;但是资本投向的均衡性有待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