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3)
- 2023(14677)
- 2022(12785)
- 2021(11716)
- 2020(9986)
- 2019(22646)
- 2018(22707)
- 2017(44602)
- 2016(24011)
- 2015(27076)
- 2014(27208)
- 2013(27434)
- 2012(25337)
- 2011(23011)
- 2010(23180)
- 2009(21550)
- 2008(20668)
- 2007(18456)
- 2006(16649)
- 2005(14553)
- 学科
- 济(120926)
- 经济(120815)
- 业(69195)
- 管理(62809)
- 农(49601)
- 企(46776)
- 企业(46776)
- 方法(45109)
- 数学(39413)
- 数学方法(39057)
- 农业(32944)
- 地方(29163)
- 业经(27396)
- 中国(26758)
- 学(24739)
- 财(21403)
- 制(18376)
- 贸(17715)
- 贸易(17705)
- 易(17054)
- 地方经济(16319)
- 环境(16237)
- 技术(15590)
- 发(15419)
- 和(15256)
- 产业(14857)
- 理论(14786)
- 策(14203)
- 体(14123)
- 融(13959)
- 机构
- 学院(350354)
- 大学(347681)
- 济(153590)
- 经济(150586)
- 管理(139343)
- 研究(123518)
- 理学(121022)
- 理学院(119712)
- 管理学(117798)
- 管理学院(117192)
- 中国(91344)
- 科学(75989)
- 农(74365)
- 京(73842)
- 财(63029)
- 所(62887)
- 业大(58943)
- 研究所(57344)
- 农业(56871)
- 中心(55731)
- 江(52597)
- 财经(50623)
- 北京(46219)
- 经(45984)
- 经济学(45539)
- 范(45035)
- 师范(44691)
- 院(43899)
- 州(41403)
- 经济学院(40784)
- 基金
- 项目(239003)
- 科学(187697)
- 研究(175470)
- 基金(172973)
- 家(150715)
- 国家(149439)
- 科学基金(127665)
- 社会(112071)
- 社会科(105895)
- 社会科学(105866)
- 省(95143)
- 基金项目(92862)
- 自然(81705)
- 自然科(79690)
- 自然科学(79674)
- 自然科学基金(78242)
- 划(77510)
- 教育(77042)
- 编号(71700)
- 资助(70500)
- 成果(56821)
- 发(53549)
- 重点(53048)
- 部(52474)
- 创(49002)
- 课题(48426)
- 国家社会(45914)
- 创新(45729)
- 科研(45043)
- 教育部(44358)
- 期刊
- 济(179926)
- 经济(179926)
- 研究(104261)
- 农(74263)
- 中国(66551)
- 学报(56338)
- 科学(53064)
- 农业(50524)
- 管理(48385)
- 财(44673)
- 大学(43378)
- 学学(41532)
- 业经(33249)
- 教育(30960)
- 融(30292)
- 金融(30292)
- 技术(29885)
- 经济研究(27040)
- 财经(24555)
- 问题(24453)
- 业(23923)
- 经(21119)
- 技术经济(19254)
- 世界(18404)
- 科技(17506)
- 版(17273)
- 经济问题(17140)
- 理论(16633)
- 现代(16595)
- 资源(16309)
共检索到521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徐晓丹 支大林
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区位商指标和产业劳动生产率指标对吉林省2003~2009年农副食品加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9年吉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表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产业集聚显现出较强的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鹏 曾光
采用衡量空间集聚程度的EG指数,并结合产业集中度指数,测算了2003—2009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的17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并从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动趋势、产业集聚特征、原料主产区的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考察期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行业集聚程度呈下降态势,行业集中程度主要受原料产地的影响;不同细分行业的集中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由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莉 吴林海 童霞
碳标签食品既能有效约束食品生产企业的碳排放,又能积极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潮流。文章通过对山东苍山和江苏丰县87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调研,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影响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按照影响程度由强到弱排列,技术创新投入、政府扶持力度、市场需求、HACCP认证和企业能源消耗等因素均与企业选择生产碳标签食品显著正相关;但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对于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却有显著的消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曾光
为了解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状况,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其17个行业2003—2009年间的数据进行农副食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2003—2009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变化不大,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得益于技术进步,而17个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一,究其原因是物耗的增加阻碍生产率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则有利于生产率的改善。农副食品加工业下的细分行业间增长率存在绝对趋同,趋同速度为年均10.73%。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有鸿 费威
以农副食品加工业出厂价格为例,通过价格分解将其分为最高历史价格、下降期价格和恢复期价格,利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农副食品加工业生产规模和经济增长对这三类价格分解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副食品加工业出厂的最高历史价格和下降期价格受其自身行业生产规模扩大的影响显著,且远高于经济增长对其的影响弹性。而其恢复期的价格变量不能由经济增长变量和行业生产规模变量解释,但其自身一阶差分序列遵循一阶自回归平稳过程。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鹏 曾光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不断增加,也同时提出理论上分析其产值增长背后的效率结构、以促进其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基于2009年农副食品加工业的细分行业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运行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利息支付额增加不利于改善农副食品加工业效率;出口交货值对效率的影响微乎其微;存货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其效率。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17个细分行业分为四种类型,各行业的运行状况和发展的重点不同。宜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优势,有侧重地提高管理水平或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提高农副食品加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爽 李国柱 张潞
本文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通过能源弹性系数与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分析吉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究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甄国红 刘海东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能源的消耗,因此研究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能够揭示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根据相关统计年鉴对吉林省各年的能源消耗总量、煤炭消耗量、石油消耗量、天然气消耗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表明,1980~2014年吉林省GDP、煤炭、石油、天然气及能源消耗总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1980~2014年,吉林省能源消耗总量、煤炭消耗量与GDP的弹性脱钩指数,大部分年份处于弱脱钩状态。这说明,一方面,吉林省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过高,直接影响吉林省能源消耗总量与GDP的弹性脱钩指数;另一方面,吉林省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较高的趋势短时间还无法改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曲洋 唐亮
本文根据吉林省1990~2008年的相关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检验吉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闫超 刘金全
文章基于吉林省汽车产量和GDP年度增长率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冲击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具体考察吉林省汽车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问题,结论表明:汽车产业对于吉林省经济发展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具有较大的贡献度,而经济增长对吉林省汽车产业的正向影响稍显滞后。
关键词:
汽车产业 GDP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柴伟 支大林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变迁和升级,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也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目前,吉林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一产业占比尽管起伏不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第三产业所占份额呈稳步上升状态。未来,吉林省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是: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继续做大做强农业;巩固第二产业的优势地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区位商 经济运行质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柴伟
分析吉林省产业结构的变迁及各产业的区位商状况,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揭示吉林省产业结构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分析表明,吉林省应从提升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研究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继续做大做强农业以及相关的农副业,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与农产品相关的知名品牌;应继续巩固第二产业的优势地位,保持其主导作用;应在加快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区位商 经济运行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冠军 刘诗雨 谭璐
为提高农副食品的质量、安全性与环保性,维护消费者切身利益,促进我国农业更快更稳发展,实施农副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非常关键。而对于农副食品绿色供应链的审计工作是保障该供应链模式顺利运行的必要手段,体现了审计人员和供应链各环节的共同控制责任。本文通过引入农副食品安全问题案例,梳理了农副食品绿色供应链的审计流程,总结了审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农副食品绿色供应链审计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模型,论述了农副食品绿色供应链审计的事前调查、拟定审计方案、落实和实施审计、编制审计报告等重要环节。
关键词:
农副食品 绿色供应链 审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邱桂杰 彭辉 韩朋吉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且农村人均收入较低。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其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十分密切。运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农村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权 唐葵
文章以吉林省1978~2007年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模型,从长期均衡角度,对吉林省地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规模、对外贸易总额与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属于"进口"拉动型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