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223.102.30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3)
2023(10449)
2022(8975)
2021(8160)
2020(7061)
2019(16287)
2018(15994)
2017(31767)
2016(17359)
2015(19570)
2014(19710)
2013(20037)
2012(19186)
2011(17494)
2010(17790)
2009(16917)
2008(16575)
2007(15455)
2006(13992)
2005(12574)
作者
(52122)
(44436)
(44085)
(42233)
(27842)
(21323)
(19864)
(17409)
(16656)
(15776)
(15522)
(14719)
(14116)
(14035)
(13975)
(13800)
(13256)
(12797)
(12748)
(12663)
(11219)
(11212)
(10817)
(10251)
(10206)
(10050)
(9684)
(9518)
(9045)
(8925)
学科
(98890)
经济(98824)
(48737)
(47316)
管理(39555)
方法(34617)
数学(31405)
数学方法(31195)
农业(31183)
(27040)
企业(27040)
地方(24757)
中国(21412)
业经(20891)
(18768)
(16859)
(15563)
(14371)
贸易(14366)
地方经济(13912)
(13876)
(12954)
环境(12191)
(11749)
金融(11747)
(11620)
银行(11588)
(11537)
(11116)
(11070)
机构
学院(259532)
大学(254966)
(121885)
经济(119604)
管理(95671)
研究(94305)
理学(81834)
理学院(80947)
管理学(79645)
管理学院(79178)
中国(72816)
(64281)
科学(57425)
(53272)
(50536)
(49829)
农业(49119)
业大(45581)
研究所(45085)
中心(43903)
(42001)
财经(39845)
经济学(38160)
(36004)
经济学院(34336)
(33652)
北京(33393)
(32790)
(32536)
师范(32520)
基金
项目(166216)
科学(129389)
研究(121710)
基金(119011)
(103749)
国家(102831)
科学基金(86417)
社会(78528)
社会科(74015)
社会科学(73991)
(67998)
基金项目(63440)
(54357)
自然(53611)
教育(53143)
自然科(52228)
自然科学(52212)
自然科学基金(51250)
编号(49947)
资助(48505)
成果(39863)
(38997)
重点(37428)
(36885)
(35293)
课题(34004)
(33349)
国家社会(32342)
发展(31835)
科研(31783)
期刊
(147773)
经济(147773)
研究(77946)
(66049)
中国(52572)
农业(44189)
学报(42814)
科学(39116)
(37972)
大学(32949)
学学(31816)
管理(30412)
业经(28080)
(27193)
金融(27193)
经济研究(22311)
技术(21958)
(21336)
问题(20782)
财经(20144)
教育(18783)
(17424)
世界(15958)
技术经济(15275)
农村(14962)
(14962)
经济问题(14765)
农业经济(14516)
(14203)
统计(13682)
共检索到40194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化英  
一、农业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特征 由于吉林省缺乏农村国民生产总值的历史资料,而农业总产值指标相对完整,并且内部重复计算量不大,基本上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农业(不包括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等其它农村产业)经济活动的总量。因此,本文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作为观察和衡量农村经济总量增长波动的主体指标。见表1。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会敏  胡东兴  刘丽艳  
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进出口在整个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历来也是学术研究的重点。文章首先分析吉林省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与特点,研究了吉林省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与拉动率;然后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出口扩展型生产函数模型,对吉林省农产品进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农业劳动投入、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产品进出口、农业固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农业就业人数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其中吉林省农产品出口额每增加1%,会促进农业地区生产总值增加0.198%,进口每增加1%,促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权  唐葵  
文章以吉林省1978~2007年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模型,从长期均衡角度,对吉林省地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规模、对外贸易总额与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属于"进口"拉动型经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潘鸿  刘刚  
当前,科学技术正以乘数效应推动着经济的增长,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和科教大省,结合实际省情,研究其农业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增长速度测算模型,对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测算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全国处于中间水平,农业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的,需着力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朝鲜  
农业经济的增长波动,是中国农业发展中循环出现的一种不稳定现象。研究农业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农业经济景气分析勾画出一个跨度较大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农业经济增长波动内在机制的剖析,寻求相应的经济政策,减轻农业经济增长波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干扰和影响;通过对农业经济增长波动节律和特点的把握,探索工业增长发展与农业增长波动相匹配的最佳方案,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抗波动干扰的能力,取得较为理想的增长效益。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朴基石  
采用1985~2010年时间序列,实证分析吉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效率的关系,以及吉林省与全国经济增长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差距、金融效率差距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吉林省金融发展规模是促进经济增长与提高金融效率的重要原因;而吉林省与全国经济增长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差距及金融效率差距虽然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金融规模差距对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为负。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秀梅  张廷廷  孙海波  
基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运用结构分解技术(SDA)对20072012年间吉林省经济增长动力来源进行不同产业层面的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经济整体呈效率下降和出口额萎缩状态,技术进步仍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最终需求受到有效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制约,不能为吉林省经济增长提供足够强劲的动力。第二产业技术进步主导经济增长,但该产业增加值率降低和出口额严重萎缩问题并存,只有少数细分行业保持出口额增加及效率缓慢提升;制造业是吉林省的核心产业,但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需要持续进行技术革新。服务业最终需求对增长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秀梅  张廷廷  孙海波  
基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运用结构分解技术(SDA)对2007~2012年间吉林省经济增长动力来源进行不同产业层面的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经济整体呈效率下降和出口额萎缩状态,技术进步仍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最终需求受到有效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制约,不能为吉林省经济增长提供足够强劲的动力。第二产业技术进步主导经济增长,但该产业增加值率降低和出口额严重萎缩问题并存,只有少数细分行业保持出口额增加及效率缓慢提升;制造业是吉林省的核心产业,但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需要持续进行技术革新。服务业最终需求对增长的推动不强,批发零售业与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是重要产业,其他少数细分行业技术滞后及消费下降给增长带来不利后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越杰  王军  
本文利用1982—2005年吉林省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应用波动理论分析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规律,考察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的历史过程和数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具有短周期的显著特征,产量波动主要是受农业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气候因素的影响。最后从稳住粮田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建设、完善防灾减灾和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等方面提出稳定粮食产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婧美  宁波  
通化县是吉林省22个县(市)中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县。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通化县存在区域特色产业基础良好、交通区位枢纽优势明显、生态文明建设全省领先、企业发展平台不断拓展等优势,同时存在自然资源利用不足、发展思维固守僵化、人才资源短缺匮乏、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劣势。对此,在农业电商时代,亟需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创新产品运营销售方式、着力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加大投入培育新型农民等途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爽  李国柱  张潞  
本文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通过能源弹性系数与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分析吉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究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甄国红  刘海东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能源的消耗,因此研究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能够揭示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根据相关统计年鉴对吉林省各年的能源消耗总量、煤炭消耗量、石油消耗量、天然气消耗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表明,1980~2014年吉林省GDP、煤炭、石油、天然气及能源消耗总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1980~2014年,吉林省能源消耗总量、煤炭消耗量与GDP的弹性脱钩指数,大部分年份处于弱脱钩状态。这说明,一方面,吉林省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过高,直接影响吉林省能源消耗总量与GDP的弹性脱钩指数;另一方面,吉林省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较高的趋势短时间还无法改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本云   李海峰   许春燕  
本文根据历年GDP值及三次产业结构的具体数据,建立了经济增长率与三次产业贡献率的关系模型,实证分析了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帮助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寻找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莉  王宏来  
本文以吉林省1985~2007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选用贷存比和非政府投资占投资总额比率作为衡量金融体系效率的指标,利用乔纳森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贷存比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强双向正相关关系;非政府投资占比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非政府投资占比增长率与贷存比增长率之间呈现弱双向正相关关系,就业增长率与贷存比增长率之间呈现强正相关关系;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强正相关关系,与就业增长率呈现弱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银行贷存比率、扩大民营企业总体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金融市场结构等途径强化金融业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杜婕  邵学峰  
吉林省存在着传统融资渠道日渐萎缩的融资困境,资金供求、融资渠道不畅,需要从战略上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吉林省经济增长与融资规模具有比较强的关联度,企业债券融资和其它融资方式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发展企业债券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他融资渠道的不足和局限,对吉林省资本市场健全和完善、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乃至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