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5)
- 2023(17595)
- 2022(14887)
- 2021(13839)
- 2020(11520)
- 2019(26071)
- 2018(25944)
- 2017(49831)
- 2016(27066)
- 2015(30332)
- 2014(30326)
- 2013(30377)
- 2012(28102)
- 2011(25451)
- 2010(25664)
- 2009(24070)
- 2008(23761)
- 2007(21449)
- 2006(19425)
- 2005(17334)
- 学科
- 济(118605)
- 经济(118472)
- 业(101635)
- 管理(85607)
- 企(82254)
- 企业(82254)
- 农(49921)
- 方法(47402)
- 数学(36991)
- 数学方法(36639)
- 业经(35614)
- 农业(33578)
- 中国(32478)
- 财(31131)
- 地方(28853)
- 学(23108)
- 制(22791)
- 技术(21638)
- 务(21608)
- 财务(21538)
- 财务管理(21511)
- 和(21359)
- 理论(20461)
- 企业财务(20359)
- 贸(19939)
- 贸易(19922)
- 易(19296)
- 环境(18698)
- 策(18373)
- 划(17827)
- 机构
- 学院(393595)
- 大学(388018)
- 管理(159713)
- 济(159241)
- 经济(155824)
- 理学(136664)
- 理学院(135186)
- 管理学(133226)
- 研究(133075)
- 管理学院(132492)
- 中国(102581)
- 京(84297)
- 科学(82690)
- 农(76848)
- 财(71440)
- 所(67497)
- 业大(62627)
- 江(61666)
- 中心(61094)
- 研究所(61091)
- 农业(58599)
- 财经(56388)
- 北京(53508)
- 范(52362)
- 师范(51914)
- 经(51135)
- 州(49540)
- 院(48308)
- 经济学(45380)
- 省(44175)
- 基金
- 项目(262224)
- 科学(206624)
- 研究(194498)
- 基金(188588)
- 家(163801)
- 国家(162258)
- 科学基金(139859)
- 社会(122667)
- 社会科(115907)
- 社会科学(115874)
- 省(105566)
- 基金项目(101121)
- 自然(90135)
- 自然科(87893)
- 自然科学(87872)
- 教育(86576)
- 自然科学基金(86309)
- 划(86158)
- 编号(80926)
- 资助(76513)
- 成果(64142)
- 发(60135)
- 重点(58007)
- 部(56919)
- 创(55606)
- 课题(54796)
- 创新(51331)
- 国家社会(49702)
- 科研(49514)
- 业(49144)
- 期刊
- 济(190317)
- 经济(190317)
- 研究(114608)
- 中国(80527)
- 农(75268)
- 学报(60719)
- 管理(59999)
- 科学(58497)
- 财(54429)
- 农业(50865)
- 大学(46478)
- 学学(43883)
- 教育(41515)
- 业经(37514)
- 融(36922)
- 金融(36922)
- 技术(35015)
- 财经(26839)
- 经济研究(26835)
- 业(26396)
- 问题(25439)
- 经(22957)
- 技术经济(20954)
- 图书(20292)
- 科技(19818)
- 资源(19807)
- 现代(18930)
- 版(18893)
- 商业(18441)
- 理论(18097)
共检索到598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林
农业资源本身具有体验性强、可持续性强、生态环保等特点,如能抓住这些优势把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将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环境价值。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可转化为旅游资源的农业资源极其丰富,文章从吉林省农业旅游的现状出发,发现吉林省农业旅游存在发展速度缓慢、资源利用率低、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等众多问题,但吉林省农业旅游资源也存在发展的绝对优势,比如绝佳的地缘优势、悠久的农耕文明、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类型等。对上述优势与劣势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提出要从开放思想、抓住契机;加强农业旅游资源整合;创新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加强监管,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全民农业旅游意识等5个方面入手,提升农业旅游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
农业 旅游资源 产品 开发 旅游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史吉祥
发掘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首要物质基础。长春、吉林两市是吉林省两大旅游城市,但一些旅游资源还尚待开发。其中,长春市的“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和“吉林市的“威虎竞渡”应作为重点旅游资源予以开发利用
关键词:
吉林省,旅游资源,开发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慧 石丹
吉林省生态旅游业发展具有资源环境优势,基于生态功能区划可确定吉林省生态旅游不同区域单元:东部长白山地生态区、中部台地生态区和西部低平原生态区。而以生态旅游分区开发为基础,吉林省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建设应打造生态旅游分区特色旅游线路,推广宣传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品牌,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防止生态旅游环境恶化,保护生态旅游环境。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功能区划 吉林省 旅游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慧 石丹
吉林省生态旅游业发展具有资源环境优势,基于生态功能区划可确定吉林省生态旅游不同区域单元:东部长白山地生态区、中部台地生态区和西部低平原生态区。而以生态旅游分区开发为基础,吉林省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建设应打造生态旅游分区特色旅游线路,推广宣传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品牌,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防止生态旅游环境恶化,保护生态旅游环境。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功能区划 吉林省 旅游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于涛方 顾朝林 徐逸伦 王洪 段学军
论文对吉林省域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吉林省的主要自然和人文景点(区)进行评价,然后对旅游资源的结构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在吉林省的旅游资源结构中,自然资源起着基础作用,人文景观为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分布上,吉林省旅游资源呈现“六簇群”、“三带状”的分布格局。最后对吉林省域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概念规划。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石丹 张清正
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梳理四平市旅游资源类型与数量。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四平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资源价值方面,四平市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所占分值最大,旅游资源自身要素价值次之,然后是旅游资源区位条件;资源特色方面,以历史遗址遗迹、红色文化和满族民俗旅游资源为主,特色鲜明、吸引力较强,具备较高的开发潜力。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四平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市旅游业可持续开发的调控对策,旨在为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们越来越向往恬静的田园风光,农业生态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与旅游活动项目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与政府的重视。文章以吉林省农业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存在生态环境破坏、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水平较低、产业链条较短等问题;综合考虑吉林省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特征、民俗风情等因素,考虑不同区域农业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对其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大致分为东部长白山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中部松辽平原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西部松嫩平原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同时探究了各功能区的差异性特征;针对各功能区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帅 尹鹏 周丽君 甘静
人居环境的全方位提升是旅游资源非优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逻辑节点。文章利用空间自相关指数、空间变差函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测度2015年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人居环境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旅游资源非优区人居环境水平整体不高,空间分异特征不明显,高值集中于东南部通化市,低值分布于中部辽源市和四平市,子系统呈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居住环境。(2)旅游资源非优区人居环境水平相似地区空间集聚,均质性和空间自组织性突出,空间格局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哑铃型"结构,西北部存在若干"柱状峰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丽荣
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与开发的研究有着实际性的借鉴价值。文章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的分布数量进行统计,进一步对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的分布密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苏南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要远超苏中、苏北地区,特别是苏北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的开发目前处于明显落后阶段,而旅游资源开发状况良好的苏南地区仍然存在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的状况。为均衡江苏省各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全面提高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提出大力开发苏北地区主要星级景点,提升苏南地区农业生态旅游服务质量、合理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迎成
"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往往是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山区,受交通、地质地貌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引导和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脱离贫困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虽然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较为落后,但由于其未经历充分的开发,仍然保留着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丰厚的天然旅游资源,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产业。农业旅游资源开发能够为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改善当地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目标,同时也要注重合理开发,科学管理,避免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等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迎成
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往往是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山区,受交通、地质地貌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引导和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脱离贫困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虽然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较为落后,但由于其未经历充分的开发,仍然保留着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丰厚的天然旅游资源,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产业。农业旅游资源开发能够为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改善当地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目标,同时也要注重合理开发,科学管理,避免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晋江
[目的]通过分析山西省生态农业自身特色,从资源的自身景观价值、资源条件及生态环境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期为山西省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评分法计算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综合得分值,通过专家打分法对山西省14个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果](1)对于评价体系的准则层而言,资源价值和生态环境权重相同,总权重占比达到90%,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主要部分,资源条件权重最低;(2)对于评价体系的项目层而言,资源生态质量权重最大,其次是资源科教价值,再次是文化价值;(3)对于评价体系的因子层而言,资源的奇特性权重最大,其次为资源的生态稳定性,两者权重值相差不大,均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因子。[结论]山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在Ⅱ~Ⅳ级,且Ⅲ级水平最多,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魏益华
对吉林省发展旅游业的思考魏益华一、关于目标市场的选择旅游市场是一个繁杂庞大的市场,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都不可能垄断整个旅游市场。吉林省旅游业起步晚,旅游资源开发经费有限,更不宜对总体旅游市场一视同仁,必须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有目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百菊
[目的]随着城市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大自然、田园气息,乡村原始魅力越来越向往。因此,研究休闲农业同旅游业耦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对农业产业链进行延伸和拓宽,进而使农业附加值得到提升。[方法]文章借用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的系数模型,建立旅游业—农业系统耦合模型,选取了2012~2016年吉林省旅游业与农业相关数据,分析吉林省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旅游业—农业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符合于逐步协调的具体模式,并且这种耦合的协调程度与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是具有一定的匹配性的,与大力发展农业的基本理念相一致。[结论]通过吉林省发展的实践案例,休闲农业和旅游的相结合,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高品位的重点研究课题。为科学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改变传统农业结构,提供科学化借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刚 赵凯
西北地区历史悠久 ,旅游资源丰富 ,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目前西部大开发又为西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西北地区已初步建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 ,其前景十分广阔。但开发西北旅游资源仍存在着制度、管理、结构、投资和人力资源等障碍因素 ,开发西北旅游资源应按市场原则配置、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并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西北 旅游资源 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