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6)
2023(14628)
2022(12222)
2021(11106)
2020(9402)
2019(21570)
2018(21067)
2017(40877)
2016(22242)
2015(25035)
2014(25196)
2013(25465)
2012(24078)
2011(21822)
2010(22403)
2009(21182)
2008(21504)
2007(19972)
2006(17903)
2005(16355)
作者
(67521)
(56736)
(56555)
(53418)
(36019)
(27382)
(25613)
(22266)
(21447)
(20445)
(19411)
(18987)
(18309)
(18094)
(17751)
(17411)
(17191)
(16605)
(16487)
(16430)
(14447)
(14188)
(13868)
(13054)
(12888)
(12770)
(12732)
(12644)
(11538)
(11490)
学科
(106480)
经济(106360)
(92690)
(73787)
企业(73787)
管理(71351)
(48749)
方法(41324)
业经(32854)
数学(32532)
农业(32518)
数学方法(32292)
(29428)
中国(28863)
地方(26705)
(21382)
(20186)
财务(20158)
财务管理(20123)
技术(19544)
企业财务(19021)
(19001)
贸易(18987)
(18554)
(18377)
(18050)
(17024)
理论(15904)
(15868)
银行(15836)
机构
学院(334574)
大学(326414)
(143645)
经济(140731)
管理(130425)
研究(114832)
理学(110701)
理学院(109528)
管理学(108014)
管理学院(107385)
中国(90608)
(72293)
(69920)
科学(69886)
(65127)
(59941)
农业(55288)
(55139)
业大(54538)
研究所(53787)
中心(53582)
财经(50649)
(45672)
北京(44327)
(43135)
经济学(42468)
(42306)
师范(41933)
(40871)
(40600)
基金
项目(212328)
科学(166898)
研究(157359)
基金(151536)
(131470)
国家(130162)
科学基金(111392)
社会(100506)
社会科(94886)
社会科学(94855)
(87798)
基金项目(80879)
(70631)
自然(70319)
教育(69624)
自然科(68598)
自然科学(68577)
自然科学基金(67362)
编号(65056)
资助(60788)
(51625)
成果(51430)
重点(47506)
(46345)
(46240)
课题(44678)
(44558)
创新(42549)
发展(41867)
(41210)
期刊
(175839)
经济(175839)
研究(98200)
(72410)
中国(70873)
(52506)
学报(51495)
科学(49509)
管理(49144)
农业(48382)
大学(39658)
学学(37873)
业经(35464)
(35429)
金融(35429)
教育(31161)
技术(30527)
(25807)
经济研究(25254)
财经(25107)
问题(24108)
(21656)
技术经济(19596)
世界(17716)
(17200)
商业(16841)
(16644)
经济问题(16486)
现代(16105)
科技(16062)
共检索到521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冷  马淑玲  戴有忠  孙立城  
农业生产过程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灰色系统的动态过程。面对机理不明、数据不足、随机变量繁多、结构复杂的农业系统,使得运用传统的理论和数学手段对农业结构进行研究据有一定的困难。灰色系统理论将一切随机变量和难于定量描述的量,看作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灰色量,把随机过程看作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且与时间有关的灰色过程。它不用从大量数据中找出统计规律,而直接用系统的少量行为数据的生成来揭示系统内在规律,建立具有相当高精度的系统动态模型来对农业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作出动态描述。这样,结合控制系统理论,通过对反馈环节的分析,就可研究确立合理的农业结构及农业持续发展的条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时  余冬平  
本文以系统思想和系统理论为指导 ,对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涵、要素、结构、功能和目标进行了深入的系统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姚文戈  陈光  
吉林省各县(市)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存在着进一步加剧的趋势。运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各县(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条件进行综合评价,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各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不同类型的区域。吉林省产业化的发展和布局应按照各区域的不同条件采取“有重点,有选择、有层次”的倾斜发展的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相伟  丁四保  
本文立足于"内化"自然地理要素的方法定量评价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各种要素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同作用(正向为能力、负向为成本)平衡结果,表征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认为现阶段其可持续发展成本主要为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成本,并对此进行了成本核算。研究表明,这种成本的地域分布规律不明显,但时间轴上具有累积放大的特点,需要及时治理,并提出了优先进行退耕还草和草原抚育、成本"外溢"等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标  房骄  何欢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吉林省1998-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合生态赤字、生态协调系数、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万元GDP生态赤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分析吉林省近13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人均生态足迹在1998-2010年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从1.7841hm2/人增长到3.2013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3535hm2/人减少到1.3028hm2/人,生态赤字从0.4306hm2/人增大到1.8985hm2/人,吉林省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在1998-2010年期间,生态协调系数都比较接近1.414,属于基本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子刚  郭庆海  
发展农业物流对建设新农村有很重要的意义。从交通运输情况、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吉林省具备了发展农业物流的基础条件。但是吉林省发展农业物流也面临一些困难,从而寻求推动吉林省农业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构想,即建立统一的综合协调机制和执行实体、构筑吉林省农业现代物流体系、以粮食物流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农产品拍卖中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学春  张友祥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和吉林省积极推进转型发展战略,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生态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内生动力、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待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尚欣  王洪会  冯英娟  
2001年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将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促进科技进步以及改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等。但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于要取消非关税措施、降低关税,国内农产品市场将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因此,这将不可避免地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加入WTO以后,面临的市场冲击比一般农区和其他粮食主产区具有显著的不同。现阶段吉林省农业较为突出的问题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晓芳  马艳秋  黄伟  
随着WTO的加入,吉林省农业急需发展一种将技术生产体系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精确农业,以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质量,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概述了精确农业的含义及国外精确农业的发展状况,同时分析了吉林省发展精确农业的优势和劣势,最后重点论述了吉林省发展精确农业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碧松  
吉林省的农产品生产产能巨大,农产品加工迅速发展,但农产品销售和物流的规模与结构并不能与之相适应。吉林省农业物流发展中存在着物流手段落后、物流市场不完善和物流管理水平低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增加投入优化物流手段,通过积极引导完善物流市场,通过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吉林省农业物流的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惠清  
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吉林西部粮食生产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化水害为水利,建立三元结构工程,农业的企业化,实施绿链工程”等对策,抑制劣势,发挥优势,力求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骏  林海涛  王珂宇  
物流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吉林省物流发展势头较好,但发展进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缺乏统一规划布局,资源闲置,管理水平低,物流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等。然而,同时还应看到,吉林省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物流发展具有很大优势。因此,要树立大物流的观念,有效利用现有物流基础和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促进吉林省物流业、流通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钟伟  丁永波  沙颖  
文章从物流总体规模、物流需求、物流供给三个方面分析吉林省物流业的现状,基于此,预测"十二五"期间吉林省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根据2006年~2011年吉林省数据,利用多种预测方法对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增加值、物流费用三个指标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物流业需求较大、供给充分,但物流成本高、运营效率低,因此针对其发展特点提出促进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辉  方天堃  
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即1979-2009年期间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数据资料,重点采用DEA方法分析了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效率的变动特征,从投入产出的视角分析了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无效率原因,最后从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类型的角度研究了吉林省现代农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华坚   李菁  
[目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因地制宜。吉林省作为规划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有必要对吉林省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测度,并分析吉林省县域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方法]基于对吉林省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逻辑机理分析,构建县域层面农业供给保障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农业绿色发展现代化等4个维度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结合省内水土资源分异特点,运用泰尔指数和障碍度模型探究其区域差异及演进趋势。[结果](1)2011-2020年吉林省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经历“稳定(2011—2014年)—下降(2015—2017年)—提高(2018—2020年)”演进过程。(2)吉林省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间差距显著,总体表现为由东向西梯度递增态势。(3)泰尔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1-2015年区域内差异是吉林省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2016-2020年区域间差异的贡献度最大。(4)影响吉林省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因子主要来自农业供给保障现代化和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两个方面。[结论]吉林省各地应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全面布局弥合区域差异、统筹发展突破主要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