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8)
2023(8442)
2022(7341)
2021(6567)
2020(6008)
2019(14039)
2018(13742)
2017(28432)
2016(15465)
2015(17579)
2014(17714)
2013(17982)
2012(17086)
2011(15508)
2010(15541)
2009(14588)
2008(14629)
2007(13437)
2006(11391)
2005(10104)
作者
(46156)
(38781)
(38773)
(36968)
(24489)
(18696)
(17714)
(15322)
(14515)
(13942)
(13128)
(13049)
(12475)
(12298)
(12200)
(12162)
(11969)
(11450)
(11218)
(11122)
(9709)
(9694)
(9621)
(8873)
(8694)
(8671)
(8557)
(8485)
(7823)
(7735)
学科
(76516)
经济(76446)
(45958)
管理(43612)
方法(39606)
(37263)
企业(37263)
数学(35707)
数学方法(35487)
(19125)
(18922)
中国(17798)
地方(15196)
业经(15069)
(14823)
(13455)
贸易(13454)
(12974)
(12932)
农业(12738)
(12234)
财务(12221)
财务管理(12186)
企业财务(11671)
产业(11045)
技术(10651)
(9997)
金融(9995)
(9953)
(9705)
机构
大学(233897)
学院(232234)
(102538)
经济(100676)
管理(91291)
理学(79722)
理学院(78866)
管理学(77657)
研究(77302)
管理学院(77238)
中国(56972)
(48641)
科学(46973)
(45360)
(40243)
(39555)
财经(37217)
业大(36132)
研究所(36081)
中心(35500)
(34347)
(33829)
经济学(32968)
农业(31477)
北京(30733)
经济学院(30219)
(28819)
师范(28523)
(28058)
财经大学(27756)
基金
项目(156119)
科学(123437)
基金(114769)
研究(111787)
(100095)
国家(99321)
科学基金(84899)
社会(72334)
社会科(68804)
社会科学(68783)
基金项目(61307)
(60759)
自然(55020)
自然科(53751)
自然科学(53736)
自然科学基金(52862)
教育(51599)
(51107)
资助(48275)
编号(43886)
(35777)
重点(35484)
成果(34870)
(34270)
(32273)
教育部(30852)
科研(30515)
课题(30286)
创新(30145)
国家社会(29944)
期刊
(107419)
经济(107419)
研究(64581)
中国(38781)
学报(37494)
(35384)
科学(34734)
(34465)
管理(30756)
大学(28460)
学学(27192)
农业(22693)
(19652)
金融(19652)
财经(19418)
技术(19223)
教育(18848)
业经(18551)
经济研究(17766)
(16749)
问题(15603)
技术经济(13004)
统计(12494)
(12340)
(11994)
商业(11935)
(11459)
理论(10813)
(10729)
科技(10477)
共检索到329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娜  
本文主要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以及产业结构的内部协调角度来考察吉林省就业问题。根据1997-2004年统计数据,分别对吉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三次产业就业吸纳弹性、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要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就业吸纳弹性大的行业,以解决吉林省的就业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本云   李海峰   许春燕  
本文根据历年GDP值及三次产业结构的具体数据,建立了经济增长率与三次产业贡献率的关系模型,实证分析了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帮助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寻找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柴伟  支大林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变迁和升级,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也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目前,吉林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一产业占比尽管起伏不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第三产业所占份额呈稳步上升状态。未来,吉林省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是: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继续做大做强农业;巩固第二产业的优势地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柴伟  
分析吉林省产业结构的变迁及各产业的区位商状况,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揭示吉林省产业结构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分析表明,吉林省应从提升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研究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继续做大做强农业以及相关的农副业,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与农产品相关的知名品牌;应继续巩固第二产业的优势地位,保持其主导作用;应在加快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玉玲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吉林省产业结构有了很大改善,地区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进入“高服务”阶段。但是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吉林省经济适度、持续、稳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玉玲  杨九铃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产业结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进入“高服务化”阶段。但是与广东省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吉林省经济适度、持续、稳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要实现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有效地调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秀梅  周瑞红  宋晓杰  
本文依据大量数据,建立各种计量模型,研究吉林省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变迁特征和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适合吉林省的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为未来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经济均衡发展,从而促进吉林省经济快速增长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春山  
产业结构问题是我国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均衡增长的关键。基于此,本论文在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产业结构动态优化模型体系,运用于吉林省的实证研究,为吉林省产业结构动态优化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向群   杜娟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延敏  刘德颖  
产业结构是税源结构的基础,它决定了税收收入的规模,优化税源结构主要应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来实现,税收也可以通过调整收入规模,以优化的税源结构支持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针对吉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利用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法研究吉林省产业结构与税收收入的关系表明:吉林省应加快以金融、服务等行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所得税优惠,鼓励第三产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义坤  雷庆勇  李思  
本文拟对吉林省玉米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首先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针对玉米产业结构调整是否需要调整、调整依据和主导部门选择问题,从理论与实证双重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为:吉林省需要进行玉米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该产业主导部门应该选择饲养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新宇  郭欣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推动本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方式的县域经济发展也导致了县域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作为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有别于城市,以及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因此其产业结构变化具有独特的规律。以吉林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数据,具体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并揭示其产业结构演化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而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寒菊   王泽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尹明  
当前,吉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但吉林省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协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过度依赖汽车产业等问题。为加快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主导产业群的杠杆作用、加快主导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张建平  
产业结构转换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演变的基础过程,这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构建反映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吉林省各地区现有产业结构的水平和特点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建议在制定产业政策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时要充分考虑地区间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差异,以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保障产业结构调整高效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