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2)
2023(13880)
2022(12316)
2021(11638)
2020(9785)
2019(22588)
2018(22182)
2017(41793)
2016(23035)
2015(25901)
2014(25868)
2013(25443)
2012(23580)
2011(21290)
2010(21170)
2009(19743)
2008(19278)
2007(16578)
2006(14473)
2005(13004)
作者
(66200)
(55208)
(54446)
(52215)
(35048)
(26475)
(24753)
(21622)
(20938)
(19702)
(19022)
(18569)
(17530)
(17493)
(16998)
(16889)
(16488)
(16197)
(15709)
(15698)
(13656)
(13582)
(13164)
(12448)
(12374)
(12236)
(12182)
(12175)
(11055)
(10747)
学科
(88883)
经济(88756)
管理(67722)
(61882)
(51494)
企业(51494)
方法(38341)
数学(32967)
数学方法(32585)
(25360)
(24352)
中国(23786)
(21154)
业经(20642)
(20258)
地方(19538)
农业(16759)
(15669)
贸易(15661)
(15203)
环境(15038)
(14876)
财务(14809)
财务管理(14773)
理论(14599)
(14456)
(14065)
企业财务(14021)
(14016)
银行(14012)
机构
大学(321669)
学院(319197)
管理(126143)
(125606)
经济(122734)
研究(111379)
理学(108938)
理学院(107647)
管理学(105830)
管理学院(105236)
中国(82814)
(69683)
科学(69654)
(59307)
(56254)
(52845)
研究所(51224)
中心(50427)
业大(49578)
(47435)
财经(46487)
北京(44291)
(43428)
师范(43066)
(42208)
(41328)
农业(40794)
(37976)
经济学(36626)
师范大学(35106)
基金
项目(222116)
科学(174153)
研究(162874)
基金(160262)
(139957)
国家(138824)
科学基金(118731)
社会(100956)
社会科(95412)
社会科学(95386)
(87747)
基金项目(86021)
自然(78041)
自然科(76109)
自然科学(76093)
自然科学基金(74680)
教育(74166)
(73201)
编号(66956)
资助(65272)
成果(54136)
重点(50130)
(48571)
(47141)
课题(46236)
(45777)
创新(42803)
(42567)
科研(42523)
教育部(41462)
期刊
(141633)
经济(141633)
研究(97083)
中国(64131)
学报(52743)
科学(48754)
(47977)
管理(46188)
(45493)
大学(40159)
学学(37643)
教育(37463)
农业(32837)
(27544)
金融(27544)
技术(27002)
业经(23491)
财经(22469)
经济研究(21676)
(19071)
问题(18049)
图书(16828)
理论(16702)
(16635)
科技(16595)
资源(15833)
实践(15338)
(15338)
(15181)
林业(15077)
共检索到478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匡文慧  张树文  张养贞  李颖  侯伟  
在RS与GIS的支持下,综合集成遥感影像(TM、MSS)与地形图在专家知识的参与下重建吉林省东部山区1954、1976和200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研究区森林景观时空变化特征,进一步从森林变化的自然因素、空间区位作用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3个方面分析森林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东部山区森林变化总体上呈先减少后增加的“V”形趋势.由于1976年前的毁林开荒与1976年后“封山育林”的影响,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先增加后减少;研究区以林地—耕地,林地—草地为主要转换类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集中变化区域;林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坡度较缓、高程较小、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的低山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德永  王艳艳  郝占庆  潘耀忠  李京  龙中华  李月臣  
遥感影像记录的地物信息具有很大的时空延展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传统林业政策在吉林省露水河地区非常盛行,森林经营以采伐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当地林业经营策略渐趋科学,本文选用研究区1985年及1999年两期遥感影像从景观、类型及斑块3个尺度研究其森林景观格局和斑块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景观本底由成熟林转变为中龄针叶林和成熟阔叶林,成熟针叶林受到的破坏最为严重,全区森林景观趋向破碎化,除中龄针叶林外,其它森林景观类型平均斑块变小。区域森林景观要素有部分趋于优化,如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37%,中龄针叶林景观类型逐渐占优势,有利于恢复区域地带性植被,大量宜林地绿化成林等。造成这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玥  齐麟  叶雨静  于大炮  周莉  代力民  
森林保护、森林可持续管理、森林面积变化而增加的碳汇应体现其相应价值,合理估算区域森林资源碳汇潜力可以为森林碳贸易和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利用CO2FIX模型假设采伐、非采伐两种情景,对吉林省森林资源碳汇效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未来200年净固定大气碳量为142.34TgC。根据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历史平均价格,折算碳汇交易价格为1.16×109$,即每年收入5.79×10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玲霞  陆元昌  雷相东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实验林场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景观类型划分方法。划分景观要素类型的因子一级为土地覆盖类型,二级为优势树种组。在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1987—1997年10a间金沟岭实验林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变化。1987年和1997年主要的景观要素类型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落叶松林和阔叶混交林,1987年的斑块个数为592块,1997年为946块。斑块个数大幅度增加,反映出森林景观破碎化的趋势。10a间,景观多样性指数和相对丰富度指数降低,优势度指数有所增加。文章对营林活动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景观类型变化较大的林班也是作业强度比较大的林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端吕  李际平  
针对景观类型的关联属性,从核心层次的森林景观类型现实空间关系、高一层次的环境耦合度和干扰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景观类型"约束包络面"结构作用机制。景观类型的空间关系是对一定时期内景观类型相关的现状描述,隐含了景观类型中林分结构作用机制。环境耦合度反映了森林景观类型两两之间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共生稳定的状态,衡量的是经营区域系统对森林景观类型格局正向的环境约束。人类干扰通过景观类型斑块动态改变景观类型,是景观类型空间关系的负向约束。在森林景观类型的"约束包络面"中,环境、景观类型与人类干扰共同筑构了高一层次的制控关系、低一层次的递进建构关系和同一层次的演化重构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鑫峰  贾黎明  
以京西山区主要林内景观类型为评价对象 ,共收集了 4 4个有代表性的林内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 ,采用大众评判法获得公众对每个林内景观的喜好度值 ,然后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建立喜好度与 15个景观要素间的回归关系。建模结果显示 ,就该区域而言 ,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有 6个 ,即 :树干形态、枯树倒木、树干排列、林下层总盖度、林下层统一度和坡度。文中对有关外业工作的规范、受评景观的基本特征、景观要素分解、评判方法等作了详细的说明 ,并对建模结果进行了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喆  郑曦  
【目的】现有近自然森林景观营造手段缺乏在设计阶段对群落空间结构的控制,制约了城市森林的营造效益。可以利用邻体相互作用的群落空间结构生成机制建立设计算法,实现近自然森林空间结构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基于树冠竞争指数构建设计竞争指数(DCI)作为近自然森林空间结构的优化规则,利用该规则开发包含植株生境适宜性预分布、空间结构迭代优化两个模块的设计算法。并参照北京市浅山地区天然森林群落特征,采用该算法对北京市青龙湖公园内的一处场地进行应用,验证其可行性。【结果】在应用情景中,该算法能够通过优化规则降低植株间的DCI,实现空间结构的优化,并根据预设的树种类型、适宜性和比例生成符合近自然森林景观特征的植株分布平面图。【结论】该算法能够生成符合近自然森林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的设计群落,可以作为一种近自然森林景观空间结构生成的辅助设计方法,但需要根据近自然指标进一步优化算法,积累近自然森林植物种类、形态特征和适宜性的特征参数,完善该算法对近自然森林群落的仿真程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赛男  舒立福  张大明  单延龙  杜帅  唐抒圆  张鑫瑶  张志文  
【目的】根据吉林省1969―2013年森林火灾资料,分析吉林省森林火灾火源的特点,为火源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吉林省森林火灾资料数据为基础,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绘制图表分析森林火灾火源的年际变化,确定目前吉林省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主要火源之间的显著差异关系,根据多重比较结果和均值图得出各火源对森林的危害程度。【结果】吉林省1969―2013年已查明火源的森林火灾为5 216起,占总森林火灾次数的75.35%;过火总面积合计达103 162.70 hm~2,占总过火面积的63.63%;受害森林面积合计达51 316.88 hm~2,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55.15%。吉林省共有森林火灾火源23种,目前主要火源为烧荒烧灰、故意放火、祭祀用火、外国烧入、野外取暖做饭、野外吸烟。烧荒烧灰、外国烧入和野外吸烟一直是吉林省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3种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和过火总面积分别占总的64.63%、71.90%和67.33%;故意放火、祭祀用火、野外取暖做饭有明显"抬头"趋势。以烧荒烧灰发生次数最多,并主要集中在1969—1985年,由烧荒烧灰引起的森林火灾占总次数的41.78%,对森林的危害最大,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54.17%。野外吸烟引起的森林火灾极为频繁,在1969—2013年呈连续状态,每年都有发生,占总次数的22.03%,对森林危害也较大,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15.51%。由外国烧入引起的森林火灾1974―2013年共发生43起,仅占总次数的0.82%,但对森林的危害极大,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2.22%。祭祀用火引起的森林火灾在1970―1989年发生较为频繁,1990年开始逐渐减少,但从2002年开始有"抬头"趋势,并主要发生在4月清明节前后,占总次数的9.51%。吉林省6种主要火源每次危害程度大小依次为外国烧入、野外取暖做饭、烧荒烧灰、野外吸烟、祭祀用火、故意放火。特别是外国烧入火源如果控制不力,很有可能发展为重特大森林火灾。【结论】吉林省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现为烧荒烧灰、故意放火、祭祀用火、外国烧入、野外取暖做饭、野外吸烟,应加强防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晓燕  张树文  
以GIS技术为支撑,基于地形图和MSS、TM影像,从数量、类型、空间分布及重心转移几个方面进行了大安市盐碱地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大安市盐碱地面积共增加了7 41×104hm2。在盐碱地的整个消长过程中,草地和盐碱地的类型转换最为频繁。由于盐碱地增长的区域差异,近50年来,大安市盐碱地重心向西南偏移了18 19km。大安市盐碱化的不断增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同影响因素对盐碱地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南部对气候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北部,而人类活动在西北部盐碱化发展的过程中则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从加强顶层设计,协调统筹推进,明确类型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育人模式改革等方面发力,为吉林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职教力量。亮点2021年12月,教育部与吉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锡林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是仅次于养老金缴费收入的第二个收入渠道。由于养老金的投资运营体制改革滞后,基金收益率低导致制度公信力差,参保人的积极性受到负激励,直接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的系统管理与整体推进。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省份之一,面临着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环境缺失、投资体制滞后;投资方式单一、增值收益偏低;养老负担加重、收支缺口扩大;统筹覆盖低下、分配有失公平的困境。完善吉林省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成为确保养老保险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月辉  胡志斌  常禹  胡远满  
文章以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亚里河林场为研究区,以遥感数据、林相图和采伐设计资料为信息源,选择水源涵养、固土保肥、固定CO2和释放O2四项服务功能,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引用相应模型,估算了研究区1989年和2000年服务功能价值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建立历年采伐分布图,计算采伐造成的服务功能价值损失,揭示该损失值与木材生产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服务功能价值在各管理区域内的分布。结果表明,1989年服务功能价值为1.85×108元,2000年为1.37×108元,价值20×104元h/m2以上的面积明显下降。生态服务功能的下降由采伐导致,1989至1999年采伐导致的生态损失价值为0.71×1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超  马祥庆  王文辉  苏漳文  郭福涛  
应用像元二分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2000—2010年吉林省东部植被覆盖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高程、气象因子、林火干扰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对吉林省东部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为减少随机样本的误差,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将原始数据集随机分为建模样本(60%)和校验样本(40%),在划分建模样本和校验样本时分别做5次重复,对5个样本分别进行模型拟合并选择显著出现3次及以上的变量进入最终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2000—2010年,吉林省东部植被覆盖呈上升趋势,但整体变化较小;研究区域植被变化类型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湘南,许红梅,曹文  
由于各个自然要素及其空间组合的差异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的区域总体特征与主要的自然地理过程各不相同 ,导致了其内部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形式与过程也不相同。吉林省前郭县可划分为四个自然地理单元区 ,各区内土地利用的基本模式不同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各异。研究表明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过程和自然地理单元要素综合特征具有显著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单延龙  张姣  
根据吉林省1969—2004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计算出吉林省森林年平均森林火灾损失乔木地上生物量27285.31~36380.41t,占全国的0.45%~0.61%。年均释放碳22004.38~29339.17t,约占全国年均森林火灾排放碳的1.05%。用排放比法得出吉林省年平均森林火灾释放的CO2,CO,CH4量分别为72614.45~96819.27,5283.01~7044.02和1784.40~2379.20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