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19)
2023(3761)
2022(3206)
2021(2981)
2020(2652)
2019(5773)
2018(5549)
2017(9720)
2016(5959)
2015(6720)
2014(6519)
2013(6610)
2012(6409)
2011(6026)
2010(5985)
2009(5742)
2008(5725)
2007(5301)
2006(4756)
2005(4374)
作者
(23456)
(19566)
(19549)
(18537)
(12862)
(9853)
(8646)
(7930)
(7737)
(7192)
(7100)
(6814)
(6795)
(6759)
(6673)
(6296)
(6186)
(5996)
(5940)
(5880)
(5400)
(5247)
(5180)
(4703)
(4564)
(4549)
(4392)
(4379)
(4281)
(4254)
学科
(19549)
经济(19520)
(14573)
管理(10754)
(10231)
(7877)
企业(7877)
方法(7686)
数学(6228)
数学方法(6090)
中国(5086)
(5001)
理论(4308)
(4196)
教育(3641)
经济学(3483)
业经(3463)
(3398)
农业(3380)
(3369)
(3331)
贸易(3329)
地方(3271)
(3228)
(3227)
金融(3223)
(3187)
森林(3187)
(3178)
环境(3145)
机构
大学(94577)
学院(90015)
研究(42526)
科学(33060)
(32923)
(29426)
经济(28731)
中国(27773)
农业(26697)
(26099)
管理(24889)
研究所(24447)
业大(24352)
(22692)
理学(20837)
理学院(20404)
管理学(19661)
管理学院(19525)
中心(17448)
农业大学(17339)
(16824)
(16448)
(15375)
(15352)
实验(15336)
(14882)
实验室(14670)
北京(14530)
重点(14040)
科学院(14030)
基金
项目(64811)
科学(46346)
(44941)
国家(44647)
基金(44232)
研究(36644)
科学基金(33241)
(26769)
自然(25915)
自然科(25219)
自然科学(25198)
自然科学基金(24751)
(24017)
基金项目(22538)
资助(19943)
社会(19203)
社会科(17878)
社会科学(17868)
科技(17541)
计划(17445)
教育(17262)
重点(16503)
(14328)
专项(13765)
科研(13721)
(13300)
(12957)
(12927)
编号(12657)
(12635)
期刊
(33440)
经济(33440)
学报(33429)
(29657)
研究(24123)
科学(23583)
大学(22883)
学学(21929)
农业(20587)
中国(19632)
业大(11336)
(11256)
教育(10539)
林业(10225)
管理(9234)
农业大学(9159)
(9144)
(7733)
科技(6224)
自然(6011)
技术(5748)
中国农业(5715)
(5691)
金融(5691)
自然科(5380)
自然科学(5380)
经济研究(5299)
图书(5104)
财经(5023)
业经(4994)
共检索到139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胡积祥  王世维  侯悦  黄欣阳  李忠祥  
对采自吉林省的水稻纹枯病菌多核菌株与双核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测定结果表明:对于菌丝生长速度,多核菌株比双核菌株明显较快,但双核菌株菌落相对致密。多核菌株在PDA上生长最快,稻秆煎汁培养基上最慢;而双核菌株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上最慢。两者菌株菌丝生长最适碳源均为可溶性淀粉和查氏培养基;多核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苯丙氨酸,而双核菌株为蛋白胨。光照能抑制多核菌株菌丝生长,但对双核菌株影响较小。二者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均为30℃。多核菌株在pH值为7时菌丝生长最快;而双核菌株以pH值为8时最适。对于菌核形成,两种菌株均以玉米和查氏培养基为最适。乳糖不利于多核菌株菌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迎青  李明海  杨媚  郑丽  赵东  周而勋  
构建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纹枯病菌遗传转化系统,并获得了一批pTHPR1转化子。为明确这些转化子的生物学特性,在转化子库中抽取10个经过验证的转化子,从温度、pH值、碳源、氮源和光照5个方面比较了它们与野生型菌株(GD-118)在生长速度、菌落颜色、菌核颜色和菌核数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5℃和35℃且pH值为5.0、7.0、8.0时,以葡萄糖和半乳糖为碳源、以甘氨酸为氮源且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培养,转化子与野生型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有明显差异,有些转化子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野生型菌株,有些转化子菌丝生长速度则明显慢于野生型菌株;在10℃和35℃且pH值为4.0、5.0、6.0时,以葡萄糖为碳源、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晓霞  曹琦琦  彭正凯  杨媚  张德涛  周而勋  
较系统地比较了水稻、玉米和小麦3种作物纹枯病菌的培养性状及其在不同培养基、温度、碳源、氮源、pH值和光照条件下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纹枯病菌菌株在菌落生长速率、菌落和菌核颜色、菌核数量和菌核在培养皿的分布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水稻、玉米和小麦纹枯病菌在Czapek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产生的菌核最多,在Richard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慢,在WA培养基上产生菌核极少或无;水稻和玉米纹枯病菌菌株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30℃,而小麦纹病菌枯菌株生长温度范围为5~30℃,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3种纹枯病菌菌株对供试碳源中的可溶性淀粉、蔗糖和葡萄糖能很好地利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文耀  吕伟成  胡秀荣  
水稻纹枯病菌野生菌株(Jgms)在含井冈霉素的PSA培养基上连续驯化24代,获得一株抗井冈霉素的突变菌株(Jgmr).毒力测定结果,井冈霉素对Jgmr的EC50为11.6766μg.mL-1,是出发菌株EC50(0.3236μg.mL-1)的36.77倍.Jgmr在不含井冈霉素的PSA培养基上连续培养1-10代后,各代在含10.0μg.mL-1井冈霉素的PSA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表明Jgmr具有一定的稳定性.Jgmr与Jgms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与致病力的比较结果表明,Jgmr在PSA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菌核形成量均比Jgms差,两者的菌落和菌丝体形态、菌核色泽与形状明显不同,Jgm...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田玲  杨红  刘雯雯  黄欣阳  苗淑梅  
采用常规方法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菌核萌发条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丝在PDA培养基、30℃、pH值5.5、黑暗条件下生长最佳,3d时菌落直径可达80mm,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在以半乳糖为碳源、NH4H2PO4或NH4Cl为氮源、25℃、pH值5.5、黑暗条件下菌核萌发率最高,达85%;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min;菌核致死温度为61℃、10min。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秋玉  范璇  张静  李国庆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观察并比较采自湖北省咸宁市核盘菌秋季萌发菌株与春季萌发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9个秋季萌发菌株(a SG1s至a SG9s)和9个春季萌发菌株(s SG1s至s SG9s)在菌丝生长速率、菌核产量、菌核大小和对油菜的致病力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室内和田间菌核的萌发均受菌核形成温度和诱导菌核萌发温度的影响,高温形成的菌核易于萌发;核盘菌秋季萌发菌株和春季萌发菌株在菌核萌发特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松红  王海宁  胡积祥  刘安迪  李平生  刘志恒  
为明确吉林省水稻纹枯病对噻呋酰胺药物的敏感水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吉林省8个水稻产区分离获得的102株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对噻呋酰胺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最敏感菌株的Ec50值为0.0109mg·l-1,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为3.0913mg·l-1。多核菌株Ec50范围为0.0109~0.2023mg·l-1,双核菌株Ec50范围为0.2956~3.0913mg·l-1。供试多核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初步确定将多核菌株的Ec50平均值(0.0630±0.0388)mg·l-1作为吉林省水稻纹枯病对噻呋酰胺药物的敏感基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云欢  郑文博  赵美  王陈骄子  周而勋  舒灿伟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及表达分析对水稻纹枯病菌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Rsgst)的功能进行探索。通过水稻纹枯病菌RSIADB基因组数据库查找Rsgst序列,确定该基因在水稻纹枯病菌基因组中的精确位置。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Rsgst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基本信息,并使用MEGA 5.0软件构建同源蛋白的系统发育树,最后用qRT-PCR检测Rsgst在菌核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量,同时测定GST的酶活性。结果表明,Rsgst全长1 207 bp,该基因共编码277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30.90 ku,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谷志静  陈锡时  韩士杰  刘灵芝  
 从大连金州区海湾养虾池底分离获得光合细菌Rx菌株的初筛菌株,并对其纯培养物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DNA中G+C摩尔百分比等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Rx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大小为(0.5~0.7)μm×(1.0~1.2)μm,单极生鞭毛,光合内膜为泡囊状,繁殖方式为二分分裂生殖;Rx菌株的纯培养物含细菌叶绿素a和球状素型类胡萝卜素,光照厌氧和黑暗好氧条件均能生长;Rx菌株生长盐度为5~100g/kg,生长pH为5.8~8.4;Rx菌株不能利用硫化物为电子供体,其生长受高浓度硫化物的抑制;能利用谷氨酸而不能利用柠檬酸钠、酒石酸为有机碳源或电子供体;盐酸硫胺素(t)、生物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茂山  关天舒  蔡大旺  蔡忠杰  
木霉菌T41菌株是一株分离于土壤中的具有生防潜力的木霉菌株,为进一步研究菌株的发酵培养及田间应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采用室内菌丝生长、产孢测定方法研究了T41菌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T41菌株在PDA、PSA、PMA、NA、查彼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和产孢最佳,菌落直径达到81mm,产孢量达到2.6×1010个;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影响显著,在10~40℃范围能够生长产孢,以30℃时菌丝生长最快,培养2d后菌落直径达到93mm,并且产孢量也高于其他培养温度;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光照可明显促进孢子产生。葡萄糖、木糖、果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边银丙  周茂繁  
根据松色二孢菌7个菌株的菌落特征、子实体形态、致病力、营养生长及产孢条件,将其分为HZ型和HN型2类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来自湖南和湖北的HZ型菌株致病力强,来自广东的HN型菌株致病力弱,且差异显著(α=0.05)。在供试培养基、pH和15~32℃条件下,HN型菌株菌落生长速度大于HZ型菌株,气生菌丝更发达。HZ型菌株与HN型菌株对高温(36℃)和低温(10℃)的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光照、营养和温度条件均能影响7个菌株产生分生孢子器或分生孢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灿琴  韦仕岩  吴圣进  汪茜  覃晓娟  黄日保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黎倩  黄忠乾  李伟  李玉  何晓兰  
本文对采自吉林省不同寄主植物的两株野生侧耳属菌株1和菌株2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这2个野生菌株均为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通过选取不同碳源、氮源以及P H对2株菌株进行培养,最终结果表明菌株1菌丝最适生长条件为蔗糖、硝酸钾、P H 6;菌株2菌丝的最适生长条件为蔗糖、硫酸铵、P H 7。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易图永  高必达  何昆  陈先玉  
从水稻种子和植株内分离到 5 0种内生和表生细菌菌株 ,通过与水稻纹枯病菌的对峙培养 ,得到了 S- 1 1 ,S-1 3,S- 1 4和 S- 1 8共 4种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 .将这 4种菌株的菌悬液浸种杂交水稻威优46 ,形成细菌化种苗 ,4叶期接种水稻纹枯病菌 ,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性 ;将它们的菌悬液以 3× 1 0 9/ m L 喷雾 ,发现菌株 S- 1 8对水稻纹枯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效果优于井岗霉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田  王刘庆  廖美德  
【目的】研究类芽孢杆菌PS04菌株及其代谢物对水稻纹枯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探索PS04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机理,为PS04菌株生物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幼苗为供试材料,用带菌谷粒接种法接种水稻纹枯病菌,分别以PS04菌株发酵液、浓缩液和乙醇粗提物为药剂,保护性试验于接种前24h施药,治疗性试验于接种后24h施药,施药10d后调查统计防效;同时喷施发酵液与接种水稻纹枯菌进行防御性酶诱导试验,分别于接种后1,2,3,5,8d测定水稻叶鞘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药效试验表明,PS04菌株发酵液兼具保护性和治疗性作用,其防效分别达93.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