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1)
- 2023(12109)
- 2022(10771)
- 2021(10346)
- 2020(8617)
- 2019(20019)
- 2018(19901)
- 2017(38303)
- 2016(20871)
- 2015(23548)
- 2014(23561)
- 2013(23080)
- 2012(21312)
- 2011(18995)
- 2010(18801)
- 2009(17168)
- 2008(16381)
- 2007(14156)
- 2006(12371)
- 2005(10778)
- 学科
- 济(80800)
- 经济(80685)
- 管理(57861)
- 业(52741)
- 企(43418)
- 企业(43418)
- 方法(35554)
- 数学(30673)
- 数学方法(30290)
- 农(22808)
- 中国(20576)
- 地方(19263)
- 财(19167)
- 学(18645)
- 业经(17814)
- 制(15434)
- 农业(15124)
- 理论(13716)
- 贸(13654)
- 贸易(13645)
- 易(13175)
- 和(13062)
- 环境(12748)
- 技术(11985)
- 务(11586)
- 财务(11521)
- 财务管理(11499)
- 银(11356)
- 银行(11321)
- 教育(11231)
- 机构
- 大学(287495)
- 学院(285308)
- 管理(113961)
- 济(107964)
- 经济(105369)
- 理学(99036)
- 理学院(97827)
- 管理学(96055)
- 管理学院(95527)
- 研究(95432)
- 中国(70420)
- 京(62531)
- 科学(60956)
- 财(49456)
- 所(47294)
- 农(45032)
- 中心(43863)
- 业大(43753)
- 研究所(43282)
- 江(40992)
- 范(40413)
- 师范(40095)
- 北京(39793)
- 财经(39583)
- 经(35927)
- 院(35411)
- 农业(35151)
- 州(34022)
- 师范大学(32714)
- 经济学(31138)
- 基金
- 项目(201210)
- 科学(157280)
- 研究(148075)
- 基金(144596)
- 家(125555)
- 国家(124484)
- 科学基金(106951)
- 社会(91145)
- 社会科(86008)
- 社会科学(85984)
- 基金项目(78409)
- 省(78242)
- 自然(70592)
- 自然科(68872)
- 自然科学(68856)
- 教育(67655)
- 自然科学基金(67593)
- 划(66424)
- 编号(61958)
- 资助(58622)
- 成果(49883)
- 重点(44690)
- 部(43676)
- 发(42460)
- 课题(42206)
- 创(41245)
- 创新(38383)
- 科研(38299)
- 项目编号(37656)
- 大学(37574)
共检索到414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运刚 张树文 李琳琳
本文以通化市为例,应用30m分辨率的DEM,对坡度等级信息进行提取,结合通化地区的景观类型数据,应用Arc/Info软件分析景观类型在不同坡度等级上的分布特征,然后应用Fragstats景观分析软件,选取不同的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通化地区的景观格局坡度等级上的分异规律。并重点研究了林地与耕地在坡度等级上的分布。结果表明:林地是通化地区主要的景观类型,主要分布在斜坡区域;其他的景观分布在坡度相对较低的区域。结果表明:景观格局的分布与坡度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坡度较低的区域,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景观类型丰富,结构复杂,景观破碎化程度高;而坡度较高的区域,景观类型单一,结构简单,景观破碎化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乐 齐伟 张新花 曲衍波 姚小立 王丹 闫勇
本文选取山东省栖霞市内一个典型流域作为研究区,通过选取典型等高线提取附近的景观类型来研究山区景观垂直分异特征,避免以往利用高程带或坡度带进行山区景观格局分析时造成的斑块分割;同时采取坡度分级说明坡度对景观格局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0-6°坡度范围内,水域和建设用地占据主导位置,在>25°主要景观类型为未利用地,这两个坡度带的景观聚集程度最高,景观类型多呈现连片分布;6-25°坡度带为草坡地、林地、园地和耕地主要分布区域,且这个区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最高;228m等高线附近的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最高、形状最为复杂,是人类活动为主导影响向自然因素为主导影响的过渡区域。在海拔较低区域,由于人类不断...
[期刊] 征信
[作者]
颜苏静 毛思波 侯华伟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探索农业小规模实现大发展、小生产对接大市场的重要路径。以吉林省通化市为样本,探析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引人员入乡村、引资金入乡村、更新信用评定方式、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进一步促进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博 王冬艳 李红 姜珊 石璞 刘蜀涵 陆红
掌握区域行业信息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与行业空间分布之间的联动关系,是指导行业用地供给和实现行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前提之一。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以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城市地类与行业单位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布局进行梳理,得出结论:1通化市中心城区各地类与行业单位分布均呈空间正相关,Moran’s I系数均随权重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尺度条件下,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4种主要地类空间结构性较强;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其他商业与服务业空间结构性较弱;制造业,其他工业与采矿业,其他公共管理服务业基本呈随机分布;2依据行业单位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均具...
关键词:
行业用地 产业结构 空间自相关 通化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匡文慧 张树文 张养贞 李颖 侯伟
在RS与GIS的支持下,综合集成遥感影像(TM、MSS)与地形图在专家知识的参与下重建吉林省东部山区1954、1976和200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研究区森林景观时空变化特征,进一步从森林变化的自然因素、空间区位作用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3个方面分析森林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东部山区森林变化总体上呈先减少后增加的“V”形趋势.由于1976年前的毁林开荒与1976年后“封山育林”的影响,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先增加后减少;研究区以林地—耕地,林地—草地为主要转换类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集中变化区域;林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坡度较缓、高程较小、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的低山或...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生态学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勇宏 尚金城
以吉林省通化张家生态工业园为例,探讨了在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以医药和制酒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工业园的关键技术,应该包括景观设计与工业组织形态设计两方面,才能使其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和谐、经济模式循环高效的现代生态工业园。景观设计应充分尊重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建立景观安全格局,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及交通模式设计,使规划后的生态工业园能将工作和生活场所交融于自然之中,并能实现高效协调运作;工业组织形态设计主要是仿照自然界无废或少废的循环模式,根据制药业和制酒业的物质循环特点,引进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各产业间通过废物及副产品的交换,以及能量、水资源、信息的集成,组成高效的工业生态系统。
[期刊] 征信
[作者]
鲁雪岩 陈捷 陈秀红 左博
支持地方支柱产业优化升级是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地方金融机构对医药产业的支持为例,诠释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益实践,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地产业 优化升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玉红 刘世梁 安南南 尹艺洁 王军 邱扬
以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严重的典型区域大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和2010年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和增强植被指数(EVI)数据,利用移动窗口法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大安市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大安市优势景观类型是农田、草地和盐碱地,2000年农田、草地和盐碱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40.20%、19.09%和19.26%,2010年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41.69%、18.16%和19.94%。2000—2010年,农田和盐碱地面积增加,最大斑块指数增加,景观形状变得复杂,并且盐碱地的景观连通性增强,而草地的面积减少,最大斑块指数降低,景观形状变得复杂。大安市景观格局空间分布特征明显,优势...
[期刊] 征信
[作者]
颜苏静 毛思波 侯华伟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探索农业小规模大发展、小生产对接大市场的重要路径。以吉林省通化市为样本,探析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引人员入乡村、引资金入乡村、更新信用评定方式、争取政府政策支持等进一步促进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凤魁 董婷婷 王秋兵
坡度是山地丘陵区耕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不同坡度级的耕地景观格局体现了人类对耕地干扰和利用程度。选择凌源市为低山丘陵区典型,以景观格局理论为指导,借助GIS手段及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开展不同坡度级内耕地类型景观斑块特征和景观异质性研究分析,探讨不同坡度级内耕地受人为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旱地景观是各坡度内级耕地景观的主体类型,对耕地景观的贡献率最大;水浇地和菜地景观在0°~2°坡度级内连通性好,连片度高,属于耕地景观中的优势景观;2°以上坡度级内水田和菜地景观分布较为破碎分散。在0°~2°坡度级内,耕地各景观类型斑块密度值差异明显,异质性较强,受人为干扰较大。旱地景观在各坡度级内斑块平均距离最短...
关键词:
低山丘陵区 坡度 耕地类型 景观格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寄托 董会和 王冬艳 赵文佳
为解决当前城市地下空间价格定价体系不完善及所制定的价格未能准确反映实际状况等问题,提出了新的地下空间价格测算方法。首先,采用解释结构模型,进行地下空间价格影响因子的选取及可达矩阵的测算,构建各影响因子的层级关系;其次,利用层次分析、专家打分等方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层间、层内权重及各自的修正比率,进而基于城市基准地价进行修正体系的构建。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以通化市为例,实证分析了其地下一层商业用地的基准地价。结果表明,基于基准地价修正的城市地下空间价格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城市及不同宗地的地下空间价格。
关键词:
基准地价 地下空间 价格体系 通化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寄托 董会和 王冬艳 赵文佳
为解决当前城市地下空间价格定价体系不完善及所制定的价格未能准确反映实际状况等问题,提出了新的地下空间价格测算方法。首先,采用解释结构模型,进行地下空间价格影响因子的选取及可达矩阵的测算,构建各影响因子的层级关系;其次,利用层次分析、专家打分等方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层间、层内权重及各自的修正比率,进而基于城市基准地价进行修正体系的构建。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以通化市为例,实证分析了其地下一层商业用地的基准地价。结果表明,基于基准地价修正的城市地下空间价格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城市及不同宗地的地下空间价格。
关键词:
基准地价 地下空间 价格体系 通化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岳刚 杨华 亢新刚 沈林 周蔚
在ArcGIS支持下,利用研究区2007年的林相图,结合二类调查资料以及IKONOS数据进行景观制图,并与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的各地形因子分布图进行图层叠加统计,分析吉林省金沟岭林场不同景观类型随地形变化的分异特征及其变化成因,为长白山天然林景观的功能区划和分类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人工景观的高程分异特征相近,峰值出现在600~700 m海拔,自然景观则出现在700~800 m之间;(2)人工景观主要分布在0°~5°坡度,而自然景观的曲线峰值比人工景观高出一个坡度级;(3)人工景观主要分布在平坡地区,而自然景观的坡度分异特征不明显。林区景观地形分异格局是地形因子和人为干扰的综合影...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静 龚健 李靖业
论文基于2017年Landsat 8遥感影像,通过GIS技术选取城市地表温度、源汇景观密度、源汇景观贡献度和景观效应指数,结合地理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武汉市局部源汇景观格局对城市地表温度的贡献及其效应。结果表明:①武汉市城区热岛(urban heat island, UHI)季节变化明显,夏季热岛强度大、范围广,呈"大"字型分布,工业集聚区和经济开发区产生的UHI更显著;②武汉市城区平均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在距市中心约8 km处达到峰值后沿城乡梯度逐渐下降,呈现"倒钩型"特征,这一现象与景观密度变化密切相关;③LST与源(正向)、汇(负向)景观密度存在极强相关性,不透水表面是城区热岛的主要贡献因子;④相同密度的水体和绿地,水体更具有削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功能;⑤一般当汇-源景观面积比>0.89(汇区密度>0.47)时,局部景观格局对城市热岛有缓解作用,且局部汇区越集中缓解效果越显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 朱金兆 朱清科 张宇清 姚爱静 曹刚 魏铁
利用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 1∶10 0 0 0地形图及 2 0 0 3年秋季时相的QuickBird卫星遥感影像 ,结合野外调查资料进行景观制图 ,并与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据进行图层叠加分析 ,研究典型嵌套流域内不同景观类型随地形变化呈现出的分异特征及变化成因 .结果表明 :①在较大尺度上 ,地形因素是本区景观分异的首要因素 ;② 2 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封山育林与生产性造林以及近年来实施的退耕还林 ,是局部地区景观组分在各种地形梯度上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 ,自然恢复过程对于这种格局变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目前流域内人为的干扰活动主要是过度放牧 ,集中在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过渡的中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环太湖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山地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坡度梯度效应——以贵阳市为例
土地利用转型影响下大别山区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为例
山区县乡公路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昆明市东川区蒋家沟小流域为例
2000~2015年山地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演变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太湖水陆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效应分析——以长春市为例
喀斯特高原山区的景观格局变化垂直分异性——以贵州省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中下游为例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以黄龙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