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4)
- 2023(9187)
- 2022(7697)
- 2021(6844)
- 2020(5435)
- 2019(12287)
- 2018(12109)
- 2017(22612)
- 2016(12301)
- 2015(13884)
- 2014(14144)
- 2013(14203)
- 2012(14091)
- 2011(13190)
- 2010(13621)
- 2009(12792)
- 2008(12693)
- 2007(11700)
- 2006(10994)
- 2005(10427)
- 学科
- 济(78038)
- 经济(77967)
- 管理(31529)
- 业(28869)
- 地方(24490)
- 中国(21778)
- 企(21380)
- 企业(21380)
- 方法(21149)
- 数学(18054)
- 数学方法(17824)
- 农(16842)
- 业经(15616)
- 地方经济(15504)
- 学(14979)
- 发(11793)
- 融(11773)
- 金融(11773)
- 农业(11769)
- 制(11571)
- 银(11131)
- 银行(11103)
- 财(11006)
- 行(10894)
- 贸(10690)
- 贸易(10677)
- 环境(10226)
- 易(10172)
- 和(8897)
- 发展(8643)
- 机构
- 学院(190799)
- 大学(189567)
- 济(87362)
- 经济(85551)
- 研究(76785)
- 管理(64098)
- 中国(58846)
- 理学(52664)
- 理学院(51942)
- 管理学(50937)
- 管理学院(50585)
- 科学(45984)
- 京(42346)
- 所(40788)
- 财(38456)
- 研究所(36463)
- 农(33518)
- 中心(33490)
- 江(31293)
- 财经(29261)
- 北京(27997)
- 经济学(27943)
- 范(27349)
- 院(27278)
- 师范(27056)
- 经(26269)
- 业大(26073)
- 农业(25978)
- 州(25095)
- 经济学院(24692)
- 基金
- 项目(113450)
- 科学(87824)
- 研究(83297)
- 基金(79565)
- 家(69711)
- 国家(69100)
- 科学基金(57299)
- 社会(53622)
- 社会科(50783)
- 社会科学(50773)
- 省(45310)
- 基金项目(40594)
- 划(37561)
- 教育(37061)
- 自然(34371)
- 资助(33676)
- 自然科(33518)
- 自然科学(33510)
- 自然科学基金(32890)
- 编号(32596)
- 发(31574)
- 成果(27990)
- 重点(26309)
- 发展(25806)
- 展(25388)
- 课题(24810)
- 部(24277)
- 创(22512)
- 国家社会(22319)
- 创新(21250)
共检索到323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蔡增正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定义前者鲜有争论:实际或人均实际GDP(GNP)的增长;而对后者的定义则见仁见智。如果能有一个多数经济学家(至少在英语世界)认同的定义,它似乎应该是,人均实际收入长时期增加的过程(Merier,1989)①。指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沈禹钧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看,考核一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都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并能通过这一指标体系来反映信用中介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整个金融体系在风险和流动性管理方面的特征。同时,评价一国金融体系也离不开对其价格体系的考察,以便通过这种考察更能清晰地反映一国金融体系在市场化、特别是在市场统一化方面所处的水平。因此,本文试以一些亚太国家(地区)金融体系的数据来介绍有关考核指标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数量指标的应用 从货币与信贷的总量上来考察一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一般最常用且最简单的数量指标,是货币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即Money/GDP。这一指标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红艺 李武好
经济发展是与经济增长相对应的概念。经济发展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提高一国可得资源的利用过程,这一过程将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一般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低收入阶层在国民收入的增量中获得的越多,经济发展的效应就越明显。理论研究表明,没有发展效应的增长将最终损害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蔺丰奇
以GDP为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为衡量经济状况提供了一个较为综合的尺度,但是从国民幸福这一最终价值目标的角度来看,它却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国民幸福总值可以弥补这些缺陷,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价值向标。本文重点讨论了经济发展目标价值坐标的转变,探讨了国民幸福总值的指标构成,并提出了以GNH为核心的新价值模式。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幸福总值 幸福指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维志
一、研究人口类型和发展水平的意义 在人类历史上,随着生产力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人口的再生产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总的来看,这种变化是循着由低级向高级,由原始型向现代型方向进展的。当前世界各国处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彭久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长华 陈立泰 田园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五大城市群77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2006-2015年劳动力市场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Markov链估计方法,研究了长江经济带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动态演进过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五大城市群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小幅波动且呈下降趋势,长三角、长中游、成渝城市群均呈现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倒N型趋势,而黔中滇中城市群则呈现了"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M型趋势。区域内差异是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而五大城市群区域内差距的贡献率基本维持50%左右的水平;进一步通过Markov链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五大城市群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状态相对稳定,各类型地区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分布均匀,尤其在低水平地区与高水平地区表现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明强,林坚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有严格区别的概念。所谓经济增长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平均每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是一个内涵更为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甚至社会制度的变化.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意味着普遍地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基本情况的改善,即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均情况的改善。其中贫困状况的改善不只是指收入的增加,还包括营养改善、健康增进、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以及其他社会福利的提高等等。 有些西方经济和统计学家用人均GNP指标同时作为衡量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的标准,例如规定人均GNP若干美元以上为“发达”,若干美元以下为“不发达”等等,而把制度、结构的变化作为这一指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青 金春
研究目标:测度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程度。研究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研究发现:各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不平衡性,虽然处于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尚未超越警戒线,但是存在产生不平衡发展的风险;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逐步落地,各城市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状况有所缓解。研究创新: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八个典型城市群作为研究的基本空间单元,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研究价值: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发展水平 不平衡 城市群 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晓梧
2000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战略,2004年提出中部崛起战略,这三大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2008年至今,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国务院相继通过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等15个国家级区域规划、纲要或方案。近期酝酿出台的还有几个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海峰 赵云旗 赵全厚
社会总成本是一个社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和,即社会总资本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和自然资源的损耗等。在既定的经济发展条件下,社会为此付出的总成本的高低是经济社会发展成熟与否的标志,因此成为世界各国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长源 ,毛冬焰 ,杨万才
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原则及指标系列。这种原则和指标系列包含指标检验和经济运行判断两大内容。指标检验的效果取决于:①指标的科学性;②结果的清晰度。统计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指标检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即使是检验县级经济,也可以用众多的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状况。而经济运行判断,主要是依靠理论检(验)查经济运行机制,通过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前途、活力及问题作出判断。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指标检验和经济运行判断这两者往往交叉使用,它们共同构成了某一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锡朝 崔爱平 金浩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客观、系统、科学地评价和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这种传统方法具有主观随意性与工作复杂性的缺点。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的不足与缺陷。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因子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立人,张剑平
为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选取若干反映经济水平的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如人口密度,人均耕地、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工农业总产值等。但人为地选择、确定指标难免存在片面性,或把某些有一定相关程度的指标同时引入,从而影响评价的客观性。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所考虑的众多指标进行数学处理,变成某些相互独立、为数较少的综合指标——主成份,以这些综合指标作为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新的数值依据,数值大小的顺序排列即代表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差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楚天舒 李晓红
本文从总部经济的概念出发,在构建总部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基础上,对成都2007~2010年的总部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将成都与北京等四大城市历年总部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最后提出促进成都总部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成都 总部经济 发展水平评价 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